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策略九问》--决定复杂销售成败的九大思考(由时代光华出版发行)

  作者:珞珈山麓 回复日期:2009-09-04 10:39:15 
    曲高和寡 非曲难听,而是曲令听者顶礼膜拜,不敢轻出妄言!
  =============================
  
  不敢当,不敢当!
  作者:easternshell 回复日期:2009-09-05 00:35:40 
    对于这类文章,我希望越少人看到越好, 少些竞争对手,呵呵
  ===================
  
  呵呵,不至于吧!
  你太抬举了!
  那策略销售和销售漏斗是什么关系呢?
  在我们利用销售漏斗做预测时,经常会把漏斗的不同阶段赋予不同的百分比,来标注这个阶段成交的可能。比如在意向阶段是10%,立项阶段是30%,方案阶段是50%,商务阶段70%。假如我们有个项目预算是100万,项目进展到方案阶段时是50%的概率,即预测收入为50万,如果到了商务阶段是70%的概率,预测收入为70万。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当某个项目进入到商务阶段时,我们的成交概率是70%,会有70万的预测收入。但这时候有三家公司参与竞争,每家预测的收入都会有70万的话,这个项目在三家的漏斗里预计产出是210万,而无论哪家中标,客户最终的成交只有100万。也就是说必然有其他两家公司,预测从70万变成0。
  其实在漏斗里面,不是所有的项目都是我们的,也可能是竞争对手的。这时候我们需要在漏斗的横面中标注上“风险值”,比如最左边是我们最有优势的,中间我们与竞争对手旗鼓相当,最右边的我们基本没有什么优势,很可能是竞争对手的项目。所以我们不能单纯地看项目在“上下位置”哪个阶段,还要看项目处于漏斗“左右位置”,即我们的安全系数。
  也就是说,在漏斗的每个切面,都要根据当时的形势进行分析,确定我们的优势与劣势,从而形成的就是我们在策略销售中谈到的“项目温度”,从0到100的温度,这个温度就是在这个阶段我们赢单的百分比。
  由此可见,当某个项目在方案阶段,我们漏斗预测为50万时,这是不完全准确的。我们根据策略分析发现,我们的项目温度为45度,即在这个阶段我们的优势只有45%,那么我们的销售预测为50万的45%,即22.5万,这个销售预测会相对客观和准确。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避免因为某个项目的成单或丢单,销售收入的预测会有大幅度的起伏。
  还是上面的例子,在这个项目的方案阶段,我们通过形势与策略定制,明确了我们整体的应对策略,包括面对每个客户角色的策略和行动计划,这个销售计划的有效执行,会把项目从方案阶段,有效地推进到下个销售阶段。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销售漏斗关注的是整个销售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变化的进程。而策略销售是静态的,是漏斗的一个切面,他能够让我们随时停下来分析项目的形势,制定有效的策略,顺利把项目推向漏斗的下一个阶段,直至成交。
  策略销售与销售漏斗的关系,一静一动,一阴一阳。
  
  征求大家一个问题,
  
  如果我再开一个关于技巧的贴子,
  比如叫作“信任五环--积累客户信任的拜访技巧”,
  是续在这后面,还是再开一个贴?
  作者:wu0232 回复日期:2009-09-06 20:43:15    
     公司里唯一和销售接近的职位,也就是售前工程师。
     我想了下,要么做两年,跳到大代理商去做销售;要么转售前。不知道你的意见如何?
  =========================
  
  你好!
  首先祝贺你!
  对于刚到一家企业工作1个多月,我坚信你看清真相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我看清公司的销售,至少用了五年的时间,但还不敢说真相。
  
  我给你的建议,即来之,则安之,毕竟是外企,各方面应该不错。
  但不是告诉你没有目标,我们不能放弃梦想。
  
  从现在开始,不要做你自己,做企业的一员,先真正把自己融入到企业中去,耐心地观察,认真地思考,尽力地做事,夹起尾巴做人。
  不要有太多的想法,也不要有太多的性格,做到“无我”,先看明白,再听明白。
  
  与此同时,利用每个机会,最好地完成每件你应该完成的事情。你应该让你慢慢变得与众不同,直到创造一个“无可被取代的位置”。
  
  你的“出位”,不是因为你有想法,而是因为领导觉得你很优秀。从销售角度来说,不是你的理由,是领导(客户)的理由。
  
  你是不是售后最优秀的?
  是不是客户和同事被你“服务”后下次还非常(或只想)让你去?
  如果不是,建议先把这件事情做好!!
  
  供参考!
  作者:wu0232 回复日期:2009-09-06 20:44:50 
    征求大家一个问题,
      
      如果我再开一个关于技巧的贴子,
      比如叫作“信任五环--积累客户信任的拜访技巧”,
      是续在这后面,还是再开一个贴?
    
    ==========================================
    个人觉得续在后面也挺好~~ 呵呵
  ========================
  
  理由是什么呢?
  作者:leeriy 回复日期:2009-09-07 08:51:37 
    建议还是分帖吧,九问是道,五环是术,主题不太一致。
    
    如果能改主题名字的话倒是可以合一起
  =============================
    个人建议还是分贴吧,大多数人进一个帖子是看帖子主题是否是他感兴趣的。“信任五环--积累客户信任的拜访技巧”这个主题本身就够吸引眼球了
  =============================
  
  欧啦,准备再开一贴!
  不过要等段时间,等我把这门课讲给500人以上听过、不断完善之后再回来和大家分享!
  什么是专业化销售
  
  说到专业化,很多人会想到西装革履、满腹经纶,谈起来头头是道,会想到熟悉产品、掌握业务,能够给客户提供咨询和建议。
  那究竟什么是专业化,什么是专业化销售呢?
  大前研一曾经在他的《专业主义》中对专家有如此定义“专家要控制感情,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才把他们称为专家。”
  在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专家的几个要求和特征,这些特征也适用于专业化销售。
  首先,专业化销售能够控制感情,是靠理性行动,不是想当然的所为。当销售遇到一个项目时,我们能够理性地思考,而不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想当然地冲上去。我们碰到的客户的支持或反对时,也不能基于自己的个人好恶而取舍,而是能够冷静地思考,严谨地分析,客户为什么会支持、为什么会反对,他们的结果是什么,他们的赢是什么,而我们的销售难以做到的,就是按理性行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而不是自己喜欢、或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事。
  其次,专业化销售应该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是销售的基础和根本。如果没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那么我们就没有办法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解决方案,也就不能赢得客户的长期认可。
  最重要的,就是无一例外地以客户为第一位,始终以客户为中心,关注客户的认知和概念。我曾见过到我们的销售和专家对客户讲“你们的思想太落伍了”、“你们的模式太陈旧了”,他们认为自己掌握的是最先进的理论,总想把自己的认知强加给客户,完全忽略了客户的概念和认知。
  最后,具有永有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销售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也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销售的路上困难重重,只有拥有好奇心和进取心,激励自己不断探索前进,我们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销售。
  我认为,专业化销售是一种照顾客户感受、想客户所想,能够真正的发自内心和客户实现多赢的销售态度,技巧和知识作为这种专业态度的实现手段,实现“以道驭术”。知识和技巧的应用,都要以“为客户着想”为宗旨,真正把销售的成功建立在客户成功的基础上,唯有如此,才会成为真正的专业化销售,也才能依靠专业化销售而生存下去。
  
  (下节:成功销售的必备素质)
  什么是专业化销售
  
  说到专业化,很多人会想到西装革履、满腹经纶,谈起来头头是道,会想到熟悉产品、掌握业务,能够给客户提供咨询和建议。
  那究竟什么是专业化,什么是专业化销售呢?
  大前研一曾经在他的《专业主义》中对专家有如此定义“专家要控制感情,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才把他们称为专家。”
  在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专家的几个要求和特征,这些特征也适用于专业化销售。
  首先,专业化销售能够控制感情,是靠理性行动,不是想当然的所为。当销售遇到一个项目时,我们能够理性地思考,而不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想当然地冲上去。我们碰到的客户的支持或反对时,也不能基于自己的个人好恶而取舍,而是能够冷静地思考,严谨地分析,客户为什么会支持、为什么会反对,他们的结果是什么,他们的赢是什么,而我们的销售难以做到的,就是按理性行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而不是自己喜欢、或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事。
  其次,专业化销售应该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是销售的基础和根本。如果没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那么我们就没有办法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解决方案,也就不能赢得客户的长期认可。
  最重要的,就是无一例外地以客户为第一位,始终以客户为中心,关注客户的认知和概念。我曾见过到我们的销售和专家对客户讲“你们的思想太落伍了”、“你们的模式太陈旧了”,他们认为自己掌握的是最先进的理论,总想把自己的认知强加给客户,完全忽略了客户的概念和认知。
  最后,具有永有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销售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也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销售的路上困难重重,只有拥有好奇心和进取心,激励自己不断探索前进,我们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销售。
  我认为,专业化销售是一种照顾客户感受、想客户所想,能够真正的发自内心和客户实现多赢的销售态度,技巧和知识作为这种专业态度的实现手段,实现“以道驭术”。知识和技巧的应用,都要以“为客户着想”为宗旨,真正把销售的成功建立在客户成功的基础上,唯有如此,才会成为真正的专业化销售,也才能依靠专业化销售而生存下去。
  
  (下节:成功销售的必备素质)
  一句话:
  
  一个伟大的品牌下面,背后往往隐藏着一群平庸的销售!
  成功销售的必备素质
  
  很多朋友曾经问“我适合做销售吗?”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无法回答。
  冷静下来想一想,当我们把自己“销售”给一个女人让她嫁给我,当我们把自己“销售”给一家公司从而得到一份工作,当我们把自己“销售”给上级从而获得那个人人渴望的位置,当我们把自己的想法“销售”给家人而赢得他们的支持,我不都是在销售吗,人生何处不销售?
  销售的门槛不高,人人都可以做销售,但想要做一个成功的销售很难。大家对成功销售的定义很多,比如完成公司的业绩、能够挣到大把的钱、轻轻松松自由自在等。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从知识和能力结构来看,自我管理、专业的知识、有效的销售技巧、周详的分析策划能力等是成功销售的必备素质。
  
  自我管理
  
  销售是一项人与人打交道、高手之间博弈的艺术,考验着一个人的综合能力。销售处处充满了挑战,在复杂销售中往往因一招不慎则满盘皆输。销售的失败多于成功,我们不得不在深夜自己舔愈自己的伤口,在第二天早晨投入下一场战斗。
  世事艰难,江湖险恶,一名销售在花花世界中以什么样的“发心”从事工作,能不能保持“正直诚恳”的为人处事原则,这决定了他在销售的路上能够走多远。过度追求名利,用尽各种技巧,只看中短期利益,弃客户与公司的利益于不顾,甚至借机中饱私囊,不能以爱人之心服务客户,不能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从事销售,那么注定了他成为销售之路上的一名勿勿过客。
  成功的销售应该能够自我调整心态,保持积极向上但不盲目乐观。项目成功了能够分析项目的成功之处,看到其他人所做的贡献,项目失败了能够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在下次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能够把事情“看开”的销售,工作中来总能应付自如。
  沟通能力是销售的最基本能力。沟通不是口若悬河、喋喋不休,而是有效的提问和倾听,站在客户角度关注对方的想法和感受。销售应该知道如何使用自己有效的时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最有价值、最有效的事情,所以应该具备时间管理能力。只有勤奋努力和付出的销售,才会得到比别人更丰富的回报。
  现在很多行业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在高科技行业,无论是产品知识还是销售技能,还是对销售和服务的模式,无时不刻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变是世界唯一的不变,如何能够适应各种突如其来变化,决定一名销售能否生存下来、成为出色销售的关键。
  
  作者:shuiyingshenyuan 回复日期:2009-09-08 06:04:11 
    必须接这个开, 这样你才有持续的影响力.
    快点发吧, 也不枉费我这么早起来支持你.
  ======================
  
  感动啊!!
  有用的知识
  销售应该具备专业知识。专业的知识包括客户业务知识、客户行业知识、产品技术知识及公司相关知识。这些知识是我们与客户沟通和相互理解的基础。我们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够听懂客户说的话、理解客户的意思、体会客户的感受,才能够将我们的产品技术与客户的概念结合起来,才能将我们独特的差异优势变成客户的价值。
  销售应该具备为客户提供咨询和方案的能力。基于客户的企业及业务特点,能够有效把握客户的需求,结合客户的需求和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能够为客户提供咨询建议和解决方案。很多专业知识正是在销售的调研分析和方案制作过程中,才逐渐完善的。
  销售应该是个杂家。除了专业知识,很多成功的销售在某些领域或某几个领域有着较深的研究,或者历史、地理、人文、体育、文化等涉猎广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找到与客户感兴趣的话题,迅速接近与客户的距离。所以很多销售都有阅读的习惯,每天晚上不看点儿什么,他就无法入睡。
  有效的销售技巧
  有效的销售技巧是作为一名销售骑马、射箭、挥刀、舞枪的基本功。无论有再好的销售机会,制定了再好的策略,都需要销售面对客户来完成。销售技巧是推进销售进程的根本能力。
  有效的销售技巧中,专业的沟通技巧是销售的关键能力。沟通的本质是能够“问明白、听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做明白”。
  基于沟通技巧,我们才会有客户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技巧,调研技巧、方案呈现技巧、客户疑虑排除技巧、商务谈判技巧、成交技巧等一系列专业的销售推进技能。
  周详的分析策划能力
  周详的分析和策划能力,正是本书写到的“形势分析与策略制定”的能力。如何能够根据当前形势、客户的内部结构、每个人的态度和反馈,我们在这个项目中优劣势,制定有效的策略。这是在复杂销售中成功销售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
  形势分析和策略制定能力,需要销售能够有地收集各处有用的信息,将这些信息以严谨、合理的思维逻辑进行分析,基于我们自己的实情情况进行战略性的思考与部署,从而制定有效的策略。制定策略后能形成有效的销售计划,并且能协调适当的资源来完成这个计划。复杂销售中的销售,就是一场战役的指挥官,运筹于帷幄,而决胜千里。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想明白“为什么”的人,能解决一切“怎样的”问题。
  
  作者:zyrff 回复日期:2009-09-07 23:02:04 
    我们把自己“销售”给一个女人让她嫁给我比我们把自己“销售”给一家公司从而得到一份工作难太多了
  =====================
  
  哈哈,因人而异
  作者:红尘悟 回复日期:2009-09-08 17:41:05 
    你的“出位”,不是因为你有想法,而是因为领导觉得你很优秀。从销售角度来说,不是你的理由,是领导(客户)的理由。
    ---------------------------------------------------------
     我觉得寒兄的想法和做事几乎都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出发,这个从理论上来说是正确的。但是有些客户有例外
  ==============================
  
  当然,你说的情况也是存在,因为也有不理论或不讲道理的客户。但从大多数情况来看,人是拒绝被推销的。
  就象我们在大家街上看到自己苦苦寻找已久、家里非常需要的一个小商品时,正是因为那个推销的人对你喋喋不体,我们甘愿放弃此次购买。因为在我们看来,我们自己的“选择权”和“决策权”被剥夺了,自己的事情被那个销售员做主了!这种感觉是极其不爽的!
  
  从人性和心理学的角度来讲:
  感觉到自己有价值并被尊重,这是人的本性中最深处的渴望
  让对方感觉他在我们面前很重要,他们就会认为我们有魅力
  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潜在的需求,他们的想法、行为和成就被认可……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恕,就是站在对方角度上想问题。
  所以周易中的泰卦,就是“天下地上”,换位思考。
  开始总结吧:
  
  策略九问之要点回顾
  
  单一销售目标
  
  单一销售目标是每次销售所实现的具体任务,通常:
   与我们的产品、服务或方案直接相关;
   具体、清晰、简洁的;
   可定义,可衡量的,如:有明确使用部门,应用范围和目标等;
   有明确的预算的;
   有时限的;
  如:在某时间卖一定数量的具体产品给谁。
  
  
  客户的概念
  
  概念是客户对方案及方案价值的认知,包括内心的感受、评价、愿景、想法等。
   概念是个人的,不是公司的
   想要实现、解决或避免什么
   概念是不断变化的
   有时是无法清晰表达的
   客户基于方案符合他的概念而做出决定
  
  开始总结吧:
  
  策略九问之要点回顾
  
  单一销售目标
  
  单一销售目标是每次销售所实现的具体任务,通常:
   与我们的产品、服务或方案直接相关;
   具体、清晰、简洁的;
   可定义,可衡量的,如:有明确使用部门,应用范围和目标等;
   有明确的预算的;
   有时限的;
  如:在某时间卖一定数量的具体产品给谁。
  
  
  客户的概念
  
  概念是客户对方案及方案价值的认知,包括内心的感受、评价、愿景、想法等。
   概念是个人的,不是公司的
   想要实现、解决或避免什么
   概念是不断变化的
   有时是无法清晰表达的
   客户基于方案符合他的概念而做出决定
  
  开始总结吧:
  
  策略九问之要点回顾
  
  单一销售目标
  
  单一销售目标是每次销售所实现的具体任务,通常:
   与我们的产品、服务或方案直接相关;
   具体、清晰、简洁的;
   可定义,可衡量的,如:有明确使用部门,应用范围和目标等;
   有明确的预算的;
   有时限的;
  如:在某时间卖一定数量的具体产品给谁。
  
  
  客户的概念
  
  概念是客户对方案及方案价值的认知,包括内心的感受、评价、愿景、想法等。
   概念是个人的,不是公司的
   想要实现、解决或避免什么
   概念是不断变化的
   有时是无法清晰表达的
   客户基于方案符合他的概念而做出决定
  
  技巧类课程也是按概念开篇的,可见客户的概念是个很重要的东东
  决策角色
  最终决策者EB:
   做出决策不需要再请示他人
   在否定意见下能做出肯定并生效
   在肯定意见下能做出否定并生效
  技术选型TB:
   规范的制定者或执行者
   项目决策中拥有否定权
   他不能让我们成功但能让我们不成功
  应用选型UB:
   使用我们的产品或方案并从中受益
   其成功与我们的方案有直接关系
  销售顾问Coach:
   他能够在销售中指导我
   我相信他,他相信我,我们之间完全互信
   他被客户的决策层所信任
   他对我有十足的信心,交希望我赢
  
  兴奋地告诉大家,技巧类的东东,已经讲过几次,内容也日益完善了。
  等着我开始8销售技巧吧。
  
  不过估计要慢慢8。
  决策角色
  最终决策者EB:
   做出决策不需要再请示他人
   在否定意见下能做出肯定并生效
   在肯定意见下能做出否定并生效
  技术选型TB:
   规范的制定者或执行者
   项目决策中拥有否定权
   他不能让我们成功但能让我们不成功
  应用选型UB:
   使用我们的产品或方案并从中受益
   其成功与我们的方案有直接关系
  销售顾问Coach:
   他能够在销售中指导我
   我相信他,他相信我,我们之间完全互信
   他被客户的决策层所信任
   他对我有十足的信心,交希望我赢
  
  作者:a5502 回复日期:2009-09-09 23:16:57 
    再顶!明天就要到新公司报到了,以前做家具销售,主要市场以本市各县为主。这次是做无线通讯设备,客户以通信运营商为主,市场则是国内外,我做国内的。跟以前的差太多了,还好跳行成功,不过接下去可能要全国四处跑了。看来,挑战又来了。
  ==================
  
  祝贺你进入IT(挨踢)行业!!
  作者:a5502 回复日期:2009-09-09 23:16:57 
    再顶!明天就要到新公司报到了,以前做家具销售,主要市场以本市各县为主。这次是做无线通讯设备,客户以通信运营商为主,市场则是国内外,我做国内的。跟以前的差太多了,还好跳行成功,不过接下去可能要全国四处跑了。看来,挑战又来了。
  ==================
  
  祝贺你进入IT(挨踢)行业!!
  反馈模式
   如虎添翼:增长模式G,我希望能变得比现在更好
   亡羊补牢:困境模式T,我遇到麻烦要解决,否则后果很严重
   我行我素:平衡模式EK,我觉得现在挺好的,没必要改变什么
   班门弄斧:自满模式OC,我比别人强多了,改变什么?要改变说不定还不如现在呢!
  
  支持程度
   +5热情拥护
   +4大力支持
   +3支持
   +2感兴趣
   +1认知相同
   -1应该不会拒绝
   -2不感兴趣
   -3作负面评价
   -4抗拒你的建议
   -5坚决抵制你的销售
  
  影响程度(影响模型)
   每个角色的参与度有多深
   他们的影响度究竟有多大
   项目各阶段谁更有影响力
  
  结果与赢
  结果是方案对客户组织带来的影响
   方案对业务产生影响
   可数的,可测量的,可量化的
   公司层面的,通常影响多人
   源于业务需求
  赢是你对客户个人利益的实现
   方案对个人利益的影响
   无形,不可测量,不可量化
   个人层面的,只是个人感受
   面向自己的概念
  
  绿旗与雷
  绿旗:用以标注我们的差异化优势
   客户曾购买我们的产品并比较满意
   领先竞争对手
   支持度大于+3
   反馈模式为G和T
  雷:标注我们潜在的风险或威胁
   我们要解决的不利情况
   遗漏的或不确定的重要信息
   支持度小于等于-3
   客户对我们销售不利的反馈态度EK和OC
   客户方未接触过的关键人
   客户方新出现的关键人
   可能的组织机构重组
   关键人可能发生的职位变化
   任何不确定的信息
  我们的销售行动要针对“ 雷 ”以减少不利和未知风险
  
  资源策略
   资源的使用有明确的目标
   针对具体的要解决的问题
   熟悉资源在于组织中的分布情况
   资源不求最好而重在适用性
   资源对客户反馈和支持程度的知会与重视
   与资源的沟通和互信
  
  策略分析过程
  
  1、明确目标
   明确目标:明确本销售项目的目标
  2、判断态势
   总体局面:确定项目形势和竞争对手
   总体感知:标明你的项目温度
  3、角色分析
   角色判断:确定所涉及的关键人和角色
   了解变化:识别他们每个人的最新变化
   分析态势:分析并判断每个人的反馈形态和支持度
   剖析价值:分析我们给每个角色带来的企业价值和个人价值
  4、制定策略
   设定目标:确定每个角色对你的反馈形态和对支持程度的目标
  5、行动计划
   确定行动:列出你能采取的各种可能的行动,并确定最佳的行动计划
  6、资源部署
   资源调动:根据行动计划部署你可调用的各种资源
  
  自从总结完赢得信任的拜访技巧,几次压抑先不发贴的想法,但还是忍耐不住,上来聊聊,因为有太多的想法,总怕忘了。
    可真正下笔写的时候,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这个《信任五环》的贴子和《策略九问》不同,准备在线聊,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废话少叙,开聊!
    
    现在互联网如此兴盛,很多人成了网购狂,特别迷恋在网上买东西。连企业之间也开始通过互联网做生意,俗人称之为B吐B。
    那天我哥们小朱问我:“你说互联网都这么发达了,网络交易平台越来越普及,还要你们销售干什么?”
    因为咱玩儿过策略九问,没有犹豫地问他:“让你在网上找个老婆,不见面直接结婚,你肯吗?”
    “那不一样!”小朱不服。
    “有什么不一样?”我问。
    “照片看不出感觉!再说了,这是娶老婆,不是买东西!”小朱反驳说。
    “娶老婆和买东西有什么区别?”我觉得小朱挺上道的,故意逗他。
    “娶老婆是用来过日子的,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一旦粘上了就甩不开,找不对付得受一辈子罪。买东西不一样,用完拉倒,不好用扔了也不可惜!”小朱感觉有点儿不对劲儿,但说不出是哪儿。
    “还有吗?”我问。
    “还有,还有不一样的,就是娶老婆我自己做不了主,至少我爸我妈得拿意见,再说了,还有那边她爸她妈的意见,说不定,有几个闺中好友也帮着出出主意呢!买东西,只要我有钱,看着顺眼我就买了。”小朱已经开始觉得有点儿无聊。
    “你能确保他看上你吗?”我问小朱。
    “废话,咱这么帅!”小朱抬着下巴卜拉卜拉脑袋。
    “就你,切!我再问你,娶老婆和买东西有什么共性吗?”我又逗他。
    “要说共性嘛,就是满足我的需求喽~~!一个是满足过日子的需求,一个是满足使用的需求。哈哈!”这小子一肚子坏水。
    我告诉他:“我们做销售的,做的就是这种要见面才能找到感觉的销售,那些不用见面也能销售的东西让网络去卖吧!”
    “为什么有些东西只有见面才能销售?”小朱开始好奇。
    “因为啊,因为你怕她的照片被PS!”
    “和你说正经的呢!快说!”小朱被愚弄之后有些急。
    “因为我们做的是企业对企业的销售,因为企业对企业,不是一个人说了算,要有很多人参与意见,总不能让负责采购的打印一堆照片和说明给领导汇报吧,这是其一。
    企业对企业的销售也不是买完就完了,买来要用到生产或自己的经营上去,后续出了什么质量问题、运行事故什么的,得要有人负责,所以对方必须靠得住,他们必须要见到人,这是其二。
    这种销售一般金额都比较大,或者交付周期或合同期限都比较长,不是一两下就能搞清楚的,他们更需要选择信任的一方来做。这是其三。
    其四,企业在采购的时候,选择供应商的理由是多方面的,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想法,都有个人的需求,那得谈。
    其五呢,就跟你网上找女朋友一个道理了,必须要见到真人才有感觉,因为人与人的交流,不是靠一两次会面完成的,也绝大多数不是单纯靠语言完成的,眼神啊、动作啊啥的,都能反应出心事。
    告诉你,我们做的,这叫复杂销售!”
    小朱若有所思。
    这时候,我又告诉小朱:“告诉你,天下最不可能失业的,就是销售!”
    “那我咋失业了呢?”小朱郁闷。
    “你叫销售吗?你叫推销员!”我郑重地告诉他。
  
  请见贴子: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20/1/220413.shtml
  
  作者:入梦惊风 回复日期:2009-09-15 22:36:21 
    我也做了多年销售了,但是还是很少见到总结得这么全面得帖子。
  ================
  客气!这个贴子的内容,很快要重新修改完善。
  欢迎提些建议!
  楼主寄言:
  
  如果大家对贴子中提到的策略方面有什么需要交流的内容,或有什么指点或意见,欢迎提出来!
  虽然贴子内容结束了,我还会常回来看看。
  
   老寒
  作者:韦小花 回复日期:2009-09-14 13:46:26 
    色兄 小弟我才毕业 进了家南京的二类国企做医疗器械的销售 区域就苏北二市
        
        怎么能改变这现状呢
              
        恳求指教
  =========================
  色兄是怎么说的呢?
  一起分享一下!
  给大家一段《信任》,可以感受一下与《策略》有什么不同!
  
  
  
  所见各不同
  
  两天的时间确实不长。但就在这短短的两天之内,小杨和小朱在他们的项目上让我看到了很有意思的事情,小杨忙得不亦乐乎地和客户交流,结果却是客户不想再见到他,而小朱则根本找不到交流的机会。为此几个兄弟又聚在一起了。
  小马、小牛、小熊那三个兄弟觉得多此一举,小杨也感觉没什么必要,只有小熊对此次小聚充满了期待。小熊是带着问题来的,他现在是希望亡羊补牢(也就是策略九问中说到的T),而小杨和小熊、小马是我行我素(EK),小牛自觉得作关系型营销如鱼得水,我们研讨这些对他来讲真是班门弄斧(OC)。
  “老寒,你这次聊点儿啥?”小马首先发问,他好像因为聊天而耽误他做拜访客户的准备而有些急躁。
  “这次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个看似无聊,但比较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到底为什么拜访客户。”我直切话题。
  小熊看看我,又看看大家,慢吞吞地说:“为什么拜访,上次不是说了吗,‘请客户上楼’嘛!”说完不点儿不耐烦地又手交叉一抱,靠在椅背上。
  “小熊说的没错,是说了。我们再想想,客户为什么同意见我们呢?”我又问大家。
  小杨这次把话题接过来:“因为我们是大公司,我们有他们想要的解决方案啊!”
  “他们真的需要解决方案吗,如果真的需要,他又为什么需要呢?”我问。
  小牛也被逼得感觉超无聊,抢话说:“就是因为有需求、要解决问题呗!”
  “小牛说得不错,一定是客户有需求才会购买。那么我们想过没有,客户为什么会有需求呢?”我又追问了一句,这个问题问完,我应该可以沉默了。
  大家彼此目目相觑,这次没有人再接话。我也没有继续说,而是略带迷惑地看着大家。小杨接着说:“我觉得这个问题有点儿无聊,客户当然会有需求了,只不过是他们有时候不知道自己有需求而已!”
  我转头看看一句话没说的小朱,他一脸茫然地看着我。
  我没有说话,打开笔记本上一幅宝马车的广告照片,蓝天白云下一辆宝马车飞奔在高速上,越发衬托得宝马车高贵典雅。我问大家:“你看到这个照片,想起了什么?”
  “是宝马!”小朱率先脱口而出。
  我冲他微笑着点点头,没有接话,然后大家开始你一言我一语说起来。
  “昂贵”
  “身份!”
  “尊贵!”
  “比奔驰内敛!”
  “速度!”
  “舒适!”
  “我的奋斗目标!”
  “我的理想!”
  “我想到了蓝天白云!”
  “放松!”
  ……
  我问大家:“还有呢?”
  “代步工具!”
  “费油!”
  “保养贵!”
  “维修贵!”
  “我买不起!”
  “是啊,即使买得起,我能不能养得起!”
   ……
  我笑着说:“看到这个图片,大家能有这么多的联想,并且每个人的认知也不相同。那好,假如现在有个汽车销售商向你推销这款宝马,你会买吗?”
  “开玩笑,当然不会!这样的销售也太笨了,连目标客户都找不对!”小杨笑着说。
  “如果销售商告诉你,现在这款车一折销售,在你购买能力范围之内,你会买吗?”我问。
  小牛想了想,说:“我可能会买,虽然买了我养不起,我转手卖给别人,能挣不少钱呢!”
  我接着小牛的话说:“至少你不是自己开,对吗?那好,现在卖汽车的销售拼命给你介绍这款车的性能、舒适感,告诉你这车代表的是尊贵和形象,你会感兴趣吗?”
  小牛没有说话,而是轻轻地摇摇头。
  我看大家没有说话,接着把把小杨所在ABC公司的LOGO打开,问:“大家看到这个图片,又想到了什么呢?”大家又开始活跃起来。
  “工作!”
  “业绩指标!”
  “压力!”
  “我的收入!”
  “奖金!”
  “在这样的企业工作,感觉自己是个‘白骨精’,白领骨干加精英!”
  ……
  我听了大家说了一些后,又问大家:“我们刚才说的,都是站在我们自己的角度,如果我们站在客户的角度,客户看到这个LOGO,会想到什么呢?”
  “高新技术企业!”
  “管理软件!”
  “信息化!”
  “能够解决客户的问题!”
  “服务及时!”
  “价格高!”
  “技术先进!”
  “能够优化管理流程!”
  “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知名度高!”
  ……
  大家越说越多,各种社会评价也随之而来,大家的看法真是五花八门,并没有统一的、共同的认知。等大家说得差不多了,我又开口了:“好了,刚才看到一个宝马的照片,我们想到了二十多种印象。刚才看到ABC公司一个简单的LOGO,大家又有这么多种认知。我想问问,你知道客户看到或想到ABC的时候,他们的头脑中第一反应是什么呢?
  小朱看看小马,又看看小杨,说:“可能是我们的服务不够及时吧?”
  小马说:“客户肯定想,如果能够便宜一些就更好了!”
  小牛也开口说道:“客户想到的,是做出政绩、或者是挣钱的工具!”
  “既然大家看到这个公司,都会有几十种印象或认知,客户具体是怎么想的,他们的认识或期望是什么,我们怎么知道的?”我问大家。
  “猜的呗!”小熊随口而出。
  “这是根据我的经验判断的,什么样的客户有什么样的需求和想法,我碰到的比较多了,有时候是可以推测出来的!”小杨看了眼小熊,然后冲着我说。
  其实这时候,大家已经开始有些心虚了。我又问:“当客户同意见我们、在繁杂的工作中留出宝贵的时间和我们交流的时候,我们知道他在想什么吗?”
  小杨皱起眉,抿着嘴,轻轻地摇了摇头,大家也陷入一片沉寂。
  
  
  岳父要买车
  
  “那好吧,我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我身边、现在还在继续……”接着,我开始给大家讲述我真实的故事。
  我的岳父前两年退休后一直在家闲居,以写作出书为乐。两个月前的一次,我的岳母突然跟我和爱人无意中说起我岳父想买辆车。我和爱人相互看了看,会心地一笑。我们早就发现,岳父在退休之前就开始用单位的车练习,让他的司机教他怎么开。那段时间我们每次开车去看他们,他都要亲自开上几把。难怪当时如此努力地学习,原来是为这个计划准备的。
  爱人说,好啊好啊,咱早该买辆新车了,既然我爸想买咱就买呗,大力支持!
  岳母说,不用你们支持,我们工作了一辈子,钱不是问题,你们做好参谋就行了。
  我问岳父,爸,买吧,买了车出个门也方便。
  爱人说,就是,将来还可以帮我们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呢!
  岳父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那还真是我想做的事情!爱人是独女,加上女儿乖巧可爱,岳父对我们四岁的小女儿疼爱有加。
  我问,爸,你看上什么车了?
  岳父说了句,买就买帕萨特1.8T。
  我看了看爱人,未置可否。我知道大众系的车是很不错的,并且那是一款非常经典的车,现在出的新领驭也挺好。当年我有次和一家代理商去拜访客户,开的就是那个车。在高速上飞奔到180迈时仍然特别平衡,那感觉真是不错。
  听说岳父说要买帕萨特1.8T,我立即回应说,好啊,爸,从下周咱们就开始去转4S店!
  从那开始,我们踏上了选车的历程。
  第一次去的是上海大众的4S店。
  一步门,店里的销售看见我们,走上来说:“你好,看车啊!”
  我说:“嗯,随便看看!”
  我正说着,岳父就走到一辆帕萨特1.8T旁边开始围着鉴赏。而我陪着岳父转了转之后,转身向旁边的一辆途安1.8T走去。我曾经和朋友聊起来,朋友向我推荐过这款车,因为这款车坐上去视线比较好,在市里看车会很舒服,并且这车的最高版本有七个座,如果家里去旅游,我们三家加上姥爷姥姥、爷爷奶奶,正好可以坐下。
  我看着在帕萨特旁边转悠的岳父,轻声说,爸,你看这车宽宽大大的,视线也好……
  销售在旁边说,这款车卖得挺好的。
  岳父跟着我转了一圈看看,说,这车看上去就不像个车!
  销售看看我,有些愕然。我也看了看岳父,没有说话。岳父又走到帕萨特旁边,指着相邻的两辆车问销售:这两款有什么区别?
  销售说,这两款车都是帕萨特1.8T,左边这个是手动基本款,右边那个是手动豪华版。
  我见销售没有直接回答岳父的问题,紧接着追问销售,这两款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销售回答说,哦,主要区别啊,就是豪华版带天窗,皮座椅、电动调节的,桃木内饰,还带6碟连放,定速巡航……
  我听了这么一推,转头和岳父说,爸,这两辆车的发动机和车架是一样的,就是在软装饰上不同,那个豪华版多了些电动设备。
  岳父问,那有什么用?
  我说,就比如说,有电动座椅调节,咱们就不用手拧那个座椅的前后位置了,而是一个按扭,他就自动直接“滋”前后移动,包括靠背的角度,对咱们来讲主要就这个。
  岳父点点头,哦,就是省点儿劲呗。说价格呢?
  销售说,这两辆车差两万,豪华版是十九万八千八,可以赠送一个3G上网电脑,如果不要电脑可以便宜四千,基础版是十七万八千八。
  我又问销售,如果全办下来呢?
  销售说,豪华款大约二十二万左右,基本款大约不到二十万。
  岳父又点点头,说,走吧,今天也就看个大概,有个第一印象。
  等我们从营业厅出来,我问岳父,爸,你感觉怎么样?
  岳父回答说,我觉得豪华版没必要,就是多个天窗,电动,别的也没什么。
  我说,爸,咱们要买就买个带天窗的,感觉亮堂,你看咱们现在这车就是带天窗的。
  岳父说,不说,那就超过二十万了,这次买车不能超过二十万。
  怪不得岳父觉得基本款也可以了,原来他心中有自己的预算。
  爸,钱不是问题,超出二十万的,我们补贴!我足了希望作为一名孝子的态度。
  我吞吞吐吐地说,我看的那辆途安……
  岳父打断我说,我怎么看怎么不像个车!咱要买的车,怎么也得是三厢黑色的小轿车,那才叫车!
  
  
  就是帕萨特
  
  就在回家的路上,我突然想起来,公司最近连续买了几辆车都是别克系列的,那车坐着就是舒服。何况我现在开的也是别克系,除了油耗,舒适度和安全性都很好。前面就是别克的4S店,何不去转转,反正看看又不要钱。
  我和岳父说,爸,现在时间还早,咱们再去随便转转吧!
  看看就看看吧,多比较比较也没有坏处。岳父同意我的建议,我一打方向盘,直接转向了别克4S店。
  通用别克的店面做得就是比上海大众气派,感觉也不错。我们进去之后,立即被几款豪华靓丽的车吸引。销售走上来说,你好,看车吗?
  废话,不看车来你们这儿干什么!这是我的第一反应。回头转念一想,其实这个问题也不算错,如果我是来找朋友的,或是顺路进来上个厕所啥的,他上来就拉着我们介绍他们的车,岂不碰一鼻子灰?
  是啊,看车。这辆是哪一款?我指着一辆流线型、动感十足的红色样车问销售。
  销售说,哦,你真有眼光,这是我们08年底的新款,君威2.0L豪华版。我被这辆车吸引,不禁围着这辆车多看了好几眼,这时才想起是陪岳父来的。当我扭头和岳父说话时,发现他已经不在我身边了。找了半天,发现他正在一辆黑色的君悦旁边转悠。
  爸,你感觉怎么样?我走过去问。
  贵!岳父回答了一个字。
  销售一听说岳父说贵,急忙解释说,这是一款商务用车,那款君威2.0L才十九万九千九,不算贵了。
  也是哦,和帕萨特豪华版也就才差一千一!你觉得这几款车和帕萨特比,怎么样?我又问岳父。
  嗯,这车确实比帕萨特大气,漂亮!岳父回答。
  我感觉岳父能够留下这个印象,已经很不容易了,不顾旁边一直跟着我们的销售,便转身回来拉开那辆红色的君威的前门,说,这车门感觉就是厚重,手感不错!又和和岳父说,您还进去坐坐不,感受一下?
  坐坐就坐坐。岳父抬腿坐进驾驶座感觉了一下,四处看了看,说,这车就是高档!
  我们从通用别克4S店出来的时候,已经临近中午十二点了。在回去的路上,我问岳父,爸,帕萨特和别克君威这两款车,你更看好哪一款?
  还是帕萨特!岳父没有犹豫。
  爸,你看上哪个咱们就买哪个,钱不是问题,我说了,超过二十万的部分,我们出!
  谁出还不一样啊,都是咱家的钱。岳父说完双手放在后脑,仰面朝后座上靠去,把右脚踝架在左腿膝盖上,闭着嘴,面带微笑,并没有接话。
  我知道岳父这种肢体语言,表示有自己的想法,自己很坚持,并且别人很难说服。
  故事讲到这里,我突然停下来,问听得正入神的大家:“你们说,我的岳父为什么要买车?”
  “买车是为了开,出门方便嘛!”小朱听得入神,脱口而出。
  “买车是为了接送你的女儿上学。”小杨也跟着说。
  “以前上班的时候有车坐,现在退休没车坐了,感觉不习惯!”小马说。
  “其实,买车是想追求一种有品质的生活!”小牛的见解总是高过别人一层。
  我看了看大家,接着问:“那为什么一定要买帕萨特呢?”
  “因为不想超过二十万,预算的问题!”小杨接话说。
  “因为帕萨特是黑色、三厢、小轿车,正好符合你岳父对车的定义!”小熊自作聪明地说。
  “不是啊,黑色三厢的小轿车多了,为什么是帕萨特呢?难道他有帕萨特情结?”小牛略带思考地自问。
  “对啊,是不是他以前上班的时候,坐的也是帕萨特啊?”小杨问。
  大家迷惑地看着,等待我给出答案,我说:“是的,他以前上班坐的就是帕萨特1.8T。”
  “那不就得了,再加上他用那个练的手,肯定想开自己熟悉的车啊!”小熊给我们下结论。
  我闭着嘴,笑着看了看小熊,然后摇摇头。
  “那是为什么啊,你就别兜圈子了!”急得小熊恨不得拍桌子。
  那好,我告诉你们我的岳父为什么买车,又为什么一定买帕萨特……
  几天后,我在岳父家吃晚饭,我无意中问岳父,爸,关于车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岳父随口说,咱们还得再多看看,看好就买。
  我适时地抛出了我考虑了很久的问题,你是怎么想起买车的?
  岳母瞥了岳父一眼,然后边吃边说,他啊,早就想着买车了!
  我听完皱着眉头看着岳母,没有接话。
  岳母接着说,在咱们那儿,各个局里领导坐的车差不多都是帕萨特1.8T。好多局长退休了都会买车,并且90%的人都会买帕萨特。
  这时我渐渐想起来,岳父当局长的时候坐的确实就是帕萨特,每次局里都留着最好的停车位。有次我坐他的车进入他们局大门的时候,门卫竟笔直正规地敬了个礼!久而久之,或许帕萨特成了局长身份的象征,代表着一种领导的权势和尊严。很多局长退下来难免有些失落,而帕萨特,或许能更多地让他们回想起在位的时候那种被尊重的优越感。所以,慢慢地,退休局长买帕萨特就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
  这种感觉,没有人告诉我。而且如果不问,更没有人愿意说出来。
  那些买车的销售更不会知道,他们只会知道这个车有什么性能,能够给客户带来什么价值,比如安全性、操控性、省油等。他们或许想到了我们买车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但他们中间没有一个人想想,我们到底为什么买车!
  不仅不会考虑为什么买车,甚至连“谁开、开车干什么用、什么时候开”这些基本的问题都没有搞清楚,难怪他们的推销我们根本不感兴趣,一句也没有听进去。不搞清楚这个问题,那些销售怎么可能抓住我们眼睛、抓住我们的心呢?
  讲到这里,大家好像已经觉得这个问题以前好像真的没有深入考虑过。我们只知道客户购买的原因,是那些说出来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是那些看起来我们的产品和方案所带来的那些价值,原来客户购买的背后,在内心深入还有那种感觉,那种期望!
  这时候小朱又弱弱地问:“是不是所有的人、所有的购买都有那种内心深入个人的东西呢?”
  
  作者:ntwkh 回复日期:2009-09-20 03:05:27 
     给楼主顶一个,楼主功德无量,总结的很好,管理软件行业多年的销售兄弟们,看后收获会比较大,产生很多共鸣,但我认为销售还需具备重要的企业经营实践的知识,需要一些经营方面的宏观思维,而不是浮躁的理论知识,从而增加与高层的通路。
  ============================
  首先感谢你的高度评价!
  我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销售人员的“3+1”的能力维度:信息收集/策略分析与制定、高超的销售技巧、专业的知识和技巧,那个一是自我管理。
  这个定位在销售技巧上。
  销售人员要不断自我修炼的!
作者:philippzl 回复日期:2009-09-20 20:26:14 
    基本是在philip kotler的范畴
  =============
  
  这个东东的原型是MILLER HEIMAN的策略销售理论。 philip kotler的我没有深入了解过,不过我看了很多销售的书,大道相通!
  
  作者:nbhlbuxp 回复日期:2009-09-20 22:28:03 
    
    
    《策略九问--决定复杂销售成败的九大思考》
    
    易读 整理版: http://www.xunlei-mz.com.cn/art_5923_2757.html
    
  =======================
  
  请删除,谢谢!
  作者:杭州今夜依然灿烂 回复日期:2009-09-27 19:06:06 
  =============
  
  我在《信任五环》的贴子里回复你吧!
  国庆8天,集中改这稿子!
  中秋快乐!
  作者:我不吃饭就洗碗 回复日期:2009-10-03 21:37:05 
    1、象我这样的情况,怎么能把客户做到长期稳定?2、你所讲的TB,EB这几个名词,我头一次碰到,实际操作中却一直在用。跟工程师谈回扣,跟老板谈产品价格,跟车间班长发烟请吃夜宵。象我这样的做法,是不是符合你理论中的规律了?3、我需要怎么样的系统训练,才能提高档次,而不象现在这样就象个跑江湖的混子。
  ==============================
  
  谢谢你的评价和信任!
  试着沟通一下你提到的几点:
  1、象你这种情况,我感觉如果要想把客户做到长期稳定,必须要和他们有更一些更深层次的沟通与交流,除了满足他们“喝酒/抽烟/回扣”那些其他公司也可以做的事实之外,争取去满足他们更多的个人方面的需求,让对方觉得你是一个可以值得交心的朋友,可以彼此互相信任互相成就,找到大家共同的“赢”,从而实现“双赢”,这样你就能够创造一种无法被轻易取代的位置;
  2、古人仰观天相、俯观地理,以成八卦,所以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来的,包括这些所谓的销售理论,它也是源于我们的实践的。当我们关注到这些分类的时候,也许我们能够更轻松地找到不同人的不同关注重点,比如老板关心什么、工程师关心什么、车间主任关心什么等,反过来可能会促进我们与他们的沟通;
  3、想开门派必须行走江湖,没有哪个坐在家里的理论家可以开创门派。我不认为销售是混子,只有没有思考、总结、没有进取心、靠吃喝嫖赌走关系透支自己的身体的销售,才可能是混子。你能够关注和留意并且有追求,其实已经开始提高了。对于你培训,我的建议是可以选择性地参加一些,或是先选择一些书来看,慢慢积累会逐渐悟透销售的事情。我也正在悟的过程之中。
  
  以上沟通仅作参考!
  作者:leeriy 回复日期:2009-10-05 09:15:23 
    国庆8天,集中改这稿子!
    ----------------------------
    九问这个帖子从头到尾我是收藏下来了,期待最后的完整版
  =======================
  
  谢谢!
  希望这本书能够在元旦前后和大家见面!
  探寻艺术的规律
  销售是门艺术吗?
  音符音阶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谱出美妙的音乐,笔锋线条结构的运用规律成就了中国书法艺术之美,绘画、雕塑、歌唱、表演等艺术,哪个不是建立在基础的规律之上?
  道可道,非常道。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本原和规律都是可以说出来的,但我们所说出来的不是真正的规律本身,而掺杂了我们的经验和认知总结出来的自己感受,用我们的语言固化下来的规律,其实它并不是真正的规律本身。就好像每个从事销售和销售研究的人都在探寻销售的规律,而每个人的观点和看法都不尽相同一样。
  圣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取人事,以成八卦,所以东方人讲道。东方人向来擅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无论是中国的农历二十四节气,还是民谚俗语,都充分体现了华夏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从“道”字本身来看,“之”字旁就是弯弯曲曲一条路,“首”的上面是阴爻“--”和阳爻“-”,下面是自己的“自”,从“道”字来看,寓意就是人要在行万里路的过程中,自己去认识和感受事物的规律,只有自己经历和感觉到的规律才可以称为“道”。
  西方人重逻辑推理,讲科学。科学就是把任何被研究的对象进行无限放大与无限缩小,在无限放大与缩小的过程中找到接近100%完美的理论,它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西方人始终相信科学的力量,总是希望通过研究探索到真正的规律,就好比“科”是用“斗”去量“禾”一样,追求精确和标准化。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大家都非常关注对规律的探寻,。
  当东方人感受到西方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之后,中国重工业奠基人清朝张之洞在《劝学篇•设学》中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是将东方文化与西方科学融合的最佳诠释。
  
  3?
  
  本稿经过8天夜以继日的修改,已经初步定稿。现在再将其中一些总结的知识点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先来一个总结的东东,这是本书九问后的总结!
  
  下次贴每一问的知识要点小结!
  
  策略九问之策略分析流程
  
  1、明确目标
   明确目标:明确本销售项目的目标
  2、判断态势
   总体局面:确定项目形势和竞争对手
   总体感知:标明项目温度
  3、角色分析
   角色判断:确定所涉及的关键人和角色
   了解变化:识别每个关键人的最新变化
   分析态势:分析并判断每个关键人的反馈形态和支持度
   剖析价值:分析我们给每个角色带来的企业价值和个人价值
  4、制定策略
   设定目标:确定每个角色的反馈形态和支持程度的目标
  5、行动计划
   确定行动:列出能采取的各种可能的行动,并确定最佳的行动计划
  6、资源部署
   资源调动:根据行动计划部署可调用的各种资源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