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原创《峨溪河畔》:一部记录末代农耕文化的长篇叙事散文

  村中植竹人家少,有些孩子想做一根钓鱼竿,会央求大人去植竹人家讨要。有的孩子不想张口,会偷偷带着钢锯条去竹园锯上一根。剃剪掉竹枝丫,将鱼线拴在竹梢尖处,再穿上干大蒜芯做的七颗浮子,随之在丝线另一头拴系好货郎处买来的钓钩和锡块,一根钓鱼竿便制成了。有时大人们也会给孩子们用青竹做小车玩,车轮是摇绳索机上的豁口齿轮,镶一根细木棒嵌在齿轮中间孔洞,镶牢后两边各露出5厘米,木棒与齿轮成"十字"形,类似独轮车底盘,木棒便是车轴了,用弯刀中间劈开青竹根部位置,撕裂二三十厘米长作Y形,将轮连轴卡在最前面竹节内,让竹节作支点挡住轴,而裂竹上端用绳拴牢,车轴便卡紧了,滴几滴机油在竹与轴相交处作润滑剂,手执竹梢往前推车,车轴摩擦的"叽叽哑哑"声像鸟鸣一般。小时候孩子们没有玩具汽车,但这种小独轮车却是人手一辆的。那时我家屋后夏天特别凉快,孩子们都喜欢在屋后推车耍玩,有开慢车的,也有开飞车的,还有故意撞车的,撞后的小车轴会斜卡在两瓣竹上,扳正后又可急驰。竹车伴着我们童年走过一年又一年,岁寒三友的竹也不觉得有多么高雅,只认为它清静带些实用,至于诗人笔下的"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乡"的意境的确让人陶醉。

  
  村中的竹园不大,植竹人家在春笋透出的春季却也不舍得掰,他们希望家里竹园的竹子又密又多。山里人家的竹园总是在生笋时节,掰都掰不完。掰出的竹笋先解箨,剥出的笋洁白无瑕,炒食时和猪肉相伴,口感油润鲜爽。笋较多则是烀熟后晒透,制成笋干。我每年过北方,都会带些老家的笋干。笋的品种多,有毛笋、雷笋、剑笋等,季节可分春笋、冬笋。味道也是不一样,毛竹笋粗壮,口感一般、不如雷笋和剑笋虽细,味却更鲜。笋的烧法在自己的心中一直是用较肥的猪肉炒焖,其它烹饪之法却不知。记得小时候,母亲有一次用酱油卤笋,我见色泽好看、笋香飘漾,贪吃了不少,吃完后只觉得腹中刮嘈(血糖低的感觉),甚是不适,母亲说笋没有伴油炒,是不能多吃的。如此推理,无油之笋应该是减肥之物了。
  如今农村竹也少了,树也不像过去那般稠密,房子似乎成了唯一,人也出走很多,他们渐渐也不会去关心过去的竹和树了。

  
  蒙观新译
  
 《易》有观和蒙两卦,也是教化教育之卦,前者坤下而巽上,有春风拂大地之意,古人习惯用春风化雨来形容教育,绵绵风雨,润物细无声;后者水下而山上,意为蒙昧,后理解为启蒙,山有泉水,涓涓细流,丝丝扣入心间,可见古人认为教育是一项细微、不可急于求成的工作。过去人读私塾,老师慢慢教化,学生谆谆受教,老师戒躁,学生戒骄,耐心和信心逐步累积培养,学业自当有所成。古人受教,是想通过读书进入仕途,实现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物淳"的理念,也有很多人为了进入仕林行列来实现光宗耀祖,让物质和精神共融。而在早些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所推崇的教育,多半是一种思想的传承,让学生承继,以达到学术和精神发扬光大,受教育者也会融入自己思想,做后世思想的集大成者。
  古代受教育者分三类,其一以圣人为准则,规范人的行为,做一位大贤大哲,让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智慧的人;其二通过读书进入仕途,协助贤君,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其三是为谋求生存,达到更好的生活,受教育不过是多增加一个就业机会而已。多数人都是第三种人,也是古人所说读书是"敲门砖",砖砸开门后,千钟粟、颜如玉、黄金屋都在眼前呈现。
  教育并非越早越好,如今有胎教,明.张岱《夜航船》中也记载了古人胎教,但古人很少施行,而古人却并不比现代人笨。人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后天通过教育不过是对天赋的一种补充。教者,教也;育者,育也,亦教亦育方为教育,教学而育德,父母和老师皆是关键。昔韩愈在《师说》中"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之精髓便是"道、业、惑",道者,通俗地讲便是路基,业是路面,而惑就是平时路的维修和养护。道需要育,业与惑则是教。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教育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师者,应当毫无保留地传道授业解惑,如果老师们都抱着"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想法,很多东西都会像"麻沸散"一样广陵绝响。很远古时代,燧人氏钻木取火成功后,也是教大家如何去钻,用什么方法和用什么样材料,才有了"燧人氏钻木法",燧人氏对于人类文明发展来说,的确是个好老师。师者,其实是一盏灯,照亮别人也在为自己照明,也有人说"师"是天上那一颗最亮的星星,很有喻意。古人还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说法,师既是师也是学生,每个人是老师也是学生,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说法也是很贴切的。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