沙发...
【八卦春秋史】华夏文明溯源——传说 、历史与文化
@ty_127325995 2017-06-15 15:27:14
现在有一批反古文明的
-----------------------------
呵呵 客观看待吧
我记得在这个帖子前面100多节的时候也讨论过这个问题
论历史悠久 华夏文明的确没什么优势
所谓的四大文明古国本身有其历史背景 我们本身提出的五千年中华历史深究的话也只有四千多年 我个人认为 只要先正视这些 其实都没有什么大问题
地球几十亿年,人类才十几万年的历史,有文字记载的更是只有短短几千年,往前看我们有太多未知的东西,任何人都不应该妄下结论。
再说了,我们读史更多也不过是为了丰富自己的思想罢了。
现在有一批反古文明的
-----------------------------
呵呵 客观看待吧
我记得在这个帖子前面100多节的时候也讨论过这个问题
论历史悠久 华夏文明的确没什么优势
所谓的四大文明古国本身有其历史背景 我们本身提出的五千年中华历史深究的话也只有四千多年 我个人认为 只要先正视这些 其实都没有什么大问题
地球几十亿年,人类才十几万年的历史,有文字记载的更是只有短短几千年,往前看我们有太多未知的东西,任何人都不应该妄下结论。
再说了,我们读史更多也不过是为了丰富自己的思想罢了。
834 季羋畀我
提一点,季羋畀我是楚昭王的妹妹,通常也被称作季羋,关于她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侧面说明春秋时期的女子也不是那么随随便便的...
834 季羋畀我
公元前506年,11月28日,柏举之战十天之后,吴军终于还是杀至楚国都城郢都。
令尹子常早早逃亡至郑国后,楚昭王也没有死守城门的决心,而是带着老婆孩子、少量随从以及妹妹『季羋畀我』『音同必』弃城出逃。
自公元前527年楚平王强娶伯嬴以来,楚昭王尚不足20岁,季羋畀我更是没有到婚嫁的年龄。
因为时间急迫,君臣一行出逃十分慌乱,以至于只能徒步渡过郢都以西的睢水,为了逃避吴国追兵,楚昭王甚至是让大夫『鍼尹固』把一批大象的尾巴点上火并冲入吴军才算是勉强逃脱。
一天后,吴军正式进入郢都,并且按照上下次序依次住在楚国宫室。
一开始,住进令尹府的是吴王阖闾之子『子山』,说好上下次序的,这下夫概不干了,为了这事还准备攻打子山,子山一害怕赶紧就收拾东西走人,于是住进令尹府的成了柏举之战中立下大功的夫概。
先是吴国此次伐楚几近动用全部兵力,再到吴军上下有序的住进楚国宫室,由此来看,吴王阖闾颇有一副占着郢都不肯回去的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子常、楚昭王相继逃亡之后,司马沈尹戌听闻楚军遭遇败仗赶紧就往回退兵,并且在『雍澨』『今湖北荆门市京山县一带』一度击败吴军。
只是,沈尹戌连续与吴军三次作战并且三次都有负伤,楚国大势已去加上自己伤重,加上他曾经有过在吴国为臣的经历,沈尹戌实在羞于被吴军俘虏,于是询问部下有谁能够不让吴国人得到他的脑袋。
有没有部下挺身而出呢?
还是有的,沈尹戌部下有一个吴国人叫做『句卑』此前一直不受重用,句卑坚决站出来表示自己可以胜任这个任务时颇有令沈尹戌刮目相看的意思,所以句卑会怎样完成这个任务呢?
只见句卑割下沈尹戌的头并仔细包裹起来,藏好尸体之后句卑便带着沈尹戌的头逃走了,如此来看,吴军果然是再也得不到沈尹戌的脑袋了……
十分遗憾的是,面对吴军的进攻,沈尹戌的谋略原本使得楚国有着无限的机会,偏偏令尹子常贪功心切导致满盘皆输,最后子常倒是逃得潇洒,沈尹戌却落得个为国捐躯的下场。
剧透一点,所谓虎父无犬子,沈尹戌的儿子『沈诸梁』后来也得受到楚王重用,并且一度官至令尹,而且沈诸梁因受封于叶邑也被称为『叶公』。
所谓『叶公好龙』中的叶公说的正是沈诸梁,不过这个典故明显有着他人造谣贬低沈诸梁的味道……
好了,交代完司马沈尹戌的故事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匆忙跑路的楚昭王。
楚昭王一行渡过睢水又渡过长江,终于是避开吴军而进入云梦泽之后,随后又遇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强盗。
这天,楚昭王睡觉时强盗突然就摸了过来并用戈刺杀过来,也就是『王孙由于』反应够快用背挡了一下并为此负伤,惊醒过来的楚昭王当然是接着跑路……
有意思的是,情急之下楚昭王的妹妹季羋,也就是季羋畀我来不及逃跑,多亏了大夫『钟建』一路背着才跟了上来。
剧透一点,一年之后,脱离险境的楚昭王准备把季羋出嫁时遭到了妹妹的拒绝,季羋表示作为女人就得远离男人而守身如玉,可是钟建之前已经背过她了。
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就这么一背,季羋认定了自己只能嫁给钟建,楚昭王倒也配合,随后果然把季羋嫁给了钟建。
乱世之中竟然也成就了这么一桩没事,谁说春秋时期女子生活作风一定开放,少女季羋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当然了,季羋婚事的事情得等楚昭王安全返回楚国以后再说,眼下楚昭王好不容易从强盗的手中逃到『郧地』,却也发现自己安全非但得不到保障。
非但是得不到保障,而且还有人想杀死他……
公元前506年,11月28日,柏举之战十天之后,吴军终于还是杀至楚国都城郢都。
令尹子常早早逃亡至郑国后,楚昭王也没有死守城门的决心,而是带着老婆孩子、少量随从以及妹妹『季羋畀我』『音同必』弃城出逃。
自公元前527年楚平王强娶伯嬴以来,楚昭王尚不足20岁,季羋畀我更是没有到婚嫁的年龄。
因为时间急迫,君臣一行出逃十分慌乱,以至于只能徒步渡过郢都以西的睢水,为了逃避吴国追兵,楚昭王甚至是让大夫『鍼尹固』把一批大象的尾巴点上火并冲入吴军才算是勉强逃脱。
一天后,吴军正式进入郢都,并且按照上下次序依次住在楚国宫室。
一开始,住进令尹府的是吴王阖闾之子『子山』,说好上下次序的,这下夫概不干了,为了这事还准备攻打子山,子山一害怕赶紧就收拾东西走人,于是住进令尹府的成了柏举之战中立下大功的夫概。
先是吴国此次伐楚几近动用全部兵力,再到吴军上下有序的住进楚国宫室,由此来看,吴王阖闾颇有一副占着郢都不肯回去的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子常、楚昭王相继逃亡之后,司马沈尹戌听闻楚军遭遇败仗赶紧就往回退兵,并且在『雍澨』『今湖北荆门市京山县一带』一度击败吴军。
只是,沈尹戌连续与吴军三次作战并且三次都有负伤,楚国大势已去加上自己伤重,加上他曾经有过在吴国为臣的经历,沈尹戌实在羞于被吴军俘虏,于是询问部下有谁能够不让吴国人得到他的脑袋。
有没有部下挺身而出呢?
还是有的,沈尹戌部下有一个吴国人叫做『句卑』此前一直不受重用,句卑坚决站出来表示自己可以胜任这个任务时颇有令沈尹戌刮目相看的意思,所以句卑会怎样完成这个任务呢?
只见句卑割下沈尹戌的头并仔细包裹起来,藏好尸体之后句卑便带着沈尹戌的头逃走了,如此来看,吴军果然是再也得不到沈尹戌的脑袋了……
十分遗憾的是,面对吴军的进攻,沈尹戌的谋略原本使得楚国有着无限的机会,偏偏令尹子常贪功心切导致满盘皆输,最后子常倒是逃得潇洒,沈尹戌却落得个为国捐躯的下场。
剧透一点,所谓虎父无犬子,沈尹戌的儿子『沈诸梁』后来也得受到楚王重用,并且一度官至令尹,而且沈诸梁因受封于叶邑也被称为『叶公』。
所谓『叶公好龙』中的叶公说的正是沈诸梁,不过这个典故明显有着他人造谣贬低沈诸梁的味道……
好了,交代完司马沈尹戌的故事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匆忙跑路的楚昭王。
楚昭王一行渡过睢水又渡过长江,终于是避开吴军而进入云梦泽之后,随后又遇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强盗。
这天,楚昭王睡觉时强盗突然就摸了过来并用戈刺杀过来,也就是『王孙由于』反应够快用背挡了一下并为此负伤,惊醒过来的楚昭王当然是接着跑路……
有意思的是,情急之下楚昭王的妹妹季羋,也就是季羋畀我来不及逃跑,多亏了大夫『钟建』一路背着才跟了上来。
剧透一点,一年之后,脱离险境的楚昭王准备把季羋出嫁时遭到了妹妹的拒绝,季羋表示作为女人就得远离男人而守身如玉,可是钟建之前已经背过她了。
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就这么一背,季羋认定了自己只能嫁给钟建,楚昭王倒也配合,随后果然把季羋嫁给了钟建。
乱世之中竟然也成就了这么一桩没事,谁说春秋时期女子生活作风一定开放,少女季羋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当然了,季羋婚事的事情得等楚昭王安全返回楚国以后再说,眼下楚昭王好不容易从强盗的手中逃到『郧地』,却也发现自己安全非但得不到保障。
非但是得不到保障,而且还有人想杀死他……
@catslover 2017-06-15 22:45:31
季羋要嫁给钟建,只怕是一路背过来产生感情了。
-----------------------------
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季羋要嫁给钟建,只怕是一路背过来产生感情了。
-----------------------------
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catslover 2017-06-15 22:45:31
季羋要嫁给钟建,只怕是一路背过来产生感情了。
-----------------------------
@o弘毅o 2017-06-15 22:51:18
爱情 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
@catslover 2017-06-15 22:55:53
一个深闺少女被一个健壮男子天天背着,要产生想法是很正常的......
天涯这个客户端更新来更新去,结果现在只能评论不能回复了,改得太随意了吧。
-----------------------------
还有这出啊,涯叔的APP确实不怎样,我前段时间再次卸载了...
季羋要嫁给钟建,只怕是一路背过来产生感情了。
-----------------------------
@o弘毅o 2017-06-15 22:51:18
爱情 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
@catslover 2017-06-15 22:55:53
一个深闺少女被一个健壮男子天天背着,要产生想法是很正常的......
天涯这个客户端更新来更新去,结果现在只能评论不能回复了,改得太随意了吧。
-----------------------------
还有这出啊,涯叔的APP确实不怎样,我前段时间再次卸载了...
@o弘毅o 2017-06-15 22:59:29
还有这出啊,涯叔的APP确实不怎样,我前段时间再次卸载了...
-----------------------------
@catslover 2017-06-15 23:08:11
还特别耗电,后台没多久就自己关掉,确实垃圾
-----------------------------
哈哈 明天我拿这个去吐槽一下他们官方的人
还有这出啊,涯叔的APP确实不怎样,我前段时间再次卸载了...
-----------------------------
@catslover 2017-06-15 23:08:11
还特别耗电,后台没多久就自己关掉,确实垃圾
-----------------------------
哈哈 明天我拿这个去吐槽一下他们官方的人
@o弘毅o 2017-06-15 22:59:29
还有这出啊,涯叔的APP确实不怎样,我前段时间再次卸载了...
-----------------------------
@catslover 2017-06-15 23:08:11
还特别耗电,后台没多久就自己关掉,确实垃圾
-----------------------------
@o弘毅o 2017-06-15 23:15:02
哈哈 明天我拿这个去吐槽一下他们官方的人
-----------------------------
@catslover 2017-06-15 23:20:14
原来你认识他们的人,那再加一条:特耗流量——虽然这一点我不在意。
-----------------------------
低调低调 勉强算认识吧...
还有这出啊,涯叔的APP确实不怎样,我前段时间再次卸载了...
-----------------------------
@catslover 2017-06-15 23:08:11
还特别耗电,后台没多久就自己关掉,确实垃圾
-----------------------------
@o弘毅o 2017-06-15 23:15:02
哈哈 明天我拿这个去吐槽一下他们官方的人
-----------------------------
@catslover 2017-06-15 23:20:14
原来你认识他们的人,那再加一条:特耗流量——虽然这一点我不在意。
-----------------------------
低调低调 勉强算认识吧...
@o弘毅o 2017-06-15 23:22:49
低调低调 勉强算认识吧...
-----------------------------
@catslover 2017-06-15 23:29:40
内部有人,只能像李大嘴那样低调了
-----------------------------
时差姐姐怎么就把李大嘴和我联系上了呢,再次也应该是吕秀才啊...
低调低调 勉强算认识吧...
-----------------------------
@catslover 2017-06-15 23:29:40
内部有人,只能像李大嘴那样低调了
-----------------------------
时差姐姐怎么就把李大嘴和我联系上了呢,再次也应该是吕秀才啊...
@o弘毅o 2017-06-15 23:49:27
时差姐姐怎么就把李大嘴和我联系上了呢,再次也应该是吕秀才啊...
-----------------------------
@catslover 2017-06-15 23:53:15
低调低调,这是李大嘴的经典台词啊。哪天你说句“子曾经曰过”,那就可以跟吕秀才套套近乎了。
-----------------------------
我觉得想跟秀才套近乎还是拽几句英文的好。
时差姐姐怎么就把李大嘴和我联系上了呢,再次也应该是吕秀才啊...
-----------------------------
@catslover 2017-06-15 23:53:15
低调低调,这是李大嘴的经典台词啊。哪天你说句“子曾经曰过”,那就可以跟吕秀才套套近乎了。
-----------------------------
我觉得想跟秀才套近乎还是拽几句英文的好。
@o弘毅o 2017-06-15 23:49:27
时差姐姐怎么就把李大嘴和我联系上了呢,再次也应该是吕秀才啊...
-----------------------------
@catslover 2017-06-15 23:53:15
低调低调,这是李大嘴的经典台词啊。哪天你说句“子曾经曰过”,那就可以跟吕秀才套套近乎了。
-----------------------------
@o弘毅o 2017-06-16 00:00:12
我觉得想跟秀才套近乎还是拽几句英文的好。
-----------------------------
@catslover 2017-06-16 00:02:24
to be or not to be, this is a good question
-----------------------------
好吧 秀才姐姐您好,我是李大嘴,要不要尝尝我的新菜油炸小黄瓜?
时差姐姐怎么就把李大嘴和我联系上了呢,再次也应该是吕秀才啊...
-----------------------------
@catslover 2017-06-15 23:53:15
低调低调,这是李大嘴的经典台词啊。哪天你说句“子曾经曰过”,那就可以跟吕秀才套套近乎了。
-----------------------------
@o弘毅o 2017-06-16 00:00:12
我觉得想跟秀才套近乎还是拽几句英文的好。
-----------------------------
@catslover 2017-06-16 00:02:24
to be or not to be, this is a good question
-----------------------------
好吧 秀才姐姐您好,我是李大嘴,要不要尝尝我的新菜油炸小黄瓜?
@o弘毅o 2017-06-16 00:04:13
好吧 秀才姐姐您好,我是李大嘴,要不要尝尝我的新菜油炸小黄瓜?
-----------------------------
@catslover 2017-06-16 00:06:23
谢谢,这种前卫的食物我一时不能完全理解,还是算了吧。
-----------------------------
@catslover 2017-06-16 00:07:04
还有麻辣鱼鳞啥的也留着自己吃吧
-----------------------------
时差姐姐还别说,网上还真有炸黄瓜的做法,看起来还挺好吃的,要不时差姐姐哪天操刀试验一下...
好吧 秀才姐姐您好,我是李大嘴,要不要尝尝我的新菜油炸小黄瓜?
-----------------------------
@catslover 2017-06-16 00:06:23
谢谢,这种前卫的食物我一时不能完全理解,还是算了吧。
-----------------------------
@catslover 2017-06-16 00:07:04
还有麻辣鱼鳞啥的也留着自己吃吧
-----------------------------
时差姐姐还别说,网上还真有炸黄瓜的做法,看起来还挺好吃的,要不时差姐姐哪天操刀试验一下...
@善水心 2017-06-16 08:57:31
楚昭王好疼爱这个妹妹嘛~终于出现个美女是he的
-----------------------------
什么叫he的?
楚昭王好疼爱这个妹妹嘛~终于出现个美女是he的
-----------------------------
什么叫he的?
@点点断月点 2017-06-16 11:20:21
背一次就要嫁人,要说没有奸情,打死楼主我也不信。全是套路!
-----------------------------
要不点点也到大街上找个漂亮点的妹子背一次试试?
只要你把房产证、车钥匙、学历证书什么的顺便都挂脖子上,我保证机会大大滴...
背一次就要嫁人,要说没有奸情,打死楼主我也不信。全是套路!
-----------------------------
要不点点也到大街上找个漂亮点的妹子背一次试试?
只要你把房产证、车钥匙、学历证书什么的顺便都挂脖子上,我保证机会大大滴...
@catslover: 时差姐姐看这个,勾起我好多回忆...
http://bbs.tianya.cn/post-funinfo-7445668-1.shtml
http://bbs.tianya.cn/post-funinfo-7445668-1.shtml
估计小姑娘对上面那个帖子没什么感触
@禅___静 2017-06-16 21:56:33
小~岳~岳~
-----------------------------
啊
小~岳~岳~
-----------------------------
啊
@o弘毅o 2017-06-16 21:44:33
@catslover : 时差姐姐看这个,勾起我好多回忆...
http://bbs.tianya.cn/post-funinfo-7445668-1.shtml
-----------------------------
@catslover 2017-06-16 21:55:34
看了这个帖子我发现我对流行乐坛的记忆停留在了上个世纪,太尴尬了......
-----------------------------
其实都差不多,最近几年的流行音乐我基本没印象,一度我曾经不怎听流行,沉迷NEW AGE很长时间。
@catslover : 时差姐姐看这个,勾起我好多回忆...
http://bbs.tianya.cn/post-funinfo-7445668-1.shtml
-----------------------------
@catslover 2017-06-16 21:55:34
看了这个帖子我发现我对流行乐坛的记忆停留在了上个世纪,太尴尬了......
-----------------------------
其实都差不多,最近几年的流行音乐我基本没印象,一度我曾经不怎听流行,沉迷NEW AGE很长时间。
@围观团成员aaa 2017-06-16 09:26:25
总算翻了一遍,先马一个,我回头重新看起来
-----------------------------
您这动作真快...
总算翻了一遍,先马一个,我回头重新看起来
-----------------------------
您这动作真快...
835 子期护主
大家周末好 今天我们随便更一节
明天针对柏举之战我准备了一个大长篇,算是对此次交战一个小结和回顾。
只是不知道能不能一节顶二节...
明天针对柏举之战我准备了一个大长篇,算是对此次交战一个小结和回顾。
只是不知道能不能一节顶二节...
835 子期护主
古语有云,前人挖坑,后人填坑。
好不容易逃到郧地,楚昭王却仍然面临生命危险,因为出任郧公的斗辛是前令尹蔓成然的儿子,而蔓成然又是在公元前528年出任令尹一年之后被楚平王下令杀死的,当时卷入的还有被灭族的养氏。
我们不经意间发现,似乎到处都有楚平王经手过的命案,而楚昭王需要去面对的却是这些命案所留下来的儿子,以及仇恨……
好的消息是,郧公斗辛似乎对于父亲的死并不太记仇,在他看来当年楚平王杀蔓成然是君臣之间的事情,国君的命令代表上天的意志,既然死于天意,就没有正当的名义去向楚昭王复仇。
坏的消息是,郧公斗辛还有一个叫做『斗怀』的弟弟,他可不是这么看的,他认为楚平王杀了自己的父亲,自己再杀楚平王的儿子,原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最终还是哥哥斗辛念了几句诗『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并且和另外一个弟弟『巢』亲自护送楚昭王又逃亡到了随国。
接下来好的消息是,郧公斗辛已经放下狠话,只要弟弟敢动楚昭王,他就第一个杀了弟弟,再说了楚昭王本身也已经到了随国;
坏的消息是,吴军这会已经追到随国,并且同随国国君交涉,希望随国能交出楚昭王……
吴王阖闾派人是这样给随国带话的:周朝子孙封在汉水一带的全都让楚国给灭了,上天将降罚于楚国,您如果报答周室的恩惠并让吴国来完成天意,这是您的恩惠,汉水北边的土地也将都属于随国。
楚武王时期我们做过介绍,昭王、穆王时期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控制而封了随、唐、蔡、应、息等国,统称汉阳诸姬,比如息国早早就已经被楚国所灭,如今唐国和蔡国又和吴国统一战线,无疑吴王阖闾此时提出的条件是极具诱惑的。
于是我们看到楚昭王虽然被安排住在了随国宫殿的北面,但是吴军却也停留在了宫殿的南面,楚昭王的处境竟是愈发艰难……
所以既然我们已经提前知道楚昭王一年后为季羋操办婚事的基础上,他又是怎样逃过这一劫的呢?
原来,楚昭王有个兄弟叫做『子期』,两兄弟恰好长得很像,危急之下子期就有了办法,他跑到楚昭王住处并穿上楚昭王的服饰,表示愿意让随国把自己交给吴军使得楚昭王蒙混过关。
办法倒是好办法,可是随国人会不会同意呢?
既然随国不确定能不能欺骗吴国,那就占卜……
然而,占卜结果表明,不吉利……
不过,令楚昭王感到宽慰的是,随国占卜的内容是该不该将他交给吴军,而不是该不该将山寨楚昭王交给吴军,所以虽然吴王阖闾开出的条件极具诱惑,随国最后还是辞谢了吴国的要求。
随国国君最后是这样给吴王阖闾带话的:随国偏僻狭小而紧挨楚国,楚国确实保全了我们,并且随、楚世世代代都有盟誓,到今天没有改变。如果有了危难就抛弃他们,又怎么能事奉君王?再说了,吴国所担心的不该是楚昭王这一个人,如果对楚国境内加以安抚,随国又怎敢不听您的命令?
随国一番话,既表明了自己是一个讲道理又听话的小弟,又表示只要吴国接下来好好表现,随国自当死心塌地追随。
再说了,反正楚国都城都已经被攻占了,至于楚昭王嘛,抓与不抓区别实在不大,于是乎吴军果然就撤退了……
楚昭王一难接一难,但是大难又不死,出于对随国的感激,随后楚昭王与随君签订盟誓。
小声提醒,为表诚意,歃血时楚昭王取的竟然是子期胸口的血……
古语有云,前人挖坑,后人填坑。
好不容易逃到郧地,楚昭王却仍然面临生命危险,因为出任郧公的斗辛是前令尹蔓成然的儿子,而蔓成然又是在公元前528年出任令尹一年之后被楚平王下令杀死的,当时卷入的还有被灭族的养氏。
我们不经意间发现,似乎到处都有楚平王经手过的命案,而楚昭王需要去面对的却是这些命案所留下来的儿子,以及仇恨……
好的消息是,郧公斗辛似乎对于父亲的死并不太记仇,在他看来当年楚平王杀蔓成然是君臣之间的事情,国君的命令代表上天的意志,既然死于天意,就没有正当的名义去向楚昭王复仇。
坏的消息是,郧公斗辛还有一个叫做『斗怀』的弟弟,他可不是这么看的,他认为楚平王杀了自己的父亲,自己再杀楚平王的儿子,原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最终还是哥哥斗辛念了几句诗『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并且和另外一个弟弟『巢』亲自护送楚昭王又逃亡到了随国。
接下来好的消息是,郧公斗辛已经放下狠话,只要弟弟敢动楚昭王,他就第一个杀了弟弟,再说了楚昭王本身也已经到了随国;
坏的消息是,吴军这会已经追到随国,并且同随国国君交涉,希望随国能交出楚昭王……
吴王阖闾派人是这样给随国带话的:周朝子孙封在汉水一带的全都让楚国给灭了,上天将降罚于楚国,您如果报答周室的恩惠并让吴国来完成天意,这是您的恩惠,汉水北边的土地也将都属于随国。
楚武王时期我们做过介绍,昭王、穆王时期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控制而封了随、唐、蔡、应、息等国,统称汉阳诸姬,比如息国早早就已经被楚国所灭,如今唐国和蔡国又和吴国统一战线,无疑吴王阖闾此时提出的条件是极具诱惑的。
于是我们看到楚昭王虽然被安排住在了随国宫殿的北面,但是吴军却也停留在了宫殿的南面,楚昭王的处境竟是愈发艰难……
所以既然我们已经提前知道楚昭王一年后为季羋操办婚事的基础上,他又是怎样逃过这一劫的呢?
原来,楚昭王有个兄弟叫做『子期』,两兄弟恰好长得很像,危急之下子期就有了办法,他跑到楚昭王住处并穿上楚昭王的服饰,表示愿意让随国把自己交给吴军使得楚昭王蒙混过关。
办法倒是好办法,可是随国人会不会同意呢?
既然随国不确定能不能欺骗吴国,那就占卜……
然而,占卜结果表明,不吉利……
不过,令楚昭王感到宽慰的是,随国占卜的内容是该不该将他交给吴军,而不是该不该将山寨楚昭王交给吴军,所以虽然吴王阖闾开出的条件极具诱惑,随国最后还是辞谢了吴国的要求。
随国国君最后是这样给吴王阖闾带话的:随国偏僻狭小而紧挨楚国,楚国确实保全了我们,并且随、楚世世代代都有盟誓,到今天没有改变。如果有了危难就抛弃他们,又怎么能事奉君王?再说了,吴国所担心的不该是楚昭王这一个人,如果对楚国境内加以安抚,随国又怎敢不听您的命令?
随国一番话,既表明了自己是一个讲道理又听话的小弟,又表示只要吴国接下来好好表现,随国自当死心塌地追随。
再说了,反正楚国都城都已经被攻占了,至于楚昭王嘛,抓与不抓区别实在不大,于是乎吴军果然就撤退了……
楚昭王一难接一难,但是大难又不死,出于对随国的感激,随后楚昭王与随君签订盟誓。
小声提醒,为表诚意,歃血时楚昭王取的竟然是子期胸口的血……
@catslover 2017-06-16 22:35:42
随国最后还是被楚国吞并了么,所以,小国确实是难办。
-----------------------------
恩 小国再老实 该被欺负的时候还是被欺负 所以我们才说像卫国这样的漏网之鱼是多么的难得...
随国最后还是被楚国吞并了么,所以,小国确实是难办。
-----------------------------
恩 小国再老实 该被欺负的时候还是被欺负 所以我们才说像卫国这样的漏网之鱼是多么的难得...
@点点断月点 2017-06-16 22:39:03
不变强就只有被吞并!力量差距太大,除了给别人增加点功绩,其他也就没啥用了!
-----------------------------
地理因素的限制 加上周朝封了那么多国家 能够变强的终究也只能是少数了
不变强就只有被吞并!力量差距太大,除了给别人增加点功绩,其他也就没啥用了!
-----------------------------
地理因素的限制 加上周朝封了那么多国家 能够变强的终究也只能是少数了
@catslover 2017-06-16 22:35:42
随国最后还是被楚国吞并了么,所以,小国确实是难办。
-----------------------------
@o弘毅o 2017-06-16 22:39:56
恩 小国再老实 该被欺负的时候还是被欺负 所以我们才说像卫国这样的漏网之鱼是多么的难得...
-----------------------------
@catslover 2017-06-16 22:46:47
可不是,卫国的存在简直不符合历史规律。
我上研究生的时候有个同学是武汉的,小时候在随县长大,我听她说随县话,居然跟山东话颇像,明显属于北方方言体系的,跟武汉话差别太大,然后自己在心里产生了一系列不负责任的推测。
-----------------------------
呵呵 中国的语系实在是太复杂了 不同时期人口流动实在是太多
随国最后还是被楚国吞并了么,所以,小国确实是难办。
-----------------------------
@o弘毅o 2017-06-16 22:39:56
恩 小国再老实 该被欺负的时候还是被欺负 所以我们才说像卫国这样的漏网之鱼是多么的难得...
-----------------------------
@catslover 2017-06-16 22:46:47
可不是,卫国的存在简直不符合历史规律。
我上研究生的时候有个同学是武汉的,小时候在随县长大,我听她说随县话,居然跟山东话颇像,明显属于北方方言体系的,跟武汉话差别太大,然后自己在心里产生了一系列不负责任的推测。
-----------------------------
呵呵 中国的语系实在是太复杂了 不同时期人口流动实在是太多
@善水心 2017-06-17 00:21:07
哈哈哈,楚昭王的头上肯定有主角光环~
-----------------------------
这个真没有...
哈哈哈,楚昭王的头上肯定有主角光环~
-----------------------------
这个真没有...
@LXL760109 2017-06-16 22:45:31
1
-----------------------------
周末好
1
-----------------------------
周末好
大家周末好 抱歉有点晚...
836 大长篇之柏举之战
我们今天对柏举之战作一个简要的回顾,涉及到的部分事情,主要是关于伯嬴的,主要见于吴越春秋、东周列国志以及烈女传等非正史,但是我想大家都会相信这是真事。
836 大长篇之柏举之战
浮云一别,流水十年。
公元前517年,鲁国由三桓引发内乱,到公元前516年楚昭王即位,再到如今已经是楚昭王在位的第十个年头。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提鲁昭公呢?
因为他俩一样,都有着跑路到其它国家的不愉快经历……
当然了,仔细追求起来的话,鲁昭公和楚昭王的遭遇原因又各不相同,鲁昭公更多源于对国内、尤其是三桓势力的不可控,楚昭王则是因为国外、尤其是吴国一直以来军事上的对立。
随着楚昭王的暂时脱险,也随着吴王阖闾进驻楚宫,柏举之战的结果可谓再清晰不过,几十年以来吴、楚之间的纷争也进入到一个新的篇章。
为什么会有柏举之战,柏举之战的前前后后又有着怎样的花絮,我们不妨作个简短的回顾。
公元前506年,春,刘文公携近二十路诸侯在召陵一带召开盟会,皋鼬之盟背后真正的组织者晋国意在通过这样的形式挽回渐失的霸主地位,并且借机撕毁公元前462年的晋楚弭兵协议。
仅仅从这个角度来看,40余年来相对的和平时期即将成为历史,中原即将展开规模更大的混战。
然而,无论是齐桓公,又或者是晋文公,乃至于楚庄王,他们的霸主地位从来都不是通过盟会而取得的,毕竟盟会仅仅只是霸主们展现自我实力的舞台而已。
打铁还需自身硬,失德的晋国已然逐渐失去晋国的拥护,甚至是晋定公在国内也失去了六卿的支持,宣告晋楚争霸正式结束的结果是楚国再度被中原各国排斥,晋国也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霸主……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正是在这样大背景下,早已按耐不住的吴王阖闾动用全部的兵力,为的就是攻下楚国都城,目标之明确,行动之坚决,无不彰显吴国称霸的决心。
不过话又说回来,柏举之战的背后,其实凝聚着吴国几十年的努力……
公元前585,吴王寿梦即位,国势始强,加上晋国的扶持,逐渐开始了同楚国对淮河流域一带的争夺,初期的吴国尚不是楚国的对手;
公元前538年,楚灵王在申地举行会盟随后伐吴地朱方,此时的楚国甚至连晋国都不放在眼里,吴国更是不在话下;
公元前519年,吴王僚领兵攻打州来,鸡父之战,吴军兵分三路轻松击溃七国联军,司马薳越自杀谢罪。
随后的事情逐渐清晰,因为费无极,伍子胥、伯嚭先后奔吴;因为子常,蔡昭侯、唐成公相继叛楚;
反观吴国,专诸刺吴王僚之后吴王阖闾又有伍子胥、孙武等人助阵,吴国军事实力可谓突飞猛进。
更为重要的是,尽管出发点不同,伍子胥、伯嚭和吴王阖闾一样无时无刻都想着要击垮楚国……
回到此战前夕,公元前512年吴灭徐之后,伍子胥提出『三师肄楚』的策略并被采纳,随后几年吴国频繁动用三师对楚国进行骚扰,『一师至,彼必皆出,彼出则归,彼归则出』,游击战使得楚军疲于应付,警惕性逐渐丧失,也为接下来攻楚创造了条件。
同时,吴王阖闾上任伊始,得到重用的伍子胥便开始了对吴国军事力量的重新布局,鉴于吴国当时落后的城邑布局,伍子胥大刀阔斧的开始了新的城邑设计改造之事。
在伍子胥的指导下,都城『姑苏』『今江苏苏州一带』不仅有陆地上的城门八个,同时还有八个水路城门,如此水陆双棋盘格局为的就是充分利用吴楚一带的地形地貌特点提高吴军的交通、作战能力。
只是我们要说的是,虽然吴国准备更加充分,虽然吴军有蔡、唐的援助,虽然吴王阖闾有孙武这样的兵家大师,但是因为楚国有司马沈尹戎的存在,他的计谋还是差点令吴国翻了船……
吴军沿淮河西上,与蔡、唐会师的同时迂回突入楚国大隧、直辕、冥阨三个关口时,沈尹戎建议子常率兵与敌周旋,自己则起方城之兵摧毁吴军船只,再经三关与子常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沈尹戎计策之妙,以至于后人感叹他在此战中已经彻底压制孙武,可惜的是,我们好像并不太清楚孙武究竟使用了怎样的战术……
更可惜的是,沈尹戎计策虽妙,奈何子常贪功心切,以至于在他冒进东进汉水时与吴军三战三败,退守柏举后遭遇夫概突袭时又赶紧临阵脱逃,区区五千吴军就此奠定楚军败局。
即便沈尹戎随后回追攻打吴军无奈亦是徒然,身负重伤后为了不做吴军俘虏最后竟令手下割下人头而逃走。
碎骨粉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说的当是沈尹戎。
待到吴军一路追至郢都,并且先后五次击败楚军时,楚昭王同样弃城而逃,临了还不忘带上自己的妹妹季羋畀我,但是在郢都之内还是发生了几件闻所未闻的事情。
其一,吴军进入郢都后四处搜寻楚昭王无果,复仇心切的伍子胥、伯嚭等人竟然从墓中挖出楚平王尸体,并且鞭尸三百下后方才住手,以至于引来伍子胥曾经好友『申包胥』的极大愤慨。
遥想当年逃亡之时,伍子胥曾经对申包胥发誓日后一定要颠覆楚国,申包胥勉励好友放手去干的同时却表示伍子胥虽能颠覆楚国,但是他自己也一定能复兴楚国。
伍子胥终于是颠覆楚国并鞭尸楚平王时,申包胥真正想说的却只剩下四个字:丧尽天良……
其二,郢都失守,楚昭王跑路,为了继续羞辱楚国,吴王阖闾也丝毫不含糊,竟然『尽妻其后宫』,更是骇人听闻。
原来,吴王阖闾住进楚宫之后下令把楚王后宫的妃子全部纳入到自己后宫之中,就连楚平王的妃子、楚昭王的母亲伯赢也不放过。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竟然遭到了伯赢的强烈反抗……
当吴王阖闾召唤伯嬴时,伯嬴丝毫没有屈服而是拿着刀说到:听闻天子是天下的表率,公侯当是国人表率,如果天子不守礼制,那么天下就会大乱;如果诸侯不守礼制,国家就危险了。夫妇之道,是人伦纲常的起始,是王教的开端。如果诸侯在外男女不亲手授受、放纵淫欲就会遭灭亡,卿大夫在外淫乱会被放逐,士和庶民在外淫乱则会被处以宫刑。而且我听说活着蒙受耻辱不如死了光荣,假若君王丢弃表率行为则无法执政,我如果淫荡就不应活在世上,如果你要将我纳入妻室,你我都会遭受耻辱,我必然要以死相争。
楚国遭受沦陷之辱时,还在捍卫最后尊严的竟然是来自秦国的伯嬴,伯嬴一番义正言辞的话语也是说得吴王阖闾羞愧不已,只得赶紧退出伯嬴房间并派士兵把守。
诗曰:莫莫葛累,施于条枚,岂弟君子,求福不回。
古人告诉我们,葛藤茂密繁盛,蔓延在树枝上。平易近人的君子,只要坚持正道,福报终会来降。
实事求是的讲,仅从柏举之战来看,无论是胜利的吴王阖闾,还是败走的楚昭王,都不太像一名君子……
不过,因为伯嬴以及申包胥的存在,楚国还是很快迎来了转机。
浮云一别,流水十年。
公元前517年,鲁国由三桓引发内乱,到公元前516年楚昭王即位,再到如今已经是楚昭王在位的第十个年头。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提鲁昭公呢?
因为他俩一样,都有着跑路到其它国家的不愉快经历……
当然了,仔细追求起来的话,鲁昭公和楚昭王的遭遇原因又各不相同,鲁昭公更多源于对国内、尤其是三桓势力的不可控,楚昭王则是因为国外、尤其是吴国一直以来军事上的对立。
随着楚昭王的暂时脱险,也随着吴王阖闾进驻楚宫,柏举之战的结果可谓再清晰不过,几十年以来吴、楚之间的纷争也进入到一个新的篇章。
为什么会有柏举之战,柏举之战的前前后后又有着怎样的花絮,我们不妨作个简短的回顾。
公元前506年,春,刘文公携近二十路诸侯在召陵一带召开盟会,皋鼬之盟背后真正的组织者晋国意在通过这样的形式挽回渐失的霸主地位,并且借机撕毁公元前462年的晋楚弭兵协议。
仅仅从这个角度来看,40余年来相对的和平时期即将成为历史,中原即将展开规模更大的混战。
然而,无论是齐桓公,又或者是晋文公,乃至于楚庄王,他们的霸主地位从来都不是通过盟会而取得的,毕竟盟会仅仅只是霸主们展现自我实力的舞台而已。
打铁还需自身硬,失德的晋国已然逐渐失去晋国的拥护,甚至是晋定公在国内也失去了六卿的支持,宣告晋楚争霸正式结束的结果是楚国再度被中原各国排斥,晋国也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霸主……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正是在这样大背景下,早已按耐不住的吴王阖闾动用全部的兵力,为的就是攻下楚国都城,目标之明确,行动之坚决,无不彰显吴国称霸的决心。
不过话又说回来,柏举之战的背后,其实凝聚着吴国几十年的努力……
公元前585,吴王寿梦即位,国势始强,加上晋国的扶持,逐渐开始了同楚国对淮河流域一带的争夺,初期的吴国尚不是楚国的对手;
公元前538年,楚灵王在申地举行会盟随后伐吴地朱方,此时的楚国甚至连晋国都不放在眼里,吴国更是不在话下;
公元前519年,吴王僚领兵攻打州来,鸡父之战,吴军兵分三路轻松击溃七国联军,司马薳越自杀谢罪。
随后的事情逐渐清晰,因为费无极,伍子胥、伯嚭先后奔吴;因为子常,蔡昭侯、唐成公相继叛楚;
反观吴国,专诸刺吴王僚之后吴王阖闾又有伍子胥、孙武等人助阵,吴国军事实力可谓突飞猛进。
更为重要的是,尽管出发点不同,伍子胥、伯嚭和吴王阖闾一样无时无刻都想着要击垮楚国……
回到此战前夕,公元前512年吴灭徐之后,伍子胥提出『三师肄楚』的策略并被采纳,随后几年吴国频繁动用三师对楚国进行骚扰,『一师至,彼必皆出,彼出则归,彼归则出』,游击战使得楚军疲于应付,警惕性逐渐丧失,也为接下来攻楚创造了条件。
同时,吴王阖闾上任伊始,得到重用的伍子胥便开始了对吴国军事力量的重新布局,鉴于吴国当时落后的城邑布局,伍子胥大刀阔斧的开始了新的城邑设计改造之事。
在伍子胥的指导下,都城『姑苏』『今江苏苏州一带』不仅有陆地上的城门八个,同时还有八个水路城门,如此水陆双棋盘格局为的就是充分利用吴楚一带的地形地貌特点提高吴军的交通、作战能力。
只是我们要说的是,虽然吴国准备更加充分,虽然吴军有蔡、唐的援助,虽然吴王阖闾有孙武这样的兵家大师,但是因为楚国有司马沈尹戎的存在,他的计谋还是差点令吴国翻了船……
吴军沿淮河西上,与蔡、唐会师的同时迂回突入楚国大隧、直辕、冥阨三个关口时,沈尹戎建议子常率兵与敌周旋,自己则起方城之兵摧毁吴军船只,再经三关与子常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沈尹戎计策之妙,以至于后人感叹他在此战中已经彻底压制孙武,可惜的是,我们好像并不太清楚孙武究竟使用了怎样的战术……
更可惜的是,沈尹戎计策虽妙,奈何子常贪功心切,以至于在他冒进东进汉水时与吴军三战三败,退守柏举后遭遇夫概突袭时又赶紧临阵脱逃,区区五千吴军就此奠定楚军败局。
即便沈尹戎随后回追攻打吴军无奈亦是徒然,身负重伤后为了不做吴军俘虏最后竟令手下割下人头而逃走。
碎骨粉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说的当是沈尹戎。
待到吴军一路追至郢都,并且先后五次击败楚军时,楚昭王同样弃城而逃,临了还不忘带上自己的妹妹季羋畀我,但是在郢都之内还是发生了几件闻所未闻的事情。
其一,吴军进入郢都后四处搜寻楚昭王无果,复仇心切的伍子胥、伯嚭等人竟然从墓中挖出楚平王尸体,并且鞭尸三百下后方才住手,以至于引来伍子胥曾经好友『申包胥』的极大愤慨。
遥想当年逃亡之时,伍子胥曾经对申包胥发誓日后一定要颠覆楚国,申包胥勉励好友放手去干的同时却表示伍子胥虽能颠覆楚国,但是他自己也一定能复兴楚国。
伍子胥终于是颠覆楚国并鞭尸楚平王时,申包胥真正想说的却只剩下四个字:丧尽天良……
其二,郢都失守,楚昭王跑路,为了继续羞辱楚国,吴王阖闾也丝毫不含糊,竟然『尽妻其后宫』,更是骇人听闻。
原来,吴王阖闾住进楚宫之后下令把楚王后宫的妃子全部纳入到自己后宫之中,就连楚平王的妃子、楚昭王的母亲伯赢也不放过。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竟然遭到了伯赢的强烈反抗……
当吴王阖闾召唤伯嬴时,伯嬴丝毫没有屈服而是拿着刀说到:听闻天子是天下的表率,公侯当是国人表率,如果天子不守礼制,那么天下就会大乱;如果诸侯不守礼制,国家就危险了。夫妇之道,是人伦纲常的起始,是王教的开端。如果诸侯在外男女不亲手授受、放纵淫欲就会遭灭亡,卿大夫在外淫乱会被放逐,士和庶民在外淫乱则会被处以宫刑。而且我听说活着蒙受耻辱不如死了光荣,假若君王丢弃表率行为则无法执政,我如果淫荡就不应活在世上,如果你要将我纳入妻室,你我都会遭受耻辱,我必然要以死相争。
楚国遭受沦陷之辱时,还在捍卫最后尊严的竟然是来自秦国的伯嬴,伯嬴一番义正言辞的话语也是说得吴王阖闾羞愧不已,只得赶紧退出伯嬴房间并派士兵把守。
诗曰:莫莫葛累,施于条枚,岂弟君子,求福不回。
古人告诉我们,葛藤茂密繁盛,蔓延在树枝上。平易近人的君子,只要坚持正道,福报终会来降。
实事求是的讲,仅从柏举之战来看,无论是胜利的吴王阖闾,还是败走的楚昭王,都不太像一名君子……
不过,因为伯嬴以及申包胥的存在,楚国还是很快迎来了转机。
大家晚上好
大长篇都没人看,不科学啊...
大长篇都没人看,不科学啊...
837 申包胥乞秦师
837 申包胥乞秦师
公元前505年,春,楚国发生了一件大事。
趁着楚国动乱,敬王竟然派人到楚国将王子朝杀死,此事距离王子朝逃奔楚国已经过去近十年,随着王子朝被杀,王子朝之乱是不是终于画上了句话?
由于余党的存在,我们还需进一步关注……
接下来我们继续关注流亡在外的楚昭王,因为对季羋的剧透,我们知道他于此年回到了楚国,至于他是怎样回到楚国的,我们得从伍子胥的旧有申包胥说起。
吴军攻占郢都之后,伍子胥鞭尸楚平王的行为引来申包胥的强烈不满,他派人给伍子胥带话说道:你这样报仇未免也太过分了点,虽说人多势众一时或许能胜过天理,但天理最终还是要获胜的。你从前是楚平王的臣子,曾经面朝北亲自侍奉过他,现在竟然鞭打死人,简直就是不讲天理到极点了。
伍子胥当然也知道自己做得有点过分,他是这样对来使说的:替我向申包胥致歉吧,就说我年事已高而报仇心切,所以才才做出这种倒行逆施的事情来。
伍子胥鞭尸、吴王阖闾尽妻其后宫;令尹子常逃奔郑国、楚昭王又流亡随国,曾经对伍子胥立誓一定能复兴楚国的申包胥又该何去何从?
申包胥选择的是到秦国去请求出兵,毕竟晋国已经扬言要攻打楚国,毕竟伯嬴来自秦国,毕竟秦国是楚国为数不多关系维持得不错而又具备强大实力的选择目标。
公元前537年秦景公去世之后,这已经是秦哀公在位的第32年,为了说服秦国出兵,申包胥是这样说的:吴国简直就是封豕、长蛇,从楚国开始一再吞食中原国家,搞得楚昭王失守国家而躲在草莽之中,夷人本性贪得无厌,如果让吴国成为秦国的邻国,这将是秦国边境的祸患。希望乘着吴国没有安定下来,能够仰仗君王的威福派兵镇抚楚国,楚国将世世代代事奉君王。
平心而论,申包胥的说辞还是很有技术含量的,一开始他先是阐明不救楚国的话吴国会成为秦国的祸患,随后表示只要秦国肯出手相助,楚国愿意世代事奉秦国。
唯一要解释的是,封豕指的是体型很大的猪,所谓『封豕长蛇』则是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的意思,看来在楚国眼里吴国就是这样一幅形象……
所以面对申包胥的请求,秦哀公心动了?
秦哀公对申包胥说道:我知道您的意见了,您姑且到宾馆休息,我们商量一下后再答复您。
有什么好商量的呢?
其实压根就没什么好商量的,这不过是秦哀公委婉拒绝的一种方式而已……
被秦哀公辞谢之后,申包胥并没有回到宾馆休息,而是开始了他的表演,只见他靠着院墙站着嚎陶大哭,日夜哭声不断,长达七天不喝一口水,直到感动得秦哀公赋了『无衣』这首诗之后,申包胥又叩头九次,然后才坐下。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首『无衣』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
既然申包胥都叩头了,其实我们猜都猜的到,秦国答应出兵了……
于是到了公元前505年的夏天,申包胥带着秦国的『子蒲』、『子虎』并率领战车五百辆来到楚国,联合楚军与吴军几番交战之后,秦军终于是大败吴军,吴王阖闾才依依不舍的回到了吴国。
需要强调的是,秦国的出兵只是吴军退回吴国的因素之一,此外趁着吴国国内空虚,越国也曾趁机攻打吴国。
更为重要的是,到了9月的时候被秦军击败的夫概竟然回国称王,后院屡屡失火的吴王阖闾当然得安全第一……
公元前505年,春,楚国发生了一件大事。
趁着楚国动乱,敬王竟然派人到楚国将王子朝杀死,此事距离王子朝逃奔楚国已经过去近十年,随着王子朝被杀,王子朝之乱是不是终于画上了句话?
由于余党的存在,我们还需进一步关注……
接下来我们继续关注流亡在外的楚昭王,因为对季羋的剧透,我们知道他于此年回到了楚国,至于他是怎样回到楚国的,我们得从伍子胥的旧有申包胥说起。
吴军攻占郢都之后,伍子胥鞭尸楚平王的行为引来申包胥的强烈不满,他派人给伍子胥带话说道:你这样报仇未免也太过分了点,虽说人多势众一时或许能胜过天理,但天理最终还是要获胜的。你从前是楚平王的臣子,曾经面朝北亲自侍奉过他,现在竟然鞭打死人,简直就是不讲天理到极点了。
伍子胥当然也知道自己做得有点过分,他是这样对来使说的:替我向申包胥致歉吧,就说我年事已高而报仇心切,所以才才做出这种倒行逆施的事情来。
伍子胥鞭尸、吴王阖闾尽妻其后宫;令尹子常逃奔郑国、楚昭王又流亡随国,曾经对伍子胥立誓一定能复兴楚国的申包胥又该何去何从?
申包胥选择的是到秦国去请求出兵,毕竟晋国已经扬言要攻打楚国,毕竟伯嬴来自秦国,毕竟秦国是楚国为数不多关系维持得不错而又具备强大实力的选择目标。
公元前537年秦景公去世之后,这已经是秦哀公在位的第32年,为了说服秦国出兵,申包胥是这样说的:吴国简直就是封豕、长蛇,从楚国开始一再吞食中原国家,搞得楚昭王失守国家而躲在草莽之中,夷人本性贪得无厌,如果让吴国成为秦国的邻国,这将是秦国边境的祸患。希望乘着吴国没有安定下来,能够仰仗君王的威福派兵镇抚楚国,楚国将世世代代事奉君王。
平心而论,申包胥的说辞还是很有技术含量的,一开始他先是阐明不救楚国的话吴国会成为秦国的祸患,随后表示只要秦国肯出手相助,楚国愿意世代事奉秦国。
唯一要解释的是,封豕指的是体型很大的猪,所谓『封豕长蛇』则是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的意思,看来在楚国眼里吴国就是这样一幅形象……
所以面对申包胥的请求,秦哀公心动了?
秦哀公对申包胥说道:我知道您的意见了,您姑且到宾馆休息,我们商量一下后再答复您。
有什么好商量的呢?
其实压根就没什么好商量的,这不过是秦哀公委婉拒绝的一种方式而已……
被秦哀公辞谢之后,申包胥并没有回到宾馆休息,而是开始了他的表演,只见他靠着院墙站着嚎陶大哭,日夜哭声不断,长达七天不喝一口水,直到感动得秦哀公赋了『无衣』这首诗之后,申包胥又叩头九次,然后才坐下。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首『无衣』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
既然申包胥都叩头了,其实我们猜都猜的到,秦国答应出兵了……
于是到了公元前505年的夏天,申包胥带着秦国的『子蒲』、『子虎』并率领战车五百辆来到楚国,联合楚军与吴军几番交战之后,秦军终于是大败吴军,吴王阖闾才依依不舍的回到了吴国。
需要强调的是,秦国的出兵只是吴军退回吴国的因素之一,此外趁着吴国国内空虚,越国也曾趁机攻打吴国。
更为重要的是,到了9月的时候被秦军击败的夫概竟然回国称王,后院屡屡失火的吴王阖闾当然得安全第一……
@片汤2016 2017-06-19 15:31:30
顶
-----------------------------
片汤好啊
顶
-----------------------------
片汤好啊
@围观团成员aaa 2017-06-19 13:03:12
今天来点个到
-----------------------------
问好
今天来点个到
-----------------------------
问好
@突然到来的爱情 2017-06-19 11:55:06
攒的也看完了
-----------------------------
哈哈 接着攒
攒的也看完了
-----------------------------
哈哈 接着攒
@Cassie向阳花 2017-06-19 10:16:44
顶
-----------------------------
向阳花好
顶
-----------------------------
向阳花好
大家新的一周好
挨个问候完了就接着更新呗...
挨个问候完了就接着更新呗...
838 大德灭小怨
838 大德灭小怨
关于秦救楚,以及吴退兵,我们补充几个细节:
申包胥哭秦庭七日之后,深受感动的秦哀公终于是派兵援楚,与此同时,越国则趁机骚扰国内空虚的吴国,越国虽弱,但也起到一定的牵制效果;
申包胥领着秦军会合楚军之后,秦将子蒲表示对吴军的战术不熟悉,所以楚军只得先和吴军作战,怒送一波人头之后秦军果然在『沂地』『今河南驻马店市正阳县一带』大败夫概王所率领的吴军;
吴军虽然在秦军身上吃亏,倒也在楚军身上有所收获,转而又在柏举俘虏楚大夫『蒍射』,怎料蒍射的儿子随即率领本已溃逃的士兵跟随楚平王庶长子公子宜申在『军祥』『今湖北随州市一带』击败吴军。
吴军接连失利,楚军很快开始反击,公元前505年7月,楚子期、秦子蒲联合灭亡唐国。
在此之前,鲁国曾一度运送粮食救济蔡国,说明公然与楚国决裂的蔡国此时境况也并不是太好。
眼见吴军渐显颓势,夫概竟然浑水摸鱼于9月回国自立为王,结果吴国内战爆发,被吴王阖闾击败的夫概也逃亡投奔楚国……
虽然接下来吴军在雍澨再次打败楚军,但是秦军却继续打败吴军,于是等得到吴军驻扎在雍澨附近的『麇地』时,楚军已经准备好最后的反击。
对于此次反击,子期想到了用火来攻打吴军,但是却遭到了公子宜申的反对。
公子宜申认为,火攻吴军的同时会楚军留在麇地众多将士的尸骨,子期却坚持认为国家存亡之际哪管得了他们,只有国家复兴了将士尸骨才有机会享受以往的祭祀,于是楚军先是放火焚烧吴军,又接连击败吴军,吴王阖闾终于是退回了吴国。
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就有必要提一下叶公,也就是沈尹戌的儿子沈诸梁了。
原来,沈诸梁有个弟弟叫做『后臧』,吴入楚之后后臧和他的母亲都被抓到了吴国,眼看楚国平定下来,后臧这是高兴地赶紧就溜回了楚国,以至于连母亲都不要了……
沈诸梁对于抛弃母亲独自回到楚国的弟弟当然很是不满,所以到后来一直都是不拿正眼看这位不仁不孝的弟弟。
所以问题就来了,如果有机会的话,被称为叶公的沈诸梁一定会对叶公好龙这个典故表示很委屈……
楚昭王再度回归郢都之后,我们做一个简单的盘点:
逃亡随国的途中,楚昭王在『臼水』『今湖北荆门市京山县』渡河时『蓝尹亹』用船先渡了楚昭王的妻子儿子,结果后面不把船给楚昭王用,所以楚昭王回国安定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杀蓝尹亹……
连国君都不肯当的公子宜申就说了:当初子常就是因为念着过去的怨恨而失败,君王为什么学他呢?
于是楚昭王令蓝尹亹官复原职,并以此事来铭记以往的过失。
随后,楚昭王对有功之臣进行赏赐,斗辛、斗巢、王孙由于、钟建、申包胥等人赫然在内,甚至在郧地想杀他的斗怀也位列其中。
就在这时,宜申又劝谏不要赏赐斗怀,结果楚昭王表示大德灭小怨,既然他的哥哥斗辛护主有功当属大德,这些小怨就不要再计较了。
至于钟建,我们已经提到,因为逃难时背过季羋,季羋此后便认定了非他不嫁,楚昭王安排妹妹婚事时干脆成人之美促成一桩美事并封钟建担任『乐尹』,从此掌管音乐事务。
论战功,我们重点需要介绍的自然是痛哭七日终于请来秦军的申包胥,结果申包胥表态了,什么都不想要……
申包胥表示,自己一开始就是为了国君而不是自己,如今国君已经安定了,自己还有什么好追求的,再说了,申包胥认为自己本来就讨厌蔓成然,岂能又学蔓成然一样贪得无厌呢?
后来有首歌不就是这么唱的么,原来你什么都不想要……
关于秦救楚,以及吴退兵,我们补充几个细节:
申包胥哭秦庭七日之后,深受感动的秦哀公终于是派兵援楚,与此同时,越国则趁机骚扰国内空虚的吴国,越国虽弱,但也起到一定的牵制效果;
申包胥领着秦军会合楚军之后,秦将子蒲表示对吴军的战术不熟悉,所以楚军只得先和吴军作战,怒送一波人头之后秦军果然在『沂地』『今河南驻马店市正阳县一带』大败夫概王所率领的吴军;
吴军虽然在秦军身上吃亏,倒也在楚军身上有所收获,转而又在柏举俘虏楚大夫『蒍射』,怎料蒍射的儿子随即率领本已溃逃的士兵跟随楚平王庶长子公子宜申在『军祥』『今湖北随州市一带』击败吴军。
吴军接连失利,楚军很快开始反击,公元前505年7月,楚子期、秦子蒲联合灭亡唐国。
在此之前,鲁国曾一度运送粮食救济蔡国,说明公然与楚国决裂的蔡国此时境况也并不是太好。
眼见吴军渐显颓势,夫概竟然浑水摸鱼于9月回国自立为王,结果吴国内战爆发,被吴王阖闾击败的夫概也逃亡投奔楚国……
虽然接下来吴军在雍澨再次打败楚军,但是秦军却继续打败吴军,于是等得到吴军驻扎在雍澨附近的『麇地』时,楚军已经准备好最后的反击。
对于此次反击,子期想到了用火来攻打吴军,但是却遭到了公子宜申的反对。
公子宜申认为,火攻吴军的同时会楚军留在麇地众多将士的尸骨,子期却坚持认为国家存亡之际哪管得了他们,只有国家复兴了将士尸骨才有机会享受以往的祭祀,于是楚军先是放火焚烧吴军,又接连击败吴军,吴王阖闾终于是退回了吴国。
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就有必要提一下叶公,也就是沈尹戌的儿子沈诸梁了。
原来,沈诸梁有个弟弟叫做『后臧』,吴入楚之后后臧和他的母亲都被抓到了吴国,眼看楚国平定下来,后臧这是高兴地赶紧就溜回了楚国,以至于连母亲都不要了……
沈诸梁对于抛弃母亲独自回到楚国的弟弟当然很是不满,所以到后来一直都是不拿正眼看这位不仁不孝的弟弟。
所以问题就来了,如果有机会的话,被称为叶公的沈诸梁一定会对叶公好龙这个典故表示很委屈……
楚昭王再度回归郢都之后,我们做一个简单的盘点:
逃亡随国的途中,楚昭王在『臼水』『今湖北荆门市京山县』渡河时『蓝尹亹』用船先渡了楚昭王的妻子儿子,结果后面不把船给楚昭王用,所以楚昭王回国安定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杀蓝尹亹……
连国君都不肯当的公子宜申就说了:当初子常就是因为念着过去的怨恨而失败,君王为什么学他呢?
于是楚昭王令蓝尹亹官复原职,并以此事来铭记以往的过失。
随后,楚昭王对有功之臣进行赏赐,斗辛、斗巢、王孙由于、钟建、申包胥等人赫然在内,甚至在郧地想杀他的斗怀也位列其中。
就在这时,宜申又劝谏不要赏赐斗怀,结果楚昭王表示大德灭小怨,既然他的哥哥斗辛护主有功当属大德,这些小怨就不要再计较了。
至于钟建,我们已经提到,因为逃难时背过季羋,季羋此后便认定了非他不嫁,楚昭王安排妹妹婚事时干脆成人之美促成一桩美事并封钟建担任『乐尹』,从此掌管音乐事务。
论战功,我们重点需要介绍的自然是痛哭七日终于请来秦军的申包胥,结果申包胥表态了,什么都不想要……
申包胥表示,自己一开始就是为了国君而不是自己,如今国君已经安定了,自己还有什么好追求的,再说了,申包胥认为自己本来就讨厌蔓成然,岂能又学蔓成然一样贪得无厌呢?
后来有首歌不就是这么唱的么,原来你什么都不想要……
@catslover 2017-06-19 21:54:28
煞风景的来了——
申包胥的故事肯定有夸张甚至编造的成分,比如伍子胥逃走时他的态度就很可怀疑。好友要报仇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复仇是要通过报复整个楚国来实现,那么作为楚国的忠臣,难道就没有想到,即便他有办法复国,但是如果战端一开,不说生灵涂炭,楚国必然元气大伤,怎么会支持伍子胥呢?这是其一。
至于哭秦庭,估计是有,但肯定没有那么夸张了,七天单腿站着不吃不喝地嚎,那真是要出人命的。
-----------------------------
哈哈 时差姐姐什么时候来都是一道风景啊 怎么能说是煞风景呢
毕竟四大护法之一啊...
煞风景的来了——
申包胥的故事肯定有夸张甚至编造的成分,比如伍子胥逃走时他的态度就很可怀疑。好友要报仇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复仇是要通过报复整个楚国来实现,那么作为楚国的忠臣,难道就没有想到,即便他有办法复国,但是如果战端一开,不说生灵涂炭,楚国必然元气大伤,怎么会支持伍子胥呢?这是其一。
至于哭秦庭,估计是有,但肯定没有那么夸张了,七天单腿站着不吃不喝地嚎,那真是要出人命的。
-----------------------------
哈哈 时差姐姐什么时候来都是一道风景啊 怎么能说是煞风景呢
毕竟四大护法之一啊...
哭秦庭七天,我跟时差姐姐的态度一样,的确比较夸张。
我很怀疑左丘明是不是漏了一句话,七天没喝水,但是饭还是要吃的...
这里我沿用了一贯的标准,尽量客观的转述,不过多去评价。
我认为,我们更多应该认可的是申包胥的精神,他的精神不光体现在连哭七天,更是体现在为国家解忧却不图任何回报。
我很怀疑左丘明是不是漏了一句话,七天没喝水,但是饭还是要吃的...
这里我沿用了一贯的标准,尽量客观的转述,不过多去评价。
我认为,我们更多应该认可的是申包胥的精神,他的精神不光体现在连哭七天,更是体现在为国家解忧却不图任何回报。
@catslover
还有 伍子胥当年跑路和申包胥的那段对话,不同版本的资料区别不算很大,我个人用的还是左传中的内容。
这段我自己也揣摩过,自己觉得是不矛盾的。
从朋友的角度,申包胥同情并且支持伍子胥,
从臣子的角度,申包胥表示无论是谁侵害楚国的利益,他都会设法去捍卫。
所以,申包胥后来愤怒的并不是伍子胥复仇,而是鞭尸这样的复仇方式过分了点,至于他引秦兵救楚,目的也是吴军,而不是伍子胥。
从头到尾,申包胥的原则性都表现得是很充分的。
还有 伍子胥当年跑路和申包胥的那段对话,不同版本的资料区别不算很大,我个人用的还是左传中的内容。
这段我自己也揣摩过,自己觉得是不矛盾的。
从朋友的角度,申包胥同情并且支持伍子胥,
从臣子的角度,申包胥表示无论是谁侵害楚国的利益,他都会设法去捍卫。
所以,申包胥后来愤怒的并不是伍子胥复仇,而是鞭尸这样的复仇方式过分了点,至于他引秦兵救楚,目的也是吴军,而不是伍子胥。
从头到尾,申包胥的原则性都表现得是很充分的。
@o弘毅o 2017-06-19 22:03:58
哭秦庭七天,我跟时差姐姐的态度一样,的确比较夸张。
我很怀疑左丘明是不是漏了一句话,七天没喝水,但是饭还是要吃的...
这里我沿用了一贯的标准,尽量客观的转述,不过多去评价。
我认为,我们更多应该认可的是申包胥的精神,他的精神不光体现在连哭七天,更是体现在为国家解忧却不图任何回报。
-----------------------------
@catslover 2017-06-19 22:11:46
不喝水比不吃饭还要命啊,不睡觉更加要命。反正肯定是十分夸张就是了,我们领会精神就好。
-----------------------------
恩 辩证的看吧
操作难度越大 越能彰显古人节操的可贵
艾玛 我实在是太会说话了...
哭秦庭七天,我跟时差姐姐的态度一样,的确比较夸张。
我很怀疑左丘明是不是漏了一句话,七天没喝水,但是饭还是要吃的...
这里我沿用了一贯的标准,尽量客观的转述,不过多去评价。
我认为,我们更多应该认可的是申包胥的精神,他的精神不光体现在连哭七天,更是体现在为国家解忧却不图任何回报。
-----------------------------
@catslover 2017-06-19 22:11:46
不喝水比不吃饭还要命啊,不睡觉更加要命。反正肯定是十分夸张就是了,我们领会精神就好。
-----------------------------
恩 辩证的看吧
操作难度越大 越能彰显古人节操的可贵
艾玛 我实在是太会说话了...
@o弘毅o 2017-06-19 22:08:26
@catslover
还有 伍子胥当年跑路和申包胥的那段对话,不同版本的资料区别不算很大,我个人用的还是左传中的内容。
这段我自己也揣摩过,自己觉得是不矛盾的。
从朋友的角度,申包胥同情并且支持伍子胥,
从臣子的角度,申包胥表示无论是谁侵害楚国的利益,他都会设法去捍卫。
所以,申包胥后来愤怒的并不是伍子胥复仇,而是鞭尸这样的复仇方式过分了点,至于他引秦兵救楚,目的也是吴军,而不是伍子......
-----------------------------
@catslover 2017-06-19 22:16:45
支持伍子胥复仇没问题,问题是复仇的方式。伍子胥的复仇对象应该是平王和费无忌,而不是拖整个楚国下水。就以伍子胥善于发现刺客这一点来看,他要想只对平王和费无忌下手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他选择对整个楚国进行报复,如果站在楚国而不是楚王的立场上看,这样无论如何都是不应该的。
-----------------------------
看怎么去理解吧 毕竟国君就代表了国家
我们能够看到的其实已经是被加工过的历史,很多情节都已经被戏剧化的处理过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catslover
还有 伍子胥当年跑路和申包胥的那段对话,不同版本的资料区别不算很大,我个人用的还是左传中的内容。
这段我自己也揣摩过,自己觉得是不矛盾的。
从朋友的角度,申包胥同情并且支持伍子胥,
从臣子的角度,申包胥表示无论是谁侵害楚国的利益,他都会设法去捍卫。
所以,申包胥后来愤怒的并不是伍子胥复仇,而是鞭尸这样的复仇方式过分了点,至于他引秦兵救楚,目的也是吴军,而不是伍子......
-----------------------------
@catslover 2017-06-19 22:16:45
支持伍子胥复仇没问题,问题是复仇的方式。伍子胥的复仇对象应该是平王和费无忌,而不是拖整个楚国下水。就以伍子胥善于发现刺客这一点来看,他要想只对平王和费无忌下手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他选择对整个楚国进行报复,如果站在楚国而不是楚王的立场上看,这样无论如何都是不应该的。
-----------------------------
看怎么去理解吧 毕竟国君就代表了国家
我们能够看到的其实已经是被加工过的历史,很多情节都已经被戏剧化的处理过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catslover 2017-06-19 22:30:17
这也是我对中国的史书有点怨念的地方。戏剧化文学化之后读起来固然爽,文章是好文章,但是难免哪些地方就会失真。当然外国连这样的史书都没有。
-----------------------------
呵呵 确实没办法
实事求是的讲,古人在写史的时候本身也不完全是为了记事 尤其是越往后 史书的政治色彩愈发浓重,以至于越来越不可信...
@点点断月点 2017-06-19 22:19:31
这些人应该就是传说中的老好人了!一般来说,在朝堂上都是受气的!
-----------------------------
可贵的是这些老好人根本就不在意受气不受气,他们在意的仅仅是自己才职责。
这些人应该就是传说中的老好人了!一般来说,在朝堂上都是受气的!
-----------------------------
可贵的是这些老好人根本就不在意受气不受气,他们在意的仅仅是自己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