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经济分析 – 11大难题主导的经济方向

  顺便说一下,人们谈起美国的社会结构,经常要说起“中产阶级”,说因为中产阶级而使美国社会非常稳定。 其实,这是个基于表面现象,而得出的“倒果为因”的错误认识。 美国是因为精英阶层的形成,人们进行专业化的竞争,形成了“势均力敌”的分散式社会权/力结构。 而权/力决定经济分配,这样才形成了经济意义上的中产阶级。 美墨战争(导火线)和美国内战,表面上看是北部工业经济州和南部种植园蓄奴州之间的矛盾而引起。 而实际上,是专业化更强、数量更多、权力更分散、协作更普遍的北部知识精英阶层和少量南部种植园主兼军事精英阶层的战争。 所以,早期南部的胜利只是暂时现象,当南部的这些少数精英耗光,再加上林肯签署解放黑人奴隶的命令,最终导致南部彻底被打垮。到了二战,美国的专业精英阶层更加庞大,所以能够迅速自发组织起来,形成了一套庞大高效的战争运作系统,一方面通过“民转军”,生产出大量实用的武器,保障了美国军队的高机械化水平;另一方面,不同专业的知识精英充实到军队中,让美国军队打得更聪明、更高效。 在《拯救大兵瑞恩》中,汤姆 汉克斯饰演的上尉,在诺曼底登陆、打掉德军机枪阵地、阵地保卫战等几场战斗中,都通过聪明的组织,实现了战斗目标。 尤其是最后的阵地保卫战,这位教师出身的上尉出于对《军事手册》的熟悉和对于人性的洞察,因地制宜利用现有材料和地形,打了一场非常漂亮的小规模阻击战。 不论《拯救大兵瑞恩》的所有情节是否属实,但是知识精英的作战方式在美国对外的多次作战中体现的的非常明显(如果有兴趣,大家可以深入了解,对于个人的思考会有很大的启发)。 到了1990年代,美国企业界对于日本开始发动“反击”,也是通过大学的战略竞争理论指导和技术研发成果,对大量企业进行重组,金融精英、企业管理精英、技术精英进行“协同”,实现了美国经济的“复兴”。
  
  “中产阶级”只是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被动的结果。 现在,“中产阶级”这个词在中国非常流行。 人们寄希望于出现一个“中产阶级”,然后国家实现稳定发展。 实际上,这是个基于表面现象而形成的错误认识。 “中产阶级”只是一种结果,表现出个人财产的多寡,无法反映出社会的本质。 美国形成今天这样的格局的本质,是具有强烈竞争意识和强大竞争能力的精英阶层的发展与壮大。比如说,在亨利 福特时代,大量工人因为亨利 福特的“5美元”而开始的高工资政策而富起来,形成了美国“中产阶级”为主的社会结构。 但是,这并不是一个稳定的结构,这些工人只是社会发展的“享受者”。真正决定这些工人高收入的是富有进取心的企业家、技术专家和管理者。 当美国大量低端的生产企业转移到亚洲之后,这些工人大量失去工作,经济状况变得恶化。 不过,这时候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崛起,大学培养出大量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带动了经济新的发展过程,保证了整个社会的工资水平。 如果没有这些管理精英和技术精英,美国早就像中国这样,工人们生活在困苦之中了。 而这些精英们的创造和发展企业,都是靠“打”出来的。 比尔 盖茨的发财之路就是一场场“商战”的结果,这就像科比带领湖人队在2009年的夺冠之路一样,稍有闪失就会被别人淘汰。
  
  更重要的是,比尔 盖茨不仅跟竞争对手“打”,而且还跟美国司法部“打”,然后在美国的“超级实力”保护下与全球的盗版者“打”,坚决地保护自己的利益,绝不退缩。 需要强调的是,比尔 盖茨与美国司法部打官司,在美国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因为,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前,一本名为《常识》的小册子历数了英王拿了殖民地人民的税,给殖民地提供不了军事保护的分析,教育了北美殖民地的民众,加速了美国的独立战争。 所以,美国成立之后,美国的各阶层精英都在盯着纳税人的钱,决不让这些钱被偷窃、被挪用。 结果,副州长区区25000美元的受贿案,就成为“震惊”美国的“重大丑闻”。就这样,一个个精英、一个个精英企业为自己的利益去竞争,防止政/府、企业和其他人侵害自己的利益,才创造出美国这个平均收入相当高、物价相当低、消费者保护相当严格的社会文化结果。 同时,只要看看中国的“中产阶级”,一个个像等待宰杀的“肥羊”,就知道大家就是富起来,也很快穷下去。 打个比方,美国的中产阶层就像一个个“武装到牙齿”的老虎,而中国中产阶层就像一个个是肥羊,这就是本质的区别。 当然,生存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失去战争的警惕意识,缺乏通过战争保护自己利益的手段,结果必然是让人们“要钱不要命”,到最后变成“砧板上的鱼肉”。
  
  世界因为现代文明竞争而变得绚丽多彩。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约翰 杜威提出“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口号。杜威反对灌输式教育,并且改变了美国灌输式教育的传统。 从竞争的角度来说,灌输压抑孩子的竞争力,而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竞争力。 那么,美国教育系统通过减少学生死记硬背,鼓励孩子的自/由思想(创新的原始动力),引导孩子形成差异化竞争的能力。 所以,在美国的学校系统中,喜欢计算机的孩子们,就着迷于计算机,然后发挥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天赋,与其他孩子进行计算机上的较量,实现个人的差异化发展,就像比尔盖茨;喜欢运动的孩子们,就天天去运动,涌现出大量的体育明星;喜欢艺术、自然、打仗等等方面的孩子们,就形成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智力最出众的人们去当哲学家、物理学家、战略专家等等,然后从事教育领域,引领世界在相关领域的发展与研究。 所以,美国文化呈现出极为丰富多彩的面貌。 那么,没有这些方面的天赋与特长的平庸孩子们,就只能好好学习,然后成为律师、经济学家、投资分析员、政客的主要组成部分。 当然,这些平庸的孩子们即使再努力,往往也难以取得很高的成就。 所以,虽然这些人赚钱多,但这只是上帝对于平庸而努力的孩子的一种补偿方式,否则这些孩子自己都觉得自己活得没有意义。 那么,围绕竞争与战争,美国的电影电视剧层出不穷,持续吸引着全世界的眼球,形成强大的“眼球经济”,并被很多国家认为是“文化侵略”。 当然,美国的电影电视剧、NBA、“成功故事”等等能够传播到全世界,根本在于彰显人性的力量,推动竞争和发展。 所以,美国文化能够感染人、打动人、影响人,实现“人心所向”。
  
  自/由就成为一个更加有趣的话题。 在英国,不少小报通过炒作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新闻,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赚了不少年头的钱,这就是言论自/由带来的经济效应。 那么,这种报道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即使是英国王室这个曾经是“日不落帝国”的君主,家里也充满了丑闻。那么,不论谁做政/府的首脑,对于人民来说都是不可靠的。 所以,社会就随时需要新闻监督让民众了解真相,让民众随时警惕,防止自己的利益被侵害,这就是言论自/由的意义。而在现代文明社会,新闻遵循“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原则。 如果新闻媒体上不是天天问题、天天麻烦,就不算是新闻媒体。 那么,每一个社会中的坏消息往往都代表某些阶层的利益被损害,引起相关阶层的警惕,并且采取行动解决这样的问题,然后形成文化传统。 比如说,“水门事件”中,新闻媒体爆料尼克松总统手下的人窃听对手的对话,而后尼克松试图掩盖这个事实,在正式场合撒了谎,妨碍了司法公正。 于是,整个社会就在宣传媒体上进行大讨论,探讨如何对待尼克松。 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最初绝大多数人觉得总统不需要辞职,后来绝大多数人认为总统应该辞职,后来尼克松自动辞职。 结果,这又形成美国文化的新的传统,就是对总统品德和行为的司法尺度监督更严格。 克林顿在莱温斯基性丑闻中,也被认为撒了谎,妨碍了司法公正,结果进入了类似于尼克松的处境,开始了总统弹劾程序启动。 幸亏比尔和希拉里 克林顿都是律师出身,而且希拉里 克林顿还是参与弹劾尼克松专案组的重要成员,攻防经验丰富,再加上克林顿的经济政绩卓著,因此免于被弹劾。 但是,通过媒体的严密监督,克林顿执政时期多项丑闻被曝光,有力地遏制了克林顿政/府的贪/腐行为,保护了公众的利益,这就是新闻媒体的作用和意义。
  
  从思想根源上来说,野蛮社会“以人为本”,或者说“以强者为本”,崇拜强者。那些最有勇气、武力、智谋的强者通过武力的征服,在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社会的榜样。 于是,人们围绕强者而形成社会。 当强者死亡,整个社会也就四分五裂,追寻下一个强者。 因为野蛮社会的武力征服为主的特征,因此也就容易形成压抑人性的情况。 尤其是崇拜强者的文化氛围,人们喜欢神经坚韧的人们,喜欢“正常人”,讨厌神经敏感甚至脆弱的人,对“娘娘腔”甚至同性恋更是完全压抑。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野蛮民族对本民族中的人们缺乏宽容,对外族人进行征服,因此这些“怪人”很难在野蛮民族中生存。 不过,因为在世界上,大多数的社会文化成果往往不是“正常人”创造的,而是“怪人”创造的,所以野蛮文化也就非常单调,不可能形成现代文明中各种绚丽多彩的文化成果。 而现代文明因为具有很宽的社会包容尺度,所以让不同性格个性的人组织起来,创造出先进的科技和设备,社会也通过不同特点的人之间的相互磨合,形成完善高效的强大运作系统。 那么,在野蛮与文明的对阵当中,武力再强大的野蛮人也顶不住一个现代军队中拿枪的战士,所以野蛮人不可能战胜文明。 而文明则可以通过教育,逐渐让野蛮人进化,形成野蛮人向文明的过渡。 日耳曼人作为野蛮民族,就是在基督教的教育下,逐渐形成文明进化,形成德国、瑞典、瑞士等具有强大世界竞争力的国家。
  
  日本社会就是传统的野蛮社会。 在幕府时代,就是属于典型的强人社会。 一个幕府首领比较强大,那么就会在周围形成他的家臣们,大家一起打败其它军事势力,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形成对于日本的相对控制权,然后对家臣们进行分封。 那么,随着某个幕府子孙的能力弱化,新的力量崛起,形成新的幕府,重新开始新的组合。 那么,社会就根据不同的强人的变化,而引发社会的动荡与变化。 到了明治维新,通过打破幕府制度,竞争的方式改到了内阁,并且通过“脱亚入欧”,强化文明教育,实现了日本的第一次发展。 虽然开始了教育,但是日本文化的根本并没有改变,所以形成了思想野蛮和行为文明、文化落后与技术先进的强烈反差社会特征。 在日本国内,人们崇拜天皇和内阁的核心人员,考虑到自己的行为对其他社会成员的影响,因此行为都规规矩矩。 但是,人们对自己的下属,也就是弱者就表现得相当严厉,很多时候甚至可以用残忍来形容。这种文化也形成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土壤。 而当思想上的野蛮失去了社会规则的规范时,就会做出禽兽一样的行为,就像日军侵华,表现出禽兽的特征。 二战之后,虽然麦克阿瑟对日本进行军管,并且改变了日本的体制,但是文化一时间难以消除。 日本人崇拜强权的文化特征并没有改变,所以日本人崇拜天皇,但是生活中更加崇拜美国,也促使日本人疯狂地学习美国的知识和文化,反过来再与美国竞争。 1990年代后,日本进入十几年的经济低迷期,很多人就说日本经济开始不行了。 但实际上,这种认识是出于文化无知而导致的只看表面,忽视实质的错误认识。 在过去十几年,反而是日本文化进步最快的十几年。 因为,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野蛮文化已经无法支持日本经济的发展,所以很多日本的经济单位开始衰落。 另一方面,经济衰退的结果是,过去被经济增长所压抑的社会问题开始暴露出来,社会再也没有理由为了经济而压抑人性。 所以,现在日本真正开始了向文明社会进化的过程。 很多日本年轻人的另类表现,可以说是对过去野蛮文化压抑人性的一种反扑。 而现在日本一些电影电视剧,也在尝试刻画描述人性的细微表现,因此出了不少很有个性,或者很有意思的电影电视剧。 所以,过去十几年可以说是日本从“经济动物”形成向文明进行巨大转型的时期,日本文化开始形成国际影响力,在欧美也开始占有一席之地。
  需要说明的是,不论是现代文明还是野蛮社会,都需要武力的支持。 但是,从对外政策来说,现代文明和野蛮社会的主要区别是:现代文明的发展是以武力做支持,然后进行文化扩张,也就是“巧取”;而野蛮社会则是武力扩张,也就是“豪夺”。 野蛮文化的扩张是尽可能将自己的国土范围最大化,希望达到统治全世界的目标。 但是,这样的扩张必然会引起“兵力分散”的问题,当这个问题在受威胁和受压迫的民族的反扑下,达到扩张能力的临界点,就会发生打败仗的情况,那么整个统治就会发生瓦解,大帝国在短时间崛起后,很快就会“烟消云散”,就像蒙古帝国的崛起和消亡一样。 而现代文明则采取另外一种方法,比如说美国扩张的历史,基本上是低价交易的历史,“收购兼并”人少资源多的地区,以很低的价钱买了路易斯安娜、佛罗里达、俄勒冈、阿拉斯加等地。 通过这些低价的收购活动,在法国、西班牙、英国和俄罗斯急迫地希望卖出土地,“你情我愿”的情况下以极低的成本达成扩张的目标。 这样的扩展方式不仅不需要像战争那样耗资巨大,而且没有被颠覆的后患。 美国从十三个英属殖民地独立时的80多万平方公里,发展到一百多年后的900多万平方公里,大多数都是以超低价买来的。 除了和印第安人的小规模战斗外,只有一次大规模战争扩张,就是因德克萨斯闹独立而起的美墨战争,并且迫使墨西哥以很低的价格把加利福尼亚等地区卖给美国。 在美墨战争之前,以工业为主的北方自由州和易种植业为主的南方蓄奴州关于是否支持德克萨斯独立并且并入美国的问题发生严重冲突。 北方州认为不应当支持德克萨斯独立,也不愿意让当时蓄奴的德克萨斯并入美国,因为这样会影响国内的自由州与蓄奴州之间的力量对比。后来,因为墨西哥打死了美国人,于是美国人盲目地支持了战争,对于忽视了当时议员林肯提出的勘测美国人是否死在美国领土之内的提议。 美墨战争后来变成了南北矛盾激化,导致美国内战的重要原因,实际上让美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美国北部的工业自由州胜利后,对于通过武力进行扩张的做法采取极为谨慎的态度。而以交易为主的有限度扩张,让美国有机会实现“扩张-盘整-扩张”的有节奏的螺旋上升的发展方式。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国土扩张的尾声,意味着美国实力扩张的开始。 从19世纪后期,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直到现在仍然是无可替代的世界发展领导者。
  
  现代文明社会越来越从强调量的增加,转向质的提升。德克萨斯在独立后,投票加入美国,得到美国的批准,成为美国的一个州。 在美墨战争后,据说墨西哥也弄了个公投,希望加入美国,但是遭到美国的婉拒。二战后,英国则采取更加激进的做法,促使各殖民地独立,将自己的注意力重新回到大不列颠岛,不再负担维持各殖民地的费用。 美英的做法反映出现代文明社会中,对于国家的认识。 由于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方式与野蛮文化不同,文明社会更加注重国民的生活质量的提升,而不再追求规模的扩大。 所以,这些发达国家纷纷放弃海外殖民地,让殖民地人民自主发展,而这些发达国家也通过“战略收缩”,实现“兵不在多而在精”的发展思路。 美国后来批准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实现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非常紧密的经济联盟,但是美国仍然对墨西哥人进入美国控制得非常严格。 即使美国墨西哥的关系再精明,但是美国也基本上不可能和墨西哥合并。 因为,对于美国来说,现在900多万平方公里的联邦就问题成堆了,如果墨西哥在加进来,那么美国很容易面临解体,重新回到过去的格局。 所以,这就是美国宪政民主+教育形成的精明之处,广义的美/国政府机构为美国的纳税人服务,对美国纳税人负责,目的是提升美国纳税人的福利。 所以,美国绝不能让墨西哥并入美国,成为拖累美国人生活水平的重大负担。
  
  美国充满了文化竞争和扩张的激情,使世界更文明、更人性、更绚丽多彩。 与野蛮文化相比,现代的突出优势是思考、总结和教育,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国家的强大。 丰田通过一整套的措施,从小到大发展起来,而且成功开发了雷克萨斯高档车系列,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汽车公司,并且挤垮了通用汽车。 当日本人为丰田汽车而自豪,享受着丰田汽车带来的工作计划和高额利润的时候,美国人则走了另外一条路。 美国人开始研究丰田汽车,总结出丰田汽车成功的特点,并且定义为“丰田模式”,或者说“丰田精益管理”,并且写了不少相关的书籍阐述丰田成功的特点和原则。然后,美国人开始推广“精益管理”思维,提升美国乃至全世界企业的管理水平。 美国人这种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然后上升到理论,并且以理论为指导,进行教育推广,反过头来指导全社会实践的提升,是美国强大的根本动力,也是现代文明在文化成果方面的主要模式。 通过这样的文化推广模式,美国数千所大学(以及相关的研究机构)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让整个社会学习成功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总结,将社会中个体、偶然的成功经验变成社会整体、必然的成果结果。 而这种对于社会方方面面的成功经验的思考,以及进行的理论提升,已经形成美国社会的系统思维模式,让美国的文化产品层出不穷。 而像《波士顿法律》、《CSI》、《疯狂主妇》、《兄弟姐妹》等美国的写实性经典电视剧集,都是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总结的结果,达到以“戏剧效果为表、文化教育为质”的文化传播效果,人们在娱乐的时候更形成对生活的深层次反思。
  
  另外,社会纽带的方式,也反映出现代文明和野蛮文化的不同。 野蛮文化以血缘关系为主要纽带,根据家庭、家族、民族、种族的方式构建社会模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是源于自然竞争的野蛮文化的典型文化思维代表。 丰田汽车从最初的初创到今天,已经100多年的历史,而丰田家族仍然牢牢地掌握着控制权。 更主要的是,日本汽车生产商主要找日本零部件供应商进行关键的零部件供应,把日本汽车的关键技术和主要利润牢牢控制在日本人手中。 其它的日本企业也采取类似的方式,对技术进行高度的保密。 另外,在奥巴马成为总统的过程中,据说90%的黑人都投了奥巴马的票,包括共和党的鲍威尔。 从这点来说,黑人的文化观念仍然需要实现质的提升。 美国立国的起点是盎格鲁-萨克森人,完全可以根据民族方式划分,形成盎格鲁-萨克森人与日耳曼人的联合,形成第一等人,然后扩展到白人的其它民族,然后扩展到其它种族,而这种方式在18世纪是“天经地义”的思维观念。 但是,美国的建国者没有这样做,而是以“人人生而平等”为美国的起点,让人们在平等教育和竞争的环境下发展。 在欧洲饱受歧视和欺凌的犹太人到了美国以后,凭着自己的智慧,成为美国社会中的最精英阶层。 在美国,乔丹和科比、老虎伍兹、迈克尔 杰克逊可以脱颖而出,奥巴马可以成为总统,王安和杨致远可以成为影响计算机历史的名人。 不少美国家庭到中国领养有一定残疾或者女婴弃儿,然后跟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对待这些领养的孩子,这些都是文化传承超越血缘传承的一些表现。
  
  
  在中国,文化传统则是以儒家思想为支柱,“以皇帝(强权)为本”,把整个民族变成奴隶的文化。皇帝的价值观决定社会的价值观,皇帝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也就是利益),可以主动让整个民族成为野蛮民族的奴隶。 在中国文化中,民众不是从符合自身的利益观点看问题,而是从符合皇帝利益的角度看问题,也就是“自身是奴隶,但是有着奴隶主的思想”。在野蛮社会,民众崇拜强者,跟随强者。 强者死去,社会解体,然后大家去追随新的强者。 在现代文明中,教育批量培养出精英集团,从精英集团中选出强者做社会领导者,然后民众监督强者。 那么,因为精英众多,社会领导者不仅需要是强者,更需要服务大众的品德,民众才会跟随强者。 而在中国,民众崇拜权力,或者说“皇帝”这个位置。假如在“皇帝”这个位置上的是条狗,人们也照样崇拜。 那么,只要当上皇帝,个人的一切劣行都可以掩盖,都可以变成好的,然后可以为所欲为。 而且,一朝天子一朝臣,什么样的皇帝形成什么样的官场,官场文化再影响社会文化。那么,如果皇帝变态,那么整个社会也就变态,就像一个变态的皇帝喜欢女人小脚,于是中国女人“缠足”了好几百年,让无数妇女遭受了长期的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而且失去了独立的能力。更主要的是,从宋到明,变态的皇帝建立变态的王朝,不仅让汉族饱受野蛮民族的屠杀和奴役,更让民众从变态的观点出发,进行大规模的自相残杀,然后让野蛮民族“趁虚而入”,屠杀和奴役汉族。 但是,在儒家思想的驯化下,人们看不到中国皇帝是主要“卖/国贼”的本质,让皇帝利用儒家思想实施“戏班子文化”成为可能。
  
  多说一点儒家思想(以后会在中国文化思想论中深入分析)。 纵观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随着儒家思想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皇帝的权威在文化上越来越被强化。尤其是“程朱理学”之后,儒家思想越来越深入,社会的奴性特点也就变得越来越突出。 在唐初,魏征给太子“洗马”,实际上就是作为太子的谋士,教太子怎么做。 到了性格刚烈的李世民,魏征更是毫不客气地与李世民“针锋相对”,教李世民做人和做皇帝的道理。 这时候,魏征还主要从民众的角度出发,从思想理论上形成对李世民的制衡,通过教育李世民,更好地促进民众的福利。 魏征说的话,在很大程度上符合现代文化的理念。 到了“儒家三圣之一”的北宋司马光,在编纂《资治通鉴》的时候,就已经完全从皇帝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统治人民。 因此,整本书里充满了阴谋诡计,而司马光本人不能跳出这个阴谋诡计的“圈子”,从“民强”的角度角度进行思考,为当时的宋朝找到出路,反而让后人更陷入阴谋诡计的“泥潭”,整个社会就在人们共同的“小聪明”作用下,加剧“大愚蠢”的灾难循环。而到了明末,崇祯朱由检则动不动就拿大板子打大臣的屁股,大臣们还对这种从精神上到肉体上的刑罚觉得很不当回事,甚至作为一种荣耀。 进入清朝,汉人都成了满族人“奴才”,而儒家思想更是得到“发扬光大”。到了孙中山先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共和”的时候,大量“满腹经纶”的满人奴才们还认为孙中山先生“大逆不道”。也就是说,儒家思想深化的时期,是从皇帝做卖/国贼,深化到有知识的“精英群体”做卖/国贼的过程,这就是中国文化。
  
  “戏班子文化”有两个关键点: 1、皇帝是英明神武,永远光荣正确的; 2、任何有能力威胁到皇帝地位的人,都可能(而且绝大多数都)以“谋反”这个“大逆不道”的罪名被处死,从汉朝韩信的诛三族,到后来的诛九族。 其中,诛九族是最为狠毒的手段,为了维护皇帝的“英明神武”的形象和利用,瓦解了整个社会的基础结构。在西方,人们通过“爱邻如己”的原则,形成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的氛围,然后自发组织起来,推举其中最优秀的人才负责组织与协调,为了社区(community)或者社群(society)的利益而共同努力,创造出更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这些相互信任、相互团结的社会单元成为宪政民/主+教育+自/由的基础载体,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石。 而从社区产生的优秀人才则组成精英集团,保障民众的各种利益。 但是在中国,因为诛九族这样无以复加的刑罚,所以一般有家有业的人们,为了自己的家庭和亲属,不敢随便反对皇帝。 即使皇帝已经极度疯狂变态,人们也只能跟着皇帝疯狂变态。 那么,只有最胆大、最凶狠、而且胜算很大的人,才敢于密谋造反。 而且,即使密谋造反,也不能跟亲属讲。 因为,亲属之中总有胆小的,人们为了让自己不受到株连,往往就会向官府报告,以求保全自己。 另外,邻里朋友为了自己的利益,防止自己到时候担上“知情不报”、甚至“同谋”的罪名,把自己和家庭的性命搭进去,所以也会进行举报。 而且,“谋反”的范围不仅仅是行动上拿起武器造反,只要说皇帝的坏话就可以被定义为“谋反”。 就这样,家庭、亲属和邻里之间的基础信任被瓦解,人们不敢讲真话,所以陷入孤立痛苦的状态。 当皇帝疯狂的时候,大家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只能跟着疯狂。 到了文革,子女与父母划清界限,子女告发父母或者父母告发子女,妻子告发丈夫,子女殴打父母,学生殴打老师,都是这种文化延续和深入。而这样的文化表现,就是暴/民暴/政的“禽兽不如”的文化结果。
  
  在诛九族的保障下,“戏班子”的戏就容易演了。 演戏的原则有两条:1、皇帝必然英明神武,必然是“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帝被称为“圣上”,还在圣人之上。所以,皇帝说的话都是绝对正确的,都是“圣旨”,都是“一言九鼎”,不能更改。2、如果皇帝不英明神武、说错话怎么办?参见第一条。 打个比方,皇帝如果说错话,但是因为皇帝必然英明神武,所以不可能说错话,人们就必须按照皇帝的话去做。 那么,如果出了问题怎么办? 那肯定不是皇帝错了,而是人们执行错了。 另外,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个“忠君”的戏就经常上演。这些臣子真的那么“忠君”吗? 我就不相信。 我相信,这些臣子并不是真的忠君,而是考虑到自己的一家老小,只能接受自己死的事实,假装自己死是皇帝的恩赐,还要感谢皇帝弄死自己,然后希望保全自己的家人。 就像在文革的时候,“一句顶一万句”。 因为“万万岁”的作息时间一般是白天睡觉,晚上清醒,所以“最高指示”经常在晚上发布。 那么,大家一听到“最高指示”,就晚上连夜出动,敲锣打鼓迎接“最高指示”。 大家真的愿意听“最高指示”吗? 不是真的愿意听,而是不敢不去跟着听,否则自己可能性命不保,然后连累家人。
  
  文化是观念灌输的结果。 在最初,宣扬皇帝英明神武,大家假装相信,但是实际上不相信。 但是,从第二代开始,因为人们不敢说真话,父亲不敢跟孩子说皇帝不是英明神武(童言无忌,家长跟孩子说的话很容易就被孩子说出去),所以孩子们就从小就开始认为皇帝英明神武。 朱元璋年轻的时候做过乞丐与和尚,自己觉得很没有面子,也不符合皇帝“英明神武”的形象,所以但凡“光”、“秃”等接近和尚特征的字眼儿,都会犯他禁忌,即使是个“僧”字也同样很刺他的眼。到后来,又向外推广至于谐音的“生”字也被纳入忌讳的范畴。 另外,朱元璋从红巾军中起家,而红巾军是“红贼”、“红寇”,因此太祖也讨厌有人在他面前提“贼”和“寇”,后来,连“则”字也被波及了。而当时不小心说了“红贼”的父子被弄死。 就这样,人们都觉得皇帝是英明神武,一贯正确,主持公道的。岳飞和岳云父子拥有十万精锐岳家军,他们本身都是有勇有谋的将领,随时可以找个理由,率军“勤政”,让赵构当傀儡。 所以,赵构认为岳飞随时有造反的能力,也就随时找机会准备除掉岳飞。 而岳飞除掉杨幺这个直接不听话的“心腹大患”之后,就动手除掉岳飞这个潜在的敌人。 而岳飞因为相信赵构是英明神武的,所以带着岳云一起回朝见驾(如果岳飞多个心眼,让岳云呆在军中,那么历史可能又不同)。 就这样,岳飞因为从小的文化灌输,只想到与金军打仗而死,没想到自己刚刚把金军打怕了,就被赵构给弄死了。 同理,袁崇焕只想着与后金交战,以为崇祯朱由检也是英明神武,会理解自己的举动,在狱中还跟祖大寿写信,让祖大寿抗击后金。 没想到,朱由检已经处心积虑,就等着祖大寿击退后金之后,解决掉袁崇焕。 可以说,岳飞、袁崇焕这样的英雄人物,中华民族的精英,不仅仅死于中国文化形成的“卖/国贼”皇帝之手,也死在中国文化的灌输传统,对皇帝可能的恶行失去警觉,结果让皇帝在背后“捅刀子”。当这些英雄在前方拼死打仗的时候,总会以最好的期望,认为后方的人民会支持自己。 这些英雄哪里会想到,一向“英明神武”的皇帝早已经把自己看作了最大的敌人,而且是对自己恨之入骨。
  
  那么,历史总是要对皇帝进行评判,那么皇帝怎么做呢? 用谎/言掩盖真实的历史,可以通过两个手段:一是加剧情;二是改剧本。 “加剧情”就是加上忠臣和“奸臣”,让奸臣“背黑锅”,维护皇帝的“英明神武”,永远正确、永远光荣。在岳飞案中,岳飞“忠君报国”、爱护百姓的形象在民众中无法磨灭。 可以说,岳飞除了在早期犯了偏激冒进的错误之外,在主观上没有恶意,而且后来成长为有智谋、有勇气、有武功的优秀将领,这是谁也无法抹杀的。 那么,如果岳飞本人没错,那么就是皇帝错了。 但是,还是前面“戏班子”的原则,参见第一条,皇帝必然英明神武,不可能犯错。 这时候,如果承认皇帝犯错,那么皇帝英明神武的角色就崩塌了。 于是,人们就要想,皇帝是无心犯错,还是有心犯错。 然后,人们如果再深挖,就会发现皇帝是有心犯错,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宁愿当“卖/国贼”,也要杀掉岳飞。 如果民众都觉醒了,都这样思考,那么皇帝的形象就无法维持,“戏班子”也就唱不下去了。 于是,为了让“戏”能继续演下去,秦桧这个“大奸臣”就出场了。 其实,秦桧跟岳飞一文一武,双方“井水不犯河水”,基本上搭不上关系,连利益冲突都谈不上,所以说秦桧害岳飞的动机根本不充分。 而且,岳飞还有十万岳家军,秦桧更是没有理由跟岳飞发生矛盾了。 另外,从审岳飞的两拨人来看,秦桧也不在其中,而且审岳飞的专案组直接向宋高宗赵构汇报工作。 杀岳飞的决策也是赵构一手做出,即使秦桧说了“莫须有”这个词,也只是作了一个词语解释。 但是,为了维护皇帝英明神武的形象,秦桧说了“莫须有”(也可能没说,因为历史剧本谁都不知道了)就变成了秦桧作为“大奸臣”,残害了岳飞这个“忠臣”。 接着,英明神武的新皇帝又给岳飞“平反”,体现出皇帝永远正确,一贯英明神武。 于是,通过加上秦桧这个“大奸臣”的剧情,皇帝的形象维护了,民众的心理上满意了,一切都“皆大欢喜”了。 但是,根本问题不解决,民众只能经历更多的屠杀和奴役。 同理,打倒林彪、“四人帮”也是铲除了“大奸臣”,很多人平反了,民众也满意了,一切都“皆大欢喜”了。但是,结果如何呢?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今天的结果是30多年前已经注定了的。
  
  为了让“戏”演得更真实,皇帝还要有所表示。 在主流宣传中,一定要表现出皇帝的正确与英明神武。 然后,为了表现出皇帝顺应天意、英明神武,各地经常要出现祥瑞,然后由各地的官员报给中央。 当然,如果出现饿死人的情况,那么肯定也是自然灾害,跟社会制度无关,然后人们就希望通过祈天来获得好收成。 这时候,皇帝经常还会下“罪己诏”,表明自己做得不好,惹了老天,导致各种灾祸,让民众感动一下。 同时,皇帝还要体察民情,并且到了春天的时候动几下铲子,表明自己对于农业的重视,对于农民的重视。 而这些都会让广大的民众“感激涕零”,认为皇帝是真的为自己好。 另外,皇帝也广为“纳谏”,当然必须是那些不痛不痒、立竿见影能够解决的“谏”,以此来体现皇帝的英明神武,一贯正确。 当然,如果“谏”触动了皇帝的痛处,就像在朱元璋面前说“当着和尚说秃子”这种话,即使朱元璋表面上不说话,背地里也会被朱元璋“做”掉。 于是,这时候就出现了更加聪明的人,总是说皇帝不好,专门挑皇帝的“刺”,而皇帝还非常宽容他。 这让民众觉得,这些人是“忠臣”,说出了问题,说出了老百姓的心声,同时觉得皇帝是好皇帝,因为能够容忍这样的“忠臣”存在。那么,这就像唱“双簧”,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当老百姓对于歌功颂德的人不感兴趣的时候,就会对这些说出问题的人感兴趣,然后觉得皇帝让他们说话,说明皇帝是好皇帝,坏就坏在只知道溜须拍马的奸臣上。
  
  当然,如果“剧情”加不了,那么就需要“改剧本”。 袁崇焕是朱由检反复思考了几个月之后,才决定杀掉的,这说明朱由检并没有真正上皇太极的“反间计”的当,而是后来铁了心要解决袁崇焕。 那么,在后金大敌当前的情况下,用“谋反”这个罪名的话,民众不关心、也不相信,所以就用了“通敌叛国”的罪名,激起了民众的愤慨。 就这样,通过“改剧本”,真正护国的变成叛国的,真正的卖/国贼则看着民众愤怒的“好戏”。 于是,当袁崇焕被凌迟的时候,“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间肉已沽清。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沽。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 今天我们看来,当时的民众有多么的愚昧和残忍。 而这种愚昧和残忍是要付出代价的,而当一个精英这样被冤杀,就意味着大量的民众要自食其果。直到今天,还有人数落袁崇焕的不是,替崇祯朱由检说话。 当然,也有人认为袁崇焕不如孙承宗,而这实际上是因为对问题浮于表面,缺乏对战争本质缺乏洞察而产生的错误认识。 战争就是打仗,一仗一仗打下来,都能够打胜仗,就是最优秀的将领。 而打胜仗的背后,是通过治军和练兵,培养出有勇有谋的悍将,也就是精英团队。 带出精英团队的将领就是最优秀的将领。 拿破仑作为世界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就是通过打了几个胜仗把队伍锻炼出来,然后整个国家推举他为领袖,开始了法国从防御到反攻,然后征服欧洲大陆的过程。 而袁崇焕作为“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通过正确的战略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更主要的是在北京城外以自己训练的九千关宁铁骑,面对后金的数万的精锐部队,以少敌多,冒死搏击,最后打垮后金的进攻,斩敌数千。 后来,袁崇焕又用五百火炮手,潜往海子,在皇太极军营之外进行攻打,皇太极的军队大乱,开始移营出海子撤兵。 在当时,谁敢横刀立马,像袁崇焕这样的文弱书生一样浴血奋战? 军队打仗首先在于夺“气”,而这一仗等于是明军打仗的转折点,开始扭转后金和明军的力量对比。 世界上所有杰出的军事家,都是这样打仗打出来的。 没有宁远大捷、宁锦大捷这样稳固军心和民心,以及北京保卫战这样“扭转乾坤”、打消后金气焰,提振明军士气的战役,所有的战略都是“纸上谈兵”。 可以说,袁崇焕带领的精兵强将是当时汉族抗击后金的顶梁柱。 如果假以时日进行发展,关宁铁骑就能成为一支强大的军队,打垮后金不在话下。 到时候,还用得着修筑堡垒、依靠长城这样最愚蠢的“战略”来打仗吗? 而袁崇焕这点,连经常遭袁崇焕排挤的蒙古大将满桂都不得不服。
  
  从袁崇焕的问题说开去,中国文化比野蛮民族的文化还不如。 野蛮民族一是一、二是二,比较诚实、比较淳朴。 朱由检定袁崇焕罪,准备凌迟处死的时候,当时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出来帮助袁崇焕说话,反而是屡遭袁崇焕排挤、经常受袁崇焕气的蒙古大将满桂请求不要给袁崇焕定罪。 那么,在这种重大的事情面前,就反映出中国文化的本质,大家都为了“一己之私”,而甘愿看着能够拯救自己的强者蒙冤惨死。 人们的这种默然,本身就是“助纣为虐”,让朱由检更加肆无忌惮。 崇祯三年,袁崇焕被杀害。 到了崇祯十五年,蓟州被围,赵光抃被授予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蓟州、永平、山海关、通州、天津诸军务。光汴治军严谨,作战骁勇,临危不惧。光汴至蓟州前线,率二骑冲破满人重围疾驰入城,城上欢呼“新督莅任”,满寇望而惊叹,蓟州之围遂解。 然后,赵光汴率部援南闯北,“不释鞍甲者七阅月,斩虏首千六百有奇”。十六年初夏,在截击满寇归路的螺山战役中,其他的将领各自为了保存实力,互不协同作战,结果被各个击破。后来皇帝却逮捕赵光忭,作为替罪羊杀害。 就这样,袁崇焕被杀之后,明军中的官兵开始越来越多地投降后金,等赵光忭被杀,已经没有人愿意给朱由检卖命。 朱由检在煤山吊死州,明安宗(弘光帝)在南京宣布即位登基,弘光帝为了能够在苟延残喘的情况下宠络人心,下诏平反昭雪袁崇焕和赵光忭,但是大势已去。 就这样,一个变态的皇帝,加上为“一己之私”而沉默的满朝文武(包括孙承宗),造成了汉族再次遭到屠杀和奴役,被迫留上“猪尾巴”长达260多年,并且成为“东亚病夫”,直到孙中山先生带领仁人志士建立中华民国。
  
  中国文化传统“培养”了人们极为卑劣的心态,比野蛮民族还不如。 在很多野蛮民族的文化中,还知道谁对自己好,谁对自己坏,强调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而且,野蛮民族高度尊敬强者,并且向强者学习,不论这样的强者是自己人还是敌人。 日本人在其狭小的国土上,出了几个会带兵打仗的人,便被视为大英雄,反复地歌颂;蒙古人出了个成吉思汗,是所有蒙古人长时期的骄傲。 蒙古人满桂见识了袁崇焕征战沙场的厉害,即使受袁崇焕的气,也支持袁崇焕;满人虽然吃了袁崇焕的亏,但是尊重袁崇焕,重新给袁崇焕立传;日本人侵华,切开杨靖宇将军的胃,发现他的胃里是棉絮、树皮、草根的时候,纷纷脱帽致敬,杀害杨靖宇将军的岸谷隆一郎特意为杨靖宇举行了“慰灵祭”。 美国人在二战中把日本人打得惨败,所以日本人最崇拜美国,学习美国,仿效美国,任何政策都唯美国马首是瞻。 但是,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对于挽救汉族于危亡的大英雄冉闵却没有什么记载,不仅不说冉闵的贡献,甚至歪曲冉闵的形象。 现在,很多人谈起历史来,说起五胡乱华、元朝和清朝,似乎就是民族大融合,就是不说那是汉族灾难深重的时期。也不说那个时期,为了抗击野蛮民族入侵的民族英雄们。 同理,现在很多人津津乐道清朝的“秘闻”,却诋毁抗日战争中数百万浴血奋战的国军将士们。 文革时期,岳飞庙被毁坏,南岳忠烈祠-抗日阵亡将士墓被毁坏。同样,很多人在心理上偏向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劫掠中国大量物资、长期欺压中国的俄罗斯(和苏联),反而敌视帮助中国建立大学、支持中国抗日、警告苏联不得对中国动用核武、促进中国改革开放的美国。 这种认贼作父、忘恩负义的文化仍然根深蒂固,将对未来中国的发展形成严重的威胁。
  
  那么,这样的文化结果是如何发展强化的,具体有哪些现象结果,对未来有哪些影响,我们继续分析讨论。
  
  (未完待续)
  
  楼主最近不能登录,我是楼主的朋友,帮楼主贴的帖子,过几天楼主回复大家的问题。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