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绍如何学习设备招标的过程前,先介绍一位比较重要的人物M,他是我这几年在B公司共同走过的最好的兄弟。其实他的身份有点特殊,M和我同届毕业,不过不是一个学校,他2000年毕业以后就开始从事医疗设备的销售,几乎和我同时加盟B公司,他进公司时的职位是设备部的华东大区经理。因为一次共同出差,我们很快成了好朋友。没想到S总来了以后一系列的变革后,我被分到了设备部成了M的下属。M从此在公司里,明是我的上级,实际是我的朋友,我在医疗设备的销售中的很多实战经验,得益于他的教诲,甚至包括我后来销售业绩的步步上升,M对我的扶持功不可没。同时也让我更加坚信一点:你的最大的客户永远是你的老板!我们两已经于前几天共同离开了B公司了,真应了一句话:好兄弟就要共进退!
。
设备招标和耗材招标,虽然同是招标,但是个人感觉有一个很大区别:耗材招标更多的是资质招标,最有名的莫过于海虹招标。我参加过多次海虹招标,一次招标,同一个耗材品种可能有好几家厂家都中标,无非是中标价格略有差异而已,大家都先混个销售资质,然后再和医院谈判怎么销售的问题,很少有出局的,而且招标现场也没那么硝烟弥漫。
但是设备的招标是实打实的招标,什么价格,什么参数,什么售后服务,什么配置,招标现场,这家谈好下家谈,下家谈好这家再谈,几家厂家,反复谈判,反复竞争,最后结果定了谁就是谁,不管是张三还是李四,定了就很难改变(翻标的情况毕竟是少数)。所以绝对是一场场不见硝烟的战争,战争中大多只有输家和赢家,和平共处的情况极少出现,鹬蚌相争渔瓮得利倒是不少碰到。有时候战争的味道浓到见到竞争对手眼睛就象狼一样冒绿光。
我第一次参加设备招标是在加入设备部大约2个多月以后,上海一家区级医院招标,其实标的很小,几台小设备,竞争对手是一家日本两家国产,我是和经销商一起参加竞标的。其实经销商在之前已经做过不少工作,而且这家医院本身也是我们的老客户,招标参数也是参照我们的要求写的,基本可以说是三个手指捏田螺了。但是我毕竟是第一次参加设备招标,一到招标现场就慌张了,脑子有点乱,谈判桌对面,院长,设备科长,财务科长,医务科长,护士长,临床主任,忽忽拉拉坐了一排,我连交个标书手都有点软了。等到竞争性谈判时,被院长连连杀价,尽管经销商在桌底下给我拼命打手势踢鞋跟,心态不稳定的我仍然在院长的攻击下败退下来,为了急于成交不给竞争对手机会,我让了一个非常优惠的价格给医院,院长当然当场就拍板我们中标。
出了招标现场,经销商立刻向我开炮了,埋怨我价格放太低了,这个单子你一分钱不让也是我们中,我为什么要让呢?我解释说:院长向我压价,而且竞争对手价格那么低,万一我们因为价格高落标怎么办?经销商火气很大的和我说:你以为那些科长主任护士长是白来的啊?他们都是帮我们说话的人!人家即使价格低,没人帮说话,参数又不符合,院长怎么可能买人家的?院长和你压价只不过是权力的表现而已。你只需要给他一定的降价台阶下就是啦!这么小一个标,院长不会多过问的,领导嘛,给台阶就下的啊!
经销商给我上了现实的一课,我被我的经销商训的闷头不语了。最后为了安抚经销商,结果就是我将让给医院的优惠全部让在了我给经销商的底价上,我损失了销售额,公司损失了利润,但是我得到了教训。
这之后开始,我开始频繁出入招标现场,各种各样的标我都碰到过,中过很多标,丢过很多标,陪过很多标,也让经常对手陪过我很多标。在各种招标战场上磨练自己。而且为了让自己多学东西,有些标并不需要我们厂家出面的,我也主动去看看,参与一下。粗略回忆了一下,印象中比较深的有这样一些标:
1、 浙江某医院,只有我们一家厂家投标的怪标
2、 苏南某医院,从政府的钱里做文章,造新标
3、 苏南某医院,将竞争对手从他的根据地打出去的痛快标(我为此大醉一晚)
4、 上海某中型医院,靠热心做人做来的轻松标
5、 上海政府采购标,低价的政府苦标
6、 上海某大型三甲医院,失而复得的标
7、 山东某大医院,靠钱砸出来的标
。。。
。。。
不多写了。将来有机会把以上一些标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总之,在经历了几次招标以后,我逐渐知道了一些如何招标的关键技巧:
1、 标前比招标本身更重要,招标现场很多时候都是在走形式了
2、 客户关系比价格更重要,价格能不让就不让,客户关系却绝不可以得罪
3、 售后服务条款应该作为你的附加值,而不是标准配置,以便灵活运用
4、 了解对手比了解标的本身更重要,攻敌最弱处才能出手狠
5、 不同的标都要用不同的谈判策略,是价格战还是参数战?是售后战还是品牌战?
以上技巧不成系统不成理论,纯粹个人体会,大家仅当借鉴!
大约在新的设备部销售主管的岗位上工作了半年左右,我终于有点适应了设备销售的模式,也逐渐能坦然走进招标现场了,虽然对于招标时的把握还很幼稚,但是已经基本能判断某些标的奥妙了。我07年全年的指标是350万,半年总结的时候,我完成了160万,虽然没有100%完成上半年任务,但是对于我这样的医疗设备销售新手来说,自我感觉达到了入行的水准了。
就在我准备在下半年往销售指标冲的时候,S总突然下了一道命令,这道命令不但击碎了我07年计划全年完成任务的美梦,也同时教会了我一件事情:我不再是医药代表了,终端客户只是我客户的一部分,我还有一部分客户,他们就是我的经销商!我要尝试着从单纯做终端客户的销售模式中脱离出来,转向一名真正的管理型销售,渠道型销售!而S总的这道命令就是:经销商整顿!
。
设备招标和耗材招标,虽然同是招标,但是个人感觉有一个很大区别:耗材招标更多的是资质招标,最有名的莫过于海虹招标。我参加过多次海虹招标,一次招标,同一个耗材品种可能有好几家厂家都中标,无非是中标价格略有差异而已,大家都先混个销售资质,然后再和医院谈判怎么销售的问题,很少有出局的,而且招标现场也没那么硝烟弥漫。
但是设备的招标是实打实的招标,什么价格,什么参数,什么售后服务,什么配置,招标现场,这家谈好下家谈,下家谈好这家再谈,几家厂家,反复谈判,反复竞争,最后结果定了谁就是谁,不管是张三还是李四,定了就很难改变(翻标的情况毕竟是少数)。所以绝对是一场场不见硝烟的战争,战争中大多只有输家和赢家,和平共处的情况极少出现,鹬蚌相争渔瓮得利倒是不少碰到。有时候战争的味道浓到见到竞争对手眼睛就象狼一样冒绿光。
我第一次参加设备招标是在加入设备部大约2个多月以后,上海一家区级医院招标,其实标的很小,几台小设备,竞争对手是一家日本两家国产,我是和经销商一起参加竞标的。其实经销商在之前已经做过不少工作,而且这家医院本身也是我们的老客户,招标参数也是参照我们的要求写的,基本可以说是三个手指捏田螺了。但是我毕竟是第一次参加设备招标,一到招标现场就慌张了,脑子有点乱,谈判桌对面,院长,设备科长,财务科长,医务科长,护士长,临床主任,忽忽拉拉坐了一排,我连交个标书手都有点软了。等到竞争性谈判时,被院长连连杀价,尽管经销商在桌底下给我拼命打手势踢鞋跟,心态不稳定的我仍然在院长的攻击下败退下来,为了急于成交不给竞争对手机会,我让了一个非常优惠的价格给医院,院长当然当场就拍板我们中标。
出了招标现场,经销商立刻向我开炮了,埋怨我价格放太低了,这个单子你一分钱不让也是我们中,我为什么要让呢?我解释说:院长向我压价,而且竞争对手价格那么低,万一我们因为价格高落标怎么办?经销商火气很大的和我说:你以为那些科长主任护士长是白来的啊?他们都是帮我们说话的人!人家即使价格低,没人帮说话,参数又不符合,院长怎么可能买人家的?院长和你压价只不过是权力的表现而已。你只需要给他一定的降价台阶下就是啦!这么小一个标,院长不会多过问的,领导嘛,给台阶就下的啊!
经销商给我上了现实的一课,我被我的经销商训的闷头不语了。最后为了安抚经销商,结果就是我将让给医院的优惠全部让在了我给经销商的底价上,我损失了销售额,公司损失了利润,但是我得到了教训。
这之后开始,我开始频繁出入招标现场,各种各样的标我都碰到过,中过很多标,丢过很多标,陪过很多标,也让经常对手陪过我很多标。在各种招标战场上磨练自己。而且为了让自己多学东西,有些标并不需要我们厂家出面的,我也主动去看看,参与一下。粗略回忆了一下,印象中比较深的有这样一些标:
1、 浙江某医院,只有我们一家厂家投标的怪标
2、 苏南某医院,从政府的钱里做文章,造新标
3、 苏南某医院,将竞争对手从他的根据地打出去的痛快标(我为此大醉一晚)
4、 上海某中型医院,靠热心做人做来的轻松标
5、 上海政府采购标,低价的政府苦标
6、 上海某大型三甲医院,失而复得的标
7、 山东某大医院,靠钱砸出来的标
。。。
。。。
不多写了。将来有机会把以上一些标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总之,在经历了几次招标以后,我逐渐知道了一些如何招标的关键技巧:
1、 标前比招标本身更重要,招标现场很多时候都是在走形式了
2、 客户关系比价格更重要,价格能不让就不让,客户关系却绝不可以得罪
3、 售后服务条款应该作为你的附加值,而不是标准配置,以便灵活运用
4、 了解对手比了解标的本身更重要,攻敌最弱处才能出手狠
5、 不同的标都要用不同的谈判策略,是价格战还是参数战?是售后战还是品牌战?
以上技巧不成系统不成理论,纯粹个人体会,大家仅当借鉴!
大约在新的设备部销售主管的岗位上工作了半年左右,我终于有点适应了设备销售的模式,也逐渐能坦然走进招标现场了,虽然对于招标时的把握还很幼稚,但是已经基本能判断某些标的奥妙了。我07年全年的指标是350万,半年总结的时候,我完成了160万,虽然没有100%完成上半年任务,但是对于我这样的医疗设备销售新手来说,自我感觉达到了入行的水准了。
就在我准备在下半年往销售指标冲的时候,S总突然下了一道命令,这道命令不但击碎了我07年计划全年完成任务的美梦,也同时教会了我一件事情:我不再是医药代表了,终端客户只是我客户的一部分,我还有一部分客户,他们就是我的经销商!我要尝试着从单纯做终端客户的销售模式中脱离出来,转向一名真正的管理型销售,渠道型销售!而S总的这道命令就是:经销商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