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春秋史】华夏文明溯源——传说 、历史与文化

  @片汤2016 2016-02-28 08:05:56
  顶。这段时间来感到楼主文风变化很大,诙谐戏谑的风格正向端庄正统转化。寓庄于谐正是本文的特点,也是讲 历史 的一种创新,更是吸引读者不忍释卷的关键,愿楼主坚持。
  -----------------------------
  呵呵 说创新还真是言重了。
  我在写的过程中的确也在不断的调整风格,并尽量加入一些新的元素进去,我希望看的人能够非常清晰的看过历史的进程,同时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觉不自觉的把相关的事情联系起来,不至于看起来觉得很突兀。
  当然了,搞笑归搞笑,历史总会有厚重的一面,有些场合我们也会试着一本正经的说事,希望大家不会觉得画风转变太快。
  开更
  337 厨神易牙
  337 厨神易牙

  易牙,齐国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继伊尹之后大中华历史上又一位著名厨师。
  我们在夏商交替之际曾经对一代名相伊尹的厨艺有过介绍,他的『五味调和说』甚至影响至今,到现在仍被很多人奉为中国的『厨圣』。
  因为管仲,我们便来聊聊这个时期名气最大的厨师,也就是易牙。

  对于伊尹来说,做菜只是他的副业,伊尹曾经一度故意把菜弄得或咸或淡,为的是引起商汤的注意,从而引出『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样的典故,伊尹最后也从一名奴隶华丽变成商朝功臣。
  对于易牙来说,情况就有些不一样了。
  毕竟做菜才是易牙的主业,甚至是他事业所在,后人对易牙更多的认可也是来自厨艺本身,并追认易牙为大中华历史上第一个开私人饭馆的人。

  可惜的是易牙还是生错了时代,虽然创业时间更早,但是春秋时期齐国公款吃喝的情况没那么严重,也没有太多的地沟油可以降低成本,所以易牙后来还是没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千年老字号饭店。
  不过不要紧,开私人饭馆没前途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齐国有位大金主对生活品质要求很高,这便是齐桓公。
  只要做菜的手艺好,齐桓公吃得高兴了,厨子自然也是有饭吃的,并且只会比开个小饭馆什么的强,所以后来易牙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成为齐桓公的专职『雍人』,相当于齐桓公的御厨。

  『易牙之调味也,酸则沃之以水,淡则加之以硷,水火相变易,故膳无硷淡之失也。』
  也就是说,易牙仅仅通过水、盐、火的调和使用就能做出酸咸合宜,美味可口的饭菜来。
  当然,在易牙所处的时代,更多人还仅仅只是懂得如何把食物弄熟的阶段,其实也并没有太多其他的作料……

  事实上,『八大菜系』之首的『鲁菜』正是在春秋战国之时发源于齐鲁之地,易牙作为这个时期齐国的首席大厨对于鲁菜的发展与成型无疑又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易牙究竟起了什么作用?
  同伊尹的『五味调和说』一样,易牙厉害就厉害在这个调和之上。

  什么又是调和呢?
  简单点说的话,调和就是利用各种调味料进行各种组合,把原本单一的味道变成更加复杂的味道,再运用蒸、煮等不同的烹饪手段,调制出更加美味的食物来。
  我们现在好像就是这样做的啊?
  其实好像也对……

  问题就在于,易牙是开先河的人物,我们会这么做正是因为易牙等厨神的创造与发明。
  后来的很多厨子把易牙奉为业界祖师爷,每逢初一十五都要用肉向易牙祈祷,这就是所谓的『祷牙祭』,祷牙祭慢慢演变就又成了后来的『打牙祭』。
  不知道我们大快朵颐打牙祭之时,有没有想到过春秋时期有位厨子就着最简单的调料,用着最原始的烹饪方式正在引领着一个菜系的前进。

  子曰:淄渑之合,易牙尝而知之。
  孔子说将即使是将淄水『山东境内』和渑水『河南境内』混合在一起,易牙也能分辨出来,可见易牙分辨味道的能力有恐怖。
  孟子曰: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
  就如同孟子赞美子都的帅一样,孟子评价起易牙的厨艺来,同样是简单又粗暴……

  到这里的时候也许有人就更奇怪了,这样一位在历史上都排得上号的厨神,为什么管仲偏偏就看不上?
  @片汤2016
  你要的重口味快要到啦
  
o弘毅o 抢到了周易取名字 的口令红包"能把历史写风趣,真牛",价值0.05个天涯贝【抢红包
  @中了蛊的鱼 2016-02-28 23:44:10
  年前追到年后,好不容易赶上了,很喜欢楼主这么清晰的描述,对 历史 从来没有兴趣的也可以看d这么投入,我们从前的 历史 教材比起来真是差太远了!
  楼主加油!
  -----------------------------
  @周易取名字 2016-02-28 23:46:04
  @o弘毅o ,楼主,你的粉丝给你加油啦。[xyc:威武霸气]
  -----------------------------
  啥也不说了
  我先把大神的红包给抢了
  哈哈哈哈
  @中了蛊的鱼 2016-02-28 23:45:30
  专门为此贴注册,一直潜水多年,必须是真爱!
  -----------------------------
  谢谢
  看这ID感觉我来自苗疆啊,呵呵
  @Cassie向阳花 2016-02-29 21:31:11
  给楼主顶贴
  -----------------------------
  向阳花好
  @爱是如此37 2016-02-29 22:33:04
  @o弘毅o :本土豪赏1朵 鲜花 (1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我也要打赏 】
  -----------------------------
  真是够巧的
  才上来就有鲜花
  多谢啦
  @善水心 2016-02-29 11:25:46
  楼主下一篇是年前说的重口味的内容吗?是的话,我明天就不看了,后天再来看。
  -----------------------------
  呵呵
  其实也没那么夸张啦
  那些少儿不宜的内容我们都打了马赛克的
  看起来已经很清淡了
  @o弘毅o 2016-02-28 23:01:45
  @片汤2016
  你要的重口味快要到啦
  -----------------------------
  @周易取名字 2016-02-29 12:53:24

  重口味上映之前,先来一段葫芦娃大战美猴王!预热预热[d:得意]
  -----------------------------
  牛神这个看起来更重口...
  继续更新吧
  338 易牙蒸子
  338 易牙蒸子

  既然我们前面说到易牙善调和,可能有人会不服,那么我们先看看易牙有没有什么代表作。
  我们先提一个字,鲜。
  鲜我们知道,用来形容食物那都是让人胃口大开的感觉,我们同时也注意到鲜字由鱼和羊组成,那么为什么后来鱼和羊的组合让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鲜呢?

  有道菜叫做『鱼腹藏羊肉』,此菜鱼羊并用,巧妙的将羊肉置于鱼腹中烤制而成,外酥里嫩,鲜美异常。
  鱼腹藏羊肉是谁的杰作呢?
  自然就是易牙了。

  我们再来聊食疗这个话题。
  易牙当上齐桓公的雍人之后,齐桓公那是有了口福。
  有天齐桓公的老婆之一『卫姬』生病了,生病通常都是要看医生的,或者在医学不够发达的情况下也是可以找巫师的,但是有一点,生病是从来没有找过厨师的。

  所以有人说了,以前生病了好像是可以找伊尹的啊?
  那是因为人家伊尹有很多身份,除了做菜的手艺高超外,伊尹医术也很厉害……
  但是易牙也很不错,他想了一个法子,用五味子与母鸡清炖,做成了一道叫『易牙五味鸡』的菜进献给卫姬,卫姬吃了之后效果很不错,病竟然也是慢慢就好了。

  我们通过鱼腹藏羊肉和易牙五味鸡可以看到,易牙的确在做菜的造诣之上已经领先整个春秋时代,当然也存在一个问题,这样两道菜的故事都是通过民间代代相传流传至今,真实性略有折扣,同时还有一个故事与易牙的厨艺有关。
  这件事情是这样的,自打易牙进宫为齐桓公掌勺以后,齐桓公的胃口那是大开,但是这胃口开着开着问题也就来了,再好吃的菜也得保持个新鲜感,天天吃同样的菜总有个腻的时候。
  这个其实我们也理解,换了我们也都一样,所以齐桓公想换个花样搞点新鲜没吃过的东西吃,这个我们也理解,于是齐桓公便找来易牙。

  齐桓公:这个小易子啊,你做的菜好吃是好吃,但是天天吃也有点腻了啊。
  易牙:……
  齐桓公:听说有道菜不错啊。
  易牙:什么菜?
  齐桓公:听说蒸婴儿挺好吃的。
  易牙:……

  齐桓公要吃的是什么?
  那是人肉,而且还是婴儿……
  没多久,齐桓公吃到一道菜觉得异常鲜美,并且好像从来没吃过这样的肉,于是又把易牙找来。

  齐桓公:今天这道菜不错啊。
  易牙:这就是传说中的人肉啊。
  齐桓公:还来真的啊……

  为了满足齐桓公的猎奇心理和重口味,易牙还真这么干了,他把自己年幼的儿子拿来蒸了做成美味进献给齐桓公。
  齐桓公:易牙对我实在是太太太衷心了……
  但是管仲生前又是这样说的:连自己的儿子都敢杀了来讨好领导,一点人性都没有,这样的人根本不值得用。
  易牙:……
  @在牛A和牛C之间 2016-02-29 23:08:02
  那些年,你在天涯追过哪些帖?——“今幸杯”天涯社区17周年经典分享活动
  http://bbs.tianya.cn/post-free-5395747-1.shtml
  推荐:
  标题:【八卦春秋史】华夏文明溯源——传说 、 历史 与文化
  链接: http://bbs.tianya.cn/post-funinfo-6219477-1.shtml
  理由:点击即将过百万。作者 @o弘毅o 能把 历史 写得这么幽默风趣,很不简单。
  -----------------------------
  额
  简单看了下
  好多都是以前牛皮闪闪的帖子
  完全没法比......
  谢谢牛神的推荐了
  @禅___静 2016-02-29 23:26:11
  真假的?这么变态???
  -----------------------------
  这个嘛...
  @皙G 2016-03-01 17:08:08
  看着推荐来的
  -----------------------------
  @周易取名字 2016-03-01 20:22:34
  看来推荐推广挺好的
  -----------------------------
  牛神费心了
  @禅___静 2016-03-01 22:14:47
  @o弘毅o :本土豪赏1个 赞 (1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我也要打赏 】
  -----------------------------
  土豪你好
  @Cassie向阳花 2016-03-01 20:31:06
  顶贴,我刚刚也在推荐贴给楼主推荐了一下,哈哈
  -----------------------------
  多谢啦
  @林西雁 2016-03-01 11:03:07
  虽然 历史 上有易子而食,但情况不同,而且即使饿成那样也是要易子才下得去手的,易牙这个,真实性还是待考的吧?
  -----------------------------
  恩
  除非正史上有明确记载的
  并且没有太明显争议的
  一般我们都会进行必要考证的
  我们今天继续说说易牙蒸子这件事情
  339 重耳流亡
  339 重耳流亡

  对于旁观者,历史只是一段故事;
  对于亲历者,历史更多的是切身的喜悦和悲伤。
  易牙蒸子的故事,我们很难体会到两位主角易牙和齐桓公的内心独白。

  对于易牙,出于无奈又或者是纯粹为了讨好;
  对于齐桓公,吃了还想吃又或者肠子都吐干净,这是故事以外的故事。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人肉的事情我们在商周交替时期提到过一起,帝辛把文王长子伯邑考做成了肉饼,还让文王给吃了下去,这是商朝与逐渐崛起的周部落之间的一次博弈,当然我们也一贯的认为,这件事情的真实性需要进一步确认。
  同样的是,齐桓公的人肉事件版本不一,众说纷纭,尤其是齐桓公主动想尝试尝试『蒸婴儿』这样的美味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
  这件事情说明齐桓公肯定是听说过人肉美味的,也就是说在之前是肯定有人吃过并点赞的……

  有点八卦,更有点重口味,怎么办?
  要不我们再说一起人肉事件,反正都已经这么重口味了……
  前面我们介绍过一个叫陈完的人,他从陈国逃到齐国避难之后改名田完,从此隐姓埋名,这事发生在公元前672年,当时我们也提到过另外一个后来也逃难到齐国的人,这个人就是重耳。

  重耳我们不陌生,晋献公时期多次出场。
  因为骊姬之乱重耳逃到其母亲的故国翟国,再后来里克杀死奚齐和卓子想要迎接重耳即位被拒绝,于是晋惠公回国当了晋国国君,然后引出晋国与秦国之间的纠纷。
  里克为什么想拥立重耳?

  因为重耳在晋国当时是一个颇有声望的公子,追随者不少,比如跟他一起出逃的有『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犨』、『介子推』等,这里面不少后来都声名显赫。
  重耳又为什么拒绝里克?
  重耳逃到翟国之时17岁,他亲眼看到了申生以及几位弟弟因为权力的下场,所以不太想掺和进去,有钱赚固然好,重耳认为有命花才更重要。

  这不,重耳流亡之时刚好翟国讨伐一个叫『廧咎如』『音强高如』的狄人小国并且掳获两名美女『叔隗』、『季隗』,翟国转手就送给了重耳。
  重耳倒也不贪,留了季隗做自己的老婆,把叔隗则给了赵衰。
  东边我的美人哪,西边黄河流,来呀来个酒啊,不醉不罢休,愁情烦事别放心头。

  爱江山更爱美人的重耳当时便是这样想的,与其回晋国当国君还不如留在翟国过个安稳的日子,他在这里与季隗生了两个儿子『伯鯈』『音同条』与『叔刘』,日子虽然没那么精彩倒也是平静。
  但是,世间事,多变迁,日子不是重耳想平静就能平静得下来的,重耳可以放弃当国君的机会,但是当上国君的晋惠公却不愿意放过重耳,重耳一天不死对于晋惠公来说就是个威胁,所以晋惠公想除掉重耳。
  重耳:……

  公元前643年,晋惠公八年,韩原之战秦穆公放晋惠公回国之后晋惠公于这一年将太子圉送到秦国作人质,秦穆公也没亏待太子圉,将自己的女儿『怀嬴』嫁给了他。
  晋惠公此时担心自己威望下降晋国人归附重耳,于是便有了追杀重耳的想法。
  从晋国到翟国,十二年之后,重耳面临一个新的抉择,等死或者跑路。

  重耳:这算什么抉择,妥妥的跑路啊……
  带着自己的随从,告别了自己的妻儿,重耳只得再次踏上流亡之路。
  小国是呆不下去了,看来只能去大国,重耳的目的地是齐国。
  “重耳逃到翟国之时17岁”

  这句话我们简单说明下:
  重耳的年龄问题比较明确的有两个版本,但是区别相当之大,大到匪夷所思。

  以左传等为主的说的是当时是17岁,以史记为主的说的是43岁,中间差了实在太多,历史上也有很多很多的争论。

  从目前来看,17岁版本应该更加合乎重耳本人的生平,我们此处采用的是这个版本,否定了史记的版本。
  @周易取名字 2016-03-02 12:38:05
  海昏侯墓主身份确认为汉武帝之孙刘贺,遗骸腰部见玉印
  http://news.qq.com/a/20160302/018078.htm
  -----------------------------
  呵呵
  看来我得加紧去更新啦
  @月光下的羽毛 2016-03-02 16:42:27
  看到第四页,先给lz赞一个,写的太好了。可惜好多人名不会读,咱承认自个太没文化:(
  -----------------------------
  谢谢
  后面一点就好了
  稍微生僻点的字我都表明了读音的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6-03-02 15:42:37
  打卡~~
  -----------------------------
  潜水姐好
  接着更新吧
  果然一到重口味大家就都不感兴趣躲起来了
  哈哈[d:奋斗]
  340 割股奉君
  接下来还是重口味的东西...
  340 割股奉君

  人说该来的总会来,该去的总会去。
  重耳估计就郁闷了:放着的国君都没去当就是不想趟这个浑水,怎么就变成该来的了呢?
  没办法,有些事情原本就不是想不想的问题,重耳活着就是晋惠公的一个巨大隐患,自打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就已经不再是他想与不想的问题,重耳的血液中天然就存在着政治的基因。

  所以,该来的始终会来。
  而事情一旦来了,重耳也就只能试着去接受。
  重耳接受的方式便是不停的跑路……

  在翟国的十二年,季隗为重耳生了二子伯儵、叔刘,叔隗也为赵衰生下『赵盾』,这是一位日后甚至改变晋国政治格局的人物。
  眼下的问题是,重耳打算带上自己的一干随从重新流亡,而且没有打算带着自己的妻儿,所以他得与季隗告别。

  重耳:等我二十五年,万一混不好不回来了就再改嫁吧。
  季隗:二十五年后我都是五十岁的人了,还嫁什么嫁,还是等您吧。
  重耳:……

  重耳载着车,带着自己的一帮随从,浩浩荡荡的开始了自己的再度流亡,比起百里奚的坎坷,重耳流亡都是这么的上档次……
  很快问题就来了,重耳虽然有车,不过只是马车而已,通往齐国的路在我们现在看来说近也近,但是在重耳一行看来说远也远,走起来总归需要一些时日。
  要命的是经过卫国之时,卫文公压根就没打算招待重耳。

  我们知道,卫懿公好鹤失国后卫国复国成功,卫文公把心思放在了卫国的复兴与发展之上,他对连国君都不想当的重耳并不是很感冒。
  这下好了,重耳组团流亡拉风是拉风,但是开支消耗也大,原本指望着途径卫国之时卫文公招待一番顺便补充点盘缠,结果卫文公不待见重耳导致计划落空,吃饭便成了大问题,大到必须向乡下人要饭的地步……
  百里奚:跟我当年差不多啊。
  重耳:……

  好吧,就在重耳极其窘迫之时,发生了一件令人感到相当震惊的事情,这件事情同样与人肉有关,但是比起易牙蒸子,简直是要更加夸张。
  为什么呢?
  因为易牙蒸的是自己的儿子,而这里有一位神人进献的却是自己的肉……

  齐桓公好歹是生活实在太滋润了想寻求刺激,重耳这都混到要饭的地步了,难道还有吃人肉这样的雅兴?
  其实是这样的,由于卫国不收留,重耳只得继续逃向齐国,途中食物吃完,只得向乡下人要饭,结果不但没要到,乡下人还给了重耳一块泥土当做羞辱……
  泥土自然是不能吃的,所以重耳表示这是真饿啊……

  终于有一天,重耳的随从之一介子推不知道从哪搞来碗肉汤,重耳也没问这肉是哪来的,毕竟饿得不轻,赶紧先吃了再说……
  重耳饱餐一顿,心情好了很多,再次上路之时却注意到介之推有点不太对劲,走路一拐一瘸的。
  追问之下重耳才算是明白真相,原来介子推趁人不注意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肉是从这里来的……

  介子推如此惊世骇俗的行为后来被称为『割股奉君』,知道真相的重耳最后眼泪差点留下来,他表示以后一定会善待介子推。
  只是没想到,所谓的善待竟然是活活烧死……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