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漫评隋唐的历史 那段被英雄传奇模糊的历史

  感谢诸位网友支持,感谢大有行、我是一皮狼98、动感飞猪一号、夜相当美、雁小驴1、围炉煮酒话桑麻 、崇穆 、zztdf、长翅膀的小公猫、左道正门 、茉莉幽香ABC、骑鹤下揚州、山野村人123 的打赏,再更新一节。


  第六节 雁门被围

  三征高丽结束后,高丽还是从前那副鸟样,但是大隋帝国已无心、无力再征伐他了。
  面对此情此景,谁也知道,大隋帝国应该收缩国际战略了。
  就是隋炀帝也不禁感叹:站在风口上,我曾飞的那样高;我还想继续高飞,奈何大风已过去了!真是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啊!
  炀帝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徒有高飞心,无复因风力。

  总的来说,三征高丽的失败,让谁也知道,大隋帝国的辉煌已过去了。

  三征高丽结束后,东北地区、蒙古高原、西域的蛮族,虽然还对大隋帝国维持着表面的臣服,但是试图挑战大隋帝国霸权的心,相信谁也能看出来。

  于是周边的领土纠纷,很快变得无可抑制了。

  在这种背景下,不久前,已从地图上被抹去的土谷浑,再次出现在了地图上。这样一片广阔的地区,就这样脱离了大隋帝国的控制。
  而与西突厥、东突厥接壤的地方,也都开始不断向内收缩。
  面对此情此景,大隋帝国实在有些不甘心。
  但是,大隋帝国显然只能接受这种事实了。因为三征高丽时,表现出来的组织动员能力,实在让大隋帝国没有信心再对外开战了。

  但是此时大隋帝国,似乎还维持着基本的体面,因为蒙高原上的突厥人(这是中原王朝最主要的、最强大的外敌),还对大隋帝国维持着表面上的臣服。
  但是很不幸,这种局势面也没有维持多久。

  大业10年8月,三征高丽结束。
  大业11年8月,就发生了一件大事,让大隋帝国天朝大国的形象彻底崩溃了。

  三征高丽结束一年后,为了维持大隋帝国已虚弱不堪的国际的地位,隋炀帝决定再组织一次北巡。
  这一次,隋炀帝的北巡比较低调,因为各种客观条件,已不允许他再象从前那样兴师动众了。

  当隋炀帝一伙走到雁门郡附近的时候,突然传出来了一个消息,那就是突厥大军即将进攻雁门郡,而突厥大军很快就杀了过来。

  因为隋炀帝这次出巡,比较低调,所以随行的力量相对有限。听到突厥大军前来进攻的消息,当时就傻眼了。

  突厥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大隋帝国呢?这个说起来话长了!

  突厥的老可汗,是大隋帝国一手扶植起来的,但他在隋炀帝一征高丽前死了。
  老可汗的儿子上位后,突厥对隋帝国的态度渐渐开始强硬。

  简单的去看,这就是因为突厥换了一个新可汗,所以对大隋帝国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其实呢,因为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突厥渐渐强大、稳定了;而大隋帝国对外政策越来越强势,所以突厥人想摆脱大隋帝国的控制了。
  看到突厥人这样不驯服,大隋帝国就试着敲打他一下。这一敲打不要紧,突厥人更强硬了。

  看到突厥人这副鸟样。大隋帝国多少有些进退失据了。不敲打他吧,他越来越没样了;敲打他吧,肯定让他更想反抗。

  总的来说,双方的实力一直在此消彼涨,到了某个临界点时,双方的国际地位就需要重新调整了。

  第三次征高前后,大隋帝国发现了突厥内部的一个漏洞,那就是突厥可汗有一个弟弟,好像能和突厥可汗分庭抗礼。
  于是,大隋帝国就要把一个公主嫁给可汗的弟弟,还要给可汗的弟弟弟册封一个可汗的名号。

  但是很不幸。
  此时的大隋帝国已越来越衰弱了;所以突厥可汗的弟弟,就没敢接受大隋皇帝的这份盛情。
  而大隋帝国这种行为,显然让他与突厥的矛盾加剧了。

  高丽不服大隋帝国,大隋帝国无法摆平。
  土谷浑不服大隋帝国,干脆重新独立复国了。
  突厥可汗对大隋帝国爱搭不理,大隋帝国也只能听之任之。
  面对此情此景,谁也知道,大隋帝国这个天朝大国的地位,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而现在,大隋皇帝北巡,突厥人竟然大举出动,一副要生擒大隋皇帝的样子;而大隋帝国又不能把对方按在地上狠狠摩擦,相反还让对方打得狼狈万分。
  到此为止,大隋帝国天朝大国的形象,终于彻底崩塌了。

  这一年,46岁的隋炀帝与16岁的李世民,第一次出现在同一个舞台。

  虽然说,在此时此刻,46岁的炀帝绝对是领衔主角;而16岁的李世民只是一个标准的士官甲。
  但是,此时的士官甲,后来成了整个中国历史上的当之无愧的天王巨星。所以人们看这段历史时,难免会把目光停留在这个士官甲身上。

  更主要的是,李世民一路高歌猛进,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耀眼的天王巨星。只要他一出场,不要说隋炀帝这种标准的反面角色了,就是大唐开国李渊,都会被衬托的暗淡无光!

  所以,传统历史在记录这段历史时。通常是这样说的。

  46岁的隋炀帝一看突厥人杀过来,那是哭得个眼都肿了。总而言之,这可怎么办啊!
  而16岁的李世民呢,则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虽然是第一次正式出场,也没有多少戏份,但已让人感觉到他绝非池中之物了。

  当然了,隋炀帝手下的人,当时那是乱成了一锅粥,有人说赶紧逃跑吧,有人说逃跑是来不及了,应该坚守待援。
  隋炀帝为了鼓舞士气,就对手下将士,乱发空口支票。总而言之,只要你们能帮我渡过这个坎,保管你们都升官发财!
  而当打退突厥人后,隋炀帝却发现,当时的空头支票开得太大了,实在无法兑现,于是只能赖账。
  抛开这些戏剧化的内容。
  我们可以肯定,当时的李世民肯定只是一个跑龙套的群演。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当时的李世民都不可能占有太多的戏份。

  而隋炀帝等人的表现,大约也不会如传统史书中所写的那样狼狈。因为说一千道一万,雁门郡也在长城以南;关键是,隋炀帝的这次北巡再低调,随行的军队也绝不会是个小数目。

  从这层意义上,突厥人的这次军事行动,恐怕也就是想通过实际行动,挑战一下大隋帝国的国际霸主地位。
  总而言之,从前对中原王朝叩拜臣服的突厥人,终于站起来了。
  再总而言之,表面不可一世的大隋帝国,也就是一个纸老虎。

  抛开各种充满情感色彩的内容,这段历史,大约就是这样的。
  大业11年8月,隋炀帝北巡到雁门郡附近;突厥军队突然大举杀过来了。
  然后,突厥可汗亲率的军事主力,与大隋皇帝亲率的军事主力,在雁门郡对恃了三十多天。
  再然后呢,大隋帝国与突厥暂时又相安无事了。

  至于细节。我还是一惯的观点,我们看看就可以了。
  一切是显然的,只要我们有机会看到隋炀帝一伙人的记述,肯定会发现另一个天差地别的版本!
  这就好像,在以前的版本中,老蒋的形象就是一个非常不堪的形象。但是,后来看到老蒋一伙写的相关历史,马上会发现,老蒋以前的形象,不敢说完全是胡编的,但它显然距事实太远!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件事过后,大隋帝国的天朝大国形象,彻底无救了。
  因为,这意味着,大隋帝国苦心建立的国际秩序,彻底崩盘了。
  不过,这样一来,似乎也不错。因为大隋帝国终于可以心无杂念的想着如何处理国内事务了。
  但是很不幸,底层的叛乱,虽然直到此时,也怎么看还是乌合之众,而且还是被官兵追着打。但是,他们都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玩;所以逃了再逃,败了再败,官官就无法把他们剿灭。
  更主要的是,社会的矛盾彻底激化了,所以叛乱通常都是死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一波接一波的叛乱者被砍了脑袋,新的一波叛乱者马上会进来补充,所以围来围去、剿来剿去,叛乱的地方越来越多,卷入的叛乱者越来越多。
  更可怕的还在于,随着官兵的围剿力度加大、围剿规模增大,一片乌合的叛乱者,也渐渐清晰的意识到,如果不实现大规模的联合协作,就会被逐个击破。在这种背景下,一片乌合的叛乱者也开始渐渐规模化组织化。

  说到最初的叛乱时,史书通常都会罗列一大堆大哥的人名;简单的看,那可叫个声势浩大。但是,叛乱在这种阶段,其实就是一地鸡毛的水平,也就是一片乌合的状态。
  因为,这种叛乱者的级别,恐怕也就是金庸小说中三六洞主、七十二岛主的水平。表面人多势众非常牛,实际有个屁的牛啊!
  但是,等史书说叛乱者时,只说河北XX;中原XX;江淮XX时,那就是非常可怕了。因为这意味着叛乱已实现了组织化规模化,再不是一地鸡毛的状态了。
  至于等史书说叛乱者,只说某一个、或是某两个大哥时,那就真的可怕了。因为这意味着叛乱者已完全可以政府分庭抗礼的角逐天下了。

  隋末的底层叛乱,经过四年的发展;等隋炀帝集中精力围剿时,终于发现,一片乌合的底层叛乱,那是越围剿势力越大。
  因为面对政府军大规模的围剿,底层叛乱者也开始不断实现联合,最后越来越组织化、系统化了。
  所以,大业11年9月炀帝从雁门返回后,开始集中精力围剿底层叛乱,到了12年七八月时,终于发现,国内的战略也必须重新调整了。
  经过一系列分析、讨论,炀帝终于决定南下江都!

  听到炀帝决定南下江都的消息,自然有太多人的表示反对。
  关键是,炀帝失败了。所以史书说到炀帝南下江都时,通常都是说,炀帝之所以南下江都,就是因为他彻底绝望,所以要到江南逃避去了,甚至是要到江南混吃等死了。

  其实,只要我们坐在炀帝的角度分析当时的问题,恐怕也会想到南下江都的。
  我们知道,江南在过去的三四百年时间,大多数时间都是独立存在的;现在它会不会再度突然从北方政权里分裂出去呢?可能性实在太大了!

  在这种背景下,你是大隋皇帝,会怎么做呢?总的来说,南北运输的枢纽,帝国必须得重视。
  派别人去,给他的力量大了,他可能会成为内鬼的!给他的力量小了,他可能镇不住场子的。
  大隋皇帝亲自坐镇,应该是不错的。但是很不幸,南重了,北轻了。于是,北方突然失控了。

  待续
  感谢诸位网友支持,感谢夜相当美 、围炉煮酒话桑麻、大有行、此世无心、动感飞猪一号 、我是一皮狼98、长翅膀的小公猫、边城飞絮、左道正门、王二十一、雁小驴1、致远悠扬 、gdszslt的打赏,再更新一节。


  第七节 炀帝南下江都

  雁门被围之后,大隋帝国需要收缩国际战略,已没有任何疑问了。因为以大隋帝国的国力、组织动员能力,已根本不可能支撑过去的国际地位了。
  从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件好事,因为帝国可以集中精力解决国内的问题了。
  但是很不幸,这样一折腾,直接让底层叛乱更不可收拾了!

  在此前,帝国的主要军政资源都用于对外战争,所以用于平叛的资源非常有限。在这种背景下,底层叛乱者就缺乏足够的危机感。更主要的是,没有哪个叛乱者,愿意轻易丧失自己的独立性;所以底层叛乱,一直处于一地鸡毛的状态。
  在这种背景下,即使是李密那种拥有第一流组织、演说才能的枭雄人物,也只能在底层一直游荡。

  而等帝国收缩国际战略,集中全部力量剿匪时,这些底层叛乱者的危机感,马上就无可抑制了。关键是,经过前几年的发展,帝国早已遍布小股叛乱力量了。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野心勃勃、霸气冲天的大哥级人物遂脱颖而出。因为在这种背景下,他们游说大家实现团结协作,就比较容易了。

  这种结果,可能是隋炀帝等人,此前根本没有想到的。
  事实上,正是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底层叛乱愈演愈烈,而大隋帝国依然有闲情雅致陪高丽死缠滥打。因为简单的看,大隋帝国一心忙于外战,这些叛乱都只能维持一地鸡毛的状态,等大隋帝国扬威国际之后,掉头围剿他们时,肯定就如吃盘菜一样简单。

  但是很不幸,等帝国政府全力围剿这些底层叛乱时,竟然是刺激得这一地鸡毛,变成了一个个的大鸡毛掸子。

  在这种背景下,大隋帝国必须得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大隋帝国的军政重心,应该放在什么地方?
  简单的去看,大隋帝国的军政重心,自然应该放在帝国都城长安!
  更主要的是,因为隋炀帝一直远离帝国都城长安,不但失败了,而且成了历史的丑角。所以史书自然会认为,当时大隋帝国唯一的正确作法,就是隋炀帝亲自坐镇帝国都城长安。
  基于类似的观点,隋炀帝一心留在东都洛阳,自然是因为他想在东都洛阳吃喝玩乐了;至于他想到江都,更是他把江南当成了最后的安乐窝、避难所!

  其实呢,只要看过我前面单节的人,自然就会知道。
  随着中国经济重心向东、向南偏移;长安作为帝国的都城,已存在太多的问题。

  是的,西北拥有地缘的优势,它可以俯瞰整天下。问题是,他对关东、江南而言,多少有些鞭长莫及。后来大唐帝国陷入藩镇割据中无法自拔,自然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但是帝国都城留在长安,从地缘上太过偏西,是一个绝对无法忽视的原因。
  更主要的是,此时西北对东部、南部的经济依赖实在太大了。作为整个天下的帝国都城,它的非生产性人口,那可不是一般的多。所以隋唐两代,关中地区一旦有点天灾,皇帝都得带着文武百官到关中地区解决吃饭问题。
  当然了,因为类似的原因,大唐帝国灭亡后,长安城从此就彻底了丧失了帝国都城的资格。

  只要我们知道这种原因,自然就会知道,在天下遍地叛乱的背景下,如果炀帝真的坐镇在长安城。很可能出现的事,就是江南突然分裂出去。要知道,江南在此前三四百年时间里,它普遍时候都是独立于北方政权存在的。

  是的,新政权建立之时,很多时候都是立足于西北,然后征服天下的。问题是,这并不意味着,一个帝国在分崩离析的危机中,把重心收缩到西北地区,依然可以维持统治。
  进入大业12年,有一个危机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如果底层叛乱在江南蔓延开了,后果肯定很严重。

  事实上,在此前,北方的叛乱者已开始陆续向江淮地区转进了。他们的代表人物是杜伏威、辅公祏、李子通。
  从理论上,这些叛乱者的选择完全正确!
  第一、南方距大隋帝国的统治中心比较远。
  第二、江南在过去的三四百年时间里,大多数是独立于北方政权存在的。
  只要在这种地方打开局面,趁天下大乱之际,北上逐鹿中原,谁敢说没有机会获胜呢?

  从某种意义上,这才是隋炀帝从雁门回来后,一直没有回长安的主要原因!

  隋炀帝亲自坐镇江都,西北的军政力量相对就薄弱了;在这种背景下,李渊就拥有了突袭长安城夺取关中的机会;而杜伏威等人想席江淮的机会就丧失了。

  从这层意义上,如果隋炀帝选择坐镇长安。历史多少会改写的!
  因为这样一来,李渊想一举夺取关中,多少就丧失了可行性。而杜伏威等人的选择,那可就不是一般的正确了。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就是有机会整合江南,然后趁天下大乱北上逐鹿中原的。
  最初,炀帝是坐镇东都洛阳主持工作。如果不带偏见的说,这种选择并没有任何错误。
  第一、洛阳处于天下交通枢纽地区。
  第二、洛阳更接近叛乱的地区。
  作为帝国皇帝,坐镇这种地方指挥平叛工作,应该是没有可非议的。

  事实上,当时最乱的地方就在以洛阳为中心的关东地区。相对而言,关中地区目前还非常稳定。如果炀帝想享乐,何苦跑到洛阳呢?
  难道长安城就没有富丽堂皇的宫殿吗?难道长安城就没有各种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好乐的东西吗?

  但是到了大业12年,大隋帝国必须得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应该把帝国的统治重心放在什么地方?
  当时帝国的三个统治重心所在地,一个是长安,一个是东都、一个是江都。

  从地缘上,皇帝坐镇长安,有些失之偏西;坐镇江都有些失之偏南;坐镇洛阳,应该是比较合适的。
  但是从历史上看,江南普遍时候独立于北方政权存在,如果不加强这里的控制,它更容易脱离出去。
  这应该是隋炀帝后来一心要到江都的主要原因。但是他不但失败了,还成了反面人物,他一心到江都的原因,自然是因为他把江南当成了最后安乐窝与避难所。

  当炀帝决定南下江都时,各种反对的声音纷纷响起。炀帝对此的态度很简单,那就是谁敢反对,就对谁严惩不贷!
  大隋帝国的灭亡,之所以与两晋南北朝的普遍帝国有所不同。
  大约是因为当时贵族政治渐渐走向没落,所以皇族势力是非常单薄。

  隋朝的皇族力量单薄,从主观上,自然是因为文帝、炀帝的接连打击。但从客观上,显然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中央集权更强大了,官僚政治开始渐渐走向成熟,所以皇帝多少认为,不依靠皇族力量也能驾驭天下,所以才敢放手打击皇族力量。
  但是很不幸,这就好像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认为不用分封诸王也能驾驭天下,结果关东发生叛乱,大秦帝国实际控制的范围就剩下了关中地区。

  不管怎么说,因为皇族力量的衰弱。到了大业12年,隋炀帝就有一个困惑,那就是帝国三个统治重心,应该如何同时牢牢控制呢?
  隋炀帝一个人,显然是分身乏术!
  在这种背景下,他让自己两个年幼的孙子分别坐镇长安、洛阳,而他亲自坐镇江都。

  年幼皇孙杨侑坐镇长安,可以保持暂时的稳定,是因为关中是大隋帝国的根本之地。
  年幼的皇孙杨侗坐镇洛阳,可以保持稳定,是历为炀帝坐镇的江都距这里比较近。
  但是,总的来说,缺乏强势亲王坐镇,结果就是天下纷争开始后,很快就和杨氏皇族没有啥事了。

  这三个重心,哪一个会最先被打穿呢?
  在当时,恐怕谁也不知道。但是随后的历史证明,是长安第一个被打穿了。
  长安为什么会被打穿呢?是因为坐镇晋阳的李渊率军造反了!
  晋阳,大约是帝国仅次于长安、洛阳、江都第四个重心所在的。大隋帝国开国后,第一个坐镇晋阳的人是晋王杨广;第二个坐镇晋阳的人秦王杨俊;第三个坐镇晋阳的人汉王杨谅。这三个人都是强势皇族亲王,从这里,我们大约可以看出来晋阳有多重要了吧。

  炀帝之所以让李渊坐镇晋阳,因为李渊是炀帝的姨弟;而且也是关陇贵族核心成员。
  但是很不幸,炀坐镇江都,对北方鞭长莫及,洛阳的隋军主力,被李密缠斗着无法脱身;而李渊为代表的家族枝繁叶茂,在关中有着强大的根基。在这种背景下,李渊大举奔袭长安,取得了角逐天下的优势。

  更主要的是,成都是仅次于长安、洛阳、江都、晋阳的另一个军政重心。
  但是西南并没有太大的叛乱,而且西南封闭的地理环境,也不适合让强势人物坐镇。因为强势人物坐镇这里,可能会利用这里封闭的地理环境割据。所以,炀帝让这里继续保持着官僚政治的格局,换而言之,这里没有一个强势人物独当一面。
  而这种选择,显然也会刺激李渊叛乱的欲望。我们前面分析了,李渊奔袭关中有成功的机会,而一旦奔袭长安成功,再夺取还没有强势人物坐镇的西南,应该也没有难度。而一旦夺取这两个地方,居高临下角逐天下的形势就具备了。
  大隋帝国已没有一个强势的亲王了。
  话说回来,就算有强势亲王,强势亲王坐镇这些军政重心所在地,会怎么玩?谁敢保证!
  从这层意义上,炀帝的失败,在当时的格局下,几乎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如果四周都是强势亲王,最后大约是两种结果。

  第一种结果。肉烂在锅里了。最简单而言,如果坐镇晋阳的是强势皇族亲王,他也有可能打着保卫皇权的旗号杀入关中,遥尊炀帝为太上皇;等炀帝一死,直接上位。那他与李渊并没有本质差别。但是,在这种背景下,谁也得承认大隋帝国并没有灭亡啊。
  第二种结果,那就是强势的皇族亲王们打得一地狗血,最后让渔人得利了。这样一来,大隋帝国的灭亡,就是两晋南北朝最常见的一种灭亡模式了,总而言之,皇帝不有吸取历史教训,明知分封诸王会导致灭亡,非要这样干;再总而言之,如果没有诸王内讧,帝国就不会灭亡了。

  炀帝的计划大约是这样的。
  守住长安、洛阳、江都、晋阳这四个点,慢慢派军围剿叛乱。

  但是,晋阳这个点因为李渊反水,很快就脱离了帝国的统治;随后,长安这个点也脱离了帝国的控制。
  关键是,在此前后,西北、华北的上层豪强、贵族,都开始纷纷造反,大隋帝国终于无可救药了。

  总的来说,帝国的巨轮已到了快沉没的阶段,炀帝不论怎么做,好像也注定要扳倒葫芦起了瓢的。
  所以,炀帝坐镇江南,北方局势愈来愈难收拾。面对此情此景,我们总感觉,炀帝坐镇北方,结果会好了些。问题是,炀帝坐镇北方,南方的局势会愈来愈难收拾的。

  这就好像,船快翻时。舵手顾船头,船尾崩裂船翻了;舵手顾船尾是不是会好一些呢?简单的看,应该是的。问题是,只顾船尾,船头突然崩裂呢?

  待续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