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漫评隋唐的历史 那段被英雄传奇模糊的历史

  感谢诸位网友支持,感谢夜英式船长、劲草1015 、夜相当美、雁小驴1、大有行 、左道正门、ty_郑鹤271828、围炉煮酒话桑麻、致远悠扬的打赏,再更新一节。


  第四节 仁寿宫迷雾

  杨坚是怎么死的?
  这种问题的分析,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因为有个无可争议的事实就是,杨坚当时病的快死呀!

  基于这个毫无争议的事实,我们可以得出三个结论。

  第一、杨坚之死的整个过程,都是在一个密室中发生的。在此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通常都是由各种八卦故事堆积出来,甚至完全就是人们脑补出来的。
  仅仅是因为相关内容的原始出处,通常都是由文言文写的,而且还出现在所谓的正史中,所以人们就会认为,它是真实可信的。

  第二、从大概率上,杨坚应该是正常死亡的。因为杨坚本来就病的快死呀,突然死了,自然是正常极了。
  仅仅因为盖棺定论时,杨广是一个反面人物,所以人们都相信,杨坚是被杨广谋杀的。

  从这层意义上,认为杨坚是被谋杀的观点,通常带着有色眼镜在看历史。带上这种有色眼镜,只会让这段历史变得更模糊,却不会让这段历史变得更清晰。
  相关事件,完全是发生一个密室之中。

  最初登场的人,只有三个,那就是隋文帝、杨广、宣华夫人。
  在这个过程中,据说杨广突然抑制不住心中的欲火,就想强迫宣华夫人和自己睡觉。宣华夫人逃回病危的隋文帝身边,隋文帝看她神情不对,就问她发生了什么事?
  宣华夫人一时又气又羞,就说,太子无礼!
  病危的隋文帝一听,当时就抓狂了,因为这个畜牲,竟然急不耐到了这种地步?

  隋文帝这一抓狂,又有三个人先后登场了,那就是柳述、元岩、杨素。
  柳述、元岩出场后,隋文帝让他们把太子杨勇叫过来。但是当时的隋文帝已气糊涂了,所以只是对这两个人说,赶紧把我儿子叫来!
  这两个人一听,马上就要出去叫太子杨广;隋文帝一看,当时就急了。因为我是让你们叫太子杨勇!
  总而言之,杨广是个畜生!我现在就要废了他,你们赶紧给我起草诏书。

  柳述、元岩写好废太子杨广的诏书后,就拿去给杨素看;杨素一看,马上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太子杨广,于是太子杨广很快带人封锁仁寿宫,过了一会儿,隋文帝就死了。[注1]
  史书把这相关过程中,写得活灵活现,好像现场监控录像已被人们调了出来。
  但它的真实性有多少呢?上帝知道,凡人永远不会知道。反正是密室中发生的事,一切就由大家随便说吧。

  我们现在的问题,相关事件,是如何传出来的?

  首先,隋文帝很快死了,肯定没有机会说这些事了。
  其次,杨广、杨素、张衡两个人肯定不会说这些事的,因为对他们而言,这就是打死也不能说的事。

  至于宣华夫人、柳述,肯定也不会乱说这件事。
  因为他们敢乱说这件事,交出一颗人头,肯定都解决不了问题。因为他们这是要从根本上否定杨广上位的合法性。
  而无可置疑的事实就是,隋炀帝上位后,并没有杀柳述,只是把他流放到了边远的地方,[注2]
  至于宣华夫人,杨广更没有杀她。

  既然如此,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人们就只能通过各种八卦的消息得来。即使各种八卦消息说得有鼻子有眼,它也只是八卦消息。
  因为真正的当事人,隋文帝没有机会说它;杨广、杨素绝不可能说它;而杨广并没有杀柳述、宣华夫人的事实,本身就证明,这两个人也不曾说过这种事。

  更主要的是,当时出场的元岩,是一个非常莫名其妙人物。
  因为在隋文帝临终前,元岩是和杨素、柳述并列出现的人,从情理上,他的江湖地位之高,那是不用多说的。

  杨素是文帝后期第一重臣。
  柳述出身豪门,还是文帝最受宠爱的女婿,更一度凌驾于杨素之上。[注3]
  元岩既与他们并列出现,地位自然应该是相当的。
  问题是,这个元岩是什么人呢?翻遍相关史书,元岩也就在这里出现过一次,此前此后,就再也找不到痕迹了。

  更诡异的还在于,隋朝历史书上,确实有一个叫元岩的大哥级人物,但是这个大哥级人物,早就死了好多年。
  因为这个明显的bug存在,我们几乎可以肯定的说,相关的历史就是由民间故事改编过来的。因为编故事的人,大约连隋朝高层的人事关系都弄不清楚。否则,怎么会出现元岩这种明显的bug呢?

  从某种意义上,杨广弑父淫母的事,是炀帝末期出现的。
  炀帝初期,汉王杨谅起兵造反时,并没有在类似的问题上大作文章。
  甚至而言,炀帝后期,杨玄感叛乱时,也没有提及杨广弑父淫母的事。
  直到李密领衔造反时,替李密写檄文的人,才开始在这种事上大作文章。而且,在这篇檄文中,杨广不但弑父淫母,更说杨广把亲妹妹也强奸了。[注4]

  总的来说,抛开各种八卦内容,对于这件事,我们能确切知道的事,就是杨坚病死了,杨广继位了。

  至于在此期间发生了什么?通常只是人们情感的一种表达。
  总而言之,如果我们对杨广心存厌恶,就会认为其间发生了许多邪恶变态的事;如果我们对杨广心存好感,就会认为其间发生了许多感人的事。
  而这种内容,那是非常容易作手脚的,因为它就是发生在密室之中的事,你可以放开胆子随便编,反正除了上帝,谁也无法弄清它是真是假。

  当一个人在记述、解读历史时,如果过多的关注密室秘闻的内容,其实和看小说没有多大差别,甚至比看小说还无聊。
  因为相关内容,通常都是云遮雾罩的,而且戏剧性极强,甚至是狗血淋头的,有时候比三流宫斗小说还经不起情理的推敲。

  更主要的是,如果所谓的史料足够全面,我们会发现同样一个人,常常都是以天差地别的形象出现。

  你说哪些是真的?
  这一切,通常只是人们情感的外现罢了,一切只取决于你讨厌他,还是喜欢他。

  进入网络时代,因为近现代史资料空前丰富,众多知名的历史人物,通常都会形成两大阵营不断撕X。
  总而言之,一方粉他,一方黑他。
  粉他的人,会找出各种资料,证明他是一个伟大的、一心为国为民的英雄;黑他的人,也会找出各种资料,证明他是一个邪恶的、无能的只想着自己的大反派。

  你说哪些是真的?
  这一切,通常只是人们情感的外现罢了。
  总的来说,真正牛X的历史人物,通常都是誉满千古、谤满千古的。他就很难简单的用一个好人、坏人来定义。
  看到我这样写,难免又会有人说,你这是历史虚无主义。
  对此,我只想说,如果这就叫历史虚无主义,那童话故事一样的历史书,肯定才是最专业的历史书。

  总的来说,历史是上层建筑。同样的人、同样的事、同样的社会,在不同的人笔下,它通常总是天差地别的。

  黄巢在有些人笔下,那就是吃人连骨头都不吐的坏人;甚至是吃人连屎尿都不清理一下;总而言之,直接把大活人辗碎了吃。
  问题是,黄巢在有些人的笔下,那就是革命领袖啊!

  当然了,斯大林在有些人笔下,那就是如慈父一样伟大的人;而有些人笔下,那就是邪恶的如同恶魔一样的人物。

  如果找所谓的权威来站台,持上述两种观点的人,牛人多了。
  当然了,认为黄巢是革命领袖的人,认为斯大林是慈父的人,肯定会认为,有关他们的黑材料,都是阶级敌人丑化的结果。
  反过来说,认为黄巢是恶魔的人,认为斯大林是邪恶化身的人,肯定会认为,美化他们的人,都是因为不可描述的政治原因。

  其实呢,政治人物的脸谱形象,通常只是人们内心情感的一种折射,绝不是历史事实的一种描述。
  换而言之,就看我们认为他是好人,或是坏人了。


  从这层意义上,说到杨广后来占有了宣华夫人的事,我们也是听一听就可以了。
  第一、这是宫廷秘闻,人们很难知道它的真伪。
  第二、它是真的也好,假的也好,也不是多大的事。

  我们渲染类似的内容,常常只是情感的表达。
  因为杨广与宣华夫人之间的关系,只是源于各种传闻。真真假假,实在难以深究。
  更主要的是,就算它是真的,也不是多大的事。一个人过多纠结这种事,依然只是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罢了。
  换而言之,我讨厌你,就揪住这种事不放手,而且还进行各种添油加醋;如果我喜欢你,我就对这种事极尽轻描淡写之能,而看到别人说这种事,我也会说对方无聊。

  最经典的就是,李世民杀了李元吉,并纳了李元吉的宠妃。
  如果史书把李世民当反面人物去写,肯定也会大肆渲染这件事的。因为这似乎可以证明李世民是禽兽一样的人物。
  甚至而言,按隋炀帝与宣华夫人的套路去写,免不了要说,在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就垂涎李元吉的宠妃,再夸张点,难免会说,李世民之所以杀李元吉,就是因为这种争风吃醋的狗血内容引起。

  如果我们看历史时,就关注这种内容,你说看历史,和看三流故事有什么区别?


  因为史书把李世民当正面人物去写,所以不要说有人敢给李世民、李元吉宠妃之间,加入这种狗血的细节内容了,就是简单的强调这件事,人们也难免会觉得,这就叫无聊之极的事,因为这种事,真的很重要吗?真的很重要吗?!

  从这层意义上,太子杨广在父亲病危时,调戏某个后母;父亲刚死,软硬兼施睡了某个后母,且不说本身就是戏剧性的、真假难辩的事;就算它是真的,对于研究这段历史,也是毫无意义的事,只是表达了人们的某种情感,更会让人们戴着有色眼镜看这估段历史。

  如果我们读史时,就把目光集中在这种难辩真伪,而且毫无价值的内容上,那读历史,和看宫斗剧有什么分别呢?

  从这层意义上,抛开各种狗血细节的内容,
  我们能确切知道的内容,就是一直病重的隋文帝,在某年某月某日死了。更多的细节内容,通常只是人们内心情感的折射。
  因为,隋炀帝控制话语权时,相关事件是这样描述的。那就是一直病重的隋文帝寿终正寝了。在临死前,他回忆了过去、展望了未来,对太子杨广寄予了厚望。总而言之,老皇帝死了,大家应该紧密团结在新皇帝身边,争取实现更大的辉煌。

  如果隋炀帝没有失败,那我们在历史书上看到的隋文帝之死,肯定就是这个版本了。问题是,隋炀帝失败了!

  [注1]:初,上寝疾于仁寿宫也,夫人与皇太子同侍疾。平旦出更衣,为太子所逼,夫人拒之得免,归于上所。上怪其神色有异,问其故。夫人泫然曰:“太子无礼。”上恚曰:“畜生何足付大事,独狐诚误我!”意谓献皇后也。因呼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曰:“召我兒!”述等将呼太子,上曰:“勇也。”述、岩出阁为敕书讫,示左仆射杨素。素以其事白太子,太子遣张衡入寝殿,遂令夫人及后宫同侍疾者,并出就别室。俄闻上崩,而未发丧也。

  [注2]:炀帝嗣位,述竟坐除名,与公主离绝。徙述于龙川郡。...述在龙川数年,复徙宁越,遇瘴疠而死,时年三十九。
  [注3]:后以尚主之故,拜开府仪同三司、内史侍郎。上于诸婿中,特所宠敬。.....杨素时称贵幸,朝臣莫不詟惮,述每陵侮之,数于上前面折素短。判事有不合素意,素或令述改之,辄谓将命者曰:“语仆射,道尚书不肯。”素由是衔之。俄而杨素亦被疏忌,不知省务。述任寄逾重,拜兵部尚书,参掌机密。

  [注4]:先皇大渐,侍疾禁中,遂为枭獍,便行鸩毒。...其罪一也。 .....禽兽之行,在于聚麀,人伦之体,别于内外。而兰陵公主逼幸告终,谁谓敤首之贤,翻见齐襄之耻。逮于先皇嫔御,并进银环;....其罪二也。

  待续
  感谢诸位网友支持,感谢ty_郑鹤271828、RorschachS 、我是一皮狼98 、大有行、英式船长、左道正门、雁小驴1、围炉煮酒话桑麻、夜相当美、致远悠扬、野冰鸟、2016重新选择、jjk2017 、Gloralan、大堂蒸笼的打赏,再更新一节。


  第五节 平定汉王之乱

  汉王坐镇并州,主管关东52州的军政大权,东到大海、南到黄河、西到函谷关都他说了算,可以不加请示皇帝就做出重大决定,有必要还可以超越法律法规。
  单从实力上讲,汉王杨谅有资格挑战登上皇位的杨广吗?应该是有的!

  但是,我们必须得说但是,造反这种事,并不是简单的的看你的实力有多大,更得看其它人的态度。

  你的实力很弱,但是你振臂一呼,天下人响应,那看起来空前强大的敌人,也有可能被你一下打得砖崩瓦解的。

  最经典的就是陈胜吴广率领九百人造大秦帝的反。单从力量上,陈胜吴广的力量,与大秦帝国根本就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问题是,天下都响应他们,整个大秦帝国当时就摇摇欲坠,并因此轰然倒塌了。

  再经典的就是武昌起义,因为实力太过悬殊,所以起义还没有正式开始,起义的组织者、领导者,都纷纷选择了跑路。最后,一个连长级的大哥振臂一呼,带着几百号头苍蝇一样的士兵,就拉开武昌起义的序幕,关键是,这样一折腾,满清就此灭亡了。

  这两场名垂青史的叛乱事件,之所以会成功,并不是叛乱者势力有多大,实在是因为他们一经行动,马上引起了联锁的行动。
  有的时候,你的势力很大,而且开局就能席卷一大片,但是奈何人们都缺乏积极追随你的动力,你虽然先声夺人,但是也会路越走越窄的。
  类似经典的例子多的去了。
  隋文帝夺权的时候,反对隋文帝的力量,也是一副气吞山河的样子,结果呢?不到三个月,就烟消云散了。
  隋炀帝后期,杨玄感率众造反,最初也是一副气吞山河的样子,因为众多关陇贵族都参与了,结果呢?也是短短一个月时间,就让打得灰飞烟灭了。

  这两起叛乱之所以失败,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力量不够强大,实在是因为他们叛乱之后,真正响应的人太少,所以面对中央政府的围剿,那就是不堪一击。

  此时,汉王杨谅拥有的力量,自然也是非常强大的。问题是,他真正造反开始后,有多少人会响应他呢?这实在是个未知数!
  基于汉王杨谅的想法,肯定会有很多人响应它。但是结果很不幸,就是汉王杨谅自己控制的52个州,也只有19个州响应他;其它地方更不用说了。
  从这层意义上,杨谅刚刚叛乱开始,基本上已是败局已定了!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再回到汉王杨谅的历史上。
  汉王杨谅造反后,人们会持怎样的态度呢?
  这个很难确定。但是乐观的分析,自然是杨谅管辖的52个州,都会积极响应杨谅;而关中、江南、巴蜀的大哥们,肯定也会看隋炀帝笑话的;甚至还会帮助杨谅一块反对隋炀帝。
  如果这个基础成立,那杨谅造反的胜算就实在太大了。而人们在鼓动杨谅造反时,肯定都会反复强调这一点。

  但是很不幸,杨谅宣布造反后,他下辖的52个州,也只有19个州响应他。
  其实,开局到此时,杨谅的叛乱,已充满了阴影。
  因为这意味着,杨谅显然高估了自己的权力、影响力。在叛乱之初,杨谅认为自己拥有关东52个州;真正叛乱的时候,实际上真正能控制的只有19个州。

  这本身就会让计划赶上不变化了。
  因为他们最初在制订战略计划时,就不会把这种变化考虑进去;因为真把这些也考虑进去,杨谅就不会选择造反了。
  你想造反,却连自己那一亩三分地,都没有信心摆平,你还造反什么呢?
  所以造反开始前,人们肯定认为,自己一声令下,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肯定不会有问题的。
  问题是,当他突然发现,自己的命令,在自己那一亩三分上,都不好使时,就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走了。因为开弓就没有回头箭,但是在这种背景下,他的信心能有多大?他的追随者,信心能有多大?

  杨谅离开自己老巢(晋阳)时,让两个嫡系小弟留守老巢。从情理上,留守老巢的两个嫡系小弟,肯定都是杨谅嫡系中的嫡系,而且都在杨谅一系拥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

  问题是,杨谅刚离开老巢,留守的这两个嫡系小弟,就发生了分歧。

  一个小弟说,汉王这是要造反啊,而且,他肯定会失败的。我们跟着他干,肯定会灭族的。
  关键是,汉王这样一折腾,天下将会陷入纷争之中,老百姓就会生活在动荡不安之中,到时会毁坏多少幸福的家庭啊?
  不如现在给汉王背后来上一刀,这样一来,就可以换取一个大大的军功章,还可以让天下迅速实现和平稳定。

  另一个小弟说,汉王这样信任、重用我们,我们怎么能背叛汉王呢?关键是,太子杨广是一个邪恶变态的家伙,如果让他当了皇帝,天下人就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汉王杨谅仁爱宽厚,如果他当了皇帝,天下人才会过上幸福生活。
  总而言之,基于我们的利益,还是基于天下人的利益,我们都应该永远忠于汉王杨谅。

  这两个小弟之间的争论,肯定不是孤立的。因为,他们分别代表主战、主降派的态度。
  最后的结果呢?主降的小弟,把一心追随汉王杨谅的小弟砍了。
  这种事实的存在,本身就证明,不要说在其它地方了,就是在杨谅的权力核心内,也存在大量反对者。否则,一心追随杨谅的小弟,怎么可能会让这样轻易清理出局呢?

  当然了,支持中央政府的小弟,还没有全面控制晋阳城时,汉王杨谅就得知了消息,于是赶紧率军返回老巢。

  看到汉王杨谅站在城下时,那个支持中央政府的小弟就说,这不是汉王杨谅!于是人们纷纷拿箭射汉王杨谅。
  这些人真的不认识汉王杨谅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汉王杨谅坐镇晋阳多年,关键是,杨谅身边的人,肯定都是在晋阳有头有脸的人,晋阳的守城者,怎么可能不认识他们呢。
  晋阳的守城者这样做,只是因为他们不想跟着汉王杨谅造反了;所以就用这种掩耳盗铃的方法,去和杨谅作对罢了。

  问题是,晋阳城内还有许多人,是支持汉王杨谅的,所以杨谅绕到另一个城门时,终于有人表示认识汉王杨谅,并且让汉王杨谅进城了。
  汉王杨谅率军进城后,直接就把背叛自己的小弟杀了。

  虽然汉王杨谅重新控制了晋阳城,但是这一切,也让汉王的叛乱蒙上了阴影。因为这意味着,汉王的权力核心内部,意见都没有实现真正的统一。


  就这种叛乱,面对中央政府的大举围剿,自然是不堪一击的。
  于是,一场看似惊天动地叛乱,仅仅一个多月时间,就烟消云散了。
  杨谅造反后,迅速的失败了。
  人们难免会觉得,杨谅就是废柴一根。如果换一个比较牛的人,就不会如此了。
  因为真正的牛人,拥有的资源比杨谅差多了,但是依然还要是取得胜利。
  但是,我们必须得说,杨谅当时的处境。大隋帝国还处于鼎盛、稳定的阶段,而且豪门势力被清理的差不多了。
  在这种背景下,杨谅挑战中央政府时,可以凭借的力量非常有限。

  对于天下人而言,杨广当皇帝,还是杨谅当皇帝,真心说,没有什么区别?他们何必淌这池浑水呢?
  关键是,此时也没有多少自成系统的力量,认为自己能在这种混乱中火中取栗。
  所以杨谅宣布造反后,他控制的52个州,也就19个州响应;就是这响应杨谅造反的19个州内部,有多少人是积极支持杨谅的?恐怕也是个未知数。

  所以杨谅造反之后,所选择的战略越来越保守,玩到后来,越玩越没有信心。简单的看,这是因为杨谅是个废柴,实在是因为当时想挑战新皇帝的力量太少了。

  汉王杨谅自己控制的那一亩三分地,只有三分之一的力量响应他。
  在这种背景下,汉王杨谅哪敢奢言,率军长驱直入关中呢?因为他的军事主力一旦大举西进,后方随时可能丧失的。
  在这种背景下,就算杨谅敢大举西进,追随他的人,恐怕也会纷纷劝阻他;后来杨玄感、李密坐困关东而亡,都是因为类似的原因。
  站着说话不腰疼时,谁也会觉得,管它后方稳定不稳定,直接率军杀入关中,就能如何如之何了。问题是,身临其境时,人们肯定就是另一种想法了。

  既然汉王杨谅不能率军长驱直入关中,而且江南、巴蜀也没有人响庆他;那接下来的战争,其实就没有多少悬念了,因为汉王这是标准的以一隅之地与天下对抗。
  在这种背景下,追随在杨谅身后的人,恐怕都是后悔爬上了贼船;当军事上再接连受挫后,肯定就是兵败如山倒之势。

  从某种意义上,谁处于杨谅的位置上,也会一筹莫展的。因为真的大势已去时,不要说杨谅了,就是项羽、拿破仑那种公认的超级牛人,也是一筹莫展的。

  因为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功效,就是总经历史的经验教训,所以看到历史人物的成功、失败时,我们总会习惯分析一番,他们为什么会成功?为什么会失败?

  从英雄史观的角度进行类似的分析,人们很容易把历史当事人的成功失败,与他们的能力划上等号。
  总而言之,你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就证明你英明神武、绝胜千里之外;你的胜利有一些缺憾,就证明你的能力存在某种不足;你失败了,肯定就是因为你能力很差劲;你失败的很惨,肯定就是因为你脑残弱智,或是犯了极尽幼稚可笑的错误。

  处于这种角度分析历史,看到失败的历史人物时,大家难免会拥有一种廉价的优越感。
  总而言之,他们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他们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
  再总而言之,他们所犯的那些错误,就是毫无军政经验的初中生、甚至是小学生,也能看出来,也能避免。

  人们在分析历史时,之所以会拥有这种廉价的优越感。是因为基于人的心理本能,他需要对各种问题,都想到解决的办法。否则,就会感到某种心理上的不适。
  因为类似的原因,我在分析历史时,过多的强调客观,难免会让很多人感觉,这是在宣扬宿命论,这是想让人放弃努力奋斗的精神。
  所以,普遍分析历史的书,通常都会把失败者写的非常不堪,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写史者、读史者相信,如果我们遇到类似的问题,都可以轻松解决这种问题。

  其实呢,当我们看历史时,如果把一切问题都想得非常简单,那我们看历史,还不如看小说。
  因为一个优秀的小说作者,也不会把自己小说中的反派人物写得脑残弱智变态。而历史书中普遍反派人物之所以会失败,通常就是因为他们脑残弱智。

  当然了 我们看社会时,如果把一切问题想得非常简单,那我们所学到的社会经验知识,恐怕也就是各种心灵的鸡汤罢了。在这种故事中,一个人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想取得人生的成功,实在太容易了。


  待续
  感谢诸位网友支持,感谢雁小驴1、围炉煮酒话桑麻 、大有行 、夜相当美、致远悠扬、大堂蒸笼、左道正门、英式船长、野冰鸟、我喜欢胡扯、我是一皮狼98的打赏,再更新一节。


  第五章 大业隋炀帝

  第一节 欲与秦皇汉武比高低

  如果炀帝在大业七年前死了。
  不管人们怎么评价他,肯定也是一代雄主的形象。毕竟,他的功业,就是可以和秦皇汉武提并论。

  炀帝深入塞外,亲自接受突厥可汗拜服;远赴西域,亲自接受当地诸王拜服;征服土谷浑,把青海纳入中原王朝版图。这都是前无古人的成就。

  至于传说中的大运河,更不用说了。
  因为这就是前无古人的成就;时至今日,谁也得承认,这就是古代历史、甚至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更主要的是,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而且都是积极的。

  就这些成就摆出来,真心说,秦皇汉武也会暗然失色。

  甚至而言,隋炀帝在远征高丽前死了,谁敢说他一定会失败呢?因为隋炀帝一声令下,调集了空前强大、豪华的军队;其军事阵容的强大、豪华,翻开中国军事史,也是空前的。
  在战争正式开始前,谁敢说隋炀帝不能征服高丽呢?甚至单就力量考虑,高丽因为害怕,突然选择主动投降,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这就好像在淝水之战前,苻坚死了,谁也得觉得,他就是一代雄主。
  因为在此前,苻坚的功业超越所有前人(晋八王之乱后),关键是,面对淝水之战时的豪华阵容,谁敢说苻坚无法一举统一天下呢?

  如果炀帝在远征高丽前死了。
  那他的功业就圆满了,也会给后人留下太多的幻想。因为后人难免会说,如果炀帝不死,就能如何如之何。问题是,隋炀帝该死不死,非要多活苦干年。

  许多时候,一个人什么时候死,那真是一个技术活。

  因为炀帝成了反面角色,所以我们常常有一种错觉,那就是炀帝高呼的口号,永远人生苦短,必须尽快享受;怎么舒服怎么来。

  而实际上,炀帝讲起治国的大道理时,常常比唐太宗李世民讲得都动人;以至于李世民看着炀帝留下的文集,都忍不住感叹,看炀帝写的文章,大道理那也是讲的一套接一套啊,为什么所作所为,反差如此之大呢?[注1]

  炀帝上位时,天下形势真可谓一片大好。
  天下统一了、而且非常稳定。
  国库充足,赋税稳定,人力资源充沛。
  国际环境,中原王朝也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一个人坐在皇位上,看着眼前的一切,会想到什么呢?
  我们很难知道,但是杨广坐在那个位置上,显然是想超越秦皇汉武,创造后人难以超越的伟业。所以,炀帝选年号时,曰:大业!

  这就好像,在许多年前的书籍中,老蒋就是一个邪恶的化身。
  但是,终于有一天,人们看到了老蒋一伙自己写的历史,又有幸看到了老蒋自己写的官样文章,难免就看到一个全新的老蒋。而且有人更有意无意的感觉,老蒋就是一代圣人。

  作为一个顶级的政治人物,我们很难简单的用好人、坏人来形容他。因为作为顶级的政治人物,他就不是孤立的存在着。
  因为炀帝失败了,我们很容易感觉炀帝就是一个脑残的家伙。
  问题是,当我们处于他们的位置上,如果没有足够的外力制约,有几个人敢说,自己不会报着炀帝类似的治国思想呢?

  统治者似乎有流行一种观点,那就是不能让老百姓太闲着,老百姓太闲了,容易生事。让老百姓一年四季的忙着。他们就没有时间胡思乱想了。
  而且,类似的理论,在过去的几百年间,似乎也能得到证明。因为在两晋南北朝四百年时间里,天下百姓就是在战乱纷争中挣扎着,但是似乎只有炀帝的灭亡,与百姓不堪劳役有关,其它时代就没有这种事。
  因为对王朝构成威胁的,当时就是上层的豪门势力、或是军人势力。老百姓叛乱,通常就没有形成气候的。

  上面的观点,实在登不上大雅之堂,更不能端在桌面了。但是普遍统治者,恐怕都是这样想的。
  甚至而言,你别看唐太宗李世民说起大道理一套接一套的,但是具体的治国思想,也是这样想的;总而言之,老百姓就不能让他们闲下来。[注2]
  更主要的是,李世民不但是这样想的,还是这样做的。要知道,李世民死于贞观23年;而在贞观16年,大唐帝国依然有许多人为了逃避徭役,而不惜自残手足。面对这种骇人听闻的事实,大唐帝国没有任何反思,反而颁布一条法律,总而言之,以后再有刁民敢用这种方法逃避徭役,一律严惩不贷。[注3]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大唐开国二十多年了,老百姓为了逃避徭役,为什么还要自残手足呢?如果不带偏见的说,显然是因为高祖、太宗时代的徭役一直很重。否则,老百姓为什么会出此下策呢?
  问题是,相关历史是大唐御用文人记录的,而且后世也缺乏对相关历史翻案的动机,所以人们自然会认为,这全是因为老百姓懒惰、愚昧,所以为了逃避劳动,竟然不惜让自己变成残疾人。
  总而言之,在万恶的大隋帝国,人们为了逃避繁重的傜役,偷这种奸、取这种巧,这是一种可悲却正常的选择。现在在大唐帝国,依然有那样多的人为了逃避傜役,而偷这种奸取这种巧,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对于这种人,政府就不应该有丝毫怜悯之心。总而言之,你手脚残疾怎么了?手脚残疾照样得服傜役,关键是,还让你先吃牢饭!

  重国轻民。
  这种玩法对不对呢?
  处于民众的视角,它肯定是不是对的。
  但是在于统治者的角度,恐怕就是另一回事了。

  遥想当年,列大哥、斯大哥在许多眼中,就是如同慈父、圣人一样的大哥级人物;关键是,他们的政治理论就是民权理论啊;总而言之,他们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啊。
  但是,他们治国时代,很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重国轻民。

  总而言之,在这些伟大的统治者眼中,芸芸众生恐怕就是一个个冰冷的数字、符号。
  总而言之,为了伟大的事业,牺牲多少人,从来都不是多大的事;只要能实现伟大的事业,牺牲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人,那就不是什么事。
  要知道,当时已进入工业化时代,但是列大哥、斯大哥辖区之内三次大饥荒,饿死的人那是以千万论计。要知道,这个数字并不是多耸人听闻的数字,因为在后来各种翻旧账的书籍中,当年三次大饥荒饿死的人数,显然远远高于千万。
  要知道,这只是因为饥饿而死亡的人数;各种战争、政治清洗出局的人,加在一起,就更恐怖了。

  在民权思想已响彻云霄的时代;在一个标榜民权的社会中,统治者为了伟大的事业,尚且是如此的重国轻民。在一个高悬皇权大旗的社会中,统治者如果一心建立大业,更不用说了。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问题是,许多时候,一个统治者这样做的时候,基于英雄史观去看,那就是传说中的大英雄。
  总而言之,只要能建立前无古人的伟大功业,死上几十万、几百万人,那才是多大的事啊!
  反过来说,一个统治者就因为害怕死人,就这也不敢干,那也不敢干,那就是扶不起的刘阿斗。总而言之,为了帝国的根本利益,牺牲一代人怎么了?死上一半人,怎么了?

  汉武帝上位后,中原王朝国力强盛,于是汉武帝与匈奴连年开战;并且远征大宛,降服西域,收复南越,吞并朝鲜....。结果呢,整个大汉帝国一片动荡。
  昭帝上位时,据说大汉帝国官方掌握的人口户数,只有鼎盛时期的一半。
  史书是这样说记载的:承孝武奢侈余敝师旅之后,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光知时务之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汉书.昭帝记》
  自是始征伐四夷,师出三十余年,天下户口减半。《汉书.五行志》
  而隋炀帝杨广折腾到最后,也没有把天下折腾到如此境地。

  说到叛乱,汉武帝时代,各种叛乱也是多如牛毛。史书是这样记载的。“东部地区盗贼兴起,大股数千人,攻打城邑,夺取府库的兵器,释放犯死罪的囚徒,捆缚、污辱郡太守、都尉,杀死二千石官;小股数百人,在乡村中劫杀抢掠,多得无法计算,致使道路断绝。
  而且叛乱遍地之后,汉武帝和隋炀帝的处理态度其实是一样的。总而言之,哪个地方发生叛乱,汉武帝就已失职的罪名严惩当地军政长官。这样一折腾,下面的军政长官,说起自己辖区的形势,自然都是一片形势大好。于是叛乱越来越无可抑制。
  史书是这样记载的。汉武帝命人制定《沉命法》,规定:“凡有成帮结伙盗贼兴起,地方官不能及时发现,或虽然发现却未能全部擒获,自二千石官以下直至小吏,主持其事的一律处死;”从此以后,小吏畏惧朝廷治罪,既使发现有盗贼,也因害怕不能全部捕获而不敢报告;各郡长官因害怕受到牵连,也让下属不要报告。因此,盗贼越来越多,而地方官上下串通,隐瞒不报,空以虚文应付朝廷,逃避法网。
  但是因为汉武帝并没有失败,所以史书说起来汉武帝时,通常总是一个受人称颂的形象。

  当然了,不论秦皇,还是汉武,写在历史书上,都是饱受争议的人物。因为他们通常也是暴君的代名词。但是整体来说,人们更容易把他们当英雄看,因为不论他们牺牲了多少人,总的来说,都建立了历史难以超越的功业。

  总的来说,炀帝的所作所为,未必就比汉武帝更过分;对国家百姓造成的损害,也未必就比汉武帝大。仅仅是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所以给人留下的感觉就是不同的。

  两汉时代,豪门大户还没有进入可以与皇权分享帝国权力的阶段;所以皇帝不论贤与不贤,帝国也一直屹立不倒。
  因为类似的原因,两汉时代;长达400多年,虽然幼儿皇帝、傀儡皇帝不断出现;但是中间只有十多年的分裂时间;甚至下的时间全是大统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则不同了。
  豪门大户开始可以和皇权分庭抗礼了。所以,皇帝不论贤与不贤,帝国通常都是说亡就亡;天下说分裂就分裂。
  因为类似的原因,三国两晋南北朝隋。也长达400多年。中间统一的时间,只有几十年时间;剩下的时间全是分裂。

  [注1]:戊子,太宗对亲近的大臣说:“朕翻阅《隋炀帝集》,见其文辞深奥博雅,也知道推崇尧、舜而非议桀、纣,然而其行事为何与其文章相反呢?”

  [注2]:陛下在贞观初,护民之劳,煦之如子,不轻营为。顷既奢肆,思用人力,乃曰:“百姓无事则易骄,劳役则易使。”自古未有百姓逸乐而致倾败者,何有逆畏其骄而为劳役哉?此不克终二渐也。
  [注3]:庚申,制:“自今有自伤残者,据法加罪,仍从赋役。”

  欢迎大家关注一下节,营建东都洛阳

  待续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