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细分市场
第四节 对话《长尾理论》
01
一个营销理论可以写成一本20万以上字数的书,因为里面可以填充各种案例和资料。但如果从这本书里整理出这个营销理论的精髓内容,需要多少个字?这当然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假如你问秦晋之《长尾理论》这本书的精髓有多少字呢?他可能会告诉你大概有1000字。
第二天,秦晋之花了一个白天的时间把《长尾理论》这本书看完了。为何同样是300页左右,《蓝海战略》只需要半天的时间,而《长尾理论》需要一天的时间呢?因为秦晋之看了两遍。第一遍的时候秦晋之是不停地在书里划线记重点理逻辑,开始的时候那是越划越带劲,觉得收获满满啊——这本书牛掰,观点新颖独到!可越往后越发现内容跟前面的结论类似,在一遍又一遍地在验证自己的说法,就好像在告诉你,“你看,我刚才说的没错吧!”,“你看,这个案例是不是就是我刚才说的那意思?”
虽然后面的内容从结构上做了主题的变化,但中心思想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于是,秦晋之决定看第二遍,带着整理、怀疑和辨析的心态。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你带着怀疑的心态看一个人或一本书,你就越容易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不,秦晋之看完第二遍后脑子里就出现了很多问号。可是明天要给段飞燕讲这本书,要想获得佳人的倾慕,就得问的出问题,也给的出自己的答案。
怎么总结自己的问题和答案,而显得自己有水平呢?秦晋之挠了挠头,一时也没有头绪。直来直去的说?太没意思了。什么形式呢?就在他苦苦思索之际,忽然灵光一现,长尾理论的敌人既然是传统的热门经济,那不如让《长尾理论》的作者克里斯﹒安德森和《营销管理》作者菲利普﹒科特勒来一场关于长尾理论的对话吧。就让自己关于《长尾理论》的总结、疑问和思考,都在这对话里展现吧!
第六章 细分市场
第四节 对话《长尾理论》
02
关于长尾理论的对话录。
也许是营销之神的有意安排,某一天,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的菲利普﹒科特勒与《长尾理论》的作者克里斯﹒安德森在美国旧金山双峰山上的一家咖啡店里偶遇了。靠着窗边,俯瞰着旧金山的风景,一场关于“长尾理论”的对话就这么开始了,这次对话就叫“双峰论长尾”吧。
安德森(以下简称安):科老,您好。我可以坐在您对面一起喝咖啡吗?
科特勒(以下简称科):当然可以。你是安德森?
安:是的,科老。您认识我?这可真是我的荣幸啊。
科:哪里哪里。你的长尾理论横空出世,受到世人的追捧,现在已是大名鼎鼎,我怎么会不认识?你写的《长尾理论》这本书,我也看了两遍,受益匪浅啊。
安:科老,您这就折煞我了,我就是想请教您对长尾理论的看法。
科:营销理论能够百花齐放,是一件好事。能不断的有与时俱进的新理论诞生,营销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这生命力,本身就是营销的特征之一。这长尾理论,是你研究的成果,我倒不敢随意指手画脚。还是先请你再简单介绍一下吧。
安:好的。如果把长尾理论浓缩为简单的一句话,那就是——我们的文化和经济重心正在加速转移,从需求曲线头部的少数大热门(主流产品和市场)转向需求曲线尾部的大量利基产品和市场。在一个没有货架空间限制和其他供应瓶颈的时代,面向特定小群体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和主流热点具有同样的经济吸引力。
科:小安,你的意思是说现在市场的需求曲线就好像一个有长尾巴的蝌蚪,前面的大头是主流产品和市场,后面的长尾巴就是利基产品和市场。而你的观点是企业不要仅关注主流,面向特定小群体的产品和服务也是非常有市场潜力和空间的。我说的对吗?
安:科老,您说的没错。长尾理论的确就是这个意思。当然,长尾现象之所以现在出现,是因为它是有条件的。
科:嗯,你说来听听。
安:长尾理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1、无限的货架空间,这指的是互联网平台可以将各种各样的产品无限地放上去,这为后面的尾巴提供了销售的渠道。同时也让消费者获得利基产品的成本显著下降;2、互联网平台同时提供了产品评价和口碑宣传的途径,这样小众的利基产品就不会被淹没;3、现在的消费者追求个性,不喜欢随波逐流喜欢大众主流的品牌和产品,这就为无尽的利基市场提供了需求的保障;4、现在的互联网技术可以说是在普及生产工具,因此消费者可以自己是“生产者”,比如电影短片、音乐或者创作,这些也极大的丰富了长尾上的产品和服务。
科:嗯,这四个理由的确对长尾理论至关重要。
安:是的,所以我们通过一些数据的分析,也得出了一些结论。
科:哦?说来听听。
安:1、在任何市场中,利基产品都远远多于热门产品,而且利基产品的比重在以指数级的速度提高;2、一旦有了空前丰富的品种和用来做出选择的推荐或口碑,需求曲线就会扁平化;3、尽管没有一个利基产品能实现大的销量,但由于利基产品数不胜数,它们聚合起来,将共同形成一个可以与大热门市场相抗衡的大市场。
科:小安,我不否认你说的这些逻辑。但我有几个问题想跟你探讨一下。
安:科老,您说。
第六章 细分市场
第四节 对话《长尾理论》
02续
科:我觉得你的长尾理论更像是在科学地阐述一个现象,一个利基市场正在不断壮大的现象。那么从你的理论中,企业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如果我是一个企业主,我看完你的书后,可能就是说一句“哦,原来是这样。”这就好像一个消费者发现一个商场在搞活动,力度还很大,但一问,原来这个商场是在中国。完全没有办法落地啊。
安:科老,您说的是。我当初写书的时候是想让社会和企业家们知道长尾市场有很大的空间,而且这个市场给企业创造的价值是不会比热门市场少的。
科:小安,我明白你的意思。那企业该怎么做呢?不再努力做热点做头部?因为只要把利基市场做好就可以?我认为这跟企业的商业逐利的逻辑相违背啊。
安:……。科老,我认为一般的中小企业是没有办法突破大型企业的围剿,而站在行业的头部的。既然如此,他们就没有必要仅仅执着于做头部,而是可以考虑把重心放在尾部的利基市场上。
科:如果消费者就像你说的,是越来越追求个性和产品的多样化,那中小企业是不是就应该将利基市场作为战略中心?我的问题是,如果企业要一直保持在利基市场的活跃度,是否就应该一直保持产品的创新和多样化呢?那这样会不会让企业陷入长尾的沼泽里呢?
安:……。科老,利基市场您比我更清楚,是市场细分再细分后的一个小众市场。只要这些企业的产品是针对小众市场而研发的,那它就更容易获得这个小众市场的消费者的认可。至于产品是否要持续不断的创新和多样化,我觉得取决于竞争环境。
科:嗯,你说的也有道理。如果竞争并不激烈,甚至没有竞争,而市场的规模也足够保证这家企业的利润目标,那它专注于这个利基市场的长尾上也不失为一种正确的经营理念。而产品的创新和多样性,就可以从容的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规划。如果竞争激烈,则就说明这个市场已经从原来的利基市场转变为了细分市场,甚至是整个市场。
安:科老就是科老,分析的到位啊。
科:哈哈,小安,别着急夸我,我的问题还没完呢。
安:科老,您继续,我洗耳恭听。
科:好。长尾理论的落脚点,是在利基市场的产品可以有无限的货架可以展示,也可以通过评论和口碑产生销售。这一切当然是基于互联网平台。对吧?
安:是的,科老。这两个因素是前提。
科:好的。在这方面我想请教几个问题。第一,互联网平台有没有可能按照利基市场的分类将产品分成如此多的分类呢?这样对于消费者体验会不会有影响?如果不可能,那么利基市场的产品怎么能确保会被搜索到?第二,互联网平台的流量相对是稳定的,这些平台公司所提供的将产品按照顺序进行排序,你有没有发现这些顺序往往是品牌、价格和销量,而正常情况下,在产品搜索界面的首页都是那些热门公司或者叫头部公司的品牌和产品呢?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专注长尾的公司又该怎么做呢?
安:……。科老,这两个问题我认为一是要看利基市场是将市场细分到什么样的程度,现在的互联网平台上的产品包罗万象,是可能有一个特定的分类给到这些利基产品的;二是企业要清楚自己的细分标准和优势,同时在平台上进行明确的展示;三是在产品推介上多下功夫。
科:嗯嗯,说的好!
安:科老,您过奖了。
科:没有,说的好就是说的好。我还有问题,你可别嫌我老人家啰嗦。
安:科老,您这说的哪里的话,请赐教。
科:好。我注意过你书里的案例,大多数都是围绕音乐、影视、书籍创作、网络游戏等精神意识层面的行业。之所以如此,大概就是你所说的第四个因素,生产工具的普及。因为这些领域,消费者是很容易自己参与其中,而涌现出大量的个人产品的。至于消费者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用品的行业,我看你只是强调互联网平台这个无限货架给了零售的利基产品更多的销售机会。但你我都知道,在这些领域,我们是会看到绵绵不绝的创新产品,但你认为这些行业产品的多样化或者利基市场化,会达到你长尾理论的标准吗?
安:……。科老,我的长尾理论虽然说的是长尾,但不代表每一个行业都是或者都要是长长的尾巴,这的确是因行业而定的。尾巴可以不长,但一定要有多样化和个性化,这是消费需求的大势所趋。
科:好好好!我想我没有别的问题了。谢谢你,小安,给我上了一堂长尾理论的课啊。
安:科老,您这么说我更加惭愧了,跟您的这次对话,让我意识到长尾理论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谢谢您!
科:哈哈。不管怎么说,长尾理论的确是一个有意义也有趣的发现。但有一点我们都不能忘,企业是以盈利为第一目标的,而盈利大家能想到的最容易的方法是热门的品牌和畅销的产品。所以,长尾理论往深的层面上说,是在考验人的贪心啊。我认为读长尾理论,对于企业主而言,尤其是中小企业主,最大的启发是要扎根利基市场,不急不躁,做好产品多样化和创新,迎合小众市场的个性需求,这样终究会有一番天地。而不能盲目的追求做头部做热门,放弃了自己的优势。这也是对人性的考验吧。
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科老,醍醐灌顶啊!原来您都是站在企业的角度上来思考理论,这样的胸怀和格局,晚辈还差得远啊。
科:哈哈。行了,差不多得了。今天聊的很愉快,下次我们再约。这是我的电话。我下山了。
安:科老,这是我的电话。期待下次再聆听您的教诲!您下山慢点,回见!
科:好的,小安,回见!
首先,谢谢大家的支持!今天我的一个好朋友告诉我,今天凌晨发的对话录看起来差点意思,于是,我刚才又改了一下,现在重发一遍!也希望大家能多提提对内容的建议,帮助我进步。不胜感激!
第六章 细分市场
第四节 对话《长尾理论》
02
关于长尾理论的对话录。
也许是营销之神的有意安排,某一天,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的菲利普﹒科特勒与《长尾理论》的作者克里斯﹒安德森在美国旧金山双峰山上的一家咖啡店里偶遇了。靠着窗边,俯瞰着旧金山的风景,一场关于“长尾理论”的对话就这么开始了,这次对话就叫“双峰论长尾”吧。
安德森(以下简称安):科老,您好。我可以坐在您对面一起喝咖啡吗?
科特勒(以下简称科):当然可以。你是安德森?
安:(一脸惊讶)是的,科老。您认识我?这可真是我的荣幸啊。
科:哪里哪里。你的长尾理论横空出世,受到世人的追捧,现在已是大名鼎鼎,我怎么会不认识?你写的《长尾理论》这本书,我也看了两遍,受益匪浅啊。
安:科老,您这就折煞我了,我就是想请教您对长尾理论的看法。
科:(表情郑重)营销理论能够百花齐放,是一件好事。能不断的有与时俱进的新理论诞生,营销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这生命力,本身就是营销的特征之一。这长尾理论,是你研究的成果,我倒不敢随意指手画脚。还是先请你再简单介绍一下吧。
安:(潇洒自如)好的。如果把长尾理论浓缩为简单的一句话,那就是——我们的文化和经济重心正在加速转移,从需求曲线头部的少数大热门(主流产品和市场)转向需求曲线尾部的大量利基产品和市场。在一个没有货架空间限制和其他供应瓶颈的时代,面向特定小群体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和主流热点具有同样的经济吸引力。
科:小安,你的意思是说现在市场的需求曲线就好像一个有长尾巴的蝌蚪,前面的大头是主流产品和市场,后面的长尾巴就是利基产品和市场。而你的观点是企业不要仅关注主流,面向特定小群体的产品和服务也是非常有市场潜力和空间的。我说的对吗?
安:科老,您说的没错。长尾理论的确就是这个意思。当然,长尾现象之所以现在出现,是因为它是有条件的。
科:嗯,你说来听听。
安:(娓娓道来)长尾理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1、无限的货架空间,这指的是互联网平台可以将各种各样的产品无限地放上去,这为后面的尾巴提供了销售的渠道。同时也让消费者获得利基产品的成本显著下降;2、互联网平台同时提供了产品评价和口碑宣传的途径,这样小众的利基产品就不会被淹没;3、现在的消费者追求个性,不喜欢随波逐流喜欢大众主流的品牌和产品,这就为无尽的利基市场提供了需求的保障;4、现在的互联网技术可以说是在普及生产工具,因此消费者可以自己是“生产者”,比如电影短片、音乐或者创作,这些也极大的丰富了长尾上的产品和服务。
科:嗯,这四个理由的确对长尾理论至关重要。
安:是的,所以我们通过一些数据的分析,也得出了一些结论。
科:哦?说来听听。
安:(用手比划着)1、在任何市场中,利基产品都远远多于热门产品,而且利基产品的比重在以指数级的速度提高;2、一旦有了空前丰富的品种和用来做出选择的推荐或口碑,需求曲线就会扁平化;3、尽管没有一个利基产品能实现大的销量,但由于利基产品数不胜数,它们聚合起来,将共同形成一个可以与大热门市场相抗衡的大市场。
科:小安,我不否认你说的这些逻辑。但我有几个问题想跟你探讨一下。
安:科老,您说。
科:(先喝了杯咖啡)我觉得你的长尾理论更像是在科学地阐述一个现象,一个利基市场正在不断壮大的现象。那么从你的理论中,企业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如果我是一个企业的负责人,我看完你的书后,可能就是说一句“哦,原来是这样。”这就好像一个美国的消费者听说一个商场在搞活动,力度还很大,但一问,原来这个商场是在中国上海。完全没有办法参与啊。
安:(眉头微皱)科老,我当初写书的时候是想让社会和企业家们知道长尾市场有很大的空间,而且这个市场给企业创造的价值是不会比热门市场少的。我觉得这给企业提供了一个非常值得参考的经营方向。
科:(面露微笑)小安,我明白你的意思。那企业该怎么做呢?不再努力做热点做头部?因为只要把利基市场做好就可以?我认为这跟企业的商业逐利的逻辑相违背啊。
安:(沉默片刻)科老,我认为一般的中小企业是没有办法突破大型企业的围剿,而站在行业的头部的。既然如此,他们就没有必要仅仅执着于做头部,而是可以考虑把重心放在尾部的利基市场上。
科:(面带疑惑)如果我记得没错,你在书里也讲到如果把长尾放大,每一个利基市场都会有这个市场的头部或者热点。那么把重心放在尾部的企业是不是应该争做尾部的头部呢?毕竟在头部才能更好的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
安:(沉思片刻)最大化的逐利的确是企业的经营目标。我的长尾理论,更多的是阐述长尾存在的意义,这跟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两回事。我们也可以假设一个企业他没有在众多利基市场中做到头部或热点,但它是基于利基市场的多样化经营,这样的情况也会给企业带来不菲的利润。当然,这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另外,我并没有认为企业不应该争做头部。
科:(点了点头)好,那我还想请教,如果消费者就像你说的,是越来越追求个性和产品的多样化,那中小企业是不是就应该将利基市场作为战略中心?我的问题是,如果企业要一直保持在利基市场的活跃度,是否就应该一直保持产品的创新和多样化呢?那这样会不会让企业陷入长尾的沼泽里呢?
安:科老,利基市场您比我更清楚,是市场细分再细分后的一个小众市场。只要这些企业的产品是针对小众市场而研发的,那它就更容易获得这个小众市场的消费者的认可。至于产品是否要持续不断的创新和多样化,我觉得取决于竞争环境。
科:嗯,你说的也有道理。如果竞争并不激烈,甚至没有竞争,而市场的规模也足够保证这家企业的利润目标,那它专注于这个利基市场的长尾上也不失为一种正确的经营理念。而产品的创新和多样性,就可以从容的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规划。如果竞争激烈,则就说明这个市场已经从原来的利基市场转变为了细分市场,甚至是整个市场。
安:(笑容满面)科老就是科老,分析的到位啊。
科:哈哈,小安,别着急夸我,我的问题还没完呢。
安:(表情庄重)科老,您继续,我洗耳恭听。
科:消费者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是否跟行业的头部或热门一定是相冲突的呢?如果一个行业它的头部品牌或热门产品,本身就含有个性化的诉求,同时还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呢?消费者是否就一定坚持通过选择冷门的品牌和产品来体现与众不同的个性呢?如果不是,那长尾理论对于这些行业而言是不是就没有意义?
安:(眉头紧皱、沉思半晌、语气生硬)科老,我认为这个问题是需要数据和案例来证明的。但我坚持我的观点,年轻的消费者是不会轻易拒绝一个有好的评论和口碑的冷门品牌和产品的。
科:(面无表情)好。小安,我记得你的书里讲到,长尾理论的落脚点,是在利基市场的产品可以有无限的货架可以展示,也可以通过评论和口碑产生销售。这一切当然是基于互联网平台。对吧?
安:是的,科老。这两个因素是前提。
科:好的。在这方面我想请教几个问题。第一,互联网平台有没有可能按照利基市场的分类将产品分成如此多的分类呢?这样对于消费者体验会不会有影响?如果不可能,那么利基市场的产品怎么能确保会被搜索到?第二,互联网平台的流量相对是稳定的,这些平台公司所提供的将产品按照顺序进行排序,你有没有发现这些顺序往往是品牌、价格和销量,而正常情况下,在产品搜索界面的首页都是那些热门公司或者叫头部公司的品牌和产品呢?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专注长尾的公司又该怎么做呢?
安:(沉默不语)
科:这里还有一个可能性,行业的热门企业会通过增加他们在互联网平台上的推广内容和力度,来得到更多的流量和曝光度,以影响消费者的决策。
安:(觉得自己必须要说点什么了)科老,这两个问题我认为一是要看利基市场是将市场细分到什么样的程度,现在的互联网平台上的产品包罗万象,是可能有一个特定的分类给到这些利基产品的,这也很容易做到;二是企业要清楚自己的细分标准和优势,同时在平台上进行明确的展示;三是在产品推介上多下功夫,尤其是评论和口碑上。
科:(用手敲了敲桌子)嗯嗯,说的没错。各行各业的整体市场、细分市场和利基市场之间的界定和界限,外观?功能?颜色?市场需求?目标顾客?我想这很难有准确的答案。而这个问题,恰恰会左右我们对“市场细分”和“长尾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这才是真正的关键点啊。
安:(若有所思)
科:(喝了口咖啡)我注意过你书里的案例,大多数都是围绕音乐、影视、书籍创作、网络游戏等精神意识层面的行业。之所以如此,大概就是你所说的第四个因素,生产工具的普及。因为这些领域,消费者是很容易自己参与其中,而涌现出大量的个人产品的。至于消费者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用品的行业,我看你只是强调互联网平台这个无限货架给了零售的利基产品更多的销售机会。你我都知道,在这些领域,我们是会看到绵绵不绝的创新产品,但你认为这些行业产品的多样化,会达到你长尾理论的长尾标准吗?
安:(语气生硬)科老,我的长尾理论虽然说的是长尾,但不代表每一个行业都是或者都要是长长的尾巴,这的确是因行业而定的。尾巴可以不长,但一定要有多样化和个性化,这是消费需求的大势所趋。
科:(若有所思)生产工具的普及。在衣食住行等消费者日常用品领域,也不是没有可能实现个人参与生产,也许随着智能生产、3D打印机的普及等等,终有一天,普通消费者也有可能参与这些产品的生产。到那时候,才真是一个丰饶有趣的时代,你的长尾理论在那个年代一定会大放异彩!
安:(若有所思)
科:小安,我想我没有别的问题了。谢谢你,给我上了一堂长尾理论的课啊。
安:(一脸真诚)科老,您这么说我更加惭愧了,跟您的这次对话,让我意识到长尾理论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谢谢您!
科:哈哈。不管怎么说,长尾理论的确是一个有意义也有趣的发现。但有一点我们都不能忘,企业是以盈利为第一目标的,而盈利大家能想到的最容易的方法是热门的品牌和畅销的产品。所以,长尾理论往深的层面上说,是在考验人的贪心啊。我认为读长尾理论,对于企业主而言,尤其是中小企业主,最大的启发是要扎根利基市场,不急不躁,做好产品多样化和创新,迎合小众市场的个性需求,这样终究会有一番天地。而不能盲目的追求做头部做热门,放弃了自己的优势。这也是对人性的考验吧。
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科老,醍醐灌顶啊!原来您都是站在企业的角度上来思考理论,这样的胸怀和格局,晚辈还差得远啊。刚才如果我有说话不妥的地方,您还请见谅。
科:(摆了摆手)这些都是小事。今天聊的很愉快,下次我们再约。我下山了。
安:(赶紧站起,掏出名片)科老,这是我的名片。期待下次再聆听您的教诲!您下山慢点,回见!
科:好的,小安,回见!
第六章 细分市场
第五节 郑江平讲解细分市场
01
江湖,没有非黑即白的是是非非,有的只是功利和地位的门门派派。营销,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有的只是认知和角度不同的各家之言。
这一句话,在秦晋之整理了《营销管理》的第9章、《蓝海战略》和《长尾理论》后,有了切身的体会。这三本书似乎都跟市场细分有关,但内容却是天差地别。你能说出,谁是对的,谁是不对吗?恐怕没有人能说的出来。他现在迫不及待地期待郑江平的讲解。
今天已是周一,晚上就要给段飞燕讲这三本书的内容了。整个白天,秦晋之都在想着怎么把这三本书串成一条线来给段飞燕讲,已显示自己思考问题的水平,但冥思苦想了这一天,他还是决定放弃了,晚上还是挨个给段飞燕讲吧。凭着“蓝大的武功”和“长尾理论对话录”,应该也会让段飞燕对自己暗动芳心吧。
终于熬到了晚上6点,跟段飞燕上自习去喽!
秦晋之仍然是在郑江平上课的教室最后一排占了座,假装淡定地看着书等段飞燕过来。他没有等多长时间就看到段飞燕进了教室,连忙站起来挥了挥手,段飞燕便带着微笑走了过去。
也许是因为这几天出去旅游的缘故,段飞燕的脸蛋看上去黑了一点,在秦晋之眼里,这种透红的黑让段飞燕看上去更漂亮。
段飞燕坐下后,秦晋之也没说话,只是脸露微笑看着她,他刻意让自己的眼神看上去是真诚而不是深情,现在还没到时候呢。段飞燕看了秦晋之一眼,没有表示不出不快,当然也没有露出愉悦的表情。这对秦晋之来说,已经足够了。今天短暂的凝视只是一种试探,段飞燕的反应让秦晋之看到了如穿透云层的阳光般的一抹希望。
试探工作已经结束,接下来就是要一本正经的讲内容了。秦晋之正了正色,尽量让自己的声调很平淡,开口对段飞燕说道,“今天要讲的内容挺多的,我估计得讲一会。咱俩还要再讨论下,刚好我也有问题没想明白。晚上李军过来接你吗?”
段飞燕眼里闪出一丝不快,回答道:“他啊,说是今天晚上有什么游戏的比赛,没时间来接我了。”
哦?这是有惊喜啊。秦晋之连忙说道:“那到时候我送你回宿舍吧。”
段飞燕倒也没有扭扭捏捏,很爽快地答应了。秦晋之内心一阵激动,他已经忍不住在想晚上送段飞燕回去的路上聊点什么。
祝关注我贴子的小伙伴们七夕情人节快乐!有情人终成眷属,单身的你会马上遇到那个他(她)。
第六章 细分市场
第五节 郑江平讲解细分市场
02
自习室里一片寂然,偶尔的翻书声和微信提示音,并没有显得嘈杂,反而更像是在提醒你,教室里是多么的安静。
秦晋之压低声音,开始施展浑身解数给段飞燕讲起市场细分的内容。讲《营销管理》第9章的时候,秦晋之强调了年龄、收入、消费标准、需求、行为特征和价值观,这六个自己所总结的细分方法,还有自己所想到的那四个问题。他在讲的时候特意留意了下段飞燕脸上的表情,可惜段飞燕只是若有所思的轻轻点着头。没关系!开始讲“蓝大的武功”!
果然,一讲到蓝大先生武功的“三起手四招四式三原则”,秦晋之发现段飞燕看了下自己,眼神中带着惊讶和钦佩,终于看到了所期待的表情!秦晋之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上去沉稳从容。在讲解《蓝海战略》的时候,秦晋之决定开始他的第二次试探。他装作无意的将自己胳膊慢慢往段飞燕胳膊上贴去,终于,他“不小心”将自己的胳膊和段飞燕的来了个亲密接触。由于是夏天,两人都穿的短袖,秦晋之能够从胳膊接触的地方感受到那份柔软和光滑,心中不禁一荡。另他激动的是,段飞燕并没有马上将胳膊挪开!她仍侧着身子在认真地听着秦晋之的讲解。是她没有注意到?不能吧,这么明显的接触。她喜欢自己?这好像现在也不可能。不过,这至少说明她对自己一点都不反感。秦晋之心潮澎湃啊,当然脸上还是很淡定地继续讲着。
好景不长,没过一会,段飞燕还是轻轻挪开了胳膊,秦晋之并没有失望,也没有继续再把自己的胳膊“不小心”贴上去,一次就足够,再来的话说不定段飞燕就会反感了。
讲完了“蓝大的武功”,接着就是“长尾理论对话录”。这个对话录再一次让段飞燕折服,她实在很好奇秦晋之是怎么想到的。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终于秦晋之将这三个内容都讲完了。随后秦晋之提出了自己思考的问题,但显然段飞燕也没有办法给出答案。两人看了下时间,已经9点多。段飞燕提出回宿舍再消化消化这些内容,秦晋之虽然不舍,但实在找不到理由拒绝,于是两人便收拾东西离开了自习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