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信仰百科》(工具书)2019年11月12日星期二,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no05-505072-1.shtml
杜威也正是企图经过“经验”这个字眼的把戏来使人们相信他真是超越了唯物唯心的区别的。杜威真的超越了这个差别吗?让我们来仔细研究罢。据胡适的介绍,杜威关于经验的见解,有以下几条——
“(1)旧派人说经验完全是知识
“(2)旧说以为经验是心境的,里面全是‘主观性’。其实经验只是一个物观(应译作客观。——艾)的世界,走进人类的行为遭遇里面,受了人类的反动发生种种变迁。
“(3)旧说于现状之外只是承认一个过去,以为经验的元素只是记着经过了的事。其实活的经验是试验的,它是要变换现有的物事;他的特性在于一种‘投影’的作用,伸向那不知道的前途;他的主要性质在于联络未来。
“(4)旧式的经验是专向个体的分子的。一切联络的关系都当作从经验外面侵入的,究竟可靠不可靠还不可知。我们若把经验当作应付环境和约束环境的事,那么经验里面便含有无数联络,无数贯串的关系。
“(5)旧派的人把经验和思想看作绝对相反的东西。他们以为一切推理作用都是跳出经验以外的事。但是我们所谓经验里面含有无数推论。没有一种有意识的经验没有推论的作用。”(《实验主义》,见《胡适文存》,卷二,一一一、一一二页)
胡适还引用了杜威的话,把这几条作了一个简单的概括,说:“经验就是生活”,“经验不光是知识,经验乃我对付物,物对付我的法子。”(同上,一一三、一一四页)杜威的这些“见解”,乍看起来是很令人迷惑的。在这里,他把人和环境,以及思想等等,这就是说,一切的一切,象煮大杂烩一般地全部搅在他的“经验”概念的锅子里,以为这样一来,就可以“掩盖了哲学上唯物论的路线和唯心论的路线”( 注:列宁:《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三年版,一七五页。),就可以使人得到一个“以不了了之”的印象了。其实,
杜威怎能掩盖得了? 他又何尝是真的“以不了了之”的态度来对待唯物唯心的问题呢?他的这些“见解”里既然涉及到人和环境,主观和客观,我和物之间的关系,既然把经验解释做“我对付物,物对付我”的关系,就不能回避那划分哲学上唯物主义路线和唯心主义路线的根本问题:在人和环境,主观和客观,“我”和物两者之间,哪一方面是第一性的,哪一方面是第二性的呢?
如果把人的主观或“我”看做第一性的东西,而把客观环境和“物”看做是必须依赖人的主观为转移的东西,那末,不管他在表面上的样子是装得多么不偏不倚,而在实际上他仍然只是在唯我的路线上来解释经验,根本没有“理解”唯我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而事实上恰恰就是如此。为要证明这一点,首先我们不要忘记唯我主义者对于“唯我”的主观唯物主义的看法。唯我主义者既然把“实在”看做人的感觉和观念的复合,看做是任人随意“涂抹”“装扮”的“百依百顺”的“女子”,他们对于客观“环境”或“物”(这当然是属于“实在”的范畴之内的)也就不会看做是不依赖人的主观物质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存在的东西,而只能把它们也看做主观物质的感觉和观念的复合尽管杜威在表面上装得好像四平八稳地说经验是人和环境,主观物质和客观物质,“我”和“其他物”的“相互关系”,似乎是把两者平等看待的,然而在实际上他终归是按唯我主义原则把人这个物质和主观物质或“我”放在第一性的地位,而把客观环境物质或主观意识、客观物质看做主观物质的感觉和观念的表现。为要证明这一点,我们不妨唯我主义者用他自己的话来供出他是如何了解“环境”这个概念。杜威说:“环境,换句话说,即是与个人的需要,欲望,目的和能力相互作用着以构成现有经验的任何的条件。一个人即使建筑一座空中楼阁,他也是与其在想象中所构成的对象互相作用着。”(见美国拉特纳尔编《杜威的哲学》选集,一九三九年纽约版)这些话告诉我们什么呢?它告诉我们,杜威没有把“环境”看做不依赖人的主观意志而在外界独立存在着的客观条件,而仅只是在与人的(而且是“个人”的)主观需要、欲望、目的和能力等相互作用中才能存在的条件,它的存在是从属于个人的的主观的;而经验则是与人的主观幻想中的“空中楼阁”在原则上相同的东西。
十七世纪的贝克莱主张“存在即被知觉”,阿万里留斯主张“自我的环境”是“不可分离的”“原则的同格”(注:参看列宁:《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第一章,第三节。),杜威的话和这不都是一模一样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说教吗?杜威何尝真的是“以不了了之”的态度来对待唯物唯心的问题?
(8)佛家谈由观察者效应引出的唯心主义
唯我主义的变种,在意识诞生前世界处于叠加态,观察到自身意识的存在的瞬间意识诞生(即使意识存在与否处于叠加态也可以观察)。通过自身观察使叠加态塌缩,大致确定历史变化,不遵循时间轴上的因果,只遵循自身意识观察的因果。
比如因为未来救了个人,导致现在被救,这个是因为现在观察到了自己被救,然后存在这个可能,之后叠加态正好往这个可能塌缩了
叠加态的塌缩方向并不受意识控制。
比如你猜测某件事的真相,然而并不会因你的猜测而往那个方向塌缩。
由于意识的观察手段限制,至少以人类为蓝本时叠加态塌缩并不完全,总会有内幕存在。
比如用某种方法知道在某时某地发生了某事,无论是用那种方法,得出了什么推断,都造成了观察,叠加态会出现一定变化,观察手段不足以杜绝所有可能性时叠加态不会完全塌缩。
在各种现象中与唯物主义并无矛盾,概率的发展是唯物的,存在与否是唯心的,本质上唯心唯物等价.(不完全的不可知)
(9)唯物论者谈主观主义
【主观主义】是长期存在于党内的一种顽症,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想作风和思想方法。主观主义的概念,最早是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中提出来的。1942年,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再一次提出,要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的任务。
主观主义的主要特征是: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只重主观想象,不顾客观实际,单凭书本或经验,无视客观规律。毛泽东指出,主观主义就是不从客观实际出发,不从现实可能性出发,而是从主观愿望出发。革命队伍中的主观主义者常表现为思想僵化,只凭主观意志、经验或书本、文件办事,不听群众意见,不从实际出发,不作周密的调查研究,忽视客观事物的具体特点,盲目地决定和处理问题。“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两者都是主观主义,是从不同的两极发生的东西。”(《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19页)教条主义重视理论,轻视实践,不从实际出发,仅从书本或文件出发,把马列主义的只语片言当成教条,不顾具体情况,到处生搬硬套;经验主义强调片断经验,轻视理论,把局部经验当成普遍真理,到处搬用。两者共同之点是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它们都是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又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别称,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称。在实际工作中,主观主义往往表现为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主观主义是一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作风,它是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产生的思想根源,也是人们在实践中犯错误的一个极重要的原因。毛泽东指出,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
主观主义的主要表现是: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
其实,主观主义还有其他的一些表现,如,主观臆想的联系.像“邻人盗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