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原创《峨溪河畔》:一部记录末代农耕文化的长篇叙事散文

  冬天男孩们会去斗鸡、斗鸡就是一群孩子按实力分成势均力敌的两队,金鸡独立一只脚,另一只脚抬至膝盖以上,呈三角形,手捏紧抬起的那只脚小腿或握住脚,用膝盖去顶对方膝盖或大腿,直至顶疼或顶酸胀而让对方松手,松手者游戏结束,斗鸡才开始都是一对一单挑,待到对方人数少,便几人围攻对方剩下的游戏人员,斗鸡是群体游戏,极有乐趣,但一场比赛时间较长,总是下午上学前集合玩耍,由于担心摔倒而擦伤胳膊和脸,游戏都在学校土操场上玩。
  小学五年级时,教室北面有个小操场,操场中间有一处凸出似丘,孩子们斗鸡时,其中一队便布兵丘上防守,而另一队如战争般四面围攻,大家也不知道为何操场中间有丘而不铲平,后来有大人说,那凸出处本是一座坟茔。孩子们也不觉得奇怪,教室南面便有一座立碑的坟,坟尾已掩没教室走廊下,坟碑还立在走廊外,碑漆未落,埋葬时间应不久远,清明节期间,也见人插杨柳标纸钱。学校座落坟茔处,皆是学校择址修建在高处,而南方坟皆在山边或某高丘处。小学三年级时,学校教室便是修于花园村山脚处,那里坟茔极多,学校外左右两边皆有大坟,而修操场时,也铲却不少老坟,记得有个同学不知怎么发现了一个圆圆的骨状物,他将其当足球踢,而大家也皆在操场上将此物抢来抢去跑着踢,由于泥土皆嵌入骨缝中,也不知此为何骨,也有孩子会恐悚曰:人头骨。其它孩子也不惧怕,还说这是"踢鬼的故事。"真是童言无忌也无惧,若是人骨岂非虐尸哉!
  孩子们还会舞灯(手拉手长长的一队列),这类游戏多是力量和技巧相结合,而春天"搬花棍"游戏应该算最益智类了,将细柳枝斫下,去叶,两头齐平切成一根一根10厘米左右长,如此切上二三十根,四根剥净柳皮、四根留皮、四根两头削成铅笔尖样、四根环切中间不到一厘米的皮再剥掉、四根均匀环切后剥几道皮,两头皮不剥。去皮的孩子们叫"白杨",不去皮的叫"青皮",两头尖的叫"猪头",中间皮剥去一道的叫"中节",而环剥几道,类似唱戏用的道具叫"花棍"。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