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汽车众所未必知的一面!

  国产车里目前基本上也是分几个阶梯的,第一阶梯就是奇瑞、吉利、比亚迪、长城。第二阶梯是长安、东南、海马、哈飞,第三阶梯是力帆、江淮、华晨……大致分类是按照年销总量和车款品种来划分其属于哪个阶梯的。以上是我个人分类的啊,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还请专家提出更正。
  可以看到第一阶梯的奇瑞和吉利应该是属于实力“最强”的。因为它们走的方向就是车类齐全(轿车、SUV、微型车、商业车型都做),比亚迪能在第一阶梯混是因为其单一车款——F3的销量够大,但它输在车型车款较其他三品牌厂家要少一些,而且是市场的后来者,整体布局还欠缺。长城则因侧重发展SUV和商业用车型市场、家轿市场较其他三家弱些,以至于有点“偏科”。仔细看第一阶梯的队伍普遍都自己搞发动机、车款自行设计、外购波箱(自动波),除吉利外其他三家都没有一套成熟、适用自家设计的发动机的自动波系统。所以大家在开以上三家车厂的自动波款车型时,就会发现波箱在切换档位时有不同程度的顿挫感。当然吉利胜人一筹不是因为它有技术而是因为它走的是捷径买别人的自动波厂,所以可以说它胜之不武。
  如果说国产汽车品牌要有技术性的突破,我觉得不应该仅仅将目光盯着某个设备产品能否自主研发生产上,而是从最简单而又最有技术含量的车型设计上突破。不能一味的靠模仿、抄袭,这样不仅给外国的同行嘲笑而且也会让国人看不起自己的国货,感觉自己生活在一个大的“山寨”一样,这样的感觉非常痛苦。虽然国际上每个大品牌都经历过这些阶段,但是属于第一阶梯的队伍在发展到今时今日的规模,就应该做出个国际车厂应该有的“水平”了。一款好看、耐看、经典的设计是吸引消费者、令其产生消费欲望的最“基本”功能。而我们国内的车厂恰恰正是欠缺这样的能力。所以我觉得国产汽车品牌应该在这个方向多下苦功,我们不想每次看到汽车广告都发现此款车型是由意大利著名设计师XXX所设计,这样的广告只会让不懂车的人可能会感觉到买到好东西了,而真正懂车的人只会一笑置之。
  另外,我还想说的是,国产汽车应该在一款车型中发展出一个系列来,这样才能代代相传,将一个品牌发展出来并传世下去是国产品牌最需要做的事情,我们国产品牌从来都是想着天有多大心就有多大,所以一口气就开发好几款甚至数十款车型出来,但真正能不断更新换代并不断完善的车款却寥寥无几。国外品牌卖的广告通常是爷爷开这个品牌的某款车型,若干年后他子孙开的是同个品牌同个车款的第X代产品。这样的广告让消费者看了会让他们信服他们所选择的是一个经典。不要小看经典二字,事实上历史上出现的车型不少,但真正能成为的经典却没几个。不说远的,就说我们常见的卡罗拉也就是花冠,从它的第一款车型到现在已经经历的多少代?十几代了吧~十几代的销量那是什么概念?所以这样的车型不可不谓是经典的代表。国产车在广告上动不动就搞个“传世经典”、“百年英伦”,事实上呢?都是与欧典地板、达芬奇家具一路的货色。野心大点没有什么不好的,但是看能力吃饭却是最实际的。踏实的做好一件事,就比什么都想做而又做不好都强。
  为什么目前许多网游在上线之前都要内测一段时间?而且内测一般都会邀约一些“专业”的玩家?这些专家是怎么炼成的?在我看来这些问题都弄懂了,就会发现目前国产车厂在产品设计方面所存在的短板了。
  我拿网游来比喻汽车产品,游戏软件公司生产出来的游戏一般都要经过测试,并且在多种使用情况下测试,看是否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一般设计人员都知道程序在什么情况下会有什么反应,所以他们通常在测试时都是“遵规守据”的多。此时就需要一些玩游戏的老手,他们通常在玩的时候,不走寻常路,为求目的不择手段不守规矩是家常便饭。所以这样一来难免程序一定会按照常规来运行,出现当机、黑屏、死循环就意味着程序有漏洞。所以内测为什么一定要找游戏老鸟来就是这个作用的。而老鸟之所以能成为老鸟,就是因为他们玩游戏的历史够久、玩游戏的种类够多以至于他们能玩出“花样”来。
  话说回汽车行业,目前许多车厂的车型是自行设计,这是个好的发展方向。但是问题是许多设计员都是科班出身,叫他们画图设计那是EASY JOB(简单事),但是要他们自己发现自己的设计有什么问题,他们指不出来在哪里。相反一线的装车工人就十分容易发现设计的问题在哪里,因为单件产品装上车体后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但装多几件后,就会发现问题了。比如说单独拆卸这个零件的话需要先卸下哪几颗螺丝和需要拆下哪几个配件先。如果两个零件离得很近,那么螺丝位的设计就必须考虑清楚了。如果需要拆除被众多零件包围的一个零件,那是否需要专用工具才行?不需要是否就不能拆除下来?把零件设计在某些特定的角度里,那是否能伸得进手、用得上力等等都是设计水平的问题。
  举个例子,如果拆除一个雾灯需要拆除前保险杠、前中网、前杠下护板等一堆东西的话,那这样的设计我不敢说是不成功的,但至少是不科学的。因为完全不够人性化!如果叫一个没读几年书但却做了几十年的汽修工去做设计,恐怕他连电脑开机都不会,但如果叫他把车拆掉然后说出设计方面有什么不足的话,我估计还是能做得挺好的。起码他能从一个维修工的角度去看问题,但事实上车厂不会这样考虑问题也不会这样做。因为国人是唯文凭论能力的。
  顿挫感是因为发动机配备的波箱在切换档位的时候转速配合不齐造成的,目前普遍的车款都是配备4AT的波箱,也就是四速的变速箱。四速的自动波箱技术已经相对落后了,而且油耗也较大一些,所以已经开始逐步走向淘汰了。而多速自动波箱一般都是配备给中高档车型使用,像奔驰用的就是7速自动波箱。我拿变速自行车来简单的形容一下大家就比较容易明白一点,四速就好比有四个齿轮,而七速则有七个齿轮。这样在升档和降档时,齿轮多的自然切换起来平顺过齿轮少的了。所以顿挫感在不更换波箱的情况下是无法彻底解决的。手波车为什么不存在自动波车那种顿挫感呢?那是因为手波车在升档和降档时,都是驾驶者配合转速来切换的,如果驾驶者换挡时的转速过高或者过低,一样会产生顿挫感。自动波车因为电脑设定了升档和降档的转速,所以每次在换挡时,顿挫感就会“油然而生”了。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顿挫感不是通用车的专利。起码在高档车里是没有这样的情况出现的。
  我只是拿网游测试来比喻汽车研发而已,本人已经很久没有玩网游了……
  天籁和轩逸虽然同用一款2.0发动机,但是两者的车身重量、尺寸不同,所以2.0这个排量我个人认为适合轩逸多点,天籁嘛,还是老老实实用回2.5的才不会显得不够力。至于速腾与朗逸还有翼神,文章中已经有不少的评论了,我就不重复啰嗦了。
  各位看客,看帖请仔细哦!!
  
  
  如果说国产车厂没有能力造出高水平、高质量的车,我不认同。奥迪、奔驰、宝马都落户国内也都量产了,虽然国人在老外的眼里只是流水线上的组装工人,但是却证明了一点,高档车大部分的零部件我们是有能力生产的。我们只是欠缺设计能力、专利技术和既懂产品又懂市场的人才。另外我们的市场氛围和群众消费观念也是令国产品牌短时间内无法成为市场主流的重要原因之一。举个例子,如果华晨将中华轿车用上宝马的零部件,虽然可能提升了质量与使用寿命,但是会出现几个问题。一,专利问题,宝马公司不会放过起诉要钱的机会。二,消费者不买账。卖车的销售可以对客人说,我们整车用的都是宝马的零部件质量绝对有保证,但是总不能把车拆开以示无骗人作假之嫌吧。三,消费者消费不起,车厂也卖不动产品。用了这么多昂贵的零部件,那么总体售价就不会低,消费者自然不会购买性价比不高的“组装货”。汽车卖不动车厂不倒闭也有点难,何来的占领市场、扩大份额之说呢?~
  合资品牌里也有偷工减料的产品存在,只是它们和东郭先生一样混着芸芸众车之中,买到的同学只能说是RP不够……
  有能力造好东西和有能力用上好东西是两个概念,别偷换了我的概念。就好像IPAD\IPHONE都是国内富士康给苹果公司生产的,但是有多少国人能用得起呢(这里的用得起我谈的是普及率)?同样华晨宝马用的零部件大部分还是国内生产的,说明我们有这样的设备能生产,有这样的工艺水平能够生产高端高质量的零部件,只是用不用在自家生产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轿车上就不得而知了。所以说bbc9009同学仔细看帖,别误会我想表达的意思了。
  另外我想说的一点是,不是我太懒不回部分同学的帖,只是有不少同学看帖不仔细,我这里刚回答完同样的问题,下面就开始问同样意思的问题和车型。搞到我回帖不是,不回也不是。另外一部分我没有回答,主要是出于两方面,一方面我的确对所提出的车型不甚了解,所以乱答不如不答,留给有经验、有使用过有发言权的同学代为回答就是了。另外一方面则是问题的重点叫人难以回答,例如说有人问什么车型适合他媳妇开、什么车多少价位比较合适、多少W以内的车型不要日系不要美系不要韩系,选什么车型好。这样的问题叫我如何回答啊?所以适当的行使了一下偷懒的权利而已。不要看得我这么紧好不?
  
  但丁中士谈到了欧系和日系豪华SUV后排空间的问题,其实我个人觉得差距主要是国情不同而已了。在欧洲有车的人家一般都不止一部车,而且欧洲人设计车辆一直强调的是操控!所以车在设计时多考虑驾驶前排的感受,后排多给小孩坐和狗狗等宠物sit的。日本虽然也是富裕的国家,也同样是一个家庭平均都有两台车,但是对于亚洲人来说,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要高于欧美家庭,许多时候一家老小出门能坐得下的都只是开一台车而已,这样有利于维系家庭亲情关系。另外日本人对于环保的意识都比较强,所以对于汽车的设计都是遵循在有限空间内利用最大化的理念,飞度就是一个例子。
  同为亚洲国家的中国,国人在积攒了多年后终于要圆一个轿车梦时,在选车时,同样是从日后全家出游及使用的方向考虑。所以类似后排空间过于狭窄的车款,许多时候都不会当做家轿的首选。
  这样说吧,中国的朗逸和巴西的高尔是同路货色,都是挂着大众的羊头,卖的是自家研发生产而别家没有的狗肉。如果朗逸能像花冠那样发展出一条路来,延续个十几代产品,那或许还真的成为了经典车型了。我曾经说过,朗逸其实是未来桑塔纳的替代品,因为桑塔纳已经廉颇老矣,都出了VISTA和3000的版本了,难道大家还想它学微软那样出个桑塔纳7、桑塔纳8来?
  从大众汽车集团的市场布局来看,朗逸是填补在波罗与速腾之间的车型,它的价位与前两者部分重叠,这样使得忠实于以大众为首的德系品牌的客户有更多的选择和黏性。黏性是为了让客户不流失到别的品牌车型。所以朗逸的市场价位一定要定得非常精准,从目前的实际销售情况来说,也的确达到了目的。但众多德系品牌爱好车主都不屑于它的血统,犹如私生子一般不够正统。所以多花一些钱去买正宗血统速腾的车主大有人在。
  真正玩车的人都讲究车的血统,比如说花冠的血统有部分源自著名的AE86,而像307和福克斯等不少人都看中它们在WRC拉力赛中出色的表现。朗逸兄弟因为没有背景也没有前世今生,所以为众多车友所不齿。希望这样的解释能让那些选择朗逸的同学不要见怪,事实我认为就是这样。
  正派兄,既然有机会去欧洲,为何不照些好相片发上来,大家观摩一下呢~
  新奥拓和奔奔MINI都是长安汽车生产的产品,本来长安汽车不是我所熟悉的车系,但是最近几个月与我们当地的一个长安服务站有些业务来往,自然对长安的几个车型都有了新的了解。
  谈谈我的看法,奔奔MINI有手波和自动波版两款,其中它的自动波版用的是AMT半自动波箱,因为车身自重比较轻,所以搭配1.0的发动机一点都不算太吃力,就算是开着空调也可以走得挺好的。可能是因为我一个人开车的缘故吧,所以没有机会测试到满员状态下的动力如何。相对于它5W以内的价格,的确是非常吸引人的。奥拓在这个领域要和众多国产自主品牌争夺市场,更多的是靠过去老奥拓省油、维修便宜还有铃木这个品牌的效应。如果说低端市场可供选择的合资品牌来说,目前也就是铃木奥拓、雪佛兰斯帕克、赛欧等车型可选而已。另外,在5W以内可供选择的自动波车型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如果这位同学是女生的话,又或者是车技不熟的同学,想要买经济型自动波轿车的话,选择国产自主品牌是唯一的出路了。
  长城原本是做皮卡出身的,后来在皮卡的尾箱上加盖,就变成卖SUV的了。接着把车身做长做高,又变成卖面包车的了。小车走的都是微型车、小型车的路线,毕竟技术还不是太成熟,就算上刚出的C30腾翼,也只能算是入门紧凑级家轿。相比专做轿车起家的奇瑞、吉利来说,稚嫩了些~
  最近两天一直在捣鼓刚入手的IPAD2,所以比较少上论坛,呵呵,也没见增加回复,所以就偷懒了。
  话说回来,增加3000块得到这些配置,就比增加3000块得到所谓的GPS+车载影音系统等华而不实的配置要划算得多。我个人看法就是豪华版实在许多。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