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春秋史】华夏文明溯源——传说 、历史与文化


  @善水心 2016-01-13 14:04:10
  呵呵,这个第一霸主还挺接地气的嘛?我也好期待看啊。楼主加油。
  -----------------------------
  谢谢,快写到那了
  先更
  292 太子申生
  292 太子申生

  公元前661年,晋献公一口气灭掉三个小国,晋国的扩张速度相当引人关注。
  随后,原魏国被封给毕万,原耿国被封给赵夙,所以我们就知道了,原霍国一定是封给太子申生了。
  申生:没这回事啊……

  其实也对,申生是晋国太子,等到晋献公一挂整个晋国都将是他的,哪需要专门封这么块地呢,对于这点我们是这么想的。
  申生呢?
  其实也是这么想的……

  但是命运这个东西有时候就是这么的无情,自从骊姬来到了晋国,自从骊姬为太子生了小弟弟,原本水到渠成的事情说变也就变了。
  对于申生,我们说几点:
  申生母亲齐姜是原晋武公的老婆,晋武公年岁已高,所以眉来眼去齐姜就和晋献公好上了,然后就生了申生。
  后来晋献公当上了晋国国君,申生也当上了晋国太子,但是齐姜却很早就死了,这是其一;

  骊姬生下奚齐后,因为骊姬受宠晋献公其实已经有了废掉太子的打算。
  晋国迁都后晋献公和骊姬还有奚齐都住在绛都,其他几个儿子里面申生留在曲沃,重耳在蒲邑,夷吾则在屈邑。
  晋献公的理由是这三个地方很重要,不派亲儿子镇守自己不放心,但是大家都知道这其实不过是借口而已,这是其二;

  晋献公灭掉三个小国后为申生在曲沃筑城,把耿地赐给赵夙,把魏地赐给毕万,对赵夙和毕万来说这是奖赏,但对申生来说这其实是在传达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
  晋国大夫『士蔿』告诉申生他其实已经没有机会继位了,建议申生离开晋国以求自保,申生不舍没有听从,这是其三。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这是申生的内心想法;
  赌一赌,摩托变吉普,又或者这才是申生的内心想法;

  从太子到国君也就一步之遥,换了谁估计都不愿意失去这一的机会,总之的是申生坚持留在了曲沃。
  摩托或者吉普,未来的路谁都不知道会怎样。

  公元前660年的冬天。
  也就过了一年的时间,晋献公来找申生了,给的任务是攻打一个『东山皋落氏国』的狄人势力。
  实际上,晋献公本身给申生交代这样的任务其实是非常不靠谱的,所以有位叫做『里克』的大夫就找上门来了。

  里克作为晋献公的得力干将,同时又是申生的坚定拥护者,他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里克:带兵打仗这是国君和卿士的事情,太子领兵,如果遇事都得请示就会失去威严,但是擅自发令不请示又不孝,所以太子还是不要带领军队打仗的好。
  晋献公:我儿子多,还不知道立哪个呢。
  里克:……

  晋献公一句话就把里克给呛了回去,意思也是再明显不过,里克也明白太子大势已去,只得安抚安抚申生,无奈之下申生也只得硬着头皮迎接这个任务。
  值此一战,晋献公让申生穿的是左右两色的衣服,杂色的衣服意味着晋献公要疏远申生;佩带的是有缺口的青铜环形佩器,那是晋献公表名丢弃太子的态度。
  这个冬天有点冷……
  说明:随着曲沃代翼,晋国在结束内乱后逐渐开始活跃,所以我们在关注齐桓公称霸的同时,也要随时留意晋国的动向。

  实际上回过头来看,自打此时起晋国的起起落落实际上对整个春秋乃至战国的演变进程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88dg2011 2016-01-14 07:57:08
  一大早翻开楼主的贴子,看到有更新,很开心有木有,我终于赶上进度了
  -----------------------------
  好厉害...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6-01-14 11:36:20
  冒个泡泡~
  -----------------------------
  潜水姐好
  @善水心 2016-01-14 11:22:46
  都是自己的亲儿子,这些国君怎么那么大的分别心啊
  -----------------------------
  春秋时期这几乎是常态
  嫡长子继位是明面的制度 很多操蛋的国君稍微有点私心就不鸟太子了

  但是即便我们把历史的进度拉长了看
  整个有皇帝的历史之内 这个现象都是相当普遍的

  还是因为老婆太多 受宠程度不同
  再加上儿子多到名字都未必叫得上的程度
  所以也是没办法的事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6-01-14 14:41:44
  楼楼,姐最近不是很好,你囫囵个安慰一句呗
  -----------------------------
  话说潜水姐最近怎么了,我看你最近上线很少倒是真的

  祝潜水姐工作顺心,快乐开心
  高高兴兴过大年

  虽然好像还早了点,不过这个点了做啥事好像也都是为了过年喜庆点。
  @sophiarmicky 2016-01-14 15:17:31
  百科全书推荐给我的,好玩,瞬间对 历史 感冒了
  -----------------------------
  啥?
  百科全书又是啥?
  先更
  293 鲁庄公娶孟任
  293 鲁庄公娶孟任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对于申生而言,东山皋落氏一战注定不会取得胜利,因为这一战所贴上的标签与抛弃有关。再后来,申生还是打了胜仗,还是回到了曲沃,还是守护着自己那份虚无缥缈的希冀,还是等待晋献公的下一次召唤。
  申生再一次得到晋献公的召唤得等到四年以后,不过基调其实已经定下,而我们在介绍骊姬的同期也曾提到哀姜嫁给鲁庄公一事,现在也到了做个了断的时候了。

  公元前682年,柯邑之盟,齐鲁重修旧好;
  公元前671年,鲁国与齐国达成一桩婚事,主角是鲁庄公和哀姜;
  公元前669年,鲁庄公赢取哀姜,陪嫁的还有叔姜,此时鲁庄公36岁。

  鲁庄公与哀姜的这桩政治婚姻牵扯到的人物很多,因此我们先对鲁庄公的兄弟和其他老婆儿子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鲁庄公是鲁桓公之子,他有三位弟弟庆父、叔牙和季友。
  剧透一点,这三位兄弟的子孙在鲁国后来混的都很不错,再加上鲁国渐衰,风头甚至超过了鲁国国君,史称『三桓』。

  等到孔子步入政坛意欲对鲁国进行改革时,孔子原本希望通过削弱三桓来提升鲁国国君的影响力,不料却遭到三桓强烈的反对和反击,最终孔子失败从此周游列国,三桓却更加强大。
  不过话又说回来,政治上的事情瞬息万变,不变的唯有利益二字,此时的鲁庄公和三兄弟谁都没有考虑这么久远的问题,他们的分歧在鲁国继承人的问题上。
  说到继承人,那就得先说说鲁庄公的几个老婆和儿子。

  由于叔姜陪嫁,因此鲁庄公在娶哀姜时实际上是一次娶了俩,在此之前,鲁庄公已经有了一位老婆叫做『孟任』。
  话说当年鲁庄公还算年轻的时候闲着没事叫人堆了个很高很高的台子,堆了干什么呢?
  登高望远……

  高台堆好后,鲁庄公就在这上面四处打望,就好比没事搬个小板凳坐在步行街一样到处看,看看犀利的眼神能不能秒杀到几位美女。
  结果呢,效果还真不错,这个高台旁边就有一户叫做党氏的人家,里面有位闺女就是孟任,鲁庄公看到孟任立马就来了兴趣,跟着孟任后边不停走。
  感情国君就是这么泡妞的……

  但是,孟任直接把门一关,压根不鸟鲁庄公。
  鲁庄公:……
  堂堂鲁国国君,又是修高台,又是跟着美女的尾巴走,关键是还吃了闭门羹,这泡妞的水平低得简直令人发指。

  不过也还好,毕竟是国君,鲁庄公怎么也还是有大招的。
  鲁庄公:美女,你就嫁给我吧,我让你当鲁国夫人。
  好吧,这样的条件杀伤力实在是太大了点,孟任有点心动了,鲁庄公也可以采取下一步行动了。

  但是,孟任还是留了个心眼,为了保险起见,孟任专门和鲁庄公搞了个歃血为盟的仪式,相当于专业一点的拉勾勾。
  就这样,鲁庄公总算把孟任给忽悠到手,孟任也给鲁庄公生了个儿子叫『子般』。
  承诺呢?
  鲁庄公:对不起,没兑现……

  娶个老婆都要靠忽悠的鲁庄公后来又娶了哀姜,此时齐鲁恢复建交没多久,齐桓公又是中原霸主,权衡再三,哀姜还是成为了鲁桓公的正牌夫人。
  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童话里全都是骗人的……
  @o弘毅o 2016-01-13 21:11:31
  292 太子申生
  -----------------------------
  @片汤2016 2016-01-15 09:38:39
  注册个名字顶楼主,好贴,启蒙、清心、涨姿势。
  继续跟了。不过楼主修楼到15时,好像直接跳到17楼了,是忘记修16楼还是把楼号标错了?
  -----------------------------
  哈哈
  看的很仔细
  当时的确是标错了
  天涯又不能编辑 后面也就只能将错就错了
  @突然到来的爱情 2016-01-15 12:50:50
  前面打了那么多都发出去:(,真心实意顶楼主,万年潜水都被你的好帖炸出来了,好看,一定要马克
  -----------------------------
  谢谢支持哈
  @万年潜水的某某 潜水姐有人找你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6-01-15 17:53:15
  ~妥妥全收~多谢楼楼~大家都多注意身体,健康才是快乐的源泉~
  -----------------------------
  潜水姐最近身体有恙?
  开更吧
  294 接班难题
  294 接班难题

  鲁庄公娶了孟任,但是没能给她夫人的名分,如果我们把剧情的发展从后往前推的话,就会看到鲁庄公的鲁庄公说得到做不到实际上很件很严重的事情,这为接下来鲁国的动乱埋下了伏笔。
  当然了,我们其实也一贯不提倡剧透过早,任何事情的起因、发展以及结果之间看起来都存在着因果的关系,但是每一件事情的发生往往又伴随着各种机缘巧合,我们不能说假如孟任当上了鲁国夫人就一定不会有后来的那些情况发生。
  执着于从结果找原因本身就是马后炮的行为,所以我们的问题是,鲁庄公未能兑现他的承诺到底引发了什么?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继续从后往前推吧……
  当年,鲁庄公他爹鲁桓公带着他娘文姜到齐国,鲁桓公被戴绿帽子憋屈的死去,鲁庄公上台后忍了;
  鲁桓公去世后文姜没有回鲁国,隔三差五的和齐襄公谈谈人生,鲁庄公忍了;
  齐桓公上任后几次要打鲁国,鲁庄公都想忍,但是这种找上门来的事情没法忍,鲁庄公硬着头皮居然也赢了,然后割地求和。

  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又曰:忍过头那是没谋……
  几件事情上,我们多多少少可以看到鲁庄公的行事风格,所以鲁庄公想不想让孟任做夫人呢,鲁庄公其实是想的。

  问题在于,夫人不是鲁庄公想立就立的,这里面牵扯到太多的政治因素。
  通常情况下各大国的夫人都是某诸侯国公主出身,比起来孟任的家庭背景那就差了不少,压力之下鲁庄公又忍了……
  再后来,哀姜嫁给鲁庄公成为了鲁国夫人,鲁国接班人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按照惯例,国君接班的通常都是嫡长子,也就是正牌夫人的长子,鲁国一向在各诸侯国中也是最讲规矩,所以这事就麻烦了,因为哀姜压根就没给鲁庄公生子……
  这事怎么处理呢?
  鲁庄公是这么想的,当年不是允诺孟任做鲁国夫人结果食言了么,那就让孟任生的儿子子般来当接班人吧,好歹算是一种补偿。

  不过哀姜可不是这么想的,虽然哀姜没有生子,但陪哀姜一起嫁过来的叔姜倒是生了个儿子名启,于是在接班人一事上哀姜站在了启这边。
  这里我们要补充一点的是,除了哀姜、叔姜和孟任之外,鲁庄公还有另外一个老婆叫做『成风』,成风来自一个小国『须句国』『今山东东平县西北一带』,对春秋时期女性称呼规则比较熟悉的我们自然知道成风的姓是风而不是成。
  成风也为鲁庄公生下一子叫做『姬申』,当然了鲁庄公没有站在姬申这边,哀姜也没站在姬申这边,鲁国接班人的问题上暂时没姬申什么事……

  到这里的时候我们进行一个简单的盘点,鲁庄公先后娶了四个老婆,鲁庄公想立为夫人的孟任没当成夫人,齐国嫁过来的哀姜倒是成了夫人,结果哀姜没有生子,于是在接班人的问题上鲁庄公和哀姜就达成了不同的意见。
  同时,鲁庄公还有三个兄弟庆父、叔牙和季友,他们各自在鲁国都有很大的势力,既然没有嫡长子,哪怕鲁国再讲规矩,接班人的问题也就变得没有规矩可言,他们其实也都有着自己的看法。
  如此一来,到了公元前662年,鲁庄公病重,鲁庄公便找来叔牙和季友商量接班人的事情。

  为什么是叔牙和季友,为什么不找庆父?
  这又是个问题。
  294我们补充几句

  孟任为什么没有成为鲁国夫人,通常认为是政治因素。

  比如东周列国志这样的演绎里面 文姜很早就很齐襄公给鲁庄公把亲事安排好了,只是当时哀姜还很小,不到出嫁的年龄。

  事实上,正史中很多事情交代得不甚清楚,东周列国志都编排得非常的流畅连贯,这是东周列国志的一个特色。

  鲁国夫人一事我们不完全排除文姜阻碍的可能,但因为缺乏正史的支持,所以我们也不能就此下定论。
  @禅___静
  来吧
  明天我们的标题是一首歌的歌名
  猜对了有奖
  某孙姓女歌手的
  @突然到来的爱情 2016-01-15 22:59:55
  才看到第三卷54节,何时追得上楼主啊
  -----------------------------
  慢慢来
  我写的其实很慢的

  @禅___静 2016-01-15 23:33:32
  绿光吗?
  -----------------------------
  有想法...
  开更
  295 绿光
  295 绿光

  对于接班人的大事,鲁庄公先是找来叔牙想看看叔牙的意见:
  鲁庄公:子般和启,你选哪一个?
  叔牙:我选庆父。
  鲁庄公:换人……

  于是同样的问题,鲁庄公又问了季友。
  季友:坚决拥护子般。
  鲁庄公:叔牙拥护庆父,你怎么看?

  季友表示既然和鲁庄公在继承人的问题上一致这事便好办,随后季友以鲁庄公的名义 传唤叔牙。
  季友:壮士,干了这杯酒,你的后代在鲁国就可以一直享有禄位。
  叔牙明白,酒里有毒……
  季友:不干的话,你的后代就没有禄位了,关键是你还是得死。
  叔牙:……

  横竖都是死,叔牙倒是展现出了一番高风亮节,为了自己的后人叔牙喝下毒酒,三桓先辈之一的叔牙率先删号。
  为了鲁国继承人的问题鲁庄公简直是愁死了,当然,得了重病的鲁庄公本来就快死了。
  不过因为站错队伍的问题,叔牙倒是死在了前面,鲁庄公问完叔牙问季友就是不问庆父,看来也是有原因的。

  叔牙为什么要站在庆父这边,我们就得注意一下几个细节。
  首先我们要看到的是作为鲁国夫人的哀姜是没有生子的,也就是说周朝以来的嫡长子继位制就比较尴尬了,子般和启作为庶子在身份上其实都存在天然的短板。
  换句话说,子般和启如果有资格继位,那么兄终弟及也不是不可行的;

  其次,庆父还有另外称呼的『仲庆父』,按照伯仲叔季的排行我们就知道,叔牙和季友是排在庆父后面的老三和老四。
  兄终弟及如果合法,自然庆父的希望也是最大的;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对于兄终弟及这样的事情庆父一开始其实是拒绝的……

  庆父没有兄终弟及这样的念头,看来对于鲁国这是好事啊,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得知道庆父为什么不考虑兄终弟及。
  『先时庆父与哀姜私通,欲立哀姜娣子开。』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庆父没打算自己去争鲁国的国君,而是支持叔姜的儿子开,也就是启。

  庆父为什么要支持启呢?
  因为哀姜支持启啊,并且哀姜和庆父私通了啊……
  一个很残酷的现实摆在了鲁庄公的面前,继他的老爹鲁桓公被戴了绿帽后,原来他也被戴绿帽了……

  想想当年鲁庄公出生时鲁桓公说:这小子跟我一样,那就取名为『同』吧。
  后人怎样评价这对父子的呢?
  的确是同,同样都是鲁国国君,同样都被戴了绿帽,同样都是来自齐国的夫人……

  当然了,也不是完全相同的,绿鲁桓公的是文姜的兄弟,绿鲁庄公的则是他自己的兄弟。
  不过对于此事也有人说了:怎么就不同了,不都是被兄弟给绿了么……

  期待着一个幸运,和一个冲击,
  多么奇妙的际遇。
  翻越过前面山顶,和层层白云,
  绿光在这里……

  @禅___静 2016-01-15 23:33:32
  绿光吗?
  -----------------------------
  @o弘毅o 2016-01-16 22:33:04
  有想法...
  -----------------------------
  @禅___静 2016-01-16 22:59:10
  有奖励吗?
  -----------------------------
  厉害啊 这都能猜到 怎么奖励法
  开更
  296 庆父不死
  296 庆父不死

  不要低头,绿帽会掉;
  不要哭泣,兄弟会笑。
  因为哀姜,鲁庄公陷入到巨大的麻烦当中,有关夫人的承诺、有关鲁国的继承者、更有关起码的尊严。

  在子般和启的选择问题上,老大鲁庄公和老四季友支持孟任之子子般,老二庆父和老三叔牙则持不同意见。
  好的消息是叔牙已经被毒死,鲁庄公与庆父形成了二对一的局面;
  坏的消息是在位32年后,公元前662年,鲁庄公病重去世。

  鲁庄公去世后子般即位,这是在公元前662年的八月,通常情况按照套路我们会说即位后的子般称作鲁某公,但是这次没有……
  子般即位后住在党氏家里,也就是其母亲孟任的娘家,仅仅过了二个月,庆父出手了。
  他安排了一个叫『荦』『音同洛』的直接冲进党家刺死子般,子般连个国君称号都还没弄到变去世……

  说起来这个荦和子般还有过一个瓜葛。
  荦原本是一名『圉人』『音同雨』,圉官在周朝指的是负责养马放牧的官员,说白了也就是个养马的小官。
  后来大师兄在天庭也干过类似的差事,不过名字进行了重新包装,叫做弼马温。

  孟任嫁给鲁庄公后生了子般,还为子般生了个妹妹,那会诸侯的女儿怎么称呼呢,书面一点的可以称呼为『女公子』。
  有一年,鲁庄公要搞『雩祭』『音同鱼』来求雨,于是便先搞了次演习,这次演戏女公子就跟着观看。
  于是问题就来了,女公子在这边看雩祭的演习,结果这位叫荦的圉人在墙外看着女公子,看着看着就调戏上了……

  女公子是什么身份,荦又是什么身份,子般生气了,立马找人拿鞭子抽荦。
  鲁庄公:不要抽,这家伙力气大的很,城门都举得起来,还能扔出去很远。
  子般:那怎么办?
  鲁庄公:不如杀了他。
  子般:抽都抽了……

  子般没有杀荦,而是狠狠抽了他一顿,结果就抽出了事。等到鲁庄公一去世,在庆父的安排下,荦却反倒刺死子般。
  时也,命也,非吾之所能也。
  子般一死马上在鲁国引起连锁反应,支持子般的季友一看形势不对马上跑路到了陈国,鲁庄公四兄弟眼下也就只剩庆父一人,庆父原本也没打算兄终弟及,于是便依了哀姜的意思拥立叔姜之子启为鲁国国君,也就是后来的『鲁闵公』。

  对比子般,我们就会觉得鲁闵公也算混的不错了,这不好歹也混上了个国君的称号吧。
  同时我们也得注意到鲁闵公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齐桓公的外孙,毕竟这哀姜和叔姜都是从齐国嫁过去的。
  于是在进入公元前661年,鲁闵公元年时,鲁闵公和申请齐桓公结盟,寻求中原霸主齐桓公的支持,同时还请求齐桓公帮助季友回国。

  值得注意的是,从公元前669年哀姜、叔姜嫁到鲁国再到公元前661年的鲁闵公元年,鲁闵公实际上不过是个小朋友,齐桓公同意了小外孙的结盟请求,并且随即派人从陈国召回季友。
  但是对于鲁闵公来说,现实的情况却是庆父此时更加肆无忌惮,不仅与哀姜打得那叫一个火热,野心也是越来越大。
  所有的这一切,齐桓公都看在眼里。
  @我为看文而注册 2016-01-18 08:39:49
  楼主选择把公子般搞成妹控诶
  而不是因梁女争风吃醋 公子般也只是持强凌弱的呵呵~ 庄公中意他还是枕边吹得好
  -----------------------------
  我们提到的这段见于庄公32年,原文如下:
  初,公筑台临党氏,见孟任,从之。閟,而以夫人言许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雩,讲于梁氏,女公子观之。圉人荦自墙外与之戏。子般怒,使鞭之。公曰:不如杀之,是不可鞭。荦有力焉,能投盖于稷门。


  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雩,讲于梁氏,女公子观之。”
  区别在于对女公主身份的理解。


  “因梁女争风吃醋”,东周列国志大致也是这样的意思,这里把女公子看做是梁氏的女子。

  不过对于女公子这样的称呼,有公子对应,公子在春秋更多指的是诸侯的儿子,这个我们见过很多,女公主所指的则是诸侯的女儿。

  杜预在做左传作注解的时候也提到这一点,“女公子, 子般妹”

  所以我们这里的说法与杜预的观点是一致的,至于东周列国志以及梁女等,虽然剧情更饱满,但演义的成分重了一些,所以我们没有考虑。

  @我为看文而注册 2016-01-18 08:52:26
  感谢楼主深八 这会算是春秋战国分得清清楚楚 算起来其实春秋比战国还长个几十年 晋国都还没完 还得有个两百年吧
  春秋原来这么长啊……
  -----------------------------
  呵呵
  事实上春秋战国史本身分得并不算清楚
  关于如何界定春秋和战国的具体时间节点 本身有几个版本
  不过这都不重要 本身所谓的春秋战国都是人为主观设定的
  @暴宝蓝 2016-01-18 11:05:35
  我是来顶楼主的
  -----------------------------
  暴宝蓝好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6-01-18 16:23:05
  周一打卡~
  -----------------------------
  又见潜水姐
  @突然到来的爱情 2016-01-15 12:50:50
  前面打了那么多都发出去:(,真心实意顶楼主,万年潜水都被你的好帖炸出来了,好看,一定要马克
  -----------------------------
  @禅___静 2016-01-18 21:06:49
  竟然看到老朋友了!!!
  好久不见了哈~
  -----------------------------
  弱弱的问一句 是在说我么
  开更
  297 鲁难未已
  297 鲁难未已

  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道理我们都知道,说的其实就是春秋时期的故事,当然,与此时的鲁国以及齐国无关……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的是春秋末期吴国想要攻打楚国的事情,为这一道理深受启发的吴王最终打消了进攻楚国的念头。
  我们目前所处的年代离吴国的兴起尚早,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鲁庄公去世之后,因为庆父的兴风作浪鲁国陷入到混乱当中,而在庆父绿完鲁庄公又杀掉子般时,齐桓公却在背后默默的注视着鲁国的一举一动。

  鲁闵公即位后立刻与齐桓公结盟,并在齐桓公的帮助下迎回季友,随后不久齐桓公便派大夫『仲孙湫』到鲁国视察慰问,对鲁国的灾后重建工作表示支持和肯定。
  仲孙湫了解鲁国的基本情况后随即回到齐国,考察报告上说的是: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后来传着传着就演变成了『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这样一来也就更加简单粗暴,意思是庆父就是鲁国的灾星,不搞死庆父鲁国的灾难就不会停止。
  庆父:……

  齐桓公看到这样的报告来了劲:怎样搞死庆父?
  仲孙湫:难不已,将自毙,先看戏。
  在仲孙湫看来,庆父又上演的又是一出多行不义必自毙,齐桓公也不需要做什么,看着庆父折腾就是了。

  不过插不上手的齐桓公倒是不满足:既然这样,可以趁机把鲁国给做掉吗?
  小外孙鲁闵公:……
  感情齐桓公一边帮着鲁闵公把季友弄回鲁国,一边注视着庆父的一举一动,心里盘算着的却是如何啃下鲁国这块肥肉。

  还好的是,庆父虽然作乱,但鲁国对周礼一贯坚持很少,鲁国如同大树一般枝叶虽然落下不少,但根基还十分稳固。
  考察归来的仲孙湫不建议齐桓公在这个时机吞并鲁国,齐桓公流出的口水又吞了回去。
  很快便到了公元前660年,鲁闵公的第二年,齐桓公收到消息,鲁闵公被杀了,幕后人正是庆父。

  齐桓公又收到消息,季友又跑了。
  齐桓公还收到消息,庆父也跑了。
  最新消息,哀姜也跑了。
  齐桓公:怎么都跑了……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到了鲁闵公二年,庆父与哀姜行事越来越高调,于是便动了杀鲁闵公取而代之的念头,随后庆父派人下手,季友得到鲁闵公被杀的消息后逃到邾国,一起的还有姬申,也就是鲁庄公那位来自须句国的老婆成风所生之子。
  等到庆父把其余势力全部清洗完时问题就来了,季友带着姬申逃到邾国后声讨庆父,并要求鲁人杀庆父,立姬申,庆父的口碑实在是太差,季友的号召起了作用,鲁国国人站在了姬申这边。
  眼看事情越闹越大,局面已经到了庆父控制不住的局面,庆父和哀姜一害怕于是各奔前程,庆父逃到莒国,哀姜逃到邾国。

  季友一看庆父跑路了,于是又带着姬申回到鲁国,随后拥立姬申为国君,姬申也就是后来的『鲁僖公』。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说的是庆父与兄弟鲁庄公的夫人哀姜不正当关系的故事,说的是庆父先后杀死子般和鲁闵公的故事。
  不过庆父忽略了得民心的重要作用,等待他的即将是鲁国的审判。
  @o弘毅o 111楼 2015-03-22 22:26:00
  1-14 老婆大人
  原始部落时期,货币尚未出现,交易市场也还没有成型,快递更是没有形成一个产业,所以一般来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不需要太多败家女人的支持。
  黄帝作为一个实干型的大BOSS更多关注的是实体经济和核心技术,他从来不喊什么『百年老店』的口号,因为他的目标远远不止百年,所以黄帝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
  统一部落后,黄帝制定了上古的国家体制,要求他的部下节简朴素,杜绝奢侈腐败,同时开始推
  -----------------------------
  @pwjxx 2016-01-18 22:00:18
  这个嫘祖怎么感觉是非洲人啊?哈哈!
  -----------------------------
  这个...
  @善水心 2016-01-19 14:00:39
  4
  -----------------------------
  2在哪里...

  @片汤2016 2016-01-19 15:10:09
  在强迫症的压力下,建议楼主,在16楼哪个时间重修一层吧,有好多内容可以补的。这样出书时好索引。
  -----------------------------
  谢谢你的建议

  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后面我是想把前面一部分修改一下的
  有些地方自己也不是很满意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