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经济分析 – 11大难题主导的经济方向

  
  好了,让我们再回过头来,总结一下大机器的核心特点,也就是无脑。 而无脑的经济过程是高耗低效,经济结果是劣质产品。 顺便说一下,大家都知道,高耗低效的结果是高污染、资源枯竭和能源枯竭。 那么,我们还是回到前面一直探讨的问题,就是“劣质”产品上。 我们也知道,一分价钱一分货,优质高价,“劣质”低价,这些都是市场规律。 问题在于,逐利是所有人的天性,也是大机器被建立起来的原因。 因此,大机器即使生产“劣质”产品,也希望获得“高价”,那么如何实现“劣质高价”的目的呢? 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国际自由市场竞争变成了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在自由竞争的潮流中,一分价钱一分货,优质高价,劣质低价的市场规律得到充分的贯彻。 瑞士钟表和机械、德国汽车等依靠卓越的品质,在国际市场上就能卖出极高的价格;即使日本在钟表、机械和汽车上奋力追赶,也做出质量优良的产品,但是总跟他们差着一些,而这一些就意味着价格上的巨大差异。而中国的产品因为质量问题,在这些高精尖新的产品上根本就没有任何竞争能力。 所以,中国企业大都只能集中在服装鞋帽、家具建材、家用电器、通用工具、一般机械上。 然后通过“低价”生存,反映出“劣质低价”的显著特征。 这就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早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受过无数次洗礼的欧美消费者,绝对不给劣质产品以高价销售的机会。 而日本消费市场,更是以极其严格的检验标准,连很多劣质产品都不让进国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即使是质量合格的产品,也卖不出高价。 比如说,在服装鞋帽上,中国产品还需要通过国外的品牌做品质背书,才能够卖出去。 假如像nike这样的企业把订单转移到越南,那么很多中国鞋厂就会失去大量的销售收入。 为什么? 因为现在很多消费者只认品牌所代表的品质。
  
  欧美消费者的知识水平要远远超过很多中国企业能够想象的程度。 比如说,有一些名牌的皮鞋,同一个牌子相同的款式,意大利产的皮鞋价格就可以达到中国产的两倍。 为什么? 很显然,消费者经过个人消费经验,更加认可意大利皮鞋的品质。 说说我的个人经历,我有一次在一个品牌鞋店,买了一双意大利的夹棉皮鞋。 当时,纯粹是出于盲目消费,就觉得意大利的鞋好,也买上一双。 过了几天,看到一双同样款式的中国产单皮鞋,价格便宜一半还多,然后又买了一双。 结果,货比货的效果就出来了,意大利鞋穿上就是舒服,中国鞋穿上卡脚脖子。 同样的品牌、几乎一样的外形,皮子也差不多,但感觉就是不一样。 后来,我专门问了鞋厂的技术人员,为什么中国鞋就不能像意大利鞋那么舒服。 他们没有说中国鞋的问题,只是说,做鞋非常有讲究,差一个毫米的话,穿着的感觉都完全不一样。
  
  我们可以想想,大机器都关心大事,哪里会在乎这一毫米呢? 大机器文化主导的企业,哪有耐心让技术人员每天不做事,专门去研究那一毫米呢? 因为,这一毫米可能意味着数年以上的研发投入,才会让鞋不卡脚。 而要赶上意大利的制鞋水平,可能需要很多技术人员的十几年、几十年的持续研发投入,这是已经把大量资金”砸”到固定资产之上的大机器,无法容忍的投入。 而意大利鞋通过研发而形成的know-how,保持着这个一毫米的差距,然后保持着对中国鞋价格高一倍的原因。而欧美消费者早都穿出了经验,我知道一些比较有钱点的,尤其是中老年人,脚上都是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的中高档鞋。 因为,穿鞋卡脚不卡脚,太重要了,超过那几十美元的差别。
  
  其实,迅速成熟起来的中国消费者,更是对“高精尖新”的国外产品表现出青睐。 我的一个朋友刚学会开车后特别兴奋,当天就去汽车市场买了一辆国产车。 他开车开了两年,一直开着那辆车,没有开过其它的车。 我有一次开他的车,点评了一下他的车,除了那个高价值的原装进口发动机外,其它的差到就没法说。 他开头还不信,后来他真的开过两款德国品牌的车之后,说他的车就不叫个车。 很快,他有了一些钱之后,立刻换了一辆帕萨特领驭。 为什么? 所有产品的竞争,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知识竞争,包括企业老板与老板之间的竞争,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 看看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的创始人或者“大老板”,GM的斯隆对现代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福特是技术人员兼发明家出身,丰田是发明家出身,奔驰是发明家出身,大众和保时捷是发明家出身,宝马是做飞机发动机的工程师出身。 再看看中国车企的老板们,其知识水平能跟国际企业相比,还是能跟高知识的消费者相比呢? 所以,对于中国市场的有钱人来说,中国品牌的产品即使劣质低价,都不考虑去选择。 也就是说,高价购买国外品牌是相对理性的选择。
  
  又回到前面说的,大机器必须得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中国产品即使用了国内最好的原材料,以最高的质量标准进行生产加工,在国外都只能以“劣质低价”的方式销售。 当然,不管怎么样,还是保证了经济的规模。 而2008年开始的国际经济危机让人们非常担心,如果出口不行了,会对经济规模产生很大大影响,导致大机器“空转”。 但其实,当人们都在把目光聚焦在出口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更大的问题实际发生在国内。 由于中国上好的原材料和质量监控的东西都出了国了,那么留在国内的产品质量就更低劣。 那么,人们就会更加倾向于选择国外品牌,然后让外资把钱赚走。 如果外资赚走中国消费者钱的话,那么会让大机器连生存的根基都没有了。 那么,大机器该怎么办? 幸好,国内市场跟国际市场不一样。 在国际市场,“独立人”领导的企业抢占国际市场竞争的“制高点”,主导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 而大机器在国际市场只能扮演“国际民工”的角色。 但是在国内,大机器就是另外一个角色了。 大机器通过制定规则,将经济方向朝自己倾斜,包括税收和非税收壁垒,以及垄断价格和资源主导的价格方向。
  
  大机器通过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创造了“共赢”的局面。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在依靠自己的核心优势进行竞争,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比如说,有钱的土财主强调自己的钱和地,而有知识的“独立人”则依靠自己的知识进行竞争。 在中国市场上,跨国企业依靠WTO规则进入市场,并且通过技术和管理,控制了消费者的“人心”。 而面对这样的局面,大机器就需要利用自己制定规则的权力,要求与外资合作。 比如说,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增值税、检验检疫费用、以及其他费用等等,让进口商品的价格变得非常昂贵。 那么,这就留出空间来,建立合资企业,跟跨国公司分享销售利润。 而且,大机器还能够从跨国公司的销售上获得销售税、增值税、所得税等等各种收入。 通过这样的“共赢”,大机器和外资都获得了相当的好处。 同时,也产生了让人们关注的两个现象: 一是自主研发问题。 比如说,有的合资汽车厂,以“市场换技术”二十多年了,但是市场换出去了,技术一直没有换进来。 为什么呢? 这就是大机器本身的特性所导致。
  
  多说几句,有的人拿缺乏技术研发这个事情攻击改革开放,说以前还有研发,还有“两弹一星”。 这纯粹是对历史的扭曲。 比如说,最近中国的神五、神六、神七不比两弹一星的科技含量高? 我们看看改革开放之前的民品。 一个早期引进的生产线生产出来的“解放牌”卡车原封不动地生产了多少年? 到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更新换代。 以前大多数的化工、钢铁、机械也都是几十年没有任何进步,请注意,是没有任何进步。 我父亲是电子工程师、我母亲是机械工程师,我从小生活在老工业基地,天天看着就是一点点损耗的老企业和老设备,没有任何技术改造,没有任何新技术投资。 我父亲还总是在看书,自己买配件、做配件,组装了个电视。 我母亲到后来就是看看报纸。 后来我跟我母亲说起他们当时,我母亲都承认,几十年就那么一点知识,没有任何的学习和进步。 那么,为什么改革开放? 就是因为在改革开放之前,大家关起门来瞎折腾,最后到了难以维系的地步。 为什么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就是打破当时人们还生活中幻觉之中的状况,让人们睁开眼睛看看现实,看看外面的世界。 现在的问题也一样,人们需要的不是对过去的扭曲性记忆,而是分析缺乏研发动力的机理,以及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源。
  
  回到正题,我们每个人碰到的问题,都是因为我们自己的知识缺陷所致。 由于外资品牌经过多年的市场经济进化,深刻地洞察了消费者的心理。 同时,中国消费者缺乏相关的消费知识,缺乏正确的消费价值观。 所以,中国消费者很容易让外资品牌“牵着鼻子”,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比如说,有的白领为了省钱买个LV的皮包,可以两个月只吃泡面。 这对于理性成熟的消费者来说,是属于极端幼稚的心理表现,甚至是心理缺陷的表现。 因为,内在的健康永远比外在的面子重要。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形成“争面子”的非理性消费。 这就像大家争着买“白馒头”一样,关键在于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以及缺乏相应知识的判断。 因为缺乏这样的独立思考,所以中国消费“一窝蜂”的情况非常普遍,从最初的三大件,到后来的三大件,大家就像“迷途的羔羊”一样,在毫无思考的状况下,被人牵着走。 于是,这又形成了第二个现象,就是人们买的东西“质次价高”。 拿汽车为例,现在中国市场的汽车销量已经超过美国。 按照规模经济的话,中国汽车的价格应该明显低于美国才对。 但实际上呢? 同样品牌的汽车,中国市场的价格远远高于美国市场价格,而且配置低,质量差。
  
  这样的市场环境也给了本土企业很大的生存空间。 如果没有大机器的阻隔,让跨国公司“长驱而入”,那么整个市场中“劣质高价”的局面就很难形成。 比如说,在美国市场上,日德汽车企业可以随意建立独资生产厂。 于是,各个企业就“赤膊上阵”,展开激烈竞争。 逼迫GM、福特、克莱斯勒等厂家通过“降价”促进销售,但是这又引发了日德企业的跟进,最后导致美国汽车三大巨头严重亏损,GM和克莱斯勒破产。 而美国人享受着世界上性价比最高的汽车。 同理,如果中国的产品市场也同美国市场一样自由竞争,那么中国企业只有两条路:1、提高产品质量,与国外企业“面对面”竞争;2、破产倒闭。 但是,因为与美国市场相比,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品牌也是“劣质高价”,而且价格很难降下来。 所以,给了中国本土企业“劣质低价”的空间,维持了很多本土企业的生存问题。 当然,这样的结果是,中国的广大消费者只能接受相对(和美国市场比)“劣质高价”的品牌产品,以及绝对“劣质低价”的本土产品。 而且,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消费者似乎有对“劣质高价“的产品消费的超强忍耐力。
  
  因此,人们消费“质次价高”的原因有两个层面: 1、外部社会经济层面: 比如说美国市场,在20世纪初反垄断案胜利之后,法律系统和社会民意都向消费者“一边倒”,再加上消费者的成熟理性,因此假冒伪劣很难立足,优质优价、劣质低价的规律比较明显。 也就是说,跟着大多数中产阶级的消费走,基本上没错。 但是,在大机器环境下,因为规则出发点不同,所以人们随时可能消费到“劣质高价”的产品。 2、个人理性和知识层面:什么是理性消费? 实际就是在独立价值判断的引导下进行消费。 不买“劣质高价”的产品。 那么,如果社会到处都是“劣质高价”的产品,那就尽量少消费,或者到优质优价的环境中去消费。 从这个角度来说,那些去香港、欧美看上去疯狂购物的中国人,很多都是在理性消费。 尤其是以购买中低档产品为主的消费者,或者专门卖出口的中国货的人们,就是精明的理性消费者。 因为,在美国买的质量更高,价格更低。 那么,知识层面就是辨别哪些是“劣质高价”的产品,然后避开这些产品,选择价格适中,质量较好的产品。 顺便说一句,很多人谈到“独立人”,首先想到赚钱。 其实,就我的观察,“独立人”的起点应当是从消费开始,以独立的思考和理性的判断,减少“面子”消费或者其它因素引起的过度物质消费,同时增加知识和健康方面的消费。 而这样的消费不仅仅指的是金钱,还包括人们的时间和精力。 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知识学习和提升健康上面。
  
  说到外国产品占领中国的中高端市场,也就顺便讨论一下外汇储备的问题。 中国有2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让整个世界都对中国的这些钱非常关注,想分一杯羹。 有的经济学家还建议把这些外汇储备分给国民。 当然,我注意到有些人说到,中国外汇储备不是资产而是负债。 内容我没有看,但是我同意这样的论断。 首先,说一下日本的外汇储备。日本的外汇储备是非常明确的债权,也就是资产。 因为,日本经济的发展基本上都是靠内生的力量,也就是本土企业打到国际市场上,大赚世界市场的钱。 然后,日本积累起来大量的储备。 按道理来说,日本持续保持顺差,外汇储备应该已经形成了一个极为巨大的数额,但实际上没有,日本的外汇储备还没有中国的多。 原因就在于,日本的外汇已经变成在世界各地和在很多企业的战略投资,分散开来。 而为什么中国不能分散这些外汇储备? 因为,这些钱并不属于中国。 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么多年来外商对中国投资(加上游资)已经积累成为一个巨大的数字,应该不小于外汇储备的数额。 另外,根据外资和大机器的“双赢”局面,外资在中国的利润也应当极为可观,因为外资基本上形成了品牌垄断,控制了中国绝大多数行业的中高端市场。 那么,这些利润也应当看作是外资的钱。 投资加上利润的总和,应该是远远超出现在的外汇储备。 另外,2008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的出口又大幅减少,而中国开始大量购买世界的奢侈品、汽车和高铁设备、机械等,因此中国的外汇储备实际上是很小的一个数目。 如果外资开始撤离,那么会对储备造成很大的影响。 还有就是,如果人民币升值,会造成出口大量减少,进口大量增加,游资开始撤退,那样的话后果难料。
  
  那么,即使人民币不升值,外汇储备还是个难题。 这个难题不是把外汇储备往哪里花,而是现有的外汇储备能不能保得住。 我们也看到了,现在大多数人们一方面收入太少,另一方面还得消费各种“质次价高”的产品。 除了少数的人们钱越来越多,可以随意买房买车之外,大多数人已经感受到生活的沉重压力。 而且,随着通货膨胀的展开,人们的“馒头”已经开始枯竭。 这将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跨国企业大多数是直接针对中国消费者的企业,依靠零售上一个一个产品卖出去的,由广大的中国消费者支撑起他们的销售收入和利润。 但是,从2009年的经济来看,人均收入占GDP比重进一步降低,而买楼的消费已经占据了整体消费的40、50%。 还有,中国的汽车销售量已经成为世界第一。 也就是说,房地产和汽车这两项加起来,已经严重挤占了消费,挤占了其它企业的销售了利润空间。 那么,如果这样的持续的话,就会迫使这些跨国公司重新评估在中国的投资。 而一旦人们的“馒头”枯竭的时候,感觉到“无利可图”的跨国公司会选择从中国市场撤退。 卖掉手中的资产,结清利润,然后换成美元,转回自己的国家。 而这样的局面一旦发生,将会对外汇储备造成非常严重的压力。
  个人保值决策的思考:
  
  写到这里,我对于个人投资保值,有了比较明确的思考方向:
  
  1、 转向外币(或/和外币资产): 在我写前面的内容的时候,用大脑搜索了一下。 跟国际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相比,感觉到现在中国几乎已经没有“优质低价”或者“优质优价”的东西了。 在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中国的物价水平全面超越美国。 这也就意味着,人民币价值(购买力平价)已经被明显高估。而且,根据现有的大机器发展方向,随着通货膨胀的展开,现在“质次价高”的情况变得更加明显。那么,持有人民币相关资产随时可能遭遇明显的贬值。 再加上如果进入中国的游资和实业投资开始撤离的话,那么人民币将遭遇非常严重的汇率冲击。 所以,如果从两三年以上的周期分析的话,转持外币是个相对安全稳妥的方式;
  2、 对人的投资: 在“大机器”中,价值最被严重低估的是“人”的价值。 而且,成人的投资是最为迫切的。 现在,可能不少人手里还有相当多的资金或者物质储备,但是较少的人在脑子里有相当多知识储备。 所以,尽快加强学习,快速增加自身知识储备,同时强身健体,可能是应对未来1-3年即将来临的巴布托突变最好的对策。
  
  总结:换外汇、强自身。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