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闻手记》:十年记者生涯,从未公开的神秘采访手记

  亲爱的文友们,这段昨天付夫是不是更新过,蹊跷了,怎么帖子上没看到这段呢?不管了,补上这段再更新一次,今天的也继续更新哈。
  申正义旋即和凑上来的程鑫一起,点开了相机的照片浏览界面。
  相机里,井下拍的照片一共有三幅——
  第一幅照片的画面是“云雾三号”井岔道口,已经成了异形的杨万里,正领着大队巨鼠向矿工队列发动攻击。
  第二幅照片的画面是大批巨鼠正在围攻矿工组成的人圈,其间有一两个矿工倒在了地上,正被大群巨鼠咬得皮开肉绽。
  第三幅照片的画面是主巷道里,五个生存狂组成的箭头阵型正用火焰喷射器攻击奔涌而来的庞大鼠潮。
  看到照片,申正义嘴巴里啧啧称奇道:“付记者英明,竟然在激战之际都能拍下这么清晰的照片。”
  闻言,付夫眉毛向上一挑,仿佛在念叨:“不知道我是名记者么。”
  这时,就听到一旁响起一声吆喝:“哟,这不是我们五个么?”
  一转头,韩山雨等五个生存狂已经凑了过来。
  付夫“呵呵”一笑,收起了相机,又转头对申正义说道:“大批幸存矿工的证词,他们身上巨型啮齿动物的咬痕,再加上这些照片和十三名矿工的失踪——这些证据加起来,算不能证明有矿工死亡,也足以让市局暂时封井启动调查了。”
  “付记者英明。”申正义又巴结了一句,讪笑道。
  看到付夫已经准备好了证据,程鑫也终于有了笑容。
  “付老师,你真是太有才了。”这时,谭原野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凑到付夫耳旁说道,“有了这些,想必大耗子的事情就再也抱不住了吧。”
  付夫点了点头 ,笑道:“矿场领导看来也是良心被狗吃了——要引起上级重视封住矿井、启动对巨鼠来源的调查,我们只能靠自己了。这些东西想来也能引起市局注意了。”
  这时,申正义抬手敲了敲手表,吆喝道:“哟,时候不早了。我们还是到派出所合计合计,略略休息休息,明天好进一步行动。”
  闻言,一行人默默地点了点头,抬脚迈出了“候机室”。
  来到“候机室”外,夕阳的余晖已经沉入天际线。
  天空与群山相接处,原本火红的霞光已经成了淡淡的橘红色,在深蓝色天幕的包围下渐渐向地平线退缩。
  阵阵寒意,伴随着夜色扑面而来,让浑身被汗水浸了个透湿的付夫一阵寒颤。
  被冷风一激灵,付夫脑子里的一大堆问号又浮上心头——
  “鼠潮出现才十来天,就已造成了如此巨大的破坏——这些神秘的耗子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莫非是矿井地下?为什么它们以前一直没有被发现?又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的突然出现?”
  “在巨鼠出现前后,松柏河和水电站前的水池都出现过水体变红事件——水体变红和大耗子的出现到底有没有关联?如果有,河水忽然发红到底意味着什么?”
  “还有,原本在夜里活动的巨鼠,今天为什么忽然在白天出现?而且正好是我们下井之后、他们又已升井的当口?”
  “谭原野说,张大伟是他所知道的第一个被巨鼠咬伤的人。而他随后神秘失踪,今天又忽然出现在矿井,还袭击了杨万里。杨万里被张大伟袭击后,很快就变成了和张大伟一样的活死人——从他们两人的情况基本上可以断定,被大耗子攻击过的人类会产生某种基因突变,改变原本的生物属性甚至身体器官结构,衍生出可以伸缩自如的长尾。这种情况,可以初步推测为某种感染造成。在水电站吃人事件发生后失踪的刘长松,应该也经历了同样的传染突变过程,这也证明,王福看到刘长松吃人的说法应该是真实的。”
  “可是,既然巨鼠会造成这样的感染,为什么被大耗子咬了的矿工们屁事没有,而被张大伟用尾巴袭击过的杨万里却迅速发生了突变?这种突变的传播途径究竟是什么?是否和张大伟尾巴上奇特的针管型结构有关?”
  “我靠——要解开这些彼此纠缠的谜团,仅靠现在掌握的信息还远远不够。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当下优先要弄清楚的,是突变产生的传播途径和病理机制。对了,明天我还是早些联系一下王院长,看看他对毛发和矿石样本的琢磨出了什么结果没有……”
  …………
  近两天来密集出现的问号,迅速在付夫心里盘旋升腾,形成了一团巨大的迷雾。
  正胡乱琢磨间,付夫忽然觉得肩膀上一阵发沉。
  一转头,韩山雨已经把一只大膀子放在了自己肩头。
  “付记者,琢磨什么哟。”他嬉皮笑脸地问道。
  “当然是琢磨正事了。”付夫笑道。
  这时,一阵手机铃声忽然响起。
  付夫低头一看来电人,心里不禁一阵念叨:“说曹操曹操就到了。”
  就见他的手机屏幕上,正闪烁着来电人的名字:“王平山。”
  被张大伟用尾巴袭击过的杨万里却迅速发生了突变?这种突变的传播途径究竟是什么?是否和张大伟尾巴上奇特的针管型结构有关?”
  “我靠——要解开这些彼此纠缠的谜团,仅靠现在掌握的信息还远远不够。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当下优先要弄清楚的,是突变产生的传播途径和病理机制。对了,明天我还是早些联系一下王院长,看看他对毛发和矿石样本的琢磨出了什么结果没有……”
  …………
  近两天来密集出现的问号,迅速在付夫心里盘旋升腾,形成了一团巨大的迷雾。
  正胡乱琢磨间,付夫忽然觉得肩膀上一阵发沉。
  一转头,韩山雨已经把一只大膀子放在了自己肩头。
  “付记者,琢磨什么哟。”他嬉皮笑脸地问道。
  “当然是琢磨正事了。”付夫笑道。
  这时,一阵手机铃声忽然响起。
  付夫低头一看来电人,心里不禁一阵念叨:“说曹操曹操就到了。”
  就见他的手机屏幕上,正闪烁着来电人的名字:“王平山。”
  亲爱的文友们见谅哈,昨天有半句复制掉了,等会再更一大段,亲爱的文友们等会见。
  给付夫打这个电话前,王平山已经整整一天一夜没有睡觉了。
  一天前,接到付夫转交的巨鼠毛发和紫云矿石样本后,王平山立即就陷入了对样本的痴迷。
  作为一个脾气很臭但是研究水平顶尖的基因生物学家,王平山越来越相信:自己正在经历生物学历史上一场革命性的伟大发现。
  接到样本当天,王平山就让学院生物实验室的伍主任动用生化检测器材,对部分毛发样本进行生物活性方面的检测。
  当天夜里,王平山一个人钻进院长办公室,准备亲自动手观测一下剩下的样本。
  就在这时,有人敲响了办公室的门。
  “谁啊!”王平山心里全是那些耗子毛,听到有人敲门登时有些不爽。
  “院长,是我!”门外传来伍主任的声音。
  听到是伍主任,王平山从椅子上一跃而起,三两步就冲到门前,“啪”的一声拉开了门。
  “检测结果出来了没有?”他近乎吼叫一般地朝伍主任喊道。
  闻言,伍主任旋即做了一个“安静”的手势,迅速钻进了办公室,又迅速转身合上了门。
  进了门站定,伍主任旋即满面涨红地说:“院长,你想不想要一个诺贝尔生物学奖?”
  “莫屁话!”王平山低声吼道,“昨天我看到样本的时候就知道,我们可能碰到了一个生物学历史上极其罕见的伟大发现!你快给我说说检测结果到底如何?”
  闻言,伍主任低声回道:“院长,昨天你给我的样本……都是活的!”
  “什么?”王平山惊叫起来,旋即就捂住嘴,惊恐地朝周围瞧了瞧,又伸出颤抖的手套出一支烟吗,又同样颤抖地点燃,继续问道:“‘活的’?什么意思?”
  “也给我一支。”伍主任伸出也抖得像筛糠的手,接过王平山递过来的烟,深深吸了一口,又慢慢喷出烟圈,才仿佛略略安定下了心神,这才像做贼一般,凑到王平山耳旁低声道:“昨天,我对你给我的样本进行了生物活性检测,同时又用实验室的大型电子显微镜进行了细胞级的观察——结果发现,组成这些毛发的细胞,不知道什么原因全部是完全独立存在的生物活体!也就是说,原本作为耗子的一部分而存在的毛发,现在却变成了独立存活的生命体。”
  闻言,王平山浑身一抖,惊呼道:“毛发是生物体的器官,怎么可能成为独立的生物活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真的!”伍主任急急喊道,旋即又努力将声音减小,继续说道,“你可以自己用显微镜瞧一瞧,就什么都明白了。”
  闻言,王平山登时愣在当场。
  亲爱的文友们,今天暂时就到这里啦,休息日付夫继续加更,亲爱的文友们明天见。
  见王平山愣愣地没了动作,伍主任接着说道:“院长,没什么事的话我先回实验室去了,今天晚上还有三个班的学生要上实验课。”
  半晌,王平山才点点头表示同意。
  伍主任转身正要开门,王平山却忽然伸手拉住了他,问道:“这件事还有谁知道?实验报告你保存了没有?”
  闻言,伍主任转身笑道:“昨天你让我莫给任何外人说,因此我就一个人进行了检测,连助手都没叫,也没有留存书面记载。”
  “好。”王平山这才仿佛镇定了下来,说道,“这件事暂时不要让外人知道。”
  “明白。”伍主任点了一下头,转身钻出了办公室。
  就在1月31日这天夜里,王平山利用学院的大型电子显微镜,对毛发样本进行了一次细胞级的系统观测。
  当时约莫是夜里8点,王平山提着手提式恒温箱,一个人来到了生物学院的大型显微镜操作室。
  他悄悄开了操作室的门,一个人轻手轻脚地钻了进去,来到小山一般的大型电子显微镜前,用颤抖的手轻轻按下启动键。
  瞧他那模样,像极了正在摸人家钱包的贼。
  “嗡嗡嗡——”电子仪器运转时特有的轻微轰鸣声,在他听来仿佛都成了巨响。
  “妈的,妈的,小声点!”他在心里对自己一阵暗骂,随后从手提式恒温箱里取出了一个密封培养皿。
  培养皿里,一小撮巨鼠毛发安静地躺在玻璃容器底部。
  盯着这些仿佛一动不动的耗子毛发,王平山心里却如明镜般亮堂。
  “要放到显微镜下,它们还不知道再怎么蹦跶呢。”王平山自言自语着,颤抖着揭开了培养皿的盖子,小心翼翼地放到了大型电子显微镜的成像载物台上。
  透过显微镜巨大的液晶屏幕,王平山操纵显微镜头慢慢靠近样本。
  “滴——”一声显微镜提示音响起,液晶屏幕上出现了被放大十万倍后的毛发影像。
  组成毛发的一排排细胞,终于进入了王平山视线。
  从屏幕上看到,这些细胞就仿佛一个个被分成三层的通透的排球——最外面的一层是比较厚而硬质的细胞壁,作为细胞的外壳和保护层而存在。细胞壁内,可以清晰地看到正在疯狂奔涌的细胞液,填满了细胞壁和细胞核之间的第二层。最里面的一层就是细胞核,这是一个像桃子核一样的椭圆形的存在,细胞核里,储存的就是生物遗传的链条式密码:遗传基因。
  王平山的眼神,迅速地掠过第一层和第二层,被第三层的细胞核深深吸引。
  就在看到细胞核的一瞬间,王平山就感到自己的心像被一只有力的手赫然捏住了一般。
  因为在他眼前,这些桃子核一样的细胞核,正极有规律地跳动。
  当“跳动”两字闪过脑际之间,王平山的脸登时因为兴奋而涨红。
  他忽然像被黄鼠狼附了身一般,在巨大屏幕前摆着双手蹦跳起来:“跳动?对,就是跳动!”
  因为那细胞核跳动的样子,和正在一起一搏的心脏一模一样!
  更加让王平山痴狂的是,在这些细胞核周围,平白无故地生出了上百条触手。就像海底珊瑚礁上疯狂扭动的海蜇一样,细胞核每跳动一次,这些细长触手就会疯狂地向四面八方放射开去。
  “这样的跳动节奏……莫非是……”王平山盯着电子屏幕瞧了好一会,忽然浑身一机灵。
  他立即伸出颤抖的手,摸着按键缩小了显微镜的放大倍率。
  屏幕上,原本如一团团海蜇一般的毛发细胞,旋即变成了疯狂乱舞的树枝一般的存在。
  这时毛发放大一百倍的画面,也就是当天下午王平山用光学显微镜看到过的景象。
  画面上,如人类头发开叉一样的毛发,正在有规律而又疯狂地向四面八方颤动。
  “这样的节奏……莫非是?”王平山盯着屏幕瞧了一会,旋即又重新将放大倍率调整回了十万倍。
  屏幕上重新出现了海蜇一般的毛发细胞,继续着刚才像心脏一样的搏动。
  瞧了十秒后,王平山又将放大倍率调回了一百倍。
  疯狂地“树枝”继续在有规律地扭动。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