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漫评隋唐的历史 那段被英雄传奇模糊的历史

  感谢诸位网友支持,感谢夜相当美、我是一皮狼98 、簡單就是雅 、gdszslt、大有行、动感飞猪一号、英式船长、致远悠扬、雁小驴1、长翅膀的小公猫、草苞、左道正门的打赏,再更新一节。

  第七节 夺取霍邑

  当听到突厥人要支持刘武周夺取晋阳时,李渊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全力夺取霍邑,然后大举向关中逼近。因为突厥支持刘武周夺取晋阳的事,是不是真的?现在还两说;如果一个人会被这种消息吓破了胆子,那就什么事也不要做了。

  它的优点,就是可以让追随自己的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凌云壮志,因为天下好像已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更会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加入这个团队,因为怎么看,这也是一个最有前途的政治集团。更主要的是,还可以让自己以最快的速度夺取关中,获得稳定的根据地。

  它的缺点就是,如果这是真的,李渊夺取关中八字没有一撇,却把老巢丢了,这就是要玩完的节奏啊。
  要知道,李渊的军事主力远离晋阳,现在突厥人支持刘武周大举南下,晋阳失守恐怕也就是分分钟的事。现在的李渊,可不是后来占据整个西北、巴蜀的李渊;根本无力与突厥人相争的。

  下策:就是掉头回晋阳。

  它的优点,就是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老巢安全。

  但它的缺点,就是会让李渊褪变成一个自守之贼。因为山西现在是朔州刘武周、晋阳李渊、河东曲突通(霍邑宋老生)三大实力派并存。李渊一旦退回晋阳,恐怕永远只是其中之一了。
  刘武周背靠突厥,李渊敢剪灭他们,突厥人不会坐视的。如果李渊只是作为一个坐困一隅之地的自守之贼,哪敢与突厥人作对呢?
  李渊连背后的刘武周、突厥人都搞不定,还拿什么去夺取河东郡呢?
  李渊如果这样玩,那他后来的江湖地位,估计不会比刘武周、罗艺之类的人强多少;总而言之,也就是乱世的一个普通实力派。
  李渊之所以影响力巨大,是因为他占据晋阳为中心的广阔地区,还在关中地区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如果他坐困晋阳为中心的地区,却不能杀出去,他自带的许多优势,也就等于自动放弃了。


  中策,就是在霍邑附近等着;再观察一段突厥人的态度。
  这种选择的优点,往好了思考,会把上下二策的优点都吸收了;但是悲观的看,会把上下二策的弊端全占了。

  以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显然是上策最为正确。因为以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我们可以确定一件事,那就是突厥人并没有背后捅李渊一刀的意思。
  但是在当时,显然没有一个人敢肯定突厥人会怎么做?

  史书为了突出李世民的地位,通常是这样说,那就是大家都支持退守晋阳的错误战略,只有李世民坚持攻取霍邑的正确意见,并且一再坚持,终于让唐军转危为安了。

  其实呢,
  在关键时候的选择,从大方向上看,也就是上中下三种选择。
  这三种选择,肯定都有众多的支持者;绝不可能出现,人们都坚持错误意见,只有一两个高人坚持正确意见。

  所谓大家都坚持错误意见,某个高人支持正确意见,最后说服大家执行,通常都是戏剧性的故事。
  经常看我文章的人,肯定早已知道了。上中下三策,都是利弊并存的;而且它通常都是以冒险、保守来划分的;孤立的说,很难说哪种选择正确。
  而在做这些选择的时候,总有很多人会倾向于冒险,喜欢执行激进的计划;也总有许多人倾向于保守,喜欢执行稳妥的计划。
  这这种选择的差别,通常也与人们的地位、见识无关。因为见识很低、地位很低的人,常常也是敢于执行冒险的、激进的选择;而见识、地位很高的人,也习惯性的做着保守、稳妥的计划。
  李渊一伙后来敢于选择上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认为,基于突厥人的利益,是没有道理选择背后捅他们一刀的。
  事实上,李渊等人率军从晋阳出发前,就已认定了这一点;甚至李渊在决定叛乱时,就已认定了这一点。否则,他们肯定不敢计划夺取关中的。因为他们想率军夺取关中,却认为突厥人随时会在背后捅他们一刀,他们还怎么玩呢?
  要知道,在当时背景下,李渊一伙与突厥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如果突厥一心支持刘武周打击李渊、或是阻止李渊夺取关中,李渊估计是一点办法也没有的。在这种背景下,千万不要说李世民神功无敌,再神功无敌,也不行啊!

  虽然说,李渊在出征前,就已认定了突厥人会与自己合作。
  但是,我们必须得说但是。因为从大概率上,突厥人不会在背后捅他们一刀,但是突厥人想不开,就是要这样玩,谁也拦不住啊。
  这就好像,斯大林认为希特勒不会攻打苏俄;但是希特勒不会这样认为。虽然说,希特勒最后因此输得毛也没有了,但是斯大林让希特勒这样一玩,当时就连北也找不到了。
  这更好象,关羽认为孙权不会背后捅自己一刀,但是孙权不这样认为。关羽当时就不是找不到北的问题了,而是输得连毛也不剩了。
  因为类似的原因,李渊等人走到霍邑附近时,突然听到突厥人要背后捅自己一刀时,也是惊疑不定。
  现在,这是最考验李渊一伙的时候了。
  一个人在创业的时候,最常见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五心不定!五心不定,输个干干净净!

  现在,李渊一伙刚刚杀出晋阳,就因为一个真假难辩的消息,而放弃了既定的战略;关键是,最后事实证明,这就是一个子虚乌有的消息。就凭李渊一伙这种表现,你说他们还能干成什么事?

  当然了,在关键时候,敢赌、敢干未必能成功。
  事实上,在关键时候,敢赌、敢干输得毛也不剩的人多了。

  但是,我们必须得说,一个人在关键时候,啥险也不敢冒,有个风吹草动就会放弃盘算已久的计划,他肯定不会成功的。因为这就是标准的庸人本色。
  许多时候,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只能考虑大概率的事,偶然的、意外的事,我们如果都要考虑在内,那我们啥事也不要干了!
  许多时候,我们只能认为与自己合作的人、竞争的人,都是理性的、正常的人;而且不会做出太离谱的事。如果我们总担心与自己合作的人、竞争的人,是一些分不清头大眼小,总会干一些丝毫不靠谱的事,那我们就什么事也不要干了,因为这样一来,不确定的事就太多了。那我们什么长远的、大的规划也不要做了。

  比如,突厥人会不会背后捅李渊一刀呢?
  从大概率上,突厥人是不会背后捅李渊一刀的;只要突厥人有足够的理性、愿意按正常逻辑思考问题,就不会背后捅李渊一刀的。
  但是,突厥人突然一抽疯,会怎么做?除了上帝,谁也不知道!
  历史上,因此失败的人太多了。你考虑的一切、计划的一切非常靠谱,但是你的对手,却是胡乱出牌,最后你的对手输得毛了没有了,但是你也会让他搞得连毛也输光的。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书归正传。
  李渊率军走出自己的辖区后,突然听到突厥人要支持刘武周进攻晋阳时,大家一时众说纷纭。

  许多时候,面对几个利弊参半的选择。
  对于具体个人而言,它很少会坚持某种意见,而是会表现的犹疑不定。换而言之,他总会在激进、保守、折衷三种态度中徘徊不定。
  对于具体的集团而言,它通常都分为左中右三种力量,争论不休。换而言之,总会自然而然的分为激进、保守、中间派三种力量。

  总的来说,在两三个利弊参半的选择面前,大家都坚持错误的意见,只有某个、某几个人坚持正确意见,并且说服大家的事,通常都是戏剧性的故事。
  如果大家都想朝东走,就某个人朝西走,还想把大家都带着朝西走,结果通常都是悲剧的。在这种背景下,千万不要说你有多牛X,多牛X也不行啊。

  最简单而言,大家都想北返,就炀帝一小撮想留在江南,在这种背景下,千万要说你的皇帝,你是玉帝也不行啊!于是,炀帝当时就在众叛亲离中,被人活活勒死了。

  再简单而言,面对李唐军队的进攻,大家都想投降,就你想抵抗,在这种背景下,千万不要说你的官有多大,更不要说你如何忠于大隋帝国,因为大家给你面子,会把你抓起来;不给你面子,直接就把你的脑袋砍下来了。对此,只要看看西河城的长官怎么死的,就可以知道了。
  当然了,我们可以说西河城的长官道德不高、威望不足。问题是,河东郡的人后来都想投降,尧君素想抵抗,虽然尧君素写在历史书那就是感天动地的人物,而且有着一流的组织能力,但是结果呢?大家都想投降,就你想抵抗,你不死谁死?于是尧君素就被人们砍下了脑袋。

  大家都想朝东走,就你想朝西走,还想把别人带得朝西走?你这不是传说中的想与人民为敌吗?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书归正传。
  后来的事实证明,在霍邑城下,激进派的选择是正确的;于是有机会发言的人,自然都会说,自己当时就是支持上策的;如果想吹牛X,更会说了,当时人们都想选择下策,就他一个人坚持上策,并且力挽狂澜了。

  其实呢,当时支持上策的人肯定很多,甚至是占据主流的。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李渊、李建成、李世民他们都是是倾向于哪种选择呢?

  历史书上大约有三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李渊、李建成、李世民都是倾向于激进的选择。《大唐创业起居注》,就是这样记述的。
  第二个版本,李渊倾向于保守战略;李建成、李世民兄弟苦劝李渊,李渊才改变了主意。《资治通鉴》就是采用的这个版本。
  第三个版,李渊、李建成都倾向于保守,只有李世民坚持激进选择,并且一再坚持,遂让李渊一伙踏上了成功的大道。《太宗实录》就是这样记述的。

  哪个版本更真实呢?
  从情理上,显然第一个版本应该更真实。后面的两个版本,显然都是为了抹煞李渊开国君主地位出现的,至于第三个版本,更显然是为证明李世民杀兄逼父天经地意编造出来的。
  类似的观点,在传统历史书中,也不是什么新鲜的观点;至于现代历史学者,更是普遍持这种观点。
  总的来说,李渊行军至霍邑50里外的胡贾堡时,最多的顾虑,并不是霍邑的守军有多强大。而是现在突厥人会不会趁乱背后捅他一刀。
  如果突厥人当时要背后捅李渊一刀,李渊多少是有些进退失据的;因为类似的原因,李渊看着眼前的霍邑,一时不敢向前了。

  7月14日到达霍邑附近,一直就是秋雨绵绵;在这种背景下,李渊一伙在霍邑下徘徊不前,似乎也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总而言之,天公不作美。
  总的来说,把自己在霍邑城附近徘徊不前的原因,归于天气恶劣,对整个集团的士气,并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因为这只是暂时的,因为天气总有变好的时候。
  如果李渊一伙,把自己在霍邑城附近徘徊不前的原因,就归于怀疑突厥人的合作诚意,那对整个集团的士气,将是致命的打击。因为突厥人的合作诚意,永远也值得怀疑;现在值得怀疑,以后也值得怀疑。如果这种原因,就会让李渊集团前怕狼后怕虎,好李渊集团啥也别干了!

  所以8月1日天气变晴后,李渊就不能再迟疑了。
  虽然此时,突厥人的态度依然不是非常确定。但是,李渊已决定按计划大举进攻霍邑了。

  于是8月2日让大家晒衣服、装备。8月3日,李渊就率军杀到霍邑城下。
  总的来说,围绕霍邑的战争,进行的非常简单。
  8月3日早上,李渊大军杀到霍邑城下,霍邑守军出城作战,被李渊打得大败,然后李渊趁胜攻城,当天晚上就夺取了霍邑。
  换而言之,夺取霍邑的战争,满打满算,也就是进行了一天!

  一座城池,如果一天就能攻克,通常都是因为政治原因,而很少是因为军事上的成功。
  最简单而言,河东郡守军作战意志坚强,随后夺取河东郡的战役,那就是旷日持久的;当然了,洛阳守军的作战意志坚强,后来夺取洛阳的战役,也是旷日持久的。

  这样一场时间极短、而且规模非常有限的战争,之所以被史书写得曲折之极,主要是因为李唐集团对突厥的外交工作,出现了一点波折。所以在霍邑城不远的地方,李渊一伙犹豫了又犹豫。关键是,这种犹豫本身,会决定李渊集团未来的前途命运。如果李渊一伙能克服这种恐惧,那他们就开始了争夺天下的历程,如果他们被恐惧压垮了,那他们以后就什么也不要干了。


  最初,大隋帝国的战略应该是这样的,那就是让宋老生坐镇霍邑,屈突通坐镇河东。
  他们目标,就是保证这两座城池的安全,只要这两座城池还控制在大隋帝国手中,李渊就不敢随便杀出山西;更不敢随便杀入关中。

  但是类似的战略,显然很难贯彻,尤其是在霍邑这种地方。
  总的来说叛乱是大潮流,人们都是蠢蠢欲动的想参与叛乱;霍邑距李渊的大本营太近,关键是,它根本不可能得到大隋帝国的任何支援;在这种背景下,宋老生在霍邑城内,只能在战与守之间犹疑不定。
  处于宋老生的位置上,上中下三策大约是这样的。

  上策:就是出城作战,趁李渊立足未稳之际,重创李渊军队。
  但是考虑综合实力,宋老生这样玩,似乎就是一种作死的玩法。一切是显然的,如果宋老生率军出城,就有机会重创李渊,那大隋帝国就不会让宋老生坐镇霍邑、屈突通坐镇河东了,而是让他们两个联手大举进攻李渊了。
  换而言之,基于综合实力的判断,大隋帝国政府显然认为,就算屈突通、宋老生两支军队联手,也缺乏主动进攻、重他李渊的可能性,所以才会制订出重点防守霍邑、河东两郡的战略。
  从这层意义上,上策就是缺乏可行性。我之所以称之上策,是因为它最为激进。

  下策,那就是困境孤城,总而言之,说个死,就是不出城作战。
  如果宋老生这样玩,乐观的考虑,李渊即使能攻克霍邑,恐怕也得耗时一两个月。
  我们必须得知道,李渊5月15日火并高君雅、王威;7月14日才到达距霍邑城50里的贾胡堡;8月3日才开始正式进攻霍邑。如果再让宋老师凭借霍邑拖上一两个月,那李渊可真是要玩完的节奏。
  要知道,霍邑距晋阳只有300多里。这个距离,简单的看,好像实在不算近,其实呢,这个地方,和前面说的河西郡,也就相隔三五十里路;因为距霍邑只有50里的贾胡堡(也就是李渊驻军的地方),还在河西郡境内。
  更主要的是,李渊占据霍邑后,还要继续行军500多里,才能到达黄河岸边的河东郡。

  李渊从公然叛乱,到进攻霍邑已过去两个半月时间了;如果在霍邑城下,再被耗上一两个月;跑到河东,再被耗上一两个月。这可真是要玩完的节奏。
  因这这意味着李渊正式叛乱后,用了半年多时间,都无法跨出山西一步。如果此时的李渊占据着整个山西,也算个事。问题是,现在山西北部还有得到突厥人支持的刘武周。

  但是,宋老生这样玩,悲观的考虑,却是有可能被城里的人,拿着他的人头投降李渊。
  要知道,现在各地叛乱风起云涌,叛乱就是时代的潮流,宋老生坐困孤城不敢出战,那城外的地区肯定会被李渊很快拔光的,在这种背景下,城里的人看不到出路,真会继续跟着他一心效忠大隋帝国?这个实在难说的很!
  说一千道一万,霍邑就在李渊辖区附近,而且与大后方隔绝,根本不可能从大后方得到援助。
  宋老生可以选择的中策,那就是趁李渊在城下立足未稳之际,给李渊军队一记重创,然后再困守孤城。
  总而言之,他先用这种胜利,给守城者以信心;然后再集中力量守城。

  我们知道,上策激进、下策太保守。人们选来选去,都容易选择中策。宋老生当时就是玩的中策。

  因为类似的原因,李渊在距霍邑城50里外的贾胡堡驻扎了半个多月时间,宋老生一直也没敢主动进攻李渊。等李渊大军进攻霍邑城时,却突然冲出来攻打李渊。

  为什么宋老生会这样玩呢?
  大约是因为李渊洞悉了宋老生这种矛盾的心理,所以在进攻霍邑时,就给宋老生一种错觉,那就是李渊有点骄傲轻敌,所以靠近霍邑城下时,留下了太多明显的漏洞,只要自己把握这个机会,就可以给李渊军队一记迎头痛击。
  但是很不幸,等宋老生出城后,却忽然发现,自己掉进了李渊布置的陷阱,这一战,霍邑守军大败,宋老生战死,于是李渊趁势强攻霍邑城。

  夺取霍邑的战争,满打满算,也就打了一天。
  因为8月3日早城,李渊率军进攻霍邑,8月3晚上,李渊已杀入霍邑城。8月4日早上,李渊就开始在霍邑城贴安民告示、并开始在城里招兵买马了。

  待续
  感谢诸位网友支持,感谢zztdf 、动感飞猪一号、长翅膀的小公猫、我是一皮狼98、雁小驴1、夜相当美 、大有行、簡單就是雅 、王二十一 、左道正门、踏浪行波逍遥行、致远悠扬、自古英雄多滥情的打赏,再更新一节。


  第八节 宽松的叛乱环境

  5月15日,李渊就开始在晋阳城内清洗异己,于是高君雅、王威就被李渊火并出局了。
  高君雅、王威在晋阳城内,那可是非同小可的人物。如果说李渊相当于晋阳的政治委员兼司令;那高君雅、王威就是晋阳的两个副司令,他们不愿意和李渊一块造反,于是被李渊以莫须有的罪名击斩了。

  其实,从现在开始,李渊已经正式反叛,因为这相当于司令员擅自击杀两个副司令员,这可是骇人听闻的事件。

  但是直到7月5日,李渊才率军离开晋阳。
  7月14日到达霍邑附近的贾胡堡驻扎;直到8月3日,才开始率军打到霍邑城下。

  看着这个时间表,我们更可以知道,李渊造反的环境有多宽松了。因为从李渊正式叛乱到现在,已过去两个半月了。但是还没有任何一枝政府军过来围剿他。

  在这种背景下,李渊不但可以从容的整顿自己辖区,更可以稳扎稳打的向前推进。
  汉王杨谅刚刚造反,杨素就率领平叛大军已出动了;所以,杨谅造反后仅仅一个月,就被打得灰飞烟灭了。
  杨玄感叛乱后,刚刚一个月,征辽大军已杀回来了;所以,杨玄感叛乱后仅仅两个月,也被打得灰飞烟灭了。
  李密叛乱时,洛阳城就云集了20万隋军;而且隋炀帝还不断从关中、河北、江淮抽调军队赶赴洛阳战场。

  因为以成败论英雄,所以史书在杨谅、杨玄感的失败时,总喜欢说他们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而说李渊的胜利时,总会说他这里执行的正确,那里执行的到位。其实呢,就是因为彼此的大环境不同。

  如果汉王杨谅造反后,能有两个半月的时间,让他这样从容准备,估计也是有机会成功了;当然了,杨玄感造反后,如果能给他留两个半月时间,让他这样从容准备,估计也是有机会成功的;当然了,如果李密叛乱时,如果在中原地区,不用面对几十万隋军,肯定早就席卷中原了。

  反过来说,李渊造反后,如果大隋帝国的军事主力也能迅速动员起来,李渊肯定也只能求上帝保佑了。
  问题是,当时的大隋帝国遍布叛乱,所以大隋帝国根本无法抽调大量的野战部队围剿李渊。
  李唐开国第一战(西河之战),对手纯粹就是地方的杂牌军,而且也没有多少人马。
  因为类似的原因,河西之战历时9天;而用于非战斗的时间就有8天,真正用于战斗的时间只有一天。
  只是因为这场战争的主角是李世民,所以史书难免会着重笔墨去记录一番。但我还是前面的话,这场战争,与其说是一场战争,还不如说是一场大规模的军事演习。

  从现实的角度看,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在这场战役中,都是可圈可点的。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率军出征,整个战争过程,没有明显失误。

  但是抛开这种背景(建成世民兄弟第一次率军出战),这种战争实在就是不值一提的战争。因为对手就是地方杂牌军,而且没有多少人马;关键是,这里远离大隋帝国的后方;更主要的是,在叛乱就是一种时代大潮的背景下,对手的作战意志也没有多强大。所以面对李唐军队的进攻,城内军民很快就把主战派首脑抓起来,献城投降了。
  霍邑之战的规模,自然比河西之战大一些,但是规模也比较有限。
  霍邑之战的对手是大隋帝国的正规军,但是总兵力显然远远弱于李渊。
  因为类似的原因,听到李渊叛乱后,宋老生受命率领两万精兵坐镇霍邑,就一直没敢主动进攻李渊,始终就躲在霍邑城闭门不出。
  而李渊打到霍邑城附近后,最大的担心也是,如果宋老生一直躲在城内不出来,应该怎么办?

  类似的事实,本身就证明,李渊攻打霍邑的战争,就是一场拥有压倒性优势的战争。
  所以李渊8月3日打到霍邑城下,8月4日早上,李渊就在霍邑城内作政治宣传,并开始招兵买马了。

  霍邑城一天时间就被攻克,绝不是简单的因为李渊父子神功无敌。而是因为当时背景下,叛乱是大潮流。而且霍邑城距李渊的大本营太近,而距大隋政府的军政中心太远了。

  8月3日李渊夺取霍邑后,李渊继续胜南下,因为一路就没有政府的驻军,所以8月8日,李渊就到达临汾郡,没有经过战争,就夺取了临汾郡。

  8月8日夺取临汾后,8月12日到达绛郡附近。
  绛郡有两个大哥级的人物想对抗李渊,但是城内的抵抗意志太弱,所以绛郡当天就沦陷了。
  绛郡的这两个大哥级人物,一个叫陈叔达,一个叫李安远。
  陈叔达是陈宣帝的儿子,陈后主的弟弟;虽然陈朝灭亡了,但是陈叔达在江南的影响力,也是非常可观的。所以,他在李渊时代,就是宰相之一。
  李安远的父亲是隋朝上柱国、云州刺使;和李渊以前就关系很好;后来在大唐帝国也算混得风生水起。

  李渊并没有因为他们和自己对抗,就处罚他们,相反把他们都引入了自己的权力核心。毕竟这样有影响力的人,引入自己的权力核心,容易拉拢更多的人站在自己的大旗下。

  李渊率军事主力南下的同时,一个叫张纶的不知名统帅,率领一路偏师,沿离石、龙泉、文成(在李渊主力大军西侧)南下。并且一路把这三个郡都拿下了;我之所以说张纶是不知名的统帅,是因为翻遍新旧唐书,张纶只在这段历史中,风光无限的存在过。此前干过什么,此后如何结局,史书中都找不到踪迹。

  从情理上分析,这个叫张纶的人,应该是当地的豪族代表,他愿意站在李渊一边,所以李渊让他独当一面平定相关地区,。

  我之所以说张纶是当地豪族代表,是因为张纶除了在此时,大放异彩外,此后就不见了踪迹,直到刘武周席卷山西时,张纶再次闪亮登场,却还是在这一带执行军政任务。然后,就就再也找不到踪影了,甚至从字缝中也找不到他的名字了。
  从这层意义上,张纶应该是当地的豪族代表人物,所以相关地区的稳定、合作,李渊就让他来负责。而他也都能成功完成任务。

  从张纶的表现,我们大约可以看出来,李唐这个阶段的战争,根本不需要战神一样的李世民领衔,因为在当时背景下,以李渊集团的实力,随便拉出一个优秀的职业将领,就可以胜任。

  总的来说,大隋帝国遍地叛乱,根本不可能派军事主力进入这个战场;关键是,当时的叛乱是潮流,所以愿意为大隋帝国继续卖命的人实在太少,就算当地有军政长官想保卫大隋帝国,也会感觉有一种说不出的孤单。

  大约是因为张纶率领的是偏师,所以离石、文成两郡的军政长官,都敢试图抵抗,但是抵抗的结果,依然都是失败。于是,离石郡守杨子崇被乱兵杀死;文成郡守郑元被张纶俘虏。

  因为类似的原因,李渊的军队一路南下,一路招兵买马,却没有遇到什么大规模的战斗。

  到了8月15日,李渊就到达了龙门。
  总的来说,抛开各种云遮雾罩的细节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来,李渊5月15日击斩高君雅王威叛乱后,到8月15日到达龙门,就没有经历过什么值得一提的战争。

  到此为止,整个山西,就只有河东郡还控制在大隋帝国手中。

  现在放眼望去,黄河就在眼前了,只要渡过黄河,就接近关中的大门潼关了!
  此时,距李渊击杀高君雅、王威反叛,已整整三个月了!

  刚刚驻军龙门这时,李渊面对前面的河东郡,还充满了矛盾。
  因为是先攻克河东郡,还是直接插入关中,这似乎是一个大问题。
  要知道,河东郡可不是前面的城池,这里有大批政府驻军,而且紧靠大隋帝国的军政重心所在地,如果河东郡守军不犯明显的错误,李渊就有可能钝兵于这里,而长期无法前进了。
  问题是,如果李渊在这里钝兵久了,不确定的危险因素会变得越来越多。

  问题是,如果绕过河东郡,不确定的危险因素更多。
  现在的问题是,李渊应该怎么办?
  就在李渊大本营为此争论不休的过程,忽然发现,这已经不是问题了。

  因为李渊驻军龙门之后,关中的军政长官、叛乱首脑那是纷纷响应李渊。所以李渊几乎没有经过战争,就夺取了关中的大片土地,更增加了十多万军队。

  在这种背景下,兵分两路打吧!
  于是,一路兵马与河东守军作战,一路兵马直插关中。关键是,哪一路军队,都拥有兵力上的优势。
  于是大隋帝国的军队,很快被压缩在长安、河东两个孤立的据点内,只能等着奇迹发生了。很不幸,奇迹一直也没有发生。相反,这两座孤城的外围地区,都很快被李渊收割干净了,这两座孤城,就成了熟透的果子,就等着慢慢落地了。

  从上面的基本历史事实,我们大约可以知道,李渊的叛乱环境有多宽松了。因为他叛乱三个多月了,竟然没有一枝围剿大军过来。在这种背景下,他从容的整合自己辖区,从容的蚕食自己辖区附近的地盘。

  李叛乱的环境之所以如此宽松,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
  第一、大隋帝国遍地都是叛乱;大隋帝国根本无法集结起一支强大的军队投入山西战场。
  第二、隋炀帝一直希望从中原战场夺回战略的主动权,所以帝国最多的军事资源都投入了围剿李密的战争中。对此,我上一章分析了很多,这里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人,可以看前面章节。
  在这种背景下,李渊叛乱后,就有足够的时间慢慢整合自己辖区及其附近的军政资源了。
  虽然不敢说处于李渊的背景下,谁也可以取得这种胜利。但是真心说,这种胜利并不需要多么惊世骇俗的能力,更不需要有一个多么惊世骇俗的儿子。

  这种胜利,几乎就是实力上的胜利,而且主要是源于政治外交上的成功。军事嘛,虽然不能说不重要,但是它只要不拖后腿,就足够了。换而言之,它并不需要超一流的军事统帅,只要有一流的统帅就可以了。

  总的来说,以强胜弱,那是常态;以弱胜强,那才叫奇迹。
  当然了,顺应潮流者胜,那是常态;逆潮流而上,那才叫奇迹。
  李渊的军事行动,既拥有实力上的优势,又代表着叛乱的大潮流,胜利那就是常态。换而言之,只要发挥正常就可以了。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章 席卷关中

  待续
  感谢诸位网友支持,感谢gdszslt 、大有行 、动感飞猪一号、长翅膀的小公猫、雁小驴1 、致远悠扬 、夜相当美、簡單就是雅、ty_油闷大虾、英式船长、王二十一的打赏,再更新一节。

  第十章 席卷关中

  第一节 驻军龙门

  5月15日,李渊率军造反。
  8月15日,李渊终于到了龙门。龙门在山西、关中平原的交界处,只要李渊愿意,从龙门就可以直接杀入关中了。

  此前的地区,都远离大隋帝国军政重心所在地,所以抵抗意志都很薄弱,而且也没有多少驻军,甚至都没有什么驻军。这些城池,面对李渊的进攻,或是望风而降,而是经过简单的抵抗,就被李渊攻陷了。
  而到达龙门一线,一切就不同了,这里越来越接近大隋帝国的军政中心了。

  因为类似的原因,当李渊面对眼前的河东郡时,就开始犹豫了。因为这里紧靠大隋帝国军政中心,而且拥有很多驻军。
  在这种背景下,李渊就需要在上中下三策中选择了。

  上策:绕过河东郡,直接插入关中。只要夺取关中,河东郡就是一座失去大后方的孤城,自然不攻自破了。据说,当时的李世民就持这种战略。

  下策:先夺取河东郡,毕竟绕过有驻军的河东郡,我们进入关中局势顺利,什么也好说,如果出现意外,这就是腹背受敌的节奏。据说,当时的裴寂就持这种战略。

  中策:兵分两路。一路留下围攻河东,一路过黄河打关中。
  哪种观点正确呢?可以说各有利弊。

  但是,二十多天后,类似的问题,就不存在争议了。
  因为二十多天后,中策(兵分两路),就显然成为最优选择,而且也没有啥弊端了。

  兵分两路,主要的弊端,就是力量分散了。
  如果实力充足,兵分两路才是多大的事啊?

  这就好像,开始手头比较紧,一边是鱼肉,一边是熊掌,两者不可兼得,实在让人纠结。现在手头突然钱多了,这就不是啥问题了,因为鱼与熊掌各买一只。想吃哪个,咱就吃哪个。
  不行的话,熊掌买上两个,鱼买上两条。吃一只(条),扔一只(条)也可以啊!

  总的来说,现在叛乱就是主是潮流,而且李渊拥有强大的基本盘;通过反复站队,就可以让自己渐渐拥有绝对的主动权。
  说得具体点,李渊驻军在龙门一线,虽然没有进攻河东郡,也没有越过黄河,但是各地的军民,却是络绎不绝的向李渊投降;过了一段时间,李渊终于感觉兵分两路,人马也非常充裕,既然如此,还用再犹豫什么呢?
  于是,李渊留下一路人马对付河东郡;又派出一路人马直插关中了。

  8月15日,李渊到达龙门,而且就在那一天,刘文静带着五百突厥骑兵还有两千匹战马,终于回来复命了。
  这意味着,李唐与突厥的合作关系基本稳定了。现在李渊不用象此前那样惊疑不定了。关键是,这五百突厥骑兵往那一摆,就会给四方面发出一个信息,那就是李渊和突厥人建立了稳定的同盟关系。

  类似信息一旦被外界认可,愿意站在李渊一边的人就会有很多。
  在这个信息确立之前,追随李渊的人也好,试图站在李渊一边的人,难免有一种说不出的担忧的。因为李渊一路向西打仗,突厥人突然支持刘武周夺取晋阳,那李渊当时就要玩完的节奏。

  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自然越来越多的人看好李渊了。

  在这种背景下,有一个叫任瑰的人闪亮出场了。

  任瑰本是南朝人,但是在李渊起兵时,他已是河东地区的大哥级人物了,而且在关中地区,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以前,任瑰就和李渊有着很好的私人关系,所以李渊杀到龙门一线时,任瑰就过来表示,他愿意替李渊游说关中实力派前来投降。

  总的来说,叛乱是当时的大潮流,所以任瑰进入关中后,经过一番游说,冯翊郡的叛乱首脑孙华,8月24日就亲自到李渊大营投诚;9月8日,冯翊的郡守萧造也到李渊大营前来投诚。9月10日,华阴令李孝常带着永丰仓前来投降李渊。

  到此为止,意味着李渊兵不血刃的就在关中地区打开了局面。
  因为这意味着李渊军队还没有度过黄河,但是在关中已是要人有人、要粮有粮,只要他愿意马上就可以进入关中站稳脚了。
  9月12日,李渊终于决定渡过黄河了。

  史书上为了突出李世民的牛X。所以就说大家都不敢长驱直入,惟有世民支持长驱直入。

  其实,李渊的相关胜利,主要是战略、外交、政治上的胜利。
  而且军事上,从头到尾都是以强压弱。
  如果这样写,李世民在此间的地位就会降低,所以史书总会有意有无意模糊这种最基本的事实。

  如果没有关中的大批人马不战而降,上中下三策不论怎么选择,也是非常危险的,也存在太多不确定的因素。

  而众多关中的人人马不战来降,和李世民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因为简单的看,这就是任瑰游说功夫无人能及,所以摇动三寸不烂之舌,就为李渊在关中打出了滩头阵地。

  因为史书没有可着劲的吹嘘任瑰,所以我们自然知道,任瑰能取得这种成就,就是时也势也,绝不是真因为他的游说之才无人能及。
  更主要的是,在夺取关中的战争中,最大放异彩的人是李世民的姐姐,因为李世民的姐姐在关中地区立起李渊的大旗,直接就拉起近十万大军,就等着李渊率军进入关中会师了。
  李渊女儿的这种成就,简单的看,比此时的李渊父子更神奇之极。因为此时的李渊父子依靠晋阳庞大的基本盘,折腾了三个月时间,也无非就拉起十多万军队吧。李渊的女儿在关中,摇动手中大旗,直接就拉起近十万大军,这也未免太神奇了吧。

  李世民姐姐的这种成就,似乎更证明,李渊创业之时,并不需要一个惊世骇俗的儿子,因为只要给他女儿机会,他女儿一样可以建立充满传奇色彩的功绩。

  关键是,李渊女儿表现在外这样神功无敌,也就在此时露脸一次,然后就没有消息了。甚至在历史书上,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来。人们说起这个传奇色彩的女子时,只称之为李氏,或是柴绍之妻,或是李三娘。
  如果只是李渊的女儿,给个机会,就能创造奇迹,似乎还不能证明什么。
  问题是,李渊夺取长安之后。李渊的堂侄李孝恭率领一支军队,三下五除二,就让巴蜀地区遍布李渊的大旗了;后来两个好像跑龙套的大哥(詹俊、李仲衮)出场后,很快就让巴蜀全部插上了李渊的大旗。
  类似的成就,因为与李世民无关,所以史书说起这种惊天动地的大事时,轻描淡写到了极点。

  问题是,除了唐初历史,说到夺取巴蜀时,都是惊天动的大事。
  因为巴蜀是一个巨大的军事政治经济地区。拥有这个地区,就是一方举足轻重的诸侯(刘备诸葛亮最大的成就也就是占据这个地区罢了),兼并这个地区,就会让相关的军政集团,战略地位上升一个大台阶。

  李渊的女儿,在关中摇动李渊的大旗,迅速就拉起近十万大军。
  李渊的堂侄,在巴蜀摇动李渊的大旗,就迅速让巴蜀插上李渊的大旗。
  真是因为他们神功无敌吗?因为史书没有可着劲的吹嘘,我们谁也知道,这就是时也势也。如果他们成就了大事,史书可着劲的去吹,谁敢说他们这种成就,不比李世民此前、此后的成就更高?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再书归正传。
  叛乱开始后,最可怕的事,就是没有人地方响应。
  只要各地都响应叛乱,哪怕不纷纷向你的大旗下靠拢,就是在其它地方跟着造反,你的压力也会减轻很多。因为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军就无法集中精力围剿你了。至于各地的叛乱力量,都纷纷向你大旗下靠拢,就更不用说了。
  如果你造反后,根本没有人响应你;不要说你的基本盘,本身就非常小。就算你的基本盘非常大,通常也很难看到出路,因为这就是标准的以一隅之地与天下对抗。

  最简单而言,李渊的基本盘是不小。但是如果他造反的时候,不是因为大隋帝国遍地都是叛乱,就他这点实力,估计都不够隋炀帝塞牙缝。
  问题是,李渊造反后,大江南北遍地都是叛乱,而且所过之处,人们又都纷纷加入李渊的队伍,这种胜算就实在太大了。
  之所以有那样多的人,愿意站在李渊身后。大约是因为两个原因。
  第一、李渊的基本盘非常大;至少在山西、关中,没有哪个叛乱力量,基本盘能与李渊相比。
  第二、李渊的政治、外交工作非常成功;所过之处人们都是纷纷向李渊靠拢。
  相对而言,军事并不是多重要,它只要不拖后腿就可以了。因为一系列战争,李渊在实力上,都是拥有压倒性优势的。拥有压倒性实力,未必一定会胜利,但是真心说,在此基础上的胜利,并没有多神奇。
  在这种背景下,他有没有一个神功无敌的儿子,其实并不重要。因为处于李渊的背景下,前方的统帅只要正常发挥,就可以了。毕竟李渊代表着叛乱的潮流,而且在具体战场上,实力始终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历史如果写成这样,难免会让许多人感觉失望的。因为这么一写,那种让人热血澎湃的英雄传奇色彩,当时就被全磨灭了。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关中实力派的何去何从

  待续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