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好消息是,竹书原始竹简虽然失传,但部分复刻版本还能得以延续。
坏消息是,到了600多年以后的宋朝,复刻版本也基本失传。
7 竹书在宋朝的再度失传大概与当时儒学的强势有关,竹书透露出来的价值观严重不符合当时的政治理念。
8 明清以后对竹书仍有不断的研究,但绝大部分已经与最初版本的竹书区别较大,可信程度差了很多,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9 我们有理由相信,以后还会有类似竹书这样其他诸侯国的史书能够重见天日,时间早晚的问题。
10 2008年,另外一部神奇的史书 "系年" 就是自1700多年前竹书以后,被发现的另外一部神奇史书,后面我们再提。
@清都绛阙圆紫君 2015-07-23 20:35:18
马克
-----------------------------
谢谢
@丶丶王木木 2015-07-23 21:32:27
我觉得我看到了以前的天涯、有文化有技术的帖子遍地都是阿、话说我是只看楼主还是全都看阿、我要爬楼了希望中间别累吐了(╯3╰)。。
-----------------------------
这个
您能不能慢点来
一句一句的我分析了半天才知道具体的意思
并且还不完全确定
为自己智商感到捉急啊
@阿Q大王 2015-07-23 21:37:42
哇
-----------------------------
这是咋滴了...
134 孝王夺权
插播完一段广告后,我们接着聊聊悲催这个话题。
什么是悲催呢?
比如对于挖煤的来说,无论他挖的多快多好,也许他都挖不出个煤老板来当当,这就是悲催;
再比如当天子的,无论他多弱多衰,也许到死他的身份都还是天子,问题是这哪里悲催了……
懿王说:『天子的悲催你不懂,天亮了又亮,实在不吉祥。名字不好听,戎狄发神经,国库没钱花,骚扰到搬家。爷爷坐宝马,我却被人骂。天灾加人祸,国家在变弱。锅得有人背,你说悲催不悲催?』
懿王以为他很悲催,事实上作为西周时期的第七任天子,懿王的确很悲催,不仅仅是在他生前,还有他想不到的是在他删号以后……
随着嫡长子继位制度的明确,周朝天子在继任的问题上已经平稳实施很多年,太子姬燮『音同谢』本来是毫无争议的接班人员,但是随着周朝的逐渐衰落和懿王的性格的软弱,局面就发生了很大变化。
懿王在位时,国力逐渐衰落,外部还经常受到戎狄的威胁,更要命的是,『天再旦』的怪异天象给懿王带来了很大一片阴影面积。
在迷信和镐京的安全隐患双重打击下,懿王不顾反对执意迁都,种种情况都导致了他在威望上大大受损。
于是我们看到,周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礼法制度哪怕再完备,但是当上层建筑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开始动摇时,制度就已经开始慢慢崩塌。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是这种现象的最有力说明,不过我们要说的是苗头此时其实已经产生,因为有人提前开始活动了。
懿王删号,太子姬燮还没来得及摆好造型等待君临天下,不符合继位条件的『姬辟方』便先声夺人,抢在太子前面宣布自己是下一任天子……
姬辟方虽然没有继位的资格,但资历并不低,他是穆王的儿子,共王的弟弟,懿王的叔父,小太子姬燮爷爷辈的人物……
西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姬辟方挑战了天子继位的既定规则并且取得成功,成为西周时期唯一一位非嫡长子继位的周天子,也就是后来所称的『周孝王』。
『孝』这样的谥号,通常指的是天子在德行上有所建树,有着非常明显的褒义色彩,这也从某个角度说明了哪怕孝王在继位方式上存在违规操作的情况,但具体作为上还是得到了后人的认可。
相比懿王的软弱,孝王在夺权的问题上表现出明显不同的风格。
即位后,孝王励精图治,加强军事,对屡犯的西戎进行了强有力的回击,使得西戎被迫通过进贡马匹这样的方式求和。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西戎的问题上,孝王正是意识到马已经成为时下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并开辟专门的牧场用来饲养战马。
马匹的大量增加对周朝军队实力提供了强大的保证,也使已经萎靡了二代人的周朝在军事能量槽上再度满格。
顺便提到的是,在养马这个项目上,中华好司机造父的侄子『非子』能力突出,业绩爆表,做出了巨大贡献。非子也因养马有功得到孝王的表彰,受封于秦『今甘肃张家川城南一带』,非子则成为秦国始封君,号称『秦嬴』。
不过此时的秦封地面积小,位置又偏远,不仅不是诸侯国,甚至连卿、大夫一级都还不够格。等到几代人不断发展,到『秦襄公』时,秦正式升级成为了周朝的诸侯国,再往后推进,大秦帝国的故事已经被很多人熟知。
孝王打破常规的即位为西周带来了鲜活的动力,但不幸的是中兴的霸业还未完成,孝王便离去。
仅仅六年,王位继承上虽然出现了偏差,还是又回来了孝王的孙子辈姬燮这里。
穆王曾经对他的儿子们说过: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终将是那些孙子们的……
@丶丶王木木 2015-07-23 21:32:27
我觉得我看到了以前的天涯、有文化有技术的帖子遍地都是阿、话说我是只看楼主还是全都看阿、我要爬楼了希望中间别累吐了(╯3╰)。。
-----------------------------
慢慢看
话说好几位朋友都说只花了2天左右的时间就追到我了......
@丶丶王木木 2015-07-23 22:30:20
我这人思维太跳跃您担待哈、2天时间、听着就好累、不说了爬楼去了。。
-----------------------------
就为这2天时间,我前面准备的时间不算,光码字就花了半年了......
@低调滴飘过 2015-07-23 22:24:51
码了,慢慢看
-----------------------------
谢谢
@夜雨闻笛2009 2015-07-23 22:25:12
m
-----------------------------
谢谢
@禅___静 2015-07-23 22:59:47
@o弘毅o 3314楼 2015-07-23 21:55:00
@禅___静
biu biu biu
—————————————————
哈哈。。。这两天太困了~ 明天好好跟你扯~ 话说天涯app一样烂!!各种问题
-----------------------------
好好休息
@o弘毅o 3322楼 2015-07-23 23:03:00
@禅___静 2015-07-23 22:59:47
@o弘毅o 3314楼 2015-07-23 21:55:00
@禅___静
biu biu biu
—————————————————
哈哈。。。这两天太困了~ 明天好好跟你扯~ 话说天涯app一样烂!!各种问题
-----------------------------
@禅___静 2015-07-23 23:07:00
好好休息
—————————————————
睡了哈~ 晚安
-----------------------------
晚安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07-24 09:05:00
早晨~打卡~
-----------------------------
潜水姐好
@sweet814 2015-07-24 11:03:25
签到
-----------------------------
呵呵
谢谢
@StigaCl 2015-07-24 09:58:20
看看看,连载果然是煎熬啊!不知道当年金大侠在报纸上连载时,读者是个什么心情。
-----------------------------
谢谢
接下来会考虑适当丰富帖子内容
加一些有趣的东西进来的
@StigaCl 2015-07-24 09:58:20
看看看,连载果然是煎熬啊!不知道当年金大侠在报纸上连载时,读者是个什么心情。
-----------------------------
我只知道当年看金庸的作品
一看就停不下来
动不动就非得熬夜看完
想想也是蛮煎熬的......
@司马蛋 2015-07-24 08:04:41
2
-----------------------------
3
@白五爷玉堂 2015-07-24 07:59:01
春秋时代是个很有趣的岁月,马克等看
-----------------------------
同感
的确很有趣
@脾气暴躁的兔子 2015-07-24 06:09:49
留名
-----------------------------
谢谢
@iamcooky 2015-07-24 00:05:44
马
-----------------------------
克
@饭团桑 2015-07-24 07:57:52
m
-----------------------------
n
@岭南放牛童 2015-07-24 13:20:51
马克
-----------------------------
3q
@appleppdd 2015-07-24 20:10:21
如此好贴
现在才看到
简直就是
叔可忍婶不可忍
-----------------------------
替我向叔叔婶婶问好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07-24 17:07:38
我是来翻页的~~
-----------------------------
呵呵
@一猪亲天地可鉴 2015-07-24 20:49:59
一口气看完了
-----------------------------
厉害
@ljj9787 2015-07-24 19:06:04
↖(^ω^)↗加油
-----------------------------
谢谢
135 夷王对三王
命运跟姬燮开了个小小的玩笑,当他正要以第八顺位成为周朝天子的时候,叔父孝王以大欺小打破常规抢了他的位置。
不过好消息是,仅仅六年后,随着孝王去世,诸侯和大臣们没有忘记姬燮,共同拥立他登基,成为后来的『周夷王』。
失而复得,本应倍加珍惜。
可惜的是,夷王即位后并没有沿着孝王中兴的道路继续走下去,『夷王衰弱,荒服不朝』成为真实的写照。
夷王之衰,我们举几个例子。
第一件事是『齐哀公』的惨死。
夷王三年,『纪国』国君『纪炀侯』因为跟齐哀公关系紧张,于是便找机会不断在夷王面前说齐哀公的坏话,有理无理各种黑。
夷王也没有深入展开调查,仅凭纪炀侯一面之词便大手一会,直接把齐哀公给了烹杀……
杀了也就杀了,问题是夷王还要用烹杀这样的酷刑,把齐哀公扔锅里面煮,这样的暴行实在不该是一个明君干的事情。
齐哀公作为太公后人,齐国第五任国君,仅仅因为档次比他还要低一些的纪炀侯进献谗言就惨招烹杀,一是说明了此时的诸侯国之间的明争暗斗;
二则也说明了夷王的行事风格太过草率,不少诸侯不再朝见所造成的『荒服不朝』必然有其原因在里面。
至于我们提到的纪炀侯档次比齐哀公低,这里大家需要注意的便是同样作为诸侯国,一个称公,一个却称侯,我们就此简单介绍一下。
西周初期的分封,诸侯国数量众多,武王在分封时候根据关系的疏远以及重要程度对这些诸侯国有着不同方面的考虑,后来将诸侯国的国君分成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等级主要是由分封地面积大小来定。
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在级别上,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后周公再次分封时,对各个等级对应面积又做了调整,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所以在后面我们看到不同的诸侯国老大有的称为公,有的称为侯,还有伯、子、男等也就不会觉得太奇怪。
我们提到的第二件事便与这个诸侯国老大的称呼有关。
楚国此时的国君『熊渠』看到朝中衰败,又觉得什么公什么侯的一点都不过瘾,于是便打起了封王的主意了。
要命的是,熊渠自己还懒得当王,他要给自己的儿子封王,更要命的是,一次还要封三个……
熊渠作为楚国第九任国君有着一个奇怪的特点,那边是他既不是什么公,也不是什么侯。要么就直呼为熊渠,要么就麻烦点称呼为楚熊渠。
当我们查阅整个楚国领导人的简历时你会发现,前期楚国其实一直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情况才有所变化,而变化却体现在中后期楚国的国君全部都称王,还是没有一个称公或者侯的……
至于我们要说的熊渠,在他的治理下处于南蛮之地的楚国蒸蒸日上,周围不少部族纷纷归附,熊渠也趁着朝中衰弱,各诸侯内斗的功夫不断扩大自己的领土,将势力推进到『江汉平原』。
眼看着楚国越来越强大,熊渠的心气也是越来越足,反正与中原文化渐行渐远,熊渠干脆动了封王提升楚国档次的念头,于是熊渠对着三个儿子说:『你们三个一起上,我赶时间……』
随后,熊渠长子『熊康』被封为『句亶王』『今湖北荆州一带』,二儿子『熊红』为『鄂王』『今湖北鄂州一带』,小儿子『熊执疵』为『越章王』『今湖北荆州鄂州之间』。
熊渠很高兴:周天子是王,我儿子也是王,而且是三个王……
@禅___静 2015-07-24 23:23:01
刷了一晚上大圣~ 赶过来。。。
-----------------------------
呵呵
@猜猜木麻 2015-07-25 01:05:24
楼主还更吗?
能告诉楼主吗,自打
那是一场所走就走的旅行之后
再看到错别字时,觉得好好…………笑
-----------------------------
额
你高兴就好
@司马蛋 2015-07-25 15:10:03
2
-----------------------------
3
@sweet814 2015-07-25 13:37:15
O(∩_∩)O
-----------------------------
呵呵
@天蓝果果369 2015-07-25 00:06:33
mark
-----------------------------
谢谢
@猜猜木麻 2015-07-25 01:05:24
楼主还更吗?
-----------------------------
会的
我向孔子保证
后面会更精彩
136 厉王即位
贵为天子,夷王居然混到跟熊渠儿子一个档次,对于宗法制度健全的周朝来说这自然是件非常没面子的事情。
王这样的称号自西周成立以来,也因熊渠封三个儿子为王导致其历史地位跌进了马里亚纳海沟……
作为正牌的大王,风头自然不能被几个小王给抢去了,于是夷王也要不断刷存在感,他的水军是这样为他策划的:
夷王二年,『蜀国』与『吕国』诸侯崇拜夷王,于是派遣使者向周朝进贡。夷王深切的慰问了来自基层的使者,并在黄河边上热情的款待了他们……
夷王六年,夷王武功盖世,在打猎的时候凭借一己之力捕获一头犀牛……
夷王七年,夷王派六师的兵力收拾不听话的西戎,战争取得了胜利,并且还缴获一千匹马……
夷王在位的前七年,存在感也就放在了这些边角料的事情上,眼瞅着熊渠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上了头条,夷王不甘落后,他也要弄出大动静来。
夷王八年,大动作果然出来了。
天崩地裂,地动山摇,举国上下,无人不晓。这样的事情你说厉害不厉害,看你熊渠这次怎么抢我的头条,夷王总算把焦点全部集中在了他一个人身上,因为他驾崩了……
夷王八年,病重,卒。
本应成为周朝第八任天子的夷王因为意外而当上了第九任周天子,但是也意外的因病去世,还是没能熬到第九年,此后其长子『姬胡』继位,也就是后来的『周厉王』。
从谥号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夷』本身评价就已经不高,而『厉』则有着更为明显的贬义。仅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就知道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不如一代强。
所以我们就要沿着厉王的轨迹,看看作为一个天子需要一个怎样的搞法才会被人称为『厉』。
作为周朝第十任天子,如果姬胡玩麻将的话,他肯定不会喜欢玩『鸡胡』,不过姬胡不搞鸡胡,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项高档次的智力运动要到很远很远以后的明朝才开始出现,全民推广普及更是更久以后的事情……
新官上任三把火,厉王把精力主要用在了改革上。
在军事上,随着周朝逐渐衰弱,周边一些小国和部族屡次侵犯,再这样下去的话,被打恐怕都会形成一种习惯。
厉王不甘忍受这样的状况,于是不断积蓄力量,打算改变这样被动的局面。
没过多久,便有主动找事的来了……
这次找事的是个叫『噩国』『今河南南阳一带』诸侯国,噩国原本不大,不过一是噩国离天子距离比较近,消息相对灵通;
二是噩国距离发展初期的楚国当时距离也比较近,楚国这都派三个儿子称王了,也没看到周朝给楚国多大的麻烦,于是在这样的局面下,噩国乘机反叛,企图侵吞周朝的领土……
为了保险起见,噩侯还联络了淮夷和部分东夷势力,组团出兵对周朝东南一带发起进攻,声势之浩大,气势之凶猛,以至于一直打到洛邑附近,严重影响到周朝的安危。
这样的情况下,厉王毫不手软,他从西面调来『西六师』,又从北面调来了『殷八师』,从西、北两个方向向洛邑聚集,形成夹击之势,一并举歼灭掉噩国的军队。
1942年陕西省岐山县出土『禹鼎』,器内20行207字,记载了周朝将领『禹』率军参战,并俘获了噩侯驭方的事迹。
随后,厉王又对东夷一带发起多次进攻,连续拿下噩国和东夷,商朝军威大振,熊渠看到这样的局面为了避免麻烦,于是又把三个儿子的王号取消了……
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好的开头,比如夏桀,比如帝辛,再比如厉王。
不过不幸的是,很多故事却并没有一个好的结尾……
@涩恩 2015-07-25 22:41:32
@禅___静 2015-07-25 22:04:19.0
你今天一天不在,肯定又去泡妞了~
—————————————
周末呀
-----------------------------
额
@o弘毅o 2015-07-25 21:47:03
136 厉王即位
-----------------------------
@禅___静 2015-07-25 22:04:19
你今天一天不在,肯定又去泡妞了~
-----------------------------
妞好忙
@o弘毅o 2015-07-25 21:47:03
136 厉王即位
-----------------------------
@禅___静 2015-07-25 22:04:19
你今天一天不在,肯定又去泡妞了~
-----------------------------
@o弘毅o 2015-07-25 23:16:38
妞好忙
-----------------------------
@禅___静 2015-07-25 23:30:20
所以你跟在妞后面跑了一天?
-----------------------------
貌似我没这个意思啊
@sweet814 2015-07-26 15:27:42
签到
-----------------------------
谢谢
@司马蛋 2015-07-26 09:34:04
。。。。。。
-----------------------------
呵呵
@禅___静 2015-07-26 20:55:30
哈哈,很有这个意思的感觉~
-----------------------------
额
这个锅很大啊
@v仗剑天下v 2015-07-26 21:01:17
帮顶。。。。。
-----------------------------
谢谢
@禅___静 2015-07-26 20:55:30
哈哈,很有这个意思的感觉~
-----------------------------
@禅___静 2015-07-26 21:02:06
额
这个锅很大啊
—————————————————
煮的饭才够吃啊
-----------------------------
这样啊
只要不是用来背的就好
@禅___静 2015-07-26 21:06:36
各有所好嘛。。。你喜欢背也是可以的嘛。。。。。。
-----------------------------
拿下来就是煎饼侠
背上去就是背锅侠
一锅二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