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粟异闻笔记》

  有读友私信问我微信号,要加读者群,我微信号是:kkccjj,备注天涯读者,加好友后我拉到读友群里,谢谢。
  ----------------------------------
  趁着夜黑,贝老朝把顶门闩插在后腰上,鸟么悄儿的一路向旋子湾北坡的树林摸了过去。

  过了树林便是官道,贝老朝躲在官道旁的一块大石头后边,先是从怀里掏出破布蒙在脸上,然后从后腰处把顶门闩抽了出来,挥了两下。

  毕竟是饿了几天,这两下让被老潮眼睛直冒金星,手软的差点棒子脱手而出。

  贝老朝劫道的地方选在这里是有原因的。

  这里虽然是官道,但靠近树林,真的得手了,撒丫子跑进了树林,还真就不好找;不过最主要的原因是,旋子湾靠近紫阳,紫阳是北中国唯一的产茶区,紫阳出产的茶叶外形如梭似毫,汤净茶靓,清香四溢,被老茶客称为紫阳毛尖,那是茶马古道上的抢手货。

  每年这个时候,都有各地的客商携带银票,从汉水渡江而来,进入陕南,采购大量的紫阳茶,再经马队运至川藏,以茶易马,换回高额的利润。

  旋子湾北坡树林旁的这个官道,是南方各地客商进入紫阳茶区的必经之路。

  贝老朝躲在大石头后面,开始还很小心,不时伸头伸脑,向官道的方向看看,看远处有没有过来的客商。

  哪想着这遭了灾的地界儿,是真的没有人愿意来,直等到月亮开始往天中爬了,始终没见过一个过路的行人。

  也不知是累的还是饿的,没过多久,他竟靠着大石背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这一睡,竟然就睡到傍晚,贝老朝就感觉好像是被什么动静吵醒了。

  他睁开眼睛正要开口,突然反应过来,现在自己是个劫道的,于是他小心的蹲起身子,又把横放在地上的顶门闩给拎了起来,这才定下心神。

  等他竖起耳朵仔细听去,才发现,刚才悉悉嗦嗦的声音就在自己的旁边儿,于是贝老朝蹑手蹑脚往前挪了挪,从大石后面伸出半个头,向外观瞧。

  这一看才知道,原来在大石的另一边多了一个人。

  那人是典型的行商打扮,脑袋上戴着蓑笠草帽,身上披着灰布斗篷,衣服是短衣襟儿,绑腿扎得紧紧的。

  贝老朝从后边看的时候,那人正蹲在石头的另一边,啃着白面馍馍。

  贝老朝明白了,刚才自己睡着了,而这个人就是在官道上走过来的行商,走累了蹲在石头边上歇歇脚,吃点东西,他没有想到石头后面还藏了一个人。

  那人吃得慢条斯理,贝老朝却看得直吞口水,那可是白面馍馍,他都不知道多久没见过了。

  贝老朝深吸了一口气,想着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于是将身体又向前伸了伸,把顶门闩高高举起,这一棒子只要敲过去,起码还能抢大半个白面馍馍,如果再等下去,只怕连半个都没有了。
  有读友私信问我微信号,要加读者群,我微信号是:kkccjj,备注天涯读者,加好友后我拉到读友群里,谢谢。
  ——————————————
  这人要是饿急了,眼睛里边就只有食物。

  这当口的贝老朝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颤颤巍巍的举起了顶门闩,一咬牙,就用力地敲了下去。

  贝老朝原想着一棒子敲下去,抢了白面馍馍就跑,可哪想到赶巧那人一口白面馍馍噎住了嗓子,一个侧身咳嗽起来,本来是瞄着后脑敲的,结果一下子砸在了肩膀。

  那人闷哼一声,却不回头看,猛的向前窜出数步,才一边回身,一边从斗篷里抽出一个物件。

  这一棒子完全超出了贝老朝的预计,他想跑,但两条腿已经饿的发飘了,等他再看到那人从怀里抽出来的物件儿,立刻被吓得魂飞魄散。

  贝老朝是朝奉,对于各式各样的东西都有研究,借着月光,他看到那人从斗篷里抽出来的是一柄明晃晃的利刃。

  他一眼就看出,那是一柄“关山叶子”,“关山叶子”是临潼关山镇打造的一种刀具,长三尺,宽两寸,因此也叫“二三切子”。

  “关山叶子”这种刀,刀背微厚,刀刃极锋利,刀身带着血槽,那是关中道上的刀客趁手的家伙,那人分明就是一名刀客。

  贝老朝一看到,心里就暗念,这真是倒霉透了,打劫的遇到刀客,这一次,恐怕是逃不过了。

  跑又跑不掉,打又打不过,贝老朝想到这儿,把心一横,干脆把顶门闩往地上一丢,眼睛一闭,“噗”的一声跪倒在地。

  他觉得自己生机已无,只求速死。

  他这一跪,那人反而不敢靠前了,拿着刀护住前胸,左右打量起来。

  等发觉确实没有危险了,便一点一点探上来。

  贝老朝等了半天没有动静,又睁开眼睛,那人只离他两步之遥。

  等看清楚了那人的长相,贝老朝不仅一阵诧异。

  蓑笠帽下面,竟是金发碧眼,那根本不是汉人的脸,看样子也不像西域人,倒像是他在省城见过的洋鬼子。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