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冷月无声泪有痕 回复日期:2011-06-14 21:33:36
回复
楼主我觉的最大的问题是低估了官员们的智商,我觉的时间会证明你胡扯的是多么离谱,幸好您所提的时间节点在一年多之后,到时许多朋友可以见证楼主的愚蠢,不过对楼主的认真思考付出的劳动表示感激
----------------------------------------------------------------------------------------------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我的这些思考,如果是愚蠢的,我觉得很正常。 如果人不愚蠢,就不是人了。 而且,我个人非常非常希望,我最近分析的内容被证明是愚蠢的。 我非常非常希望,人们到时候还有命来见证我的愚蠢。
作者:繁荣的梦幻 回复日期:2011-06-14 20:59:28
回复
看过楼主很多文章,对楼主所站具的独特视角和缜密的分析推理表示佩服。但看过楼主分析个人信仰后那段耶稣说的主祷文,以及楼主“如果能够及时卖出房子,然后变成粮食、美元”的建议,让我对楼主产生了怀疑,如果都按照楼主的建议去做,那么真有可能立刻产生粮荒而一发不可收,楼主希望是这个结果吗?
----------------------------------------------------------------------------------------------
我不是国家领导人。 而且,我也不是跟国家领导人在说。 我只是给拖家带口、自己还希望活下去的人提个醒。 不可能所有人都按照我说的去做,或者说没几个人会按照我说的去做。 当然,什么结果不是我希望的,而是规律的必然。 我希望不希望有用吗? 我希望天上掉馅饼,能得到吗? 我只是分析可能的结局,至于每个人怎么应对,都是自己的选择。 当然了,如果事实证明了我的愚蠢,而有人听了我的愚蠢,结果家里买的500斤大米长虫子了,那就损失1500元。 如果我恰巧分析对了,到时候没粮食了。 那些家里没大米的,基本上就可以喝西北风了。
论6月14日央行上调准备金之正确
什么是上调准备金? 打个比方,银行印钞是货币“宽松”,加息和提高准备金是货币“紧缩”。 在中国的金融机制下,银行不可能停止印钞,而且每一月都需要大量印钞;同时,银行在过去半年多来大幅提高准备金,每个月来一次。 打个有点低俗的比方,一个人穿着一条裤子,一只手紧裤子,也就是“紧缩”;一只手松裤子,也就是“宽松”。 结果,一边的裤子都松的掉到了地下,把一边的身体都暴露了出来;另一边的裤子紧得崩裂,把另外一边的身体也露了出来。 假如在大街上,一个人“一边松裤子、一边紧裤子”,本来一边的裤子已经紧得绷破了,但是还在紧,另一方面已经松掉了,但是还在松。这个人不仅把裤子弄得不成样子,也让自己到处露肉。 如果旁人看到这个人的行为,肯定觉得这个人精神上有毛病, 但是,每个人做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理由。旁人不知道的是,这个人正在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
中国学者的视野太狭窄。 2011年6月14日上午10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字,2011年5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5%,创2008年8月(4.9%)以来34个月新高。 在CPI公布后,据说多位学者立即呼吁加息(估计已经呼吁过很长时间了)。下午15点,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但是,央行并没有按照这些学者的意见加息,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上调准备金。 从“全局”的角度来说,央行不加息是绝对正确的。 学者们的视野太狭窄,只是机械地照搬书本。 书本说,通胀加剧的时候,货币政策首先要选择加息,抑制通货膨胀,所以学者们呼吁加息。 从这点来说,学者们没有看到这盘“很大很大的棋”,所以变成了“纸上谈兵”。 如果国家政策真的听从了学者的意见,通过加息来抑制通货膨胀。 那么,不仅通货膨胀抑制不下去,这盘“棋”也没法下了,到时候连央行都要下岗。 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有谁没事干会“挥刀自宫”呢? 所以,央行无疑采取了正确的决策,选择了提准,而不是加息。 当然,央行只是货币政策的执行者,代表的是国家政策,国家要继续下这盘“很大很大的棋”。
资金链就是这盘“很大很大的棋”。 2011年1月底,我在“shibor”的帖子里分析过,整个社会的资金链已经开始断裂。 当时“shibor”银行间拆借利率飙升,这次飙升距离2010年年底的“shibor”飙升仅仅1个月时间。 而且,shibor飙升是在年初,刚刚开始大量贷款的情况下发生的。 说明在年初的时候,社会资金已经极为紧缺了。 所以,根据当时“shibor”的波动状况,我判断社会资金链可能在3-4个月是时间断裂。可以预想到,一旦整个社会的资金链断裂,房地产、铁公基都要倒掉,中国将出现无数“烂尾工程”。 这对于国家来说,是不可接受的结果。 而要想资金链不断裂,只有印钞“放水”一条路。 后来的迹象表明,“shibor”因为“灌水”而导致数据失真,失去参考价值。 不过,“shibor”是什么数据已经不重要,因为社会资金链断裂的趋势已经形成。 大趋势一旦形成,除非出现更加巨大的外力,否则难以改变。 所以,为了防止资金链断裂,央行走了必然的一条路:印钞“放水”。按照官方语言,叫做“货币宽松”政策。 当社会资金链快崩断的时候,要“宽松”一下才能缓解。 这就像一个人的皮带快崩破了,放一扣松一松才能够解决。 在3月份的时候,国家的“宽松”的力度相当大,导致M2大幅上升。 问题在于,“宽松”总是有限度的,不能无限宽松下去。 这就像一个人的皮带总是有限度的,松到最后一扣了,再松就掉了。 而在2011年之前,中国已经连续大幅“宽松”两年了,M2从2008年底的47.5万亿直接“宽松”到2011年3月末的75.8万亿。 这60%的货币增加式的“宽松”,积累了巨大的通胀基础。 理论上,货币增加就是通货膨胀;不过,在人们一般的概念中,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 由于货币增加的迟滞性,以及中国扭曲的价格系统,让货币增加和通货膨胀表现之间的时间间隔变长。 当然,这个间隔增加,也是有限的增加。当2011年第一季度的印钞季节结束后,已经积累了两年的通胀基础,开始触发而形成不可阻挡的高通胀。 CPI“出乎意料”地高涨之后,让央行的“宽松政策”货币政策措手不及。 然后,央行又开始小幅加息,试图在高涨的CPI面前,给人们一点心理安慰。 但是,加息也不是办法。 在两次小幅加息之后,央行重新回到提高准备金的路上。
加息 or 准备金,这是个问题。 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都是代表国家内一部分人的利益。 任何一个政策都是损失一般人的利益,支持另外一部分人的利益,没有一个政策能够支持所有人的利益。 中国的政策也一样。 而中国政策的实施非常明显,就是支持体制的利益。 对体制没好处的政策,就是制定公布出来,也没人执行。 对体制利益有好处的,就是没政策,也要执行;或者赶快制定政策,支持执行。 如果看清楚这个问题,一切政策就迎刃而解了。 我在“shibor”帖子里说过,“中国特色”的金融系统分两部分:体制内和体制外。体制内容易获得了巨额贷款,而且贷款利息(资金成本)非常低。体制外获得的金融资金支持有限,而且资金成本是体制内的几倍甚至十倍以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体制内习惯于进行大规模的借贷,然后大规模地投资。 当然,绝大多数投资都是无效投资,承受不起高利率的压力。 一旦利息压力上升,还款压力加大,无数体制单位就要破产倒闭。 不论是中央直属的铁路、石油、电力、航空等央企,还是地方支持的公路、房地产等地方单位,都承受不住加息的后果。 本来这些央企和地方已经无力负担债务,加息会“雪上加霜”,让体制内连利息都还不起。 而加息对谁有好处? 主要是体制外,把钱存到银行的p民。 更重要的是,如果体制内单位倒闭,国家机器就要倒闭,连执行加息的央行可能都要关门。 所以,考虑到孰轻孰重,不论通胀多高,都要让利息保持“稳定”。 当然,利息“稳定”的前提还是通胀不高。 如果通胀过高,民众决定不再存款,而是拿出钱来进行消费买东西。 那么,粮食和关键日用品可能像食盐那样,一夜之间卖断货,经济也就顷刻瓦解了。 所以,这就形成了一个循环,通胀和利息相互作用的循环。 其中,统计局管通胀,如果通胀率55%的话,统计局只要改个术语叫CPI,然后把小数点挪一位,变成5.5%,那么就一切好办了。 CPI虽然是5.5%,创出了“新高”,但是形势仍然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而央行立刻采取措施,宣布提高准备金率,进行“货币紧缩”。
随着时间的推移,央行加息的可能性越来越低。 随着资金链越来越紧绷,经济越来越脆弱。 就拿股市和楼上来说,股市和楼市是整个经济的风向标,它们一旦不行了,整个经济也很快垮掉。 另外, 两市主要靠资金的支撑,当资金越来越匮乏的时候,就成为“一个绳上的蚂蚱”。 因为,通胀加剧导致人们的生存压力沉重,人们越来越把注意力放在吃喝等基本生活必需品上。 同时,通胀形势急剧恶化,政策也不敢再全面印钞“放水”。如果再印钞“放水”,会直接促使人们把钱从银行里取出来,用来抢购粮食和其它生活必需品。可以说,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人们在粮食和生活必需品上的集中采购。 而粮食和生活必需品可以像食盐一样,在一夜之间卖断货。 所以,央行的全面发钞只能停下来,不让通胀速度过快。 在这样的背景下,体制对于资金的饥渴越来越不可抑制,资金链断裂随时会出现。 股市和楼上作为印钞“放水”的晴雨表,表现得越来越衰弱。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央行加息,股市将大幅下跌,让股市就完全失去给上市公司“输血”的功能。另一方面,加息也将严重打压楼市。 在通胀背景下,人们的支付能力本来就已经非常弱,如果再加上利率上涨,那么想买楼的人们也不买楼了。同时,股市大幅下跌,将导致人们对楼市的悲观情绪,引发楼市的集中抛售。本来,楼市已经不行了,幸亏靠着行政命令的“政策限购”,勉强维持着价格。 让人们觉得,楼价没有上涨不是因为市场没人买了,而是政策限购导致的结果。 人们都对楼市价格还有信心,认为楼市不会下跌。 而如果加息,股市不行了,人们对于经济的悲观预期增强。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如果人们开始抛售房子,那么楼市就会很快垮掉。 而在中国股市,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有房地产类的投资,楼市垮掉会反过来再导致股市垮掉。 一旦楼市垮掉,就意味着大量房贷停供,社会资金链断裂,银行破产,迫使国家印更多的钞票“救市”,人民币成冥纸。 而人们虽然不懂经济理论,但是当股市和楼市开始大幅下跌的时候,人们可能会直觉地把钱取出来,换美元或者买粮食或者生活必需品。 所以,不论印钞还是加息,结果都是人们把手里的钱用来买粮食和美元。 所以,不论通胀多么厉害,央行都不敢大幅加息。 现在央行能做的就是拖,能拖一天是一天。
对于体制来说,仅仅维持低利率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持续“宽松”,才能够维持现状。 因为,在过去的3-4个月时间中,整个社会资金链中的相当一部分已经明显断裂,并且在快速蔓延到其它领域。 例如,铁路是社会资金链断裂的重灾区之一。 铁道部的铁路贷款金额巨大,而铁路运营后连运营成本都赚不回来,更不要说巨额的贷款及利息了。所以,铁路部门不仅面临着无法偿还贷款,更重要的是面临连利息都还不了的问题。 所以,铁道部的不少项目已经停滞,或者拖着不给乙方的项目进度结款。 可以说,铁道部的姿态非常明显,就是朝着“烂尾工程”做,银行不进行“宽松”、自己不得到更多的钱,就干脆烂尾工程。 当然,问题不仅发生在铁道部,铁道部也不是问题最大的。 地方财政的压力更大,面临烂尾的工程更多。 有些地方财政支持的市政项目或者工业区项目,更是找不到钱。 根据一些评估,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已经超过14万亿,而其中大部分只是2009年之后发生的,还没有包括之前已经形成的各种地方贷款和债务。 光是这14万亿的贷款,年息为5%的话,一年的利息就达到7000亿。 而且,到2011年下半年,很多平台贷款必须要开始偿还本金。 在地方财政因为卖地不顺,已经入不敷出的情况下,根本无力支付7000亿之巨的利息,更无法清偿贷款本金。 如果按照较为严格的金融标准,不论铁道部的巨额贷款,还是地方融资平台更加巨额的贷款,这些体制类贷款都是明确而典型的呆坏账。 美国的“次级债券”搞垮了美国的金融系统,而中国的体制类贷款质量连美国的“次贷债券”都不如,而且金额无比巨大。 这些体制类贷款的问题已经开始爆发,如果央行不对天它们进行大量“输血”的话,这些贷款随时会让中国金融系统完全垮台。 问题是,如果大量“输血”,通胀就要飞上天;如果不大量“输血”,天量的呆坏账就要爆破。 不论采取哪种方式,社会资金链断裂的速度都很快。 这时候,央行最好的策略就是“拖”:一方面有限地印钞“放水”,一方面任由部分地方和部分领域的资金链继续断裂。 打个比方,这就像某些癌症晚期的相对保守治疗。 如果采取开刀切除,估计下不了手术台;而如果听之任之,也活不了几天。 那么,就采取定向化疗,不能完全治疗,但是能够相对延长寿命。
似乎在无意之间,“提准”成为支持体制 “宽松”的另类工具。 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印钞“放水”都是绝对的硬指标。 央行必须进行大量的印钞“放水”,才能够支持体制的运转。 但是,如果全面印钞“放水”,货币总量增加太多,巨大的通胀又承受不住。 那么,有既印钞“放水”,货币总量又不明显增加的办法吗? 这就是“提准”。 提高存款准备金,结果就是导致显著的货币收缩效应。 “提准”之后,银行系统的基础货币乘数减少,货币供应总量(M2)也相应减少。 打个比方,假如基础货币为10亿元,存准率为15%,按照货币乘数的标准公式M2大致为10/0.15=66.67亿元;如果存准率提高到25%,按照货币乘数的标准公式M2大致为10/0.25=40亿元。 如果一个社会中,资金总量从66.67亿元缩减到40亿元,将会导致社会中几乎所有的企业倒闭。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存准率具有极大的威力,是欧美等市场经济体中,货币政策使用慎之又慎的原因。 而在中国,大量使用“提准”这个货币工具,中国经济却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中国的货币总量M2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为什么呢? 因为,体制内的经济体不用担心存准率的问题,体制经济是主要的贷款借入方。另外,不论“提准”多少,央行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让体制经济保持已有的资金规模,不会让体制经济因为资金紧缩而导致资金链断裂。 同时,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的提准,对于体制外的经济,则是实实在在的紧缩。 对于体制外的企业,加息并不是问题,即使加息到了10%以上,体制外企业仍然同样经营。 但是,“提准”对于体制外的企业却是致命的,尤其对于生产链条较长的企业,其表现更加明显。 在过去半年,高利贷利率飙升,从年初的10%到20%左右的利率,升到最近50%、甚至达到60%的利率。 高利贷利率保守是“提准”之后,体制外资金匮乏直接必然的结果。 当然,体制外资金的严重匮乏,并没有反应到M2总量的减少。 为什么? 可以推断,“提准”导致体制外资金量锐减,体制外经济严重萎缩。 体制外资金量锐减,就给了央行很大的空间,印钞“放水”给体制经济。 另外,央行将利率压在很低的水平,迫使储户在高通胀的背景下,寻找新的保值方式。 这时候,大量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出现,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这些“理财产品”是以短期为主,“年化利率”为超过3-4%,看上去很高了。 而这些“理财产品”的走向,主要也是房地产等体制经济部分。 当然,银行经常不会告诉储户,这些“理财产品”是不保本的。 所以,大量的银行存款“大搬家”,储户存款总额快速减少。 但是,这种现象并没有引起央行的“重视”,也没有特别的措施来吸引存款。 因为央行很清楚,这些资金的流向正是自己希望的方向。 如果这些资金不是流向所谓的“理财产品”支持体制经济,而是去购买粮食和生活必需品,那么央行早就坐不住了。 所以,通过央行“提准”,成功缓解体制经济的资金链,让铁公基、房地产等继续生存。 不少城市的房地产仍然在“热火朝天”地建设,和“投资理财”产品热销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从“很大很大的棋”的角度来说,“提准”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做法。在统计局公布CPI为5.5%之后,央行“及时”提高了存款准备金利率,这两个是环环相扣的步骤。 经济学者们加息的建议,明显是不懂中国经济,违背d国利益的建议,所以不可能被采纳。 通过“提准”,体制经济的寿命还会延长一些时间,多活几个月也是可能的。 当然,体制外经济将进一步因为资金紧张而开始全面倒闭的过程,也就是生产生活必需品的企业,将很快所剩无几。 届时,人们的手里将有很多的钱、无数的房子、车子、道路、高铁、桥梁等等等等,但是没有了吃的、穿的、用的。 或者说,中国将在房地产高潮中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