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这样...

@灵已灭气将尽 2016-03-03 11:36:54
炎帝和神农氏是两个人哦~~ 好多书上说就是一个啊。想问问楼主要看了解先秦上古的 历史 有些什么书可以看呀?求解答,求回复,谢谢啦
-----------------------------
呵呵 上古的神话传说什么的其实我们这个帖子也有简单的解释
这些神话传说不等同于历史 它们都有各自的产生已经不断演化的过程 不断的演化过程中就造就了不同的版本
所以有争议其实也正常
毕竟不同时代的人在价值观点方面区别很大 所以同一个故事可能随着时间的推进会越来越丰富,细节越来越多,这都是正常的现象。
至于先秦的书籍我们在这个帖子的中间段推荐过一些,并且我都说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兴趣你可以看看,谢谢。
@松土虫子 2016-03-02 11:53:13
mark
-----------------------------
@松土虫子 2006-11-20 18:08:45
楼主,我一定坚持活到2040年,到时候找出这篇帖子来鞭尸。
-----------------------------
@小英雄鲁智深 2014-12-30 14:38:11
知道你还在上天涯,不知道你鞭楼主的尸了么。。。
-----------------------------
@478727932 2016-03-03 14:35:37
-----------------------------
为毛要鞭尸......
@片汤2016 2016-03-03 12:46:46
祝贺楼主登榜,大家准备开抢啊。楼主正在家包银子,马上要撒大红包砸你们了。
-----------------------------
大家还是快跑吧
银子砸身上很疼的......
@片汤2016 2016-03-02 23:15:09
这两顿人肉都是自古以来有名的大餐,连续吃下来,有点噎着了。不能以今人思想揣测古人,亦很难断定这两大餐的 历史 真伪。先顶了贴。
-----------------------------
这两段重口味的实践
我个人认为从真实性的角度而言 介子推的情况可能更加不像真事
齐桓公吃人肉实践从外面的角度来看的确很狗血
但是你说的非常对,不能拿我们现在的思想来分析古人,尤其是先秦时期的古人
有人做过一些考证
杀子并且吃掉这样的事情并不是空穴来风 古时的确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所以结合历史背景来看 易牙这件事是有操作空间的
至于介子推这件事情 以讹传讹的可能性我个人觉得很大
后面我们会继续分析
@片汤2016 2016-03-03 22:48:26
还没更,先睡了
-----------------------------
恩 刚才有点事
马上更
@乌龟山上的仙人 2016-03-03 15:31:02
。。。终于。。追上进度。。
-----------------------------
龟仙人你好
我是孙悟空
341 绵山焚身
『重耳无粮,馁不能行,子推割股肉以食重耳,然后能行。』
我们在前面介绍到齐桓公的人肉事件之时,更多的还只是觉得对于这样的行为感到不能理解,甚至有点反胃,毕竟仅仅从技术角度而言,只要齐桓公真的想吃人肉,易牙真的愿意献祭自己的儿子,这件事情在难度上并不会很大。
到了重耳版本的人肉事件,重耳愿意不愿意吃倒是其次,介子推究竟是如何做到的,我们光是想想都会觉得大腿隐隐作痛……
从当时的背景来看,重耳的随从并不在少数,既然重耳都已经饿到无法行进了,相比之下随从们肯定更加没吃的。
『子推割股肉以食重耳,然后能行』,重耳吃了肉有力气走路了,其他的随从怎么办,难道把介子推大卸八块分了吃了么……
所以从数量上来看,介子推究竟割了多大一块肉,能够让路都走不动的重耳继续赶往齐国,这是一个非常『血腥』的话题。
再说从我们对医学基本常识的了解来看,在大腿上割肉应该不是件很容易隐藏的事情,毕竟止血就是一个大问题,也是很容易就看出的事情,重耳非得等到介子推走路一瘸一拐了才去追问,逻辑来看难免蹊跷。
假如孟子来质疑此事的话,我们猜孟子会这样说:至于重耳,不是瞎就是傻。
重耳……
古有关云长全神贯注下棋刮骨疗伤,今有凌凌漆聚精会神看片取弹头。
但是比起介子推割自己大腿上的肉然后煮了给自己的领导吃,境界上竟然也逊了三分……
我们分析这些是为了什么呢?
一是因为介子推割股奉君的事迹虽然深入人心,但更多记载并不是源于同期的正史。
我们在佩服介子推勇气和牺牲精神的同时也需要对事情本身进行必要的思考。
雷锋做好事虽不留名,但是好歹知道把每一件事情都记在日记里,介子推如此震撼的行为流传时离春秋已经很远,离真正的历史可能早已产生偏离;
二是即便重耳早起给我们留下的印象除了跑路还是跑路,不久之后其实还是跑路,但重耳最后反倒成为了齐桓公之后春秋时代最有影响力的霸主之一,介子推虽然割股奉君惊为天人,后来却反倒没有大多的功绩。
同期的随从如赵衰、先轸等均在后来晋国争霸中原的过程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光辉事迹,介子推却不过只是重耳流亡过程中不太出众的随从之一,这更是让我们感到困惑的事情;
三是虽然后来重耳成为一代雄主,重耳赏赐了很多跟随他流亡的人,这里面却不包括介子推,介子推后来也只得和母亲隐居起来,前后一联系,估计孟子他老人家又有什么话要说了……
总之的是,割股奉君我们同易牙蒸子一样保留一定的态度,历史的背后有时掺杂了太多的动机,不管动机纯还是不纯,只要是动机,事情就会有所偏离。
同时,介子推的身上还有着另外一件扑朔迷离的事情值得我们关注。
重耳后来终于发达了,很多追随他的人也得到了赏赐,介子推却隐居山林,原来是重耳把他给忘了……
随后重耳想起来很是惭愧,便派人到山林中求介子推出来受封,但介子推此时已经不愿接受,于是重耳又派人烧山以逼迫介子推出山,结果是山都烧光了,重耳也没看到介子推出来,重耳就这样报答了当初割自己肉给他吃的介子推……
介子推隐居之处叫做『绵山』『今山西绵山』,因介子推后来也被称作『介山』,重耳后又下令在介子推忌日禁烟寒食,这也成为了『寒食节』的由来。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问题是,因为介子推,我们一下子好像剧透了很多内容……
@片汤2016 2016-03-04 13:04:49
建议楼主再搞个微信公众号推广下
-----------------------------
说真的 不太会搞这些东西...
9247楼
@片汤2016 2016-03-04 13:04:49
建议楼主再搞个微信公众号推广下
-----------------------------
@o弘毅o 2016-03-04 14:43:23
说真的 不太会搞这些东西...
-----------------------------
@花之颜 2016-03-04 16:22:25
您老高寿?
-----------------------------
@片汤2016 2016-03-04 20:38:52
噗
----
真是给打败了,想来楼主是个经典的传统的人
-----------------------------
确实不太会运作这些东西
天涯我都是摸索了这么久才知道那么点东西
@米迷眯 2016-03-04 08:46:28
我们的口号是什么?
一颗八卦的心,才能对未知的世界始终充满好奇。
所以越八卦,我们越文化。
有曲可歌
-----------------------------
这ID有趣
342 齐桓晋文
因为晋惠公的忌惮而打算对重耳痛下杀手,重耳不得不告别翟国,在这里他呆了十二年之久,并且有了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儿子。
过程虽然一度很艰难,重耳虽然一度不受待见,甚至一度闹出介子推割肉给重耳充饥这样的传言,但是不管怎么说,重耳一行还是在当年到达了齐国。
继公元前672年陈完投奔齐桓公之后,这是我们介绍到的第二起其他诸侯国贵族投奔齐国事件。
陈完的事情我们知道了,他在这里受到了齐桓公的热情款待,有了自己的田地和俸禄,从此改作田完隐姓埋名,直到后来他的子孙颠覆了齐国的政治格局之后我们才发现事情的源头在这里。
当然了,对重耳来说过程很辛苦,但结果并不坏,这么大老远的跑来投奔齐桓公,中原霸主齐桓公果然也没有让他失望。
齐桓公没有像卫文公那样冷落重耳,而是厚礼招待,给重耳配备了二十辆驷马车,并且还把同宗的『齐姜』嫁给重耳。
短暂的吃过苦日子之后,重耳在齐国又重新有了若干不动产,也有了新老婆,他对这样的生活状况那是相当满意,小日子又安逸了起来……
这里我们说几点:
齐国本身是姜姓大国,因此齐国女子被称作齐姜会比较常见,在此之前不久我们介绍过齐桓公之女,她也叫齐姜。
这位齐姜不是别人,他是重耳的父亲晋献公的老婆,前太子申生和秦穆公夫人穆姬的生母,特点是原本嫁给了晋献公的老爹晋武公,因晋武公年事已高,在位也没太久,于是跟晋献公鬼混,然后一不小心就成了其老婆。
宣姜、文姜、哀姜以及齐姜等等齐国出品的某姜我们简短的总结过,口碑那是不要太不好……
所以到了此时重耳又娶一位齐姜,是不是不能因为日子安逸了就高兴的太早,掉以轻心?
确实是这样,这位齐姜后来也办了件大事直接改变了重耳接下来的轨迹。
额,这位齐姜又跟谁好上了?
这个,我们前面已经剧透太多,这里暂时不能剧透……
我们要说的是什么呢?
我们要说的是在重耳投奔齐桓公的这一年,重耳日子倒是暂时安稳下来,但是齐桓公这边却出事了。
齐桓公怎么了?
齐桓公去世了……
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从后往前翻时,所谓的『齐桓晋文』指的便是这两位,一位在行将落幕之时仍是中原的霸主,一位数次流亡辗转仍然只为安逸的生活。
他们在此时有过短暂的交集,但是似乎完全不是同一类人,谁都不会预料到后世会把他们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历史有些事情就是这么的奇妙,不剧透的话,也许我们谁都不会猜到无数次逃避政治的重耳后来能够与齐桓公并称为『齐桓晋文』,这是对齐桓公成就的肯定,同样也是对后来成为中原又一霸主重耳的肯定。
当然,如果我们不剧透的话,也许我们谁也不会猜到辉煌了几十年的齐桓公在公元前643年会是这样一个结局。
齐桓公怎么死的?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片汤2016 2016-03-05 06:57:06
晚十点半更贴持续中
-----------------------------
呵呵 今天回来的晚 不能十点半啦
@父亲目送的眼神 2016-03-05 00:43:05
好贴要顶起!
-----------------------------
新朋友你好
343 史上第一太监
『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
通过对前面内容的熟悉,我们知道前面这段话是在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重之时对易牙的评价。
管仲认为易牙杀自己儿子来讨好齐桓公的行为并不值得鼓励,反而认为易牙是一个不近人情之人,不值得齐桓公重用。
当然了,管仲弥留之际,他的接班人如何安排是个大事情.
管仲说行,这事也许就简单了;
但是管仲说不行,那就得继续考虑下一个人选。
可惜管仲看好的隰朋也熬不过时间,管仲也并不看好爱憎分明的鲍叔牙能够接自己的班,所以管仲也没有理想的人选。
对此,齐桓公自己也得想办法,于是齐桓公便又征求管仲的意见,看看『竖刁』这个人行不行。
竖刁是谁?
竖刁是齐桓公身边一名得宠的宦官。
原来又是一名死太监……
西周时期,已经逐渐开始有了与宦官有关的记载.
不过宦官一词到汉朝以后才逐步出现,宦官一开始也并不是专指阉人,汉朝以后才特指我们所熟悉的太监这一群体,至于宦官被称作太监,那更是隋唐以后的事情。
所以在春秋时期,称竖刁为宦官又或者是太监,那都是有问题的,因为此时宦官尚被称作『寺人』,或者『阉人』,又或者『奄人』等。
总之的是,对于宦官在称呼上虽然不同时期有较大的变化,但是本质上区别并不太大,手起刀落,只有阉割过的男人才能享有如此尊贵的称呼……
对于竖刁,我们为什么要用又?
这其实是不科学的。
为什么呢?
因为西周时期虽然有过或多或少的一批阉人,但是直到竖刁我们才第一次看到有名有姓的阉人。
也就是说,竖刁是大中华历史之上第一个有历史记载的阉人,至于后来大名鼎鼎的宦官『赵高』以及假宦官『嫪毐』,那都不过是小辈……
一不小心成为第一个被历史所记载的阉人,这并不是竖刁的本意,毕竟竖刁的本意仅仅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争取赢得齐桓公的欢心。
最为神奇的是,竖刁其实一开始并不是什么阉人,他是为了能够受宠于齐桓公,主动自行阉割的……
竖刁如此『赤裸裸』向齐桓公的表忠心,难怪齐桓公会喜欢他,难怪会考虑在管仲之后重用他。
『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
对于此,管仲也说了,自宫来讨好齐桓公同样不值得鼓励,同样不近人情,同样不值得齐桓公重用。
竖刁:……
管仲生前,无论是易牙的非人情,又或者竖刁的非人情,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齐国的上下管仲都能处置妥当;
但是管仲去世之后,虽然管仲有过忠告,但是一旦齐桓公忘记或者忽略管仲对此二人的评价,隐患便随之而来。
最为可怕的是,这二个『非人情』之人走到了一起……
@爱吃鱼不爱挑刺 2016-03-05 23:39:04
up
-----------------------------
好久没见你了...
@tqzrd 2016-03-06 20:29:37
口令红包 "大神好贴"【抢红包】
-----------------------------
这个不太好吧,就是一个小混混......
@463498250 2015-03-25 00:37
------------------------------
@凤鸣男人 2016-03-06 20:40:55
恭喜楼主荣登天涯头条
-----------------------------
这小广告......
........................................
@片汤2016 2016-03-05 23:54:46
顶,看完可以睡了。
-----------------------------
今天我们准时更
@老娘眼神犀利 2016-03-04 17:14:46
看得好开心
-----------------------------
眼神很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