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实战篇,从一家饭店说起...

  ...

  聚齐5127.2,大众1795.8,窝窝1892.4,拉手2894.2

  ...
  @大山印象 2012-12-11 23:14:45
  国内的内需我还是比较看好的,虽说贫富差距大,但中下层百姓的购买力也有较明显的提升。尤其国内10多年最大的拉动内需产品——房产,现在颓势,给了其它消费行业不少机会。此外社保的逐步建立和通货膨胀也推动了大家的消费欲望。问题是:中国老百姓手里好不容易有点闲钱了,却买不到称心如意的东西!当然并不指所有商品,但确有很多行业是由于一个行业从业者群体的短视或者低素质造成了萎缩,其中食品行业首当其冲。
  经.....
  -----------------------------

  玄武也是好久没有关注天涯分析的经济大势了,不过呢,凭着以往的积累来判断,我们的看法恐怕有很大的分歧。

  国内的内需,一两年内我是难好的,这样说已经很保守了,在我打算干投资于实业之前,我的预判是3-5年,也因此有了“逆水行舟”的说法和心理准备。你说的“中下层的百姓购买力也有明显的提升”,这个看法缘何而来,“明显”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价格表现为通胀,资金流动表现为紧缩的背景下,我是没看到,而且也不大合乎我的分析和逻辑。

  “房产颓势,给了其他行业机会”,这个就更颠覆我的三观了。中国些年来的经济增速,民间的财富增长,无不拜地产的爆炸式发展所赐,一个地产行业上上下下带动了多么庞大的产业链的繁荣,一旦颓势结果就是经济增长基本熄火,其他的“边缘”行业的情况,主行业带动的庞大产业链不赚钱,拿什么来消费?你是否觉得老百姓开始出现思维的巨大变化,不再考虑攒钱买房子的问题,而是转为“及时行乐,钱该花就花的”的思维。

  “社保的建立”,并没有给老百姓生活品质本质性的改变,在通胀领跑的背后社保不过是补了点差价而已,该穷的买不起还是没多大的变化,未来能够提取的社保金不过是个大饼而已,国人的思维不是多么先进,而是从来就不信未来的事,那么现在能够拿到社保,并且可以申领使用,并指望着它的那些人,昨天吃馒头,今天就能改成吃肉么?

  所谓的“老百姓手里的闲钱”,我觉得从来没有闲过,从前没有,现在也没有,未来呢,我不知道,但短期内肯定也不是什么闲钱。面对医疗,教育,住房的三座大山,这闲钱本质上是存留的“救命钱”,你以为他们在考虑如何花掉么?而且依照国外的经验,三座大山之外,还有一座大山国人没有意识到,就是多年人口红利之后带来的老龄化社会结构困扰,养老问题即将显现出来。手里的“闲钱”还远远不够,花掉,这绝对是国际玩笑,还需要认真积攒才行,更悲催的是,就算是去积攒依然要面临通胀带来的贬值的困扰。

  关于中国的内需消费问题,玄武有自己的观点,可能和主流的,专家的观点不大一样,但我很确定自己非常有发言权,而且更加接近真实情况,原因就在于玄武的身份及经历之特殊,在家庭,职业和创业中有幸分别接触了国内各个层次的生活和生存状态。

  如果你关心并留意观察,你可能也会经常会搜集到两个完全相矛盾的市场消费信息,一面有人在说经济如何如何萧条,生意不好做,日子不好过,一面有人在说很多项目依旧轰轰烈烈,很多商业项目依旧红红火火。你有没有考虑过,这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有一方在夸大其词,有一方的说法片面的,虚假的,甚至别有用心的呢?

  我能够告诉你的真相是,中国的消费结构在发生着变化,中端偏下的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在逐步萎缩,而中端偏上,甚至于高端的消费领域依然能够自给自足,实现着财富的内部流转。这是什么意思?我来举个简单的例子,不全面但是很说明问题。

  以某小商贩为例,他代表了中低端消费群体,生意不好做,赚钱少了的结果就是压缩开支,而他平日消费的中端是哪里,同样的小饭店,小发廊,廉价超市,这样的人多了,后面的这些小生意也自然变得惨淡起来,他们的经营者一样要面临经营困境,不赚钱,甚至亏损,然后也要压缩开支,结果就是整个中低端市场形成恶性循环。

  以某大老板为例,他代表了高端消费群体,他依靠行业人脉和雄厚的资金实力能够继续包揽核心工程项目,他的利润能够保证,那么他就可以继续在高端的海鲜酒楼聚会用餐,继续消费宝马奔驰,继续购买名表等等奢侈品,这样一来后面的商家的利润也随之保证,接下来他们会在这个阶层内实现消费流转,从而维持他们的高品质和高收入的生活。

  这就是当下流行的“阶层固化”的大概原因,两个阶层各有各的圈子,各有各的生态,低的不去高的,消费不起,高的不去低的,根本看不上。本来么,井水不犯河水也没什么大不了,但是为什么高收入阶层的消费水平能够保持长期的旺盛,而低端的消费阶层却越来越萎靡不振呢?

  原因,就在于“房子”的问题上,这个商品充当了两个阶层之间财富转移通道,让财富从底层向高层不断的转移,不断的被以开发商为首的,当然幕后还有一大批既得利益集团不断的从低处榨取。

  所以,经济不好,首先穷的,必定是你。以28结构来看,似乎80%的财富集中于富人之手,但是他们的消费指向,他们所拉动的内需肯定不会和你有太大的关系。

  ...

  @大山印象 2012-12-13 00:16:07
  观点自有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可以多样。投资、出口、消费这三驾马车带动了中国经济10来年爆炸式的发展。房地产确实功不可没,说它10余年来撑起了消费这驾马车的半壁江山丝毫不为过,因为它的吸金作用太强大了。但把经济的发展完全归功于房地产,未免有失公允,毕竟它只是消费这个领域的一部分。房地产颓势,我持乐观态度,政策逼它软着陆,把上演最后的疯狂转为一个中长期的对经济的贡献,是目光长远的做法。
  “中下.....
  -----------------------------

  关于三驾马车,不得不说是“开放”带来的巨大红利,所谓的“开放红利”不是只国门打开,而是只人们的思维转变,观念中“存”与“贷”的一字之差,所释放的经济能量才是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本质原因,马车不过是马,而本质是人的原因。试想一下,拥有二十万的存款的一个哥们,从前是只肯拿出五万周转消费,剩下的十五万存在银行里以备未来之用,如今,肯贷上八十万直接购置一套房子,这经济容量的增长是多少,二十倍,如果这哥们顿悟之后,买了二十套房,当了房叔,结果又是多少?

  观念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就是这么大,在国有银行面前,什么三驾马车都是糊弄善良小孩的东西。

  60和80一起抢房的情况基本是一类,两代人,父与子,都是为了一个新城市落户做打算,他们的贷还没还清,这是一个伪命题,能够及早出手购置房源,这样的投资意识和操作勇气,已经使绝大多数早已脱离了中产阶级的范畴。那些后期购置房产的朋友,依旧有漫漫长路要走。在多年来通货膨胀的影响下,前期购置房源的人他们的还贷数额已经被稀释的微不足道,而后面的高房价托起的贷款金额,是要二三十年才能够偿清的,而后来这些人能否复制前辈们的还贷时的通胀红利奇迹,就不好下结论了。毕竟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永远不停的鼓是没有的,明白的人都是快进快出的操作高手,他们都不敢妄想明天,谁又能够。

  再说南方的产业工人们,在广东深圳这样的区域,三千块钱意味着什么,你问问他们就知道,绝对逃离不了底层的圈子,稍微蹦一下都得闪到腰。反倒是可以看见北方的一些城市,譬如大连,一些服务行业的工资水平能够达到这样的标准时还有些说服意义,譬如各种装修工人,餐饮工作人员等等,但这是供求失衡所带来的,咱们医院的护士工资扣除五险一金之后有的还达不到一千,就算拿上将近也不过能够和前者刚刚持平,后面的情况才是市场更具说服意义的情况。一个畸形的环境,底层服务人员的稀缺早就的供求失调能够代表远期的消费力量么,玄武觉得很值得怀疑。而且,这部分人拿着三千块钱潇洒快乐的消费,也仅仅是建立在没有购置房产压力,没有生病,没有生儿育女的压力前提下的,这当中的一部分人甚至连医疗保险都没有。一个木工工作中不小心伤到了身体,结果就是等着天价的医疗费用负担,或者选择那些低档次的处理手段,比如我们经常进行的“残端修整手术”,其结果必然不是断肢再植,而是留下一个永远伤残的身体。

  这部分人的消费欲望和行为的出发点,只能是源于对生活缺乏计划性,缺乏认识感所产生。极端一些,过了今天,不打算明天的人的消费能力的确要比普通人高上很多。但你觉得这种情况可以永远持续下去么?

  再说“小商贩”,小微企业和中小企业带动就业的比率是多少,相比你也听说过,你刚刚说的劳动力价格上涨看似乐观,却能否体会到这样的薪酬到底为谁所最后埋单?你是否意味他们的工资上涨是由国家发放的?即便是体制内的,难道不需要纳税人提供财政税收来保证他们的收入?

  朋友,不要割裂的角度来看待国内问题。

  再有“核心项目”的问题,这个东西曾经惠及了太多的核心人群周围的准核心人群,这种基建,房产投资的红利一旦消失,这部分自以为是的商人就即将被排挤出核心区域,即将从上面走到下面,从天堂掉入地域。多年的高生活成本习惯使得他们购置了大量的奢侈产品,这个毛病在他们掉落之后,将带给他们难以接受的困境,而他们将成为内需中消费急剧锐减的人群,他们有一个不好听的名字叫做“暴发户”。

  中国式大经济的财富增长红利,本质就是,儿子把老子的钱花了所带来的,如果儿子有胆子把孙子的钱贷出来一并花了,我确定它还能再增长二十年?

  你敢么?

  ...

  ...

  随便唠点身边的事。玄武在此有些疑问,或许南北方,地域之间真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大连的经济情况确实不容乐观,我结论绝非自己凭空臆断的,而是根据市场情况得出的。

  要知道,萧条这东西一定不是在某一刻发生在所有人的身上,而是选择一部分人,某个区域,某种行业先开始的,如同人生病一样。

  二哥的1000平共建,干了几年饭店之后累了,转手给朋友继续经营,对方据说花了八十万装修之后,经营了两年,前些日子终于干不下去还给二哥了。这个不算什么新闻,奇葩的是他的操作方法,居然没有自己进行转让,而是直接还给了房东,让房东再另外出租,你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即,转让费他不要了。

  我真的觉得菲斯所以,这是神马情况呢?乙方转让给丙方,并实现转让费,甲方和丙方从新建立合同,继续收取房租这样的铁打的市场规矩,怎么就突然变了。是什么原因,让这哥们如此急于出手,经营中的亏损咱得认,但是转让费中的装修投资呢?不拿80,拿个20也是钱吧,这是什么操作逻辑呢?真给玄武闹糊涂了。

  小厨师长这边春节要回家了,今天和我说起身边的厨师朋友所在的饭店今年的形式也很不乐观,大品牌,连锁店,老店,热店依旧红火,但是其他的饭店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28原则在这里再次显灵,20%的红火店,80%的一般店,这个比率并没有变化,那20%的红火的饭店依旧红火,但是80%的情况则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是28的比例变化了,而是那80的店从持平开始走向普遍亏损了。

  多年前,股市站在6300点开始掉头的时候,亏损的人被那些依旧盈利的人嘲笑操作不佳,结果如何大家都知道了。

  市场自有深意,我们拭目以待。

  ...
  ...


  
  @学习吧70后 1809楼
  回复第1806楼(作者: @玄武而立 于 2012-12-12 20:35)    @大山印象 2012-12-11 23:14:45   国内的内需我还是比较看好的,虽说贫富差距…… ==========
  是否有想过 其实房产也有很好的维稳意义

  -----------------------------

  呵呵,是有,不过是很短浅的维稳意义。听过德国某个战争狂人说过的一句话么,如果要让一个民族丧失意志力,丧失思考能力,就让他们的年轻人去听摇滚,听流行音乐,穿时髦的衣服,相互攀比...(大概是这个意思吧)

  好吧,我觉得生活在这个时代还可以换一种做法,看看我前面记录的,在北京的表弟吧,我确定他是非常稳定的,因为他的灵魂都已经熄灭了。

  ...
  ...

  关于饭店的未来其实我是很矛盾的。按说地铁的修建是一定会在某个时间结束的,如果说是一片云的话,它一定会走开。但我所不确定的是这个“拨云见日”的时刻,迎接我的究竟是什么...

  28的路已经不是从前的路,从前即便不是那幸运的百分之二十,在剩下的百分之八十之中的等待,就如同排队等车一样,成长总需要一个过程,没有什么天才,即便态度如何认真缺乏的行业经验课程也需要时间和学费,问题是,此刻在百分之八十之中的遭遇已经和从前大不相同。

  如何后市看好,我应该不会这么矛盾,大不了坚定的挺过去,更何况大连的经济发展第三极正在我的饭店的周围。我不否认,我非常渴望能够盈利,但并非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希望能够由此赚到多少多少钱。你可以鄙视我的说法,但金钱于我真的是不那么重要的东西,只有再下一个起点处出现资金缺口的时候我才会感到它的必要性。但我很渴望一次创业成功,即便现实的东西在客观不过,我内心依然抱有侥幸,这侥幸来源于一种期望,期望能够证明跨越了行业之后,我的付出和努力依然可以获得市场的认可。毕竟,后续的事情,我可能更需要别人的帮助来完成,而周围的人习惯性的结果论断,而非态度论断思路,让我不得不寻求一种便捷的方式。

  就是这样一个逻辑,我需要他们,而他们需要看见“成功”,而我争取他们的最快捷方式就是创造一次“成功”。

  抛开大经济环境,我确定这一天已经不远了。但还是那句话,真的不看好后市,所以我没有阻止太太在相反的方向做一些工作,而我还依旧用目光看着前方,内心装满了某种参杂着喜悦和疲惫的滋味...

  头上的那片天空,唯一那一点点让我感到或许还有希望之处,是习这个人。我毫不怀疑这是一个人治的天空,但我开始怀疑相由心生的说法。因为他曾经睿智的回答过外国记者关于国内发展之路的想法,“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这是一句曾经让我多么诧异的回答。而如今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莫不让我在心中为他默默鼓掌。

  好吧,总是遭受欺骗的人,一旦明白了,又一旦习惯了,天真一把还是需要一些勇气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的...

  2012.12.13 玄武记
  ...
  @北海飞雪 2012-12-15 02:09:15
  来顶一下,感觉楼主对经济大势理解分析是很有道理的,并且创 业前的准备相当全面,但不明白为什么会去选择逆经济大势去创业(如果经济不好一但超过五年又 会是什么后果,用你的经济实力去死挣?,看到楼主提到以前炒股时赚到过钱(估计也是在大盘上涨的时期吧),我感觉股票与实体经济还是有一些相同之处的,股市在05,06,07年大涨时,炒股的人不管水平如何,基本上都在赚钱,而当 股市在08或者最近两年进入下跌期.....
  -----------------------------

  是的,我炒过股,这曾经是玄武投资的第一步,进入的时间不是在你说的那个时段,而是在6300暴跌之后的反弹中入局,大概是2000点多,边抄边琢磨,一直到了3400,然后根绝自己的判断,出仓二分之一,接下来大盘开始掉头向下,直到2600左右,后来又反攻到2800,果断清仓。

  虽然投资的金额不是很大,但就大盘的操作来看,却是把握了一个制高点和一个反弹最高点,在内行眼中也算是神级的操作了。不过呢,个股和大盘还是有差别的,所以我所赚并不太多。

  关于股市的认知问题这里就不说了,但以我的性格,但凡琢磨一件事情的结果,认知的程度都是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准。所以后面,无论大盘如何的上蹿下跳,无论股评人士什么“铁底,黄金底,钻石底”的胡扯,我至今空仓,可以算的上是一个非常有操守和原则的炒股者了。

  经过两年的股市实战加理论学习,对于股票市场的认知结果得出了一个很让我失望的结论,虽然股市曾经是自己的投资开局中的第一个里程碑,而且帮助我获得了实践的认可,但我还是很果断的和它说再见了。这里再见的仅仅是股票市场,而我投资的生涯才刚刚开始,经过后面黄金,期货,投资品,房地产的研究之后,我以为都不是很好的选择。

  感谢上苍赐予我的智慧,使我最终决定投资于“学习”方面,而学习的方式不拘泥于理论的补习和深造,我以为实战的经验最为珍贵,也因此有了今天的投资。

  这是我个人投资经过的大概脉络,说到这,兴许有些人能体会我到底在干什么。

  ...
  ...

  经过玄武太太的“不懈努力”,她最近找到了几个愿意的承兑方,这让玄武颇为纠结...

  明年六月地铁的围挡即将拆除了,干了这么多日子,求个盈亏平衡,不就是为了这么一天么。

  朋友们怎么看?

  ...
  @学习吧70后 1832楼
  回复第1830楼(作者: @玄武而立 于 2012-12-18 19:09)
  ...
  经过玄武太太的“不懈努力”,她最近找到了几个愿意的承兑方,这让玄武颇为纠结...
  ……
  ==========
  预期和实际通常都有一定出入 做生意而已 不用抱死一棵树的 转吧

  -----------------------------

  哈哈,放心吧,70老哥,玄武有好几棵树呢。

  ...
  ...

  不管咋样,玄武记录这帖子的诸多原因之中有一条,是希望给后来者一些可以借鉴的东西,当然,是求同存异的,喜欢的话,就拿去。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玄武在生活中尝尝喜欢反过来做,“己所欲不吝施于人”,^_^...

  前面有讲过兑店铺时的一些谈判经验,这里再介绍一下出兑的谈判经验和技巧问题。以这家店为例,我们要交代那些问题呢?

  “山东路北侧的华南商圈正在积极规划筹建中,是大连商业发展,继青泥洼商业中心,西安路商业中心之后的第三极;”

  “山东路是一个历史悠久,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商业街,尤其以餐饮项目最为集中,是整个大连市数一数二的餐饮大型商圈所在地;”

  “我们所坐落的位置在山东路北侧,更加临近于北侧华南商圈,而山东路南侧的商铺地理优势则可能因距离而衰落”

  “大连的地铁修建即将在明年竣工,重新恢复以往的繁荣的客流状况,并且地铁二号线将贯穿整个上东路商业街,山东路的商业辐射能力可能会进一步得到提升,并且协同华南商圈获得更大的客源聚焦”

  “明年六月份,我们饭店对面的地铁遮挡即将拆除,到时候该处将恢复为绿地广场,继而将整体改变我们店面的不利地理条件,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要好于临街的侧脸店铺。”

  “因大连市环境2007年规定,独立共建意外的其他共建将原则上不允许申办餐饮营业执照,舍得既有的餐饮店铺的规模及数量得以稳定”

  “目前市场上,因房价及租金上涨的原因,五年期的租赁合同已经非常难得,大多数以两年合同期为约定,使得合同到期后租金上涨压力充满了不确定性,这往往是创业者忽略的合同陷阱”

  “同样的地理位置下,商铺的转让费及租金处于XX万元水平,我们的转让费及租金的价格正是基于市场的情况。”

  “由于本人及太太都有工作缠身,加之老人的身体状况欠佳,因此难以继续经营,而我们对于饭店本身的投入,使得我们对于这份事业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鉴于我们对于市场及商铺本身价值的评估,我们给出的价格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存在较大的议价空间”

  “既然谈判双方共同的创业者身份,在双方的价格异议中,我们同意进行设当的调整,但先决条件是....”

  ...
  ...

  好吧,我只是举个例子而已,别太认真了...玄武来就上面的那些话和诸位交流一下,目的为了讲讲“谈判”的内容。

  谈判中,我们要关注两大核心内容,一个是产品,一个是人,一个是客观的,一个是主观的,具体到这件事,就是一个是店铺出兑,一个是谈判双方。

  前者,店铺出兑,我们又要拆分为两个内容,一个是店铺本身,一个是周围的市场,这是谈判价格的核心问题,用简单话来诠释,就是我的产品,我的店为啥值这么多钱。而这个价格的确定,实际上就是和两点有关,一方面是它内在的价值,一方面是市场的估值问题。如果它的内在价值较高,而你又能发掘这一点,并和对方讲清楚,你有所侧重的宣传将有助于将最终价格太高;第二方面,是市场估值的问题,单单看价值是不够的,市场的供需决定了价值被低估还是高估,往往稀缺的东西,需要的人较多因而成交价格是常常高于价值本身的,而倒过来情况恰好相反。所以说,一个合理的价格,或者说你的目标价格,应该基于价值本身及市场的估价情况。同样的,如果你想以较理想的价格兜售,你也需要再这两方面做足功夫。具体的例子,前面的一些话中有,喜欢参考的可以翻阅。

  后者,谈判双方,这里存在一个心理博弈的问题。一个理想的谈判过程是,甲方主张某个价格,并用你的主张影响到了乙方,从而让乙方接受你的价格,反过来也是一样的。这说起来简单,但人的思维是很复杂的,所以还是从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入手。在内在价值及市场估价确定之后,甲方需要做一些准备,这这些问题能否很好的解决,决定了对方能否乐于接受你的主张。那么有哪些心里因素呢?第一个,既然甲方说的这么好,那么你为什么要出兑呢?第二个,我所看到的结果和你所描述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异,或者这种远期的憧憬和现实的情况还是有很大的差异,这有作何解释?...像这样的问题,你站在乙方角度,可以得出很多问题,就像自己问自己一样,颇有点左右互搏之术的意思。但是,有一点是确定,你的准备越充分,在面对对方的提问的时候你的回答显得越干净利索,从容不迫,胸有成竹,如此,才能使得你的主张更加容易被人信服。

  再者,对于价格的让步问题,既往的经验及别人的经验告诉我们,不能操之过急,急于让步,及一些细微的举动,往往会暴露出你的心理,使得聪明的对手抓住你的心里。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表现的既有诚意,又不那么主动,或者干脆是在非关键问题上表现的主动,在主要问题上表现的比较强硬。这样一来,既拉拢了感情,又能够在核心问题上有所坚持。

  当然,寸土不让的情况不是一个理想的目标,任何人都有潜在的内心成就欲望,如果你一点不肯让步,这会让对方觉得自己很失败,真正聪明的谈判者会照顾到对方的心理需求,在一些无关痛痒或者在一个小范围中做出某种妥协的姿态,仅仅让了一块钱却作出了损失了几千万的姿态,这会让对方感到莫大的成就,极大的满足。

  最后,所谓心理博弈的最高境界,还真不是在心里上,而是某种实力,如果你真的急于出兑,再多的招式和花言巧语往往也没有你的心态放在可兑可不兑上厉害,谈判中,静观其变当然是最上乘的状态了。

  好吧,就唠到这里吧。我承认这也是自己总结给自己看的。不谦虚的说,这一段要比开始兑店铺时的谈判段位提升了不少。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