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生活费用问题 –- 制度经济学的思考 (续)
消费与制度经济学分析 - 房地产问题
B、 富人密度
富人密度决定一个地区的房价。 绝大多数中国人正在走向个人经济的全面崩溃,中国经济也正在随之走向“粉碎性瓦解”。因此,中国房地产也将随着中国经济的瓦解而“灰飞烟灭”。
民强才能国富。 一个社会民众的平均获利能力强,那么国家经济就得到发展;一个国家民众的个人失去获利能力,然后个人经济崩溃,则社会和国家经济崩溃。十几年前,就有人预测中国经济要崩溃;到了2000年之后,尤其是2005年之后,预测经济崩溃的言论越来越多。 但是,中国经济挺到2010年,似乎还没有崩溃,让很多相信“崩溃论”的人非常失望,让反对“崩溃论”的更加理直气壮。 最重要的还是利益,相信“崩溃论”的人们,很多都错失了买房的“大好时机”,结果导致“损失惨重”,很多人后悔莫及;而不少认为中国长期发展的人们,则有很多通过买房炒房,赚得盆满钵满,兴高采烈。 可以说,楼市成了支持或者反对“崩溃论”的分水岭。 因为,除了楼市之外,大家并没有分歧。 即使反对“崩溃论”的人也不能否认,过去十几年,通货膨胀在加速、民众的收入没有得到明显提升、私企生存环境越来越难,教育和医疗等费用越来越高…… 那么,为什么“崩溃论”的人唱衰了十几年,中国经济还没有崩溃?十几年前所说的经济崩溃并没有实现,并不真的是“崩溃论”错了,而是被掩盖了。 而正是因为从十几年前开始的掩盖,让中国为了的经济崩溃的形态与一般意义上的概念不一样。社会的经济是由个人经济组成的,个人经济状况决定社会经济的健康程度。而中国从十几年前开始,绝大多数的个人就已经开始从经济危机,到长期的经济萧条。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中国的巨大刺激计划,而这样的经济刺激虽然让GDP好看了,但是加速了绝大多数人的个人经济从萧条到崩溃的过程。绝大多数人经济崩溃的结果,就是整个社会经济全面瓦解,而这种瓦解将是一种粉碎性的经济崩溃形态。
那么,什么是粉碎性的经济崩溃形态? 比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立刻将世界拖入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而“次贷危机”的原因,是美国少部分穷人超出自己的能力购买住房,然后陷入个人经济的崩溃状态。 本来,这些人的经济崩溃,对社会影响有限。 但是,金融机构则通过对这些穷人超贷,并且通过贷款证券化,将这个影响扩大到世界的经济系统,让无数人为他们的经济崩溃买单。 结果,美国经济的“资金链”差点因此断裂,形成从金融层面到经济层面的严重危机。 当然,即使美国经济因为次贷危机严重受创,但是美国因为具有完善的社会系统,而且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非常发达。 所以,即使美国经济受创后,除了一部分经济体会被淘汰,其它的部分还可以通过重组和发展,实现新一轮的经济复苏与发展。 所以,“次贷危机”就像是美国经济缺了个柱子,然后美国经济崩塌了一大块。 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因为经济金融系统的原因,房价并没有下跌,看上去比美国要强得多。 但是,如果深入到中国中微观的社会经济层面,那么就会看到不同的图景。 在过去二十年的时间里,首先是农民和当时大多数国企职工的个体经济从经济危机(下岗、卖粮难),到萧条(找不到工作,农业收入过低),再到崩溃(再就业收入非常低,农民工)。 而中国经济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摇摇欲坠,度过了2000年。 然后,随着出口快速增长、国家经济刺激和房地产,中国经济从“崩溃”的边缘活了回来。 这时候,城市“中产阶级”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的主力。 而在这个过程中,印钞票、教育、医疗等等对“中产阶级”财富的侵蚀在持续发生作用。 1990年代生活还很滋润的学历阶层,变成“中产阶级”之后,没想到自己的实际经济在每况愈下。而从2007年开始,尤其是2008年开始的“刺激经济”之后,为了保住农民工就业和基本生存,开始了大规模通货膨胀过程。 那么,“中产阶级”的个体经济从危机到萧条,然后再到崩溃的过程,正在被浓缩在很短时间内完成。 而一旦“中产阶级”的个体经济开始崩溃,那么中国经济则的绝大多数的个体都要经济崩溃。更重要的是,个体经济崩溃不仅仅是让这些个体失去所有的金钱,更让这些个人失去了健康与技能的提升,消耗光个人的内在财富。 同时,环境和资源遭到毁灭性的损害。 也就是说,中国的经济,确切地说是房地产,在消耗光社会的所有财富后,才会发生崩溃。 这样的崩溃发生的时候,将与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情况完全不同。 打个比方,中国经济则整个建立在“沙土上”,而且整个经济都是一盘散沙。 当崩溃的时候,就是所有部分的全面土崩瓦解。 这就像在海边堆砌的沙堡。 沙堡做好了之后,看上去非常好。 但是,当涨潮的时候,沙堡会被海水迅速冲的不见踪影。 而社会经济全面瓦解之后,房地产也像社会一样瓦解。 换句话说,十年前,中国经济如果崩溃,房地产还会有一些价值。因为当时社会里还有富人,能够支付得起买房子的钱。今天,当中国经济和社会全面瓦解之后,房子将像社会经济瓦解那样,因为绝大多数人的彻底贫困而变得一文不值。
从财富的角度,富人是决定房地产价格的决定性因素。一般情况下,富人的财富越多,以及富人的人口密度越高,房地产价格也就越高。 在世界级高端旅游度假胜地、世界金融和主要国家经济中心、石油国家的中心城市等地,这些地方因为富人们“扎堆儿”,大家有钱没处花,愿意高价买好房子,所以房价高昂。比如说,世界的金融中心伦敦、纽约等地,度假胜地蒙地卡罗,日本的东京等。 而作为人多地少、收入比较平均的日本和北欧等国,因为整体收入很高,然后人们“扎堆儿”居住,因此这些地方的主要城市房价也都很高。 所以,虽然日本的房价泡沫破裂,整体价格下跌差不多3/4,但是日本的房价仍然比美国的高出很多。 这不仅仅因为日本地域狭小,而且日本人手里的现金普遍比美国人的多,在进行房屋这样的大宗消费时,也就相对更舍得花钱,也算是一个原因。 那么,当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个人经济从危机到萧条,再从萧条走向崩溃的时候,中国房价则主要由大量的“山寨富人”支撑起来。这些“山寨富人”作为市场中的主要力量,在大城市“扎堆”,吹起来中国的房价“气球”,成为支持房价的主体。当中国经济发生重大变化,“山寨富人”们显露原形,中国房价“气球”也就开始破裂。 那么,什么是“山寨富人”? 就是看上去有不少钱,但实际上缺乏可持续赚钱能力的人。 这些人如果碰到经济环境变化,就会很快变成穷人。 打个比方,这些人的赚钱能力就像山寨手机。当手机市场蓬勃发展的时候,山寨机也通过低价抢市场,赚了不少钱。 但是 ,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时候,山寨机就失去了获利空间,大量山寨机企业倒掉。 而中国绝大多数的富人们依靠中国廉价出口和经济刺激(印钞票)富起来,看上去很有钱。 但是,当经济变化的时候,这些人就会很快变穷。 而这些“山寨富人”支撑起了的房地产,也会随时因为这些“山寨富人”变穷,而在某个时间点开始“无量空跌”的过程 。
日本的房地产市场的历程,与中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实质上跟中国又有根本的不同。 对比日本房地产与中国房地产的状态,对于理解中国的房地产“气球”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本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人们纷纷购买房地产,然后形成二十多年房价上涨的“大牛市”,形成严重的房地产“泡沫”。现在看来,当时的日本楼市有非常严重的泡沫,但是日本民众却不认为房地产有“泡沫”,或者说人们的概念里可能就没有“泡沫”这个词。 所以,当时不论民间还是官方,认为日本的房价还会继续上涨。 等房价下跌差不多3/4之后,人们才说自己当时太愚蠢了。 那么,回顾历史,关键问题是要弄清楚:为什么当时日本会出现严重的“泡沫”? 首先需要明确日本房价“泡沫”的基础是,日本经济实现持续的产业升级,而高级产业赚取高额利润,民众快速实现富裕。 1950年代初,中国出兵朝/鲜战场,完全倒向苏联,致使美国拉拢扶持中国、遏制苏联的战略思想破灭。于是,美国一方面带领“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上与中朝作战,另一方面调整区域战略部署,从驻军压制日本变为扶持日本发展。 日本通过为美国提供大量战略物资供给,从纺织服装等轻工产品开始了经济复苏,并且大规模实施战后重建。 最初,日本人主要为美国人生产初级的服装、鞋袜等军需品。不过,日本人作为进取心极强的民族,不安于仅仅生产这些初级工业产品。 而且,日本早在“二战”之前,就已经建造了大量的航空母舰、战舰、飞机和坦克。所以,日本人要通过“工业兴国”,恢复往日的辉煌。 所以,日本人在通过生产初级产品赚钱的同时,集中力量发展高附加值产业。日本企业利用美国半卖半送的数万项专利技术(后来又从美国企业偷窃了大量专门技术),实施积极的企业战略发展。 同时,在日本政/府的主导下,日本产业实现持续升级。 产业升级的意思,就是高价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而日本人通过抢占国际市场(当时主要是美国市场),大量出口高价值的产品,实现了高额的利润。 这些高价产品的出口,让日本积累了大量的美元收入,日本快速富了起来。到1990年代中期,日本的GDP接近美国,而日本的人均GDP则远远超过美国的人均GDP,成为世界上平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
同时,日本推行的国民“均贫富”的政治经济政策,让日本的富人迅速增多。 日本属于明显的等级社会,即使麦克阿瑟将军改造了日本的政治机制,让日本走上了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 但是,社会文化是根深蒂固的,而麦克阿瑟一下子改变不了日本的社会文化传统。 这种等级社会的意思是,少数人从出生开始就跟别人完全不同。 不过,除了少数人之外,在每个社会等级之内,大多数人基本上都是平等的。 而且因为麦克阿瑟通过制度打破了日本大量的细分等级,于是大多数人的阶层地位相当平等。 而这种地位上“相当平等”的结果,就是收入上的高度平均。比如说,当时美国一个企业高管的收入可以达到普通工人的二三十倍(现在的收入差距更大),而且不同职业的收入差距也是同样显著;而日本员工的收入“平均化”非常显著,高管和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也就是几倍,而且不同职业的收入差距也不大。 而日本这样的收入模式,激发了大多数人工作进取的积极性。 另外,日本的“终身雇佣制”也等于是给日本的工人上了长期的工作保险和养老保险。这种“收入平均化”让日本产业升级形成的利润,非常平均地分配到日本的国民手中,于是国民收入持续快速上升。 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民众手中有很多钱可以花;而“终身雇佣制”又让日本人感觉到经济上的安全,因此有钱也敢花。所以,有钱花、敢花钱的日本人在快速富裕之后,就开始大量花钱。 而日本的房地产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了持续上涨的过程。 那么,从1970年代开始,因为日本产业升级“开花结果”,日本房地产开始了快速发展的过程,房价也开始显著、持续的上升。 而1990年代初期是日本工业经济最为强盛的时期,眼看着要把美国工业打垮的时期,也是日本房地产最为火爆的时期。
仅仅富人多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富人扎堆”。 在任何一个国家,仅仅国民收入持续增长,并不能保证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 更重要的是,要让这些富人聚集到一个地方,那么房价上涨就有了充分的保障。 日本人多地少,1亿多人口挤在不到38万平方公里的地方,而且山地占国土面积的70%。 这就意味着,适合人们居住的平原和丘陵地区面积较小,也就是10万平方公里多一些。 另外,日本人还把大量的地方空出来,留给耕地和森林。 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差不多是国土面积的2/3,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且日本还有很多耕地,保障本国的基本粮食安全。 就这样,除去耕地和森林等面积,1亿多日本人“扎堆”到了面积极为狭小的平原城市区。 更重要的是,日本的经济发展极不均衡,主要聚集在中部东岸,也就是东京经济圈、名古屋经济圈和大阪神户经济圈的三大日本都市经济圈。 而东京经济圈是超过纽约的世界第一大城市经济体,聚集了日本的政/府、金融、工业等核心产业经济。 可以说,坐拥日本主要经济财富命脉的人们都“扎堆”到了东京,东京的房价无法不持续暴涨。 而且,这几大经济圈通过发达活跃的经济,吸引大量的年轻人参与进来,寻找自己的发展机会。这个时候,“富人扎堆”的房地产效应就显现出来。 假设,在东京这样的地方,如果有100个富人的话,房价为1万元/平米。 这时候,又进来了100个富人,让东京的富人数翻倍,那么东京的房价是多少? 答案很明确,东京房价肯定不是按照富人的数量而翻倍,而可能是5、6倍,甚至10倍以上(根据富人的财富数量和心理需求而变化)。 也就是说,在某个地区,当富人数量以算术级数增长的时候,房价可能以几何级数增长。但是,富人们并不关心房价有多高,因为房价涨得再高,他们也有足够的钱来买房。最痛苦的是这些地区的平民和商业,人们看到房价持续上涨,于是大家一窝蜂地恐慌购房,更推动了房价的上涨。所以,在人多地少、森林覆盖率极高、城市拥挤扎堆、人均收入很高,而且主要的财阀、政阀、企阀堆积到东京、然后平民们恐慌购房的背景下,东京房地产价格(日本房地产价格的标杆)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即使如此,日本仍然经历了严重的房地产价格“泡沫破裂”的时期。 日本在房地产价格上涨二十多年后,经过了十几年的“挤泡沫”过程,然后房地产价格普遍下跌3/4,现在接近上海的房地产价格。 那么,为什么日本会出现这样严重的“泡沫破裂”呢? 房地产价格就像在“堆沙子”。我们可以把沙子尽可能堆得比较高,但是到了某个阶段,沙堆不可能继续往高里堆,而可能因为很多因素,导致沙堆坍塌,流向周围的部分。 同理,不论一个国家经济多么发达,人均收入多么高,富人有多少,城市多么拥挤,房地产价格的升幅都是有限度的。如果一个地区的房价过高,必然会“盛极而衰”,前面涨得越高,后面跌得越惨。 而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破裂”,主要受到几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日本的实业发展到了增长的极限。 因为,发达国家间的经济竞争总是以“此消彼长”的动态方式前进,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长期占据统治地位。这个道理对于日本经济来说,变得更加明显。 从根本来说,日本的经济是依靠美国的扶持而发展起来的。 从经济表层来说,美国提供给日本开放的市场,让日本企业可以在美国大肆扩张,赚取高额利润。 而日本经济成功的根本,在于美国人半卖半送的大量关键技术,以及开始美国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忽视。 这让日本企业能够以极低的成本,快速打败美国企业,抢占到高利润的市场。 但是,到1990年代中期,日本已经把这些技术的商业潜力完全挖光,也就失去了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依靠强大的基础研发实力,通过系统的新技术革命,提升企业竞争力,从日本人手中抢回了大量的市场。 美国的“颠/覆性创新”让高储蓄、高投资的日本经济遭受了重大的挫折。 美国人的竞争淘汰了日本人的大量产能,让日本的投资“打了水漂”,不论企业还是个人都损失惨重。另外,日本的产业扶持政策完全失效,zf扶持不仅没有产生相应的效果,反而成为整个社会的包袱。 同时,经济增长了几十年,为“终身雇佣制”而自豪的日本企业,在深陷债务泥潭的时候,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美国企业没有“终身雇佣制”。所以,有的日本企业也开始取消“终身雇佣制”,引发了日本工人的全面危机感。而日本这些经济上的困境,反映到日本的房地产上,就是因为富人的数量减少,资金总量减少,然后日本房地产“泡沫”开始破裂。 再加上日本企业的利润减少,工人分红减少,工人收入保障系数降低,人们感受到经济的压力。那么,因为富人的算术级数减少,导致房价的几何级数下跌。
同时,日本的房价过高,也反衬出其它地区的价格过低。 日本的房地产价格达到1990年代初期的高价后,必然会导致资金外流,到海外寻找价格更低,条件更好的房地产。 而如果我们站在东京、名古屋和大阪神户等城市向往张望,就会发现美国是离日本位置最近的地区。 这个最近的位置包括地理位置、经济位置和心理位置。 这也是为什么日本资金大量流入美国,大肆购买美国房地产的原因。 美国作为日本依赖和仰慕的超级大国,其房价之低让日本人感到惊叹。 而夏威夷作为离日本最近的美国领土,是日本房地产资金向美国流动的一个“跳板”,夏威夷的大量土地和相关经济控制在日本人手中,成为日本影响和控制美国地区经济的一个代表。 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夏威夷后,日本的房地产资金还大肆购买加州的土地,实现对加州经济的强有力影响。 而这些从日本外流的资金在“炒热”美国的时候,实际上也就等于冷却了日本本国的房地产价格,成为导致日本房地产价格下跌的重要动力。 需要说明的是,日本之所以把主要资金投入美国房地产,而不投到其它地区,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 美国有完善的法律制度系统,强有力地保障私有土地权/利,因此也保障经济的稳定运行。即使在1990年代初期,日本全面侵略美国经济,加上疯狂购买美国土地的行为,引起了美国国民对日本的极大嫉妒和反感,很多美国人甚至仇视日本人,认为日本人实现了二战都没有实现的,对美国本土的入侵。但是,日本人并不担心这些美国人的仇视,因为美国有完善的法律系统在保障着他们。可以说,强有力的私有地权保障就是美国房地产的“啤酒”。 而精明的日本人则主要投资在“啤酒”本身,虽然有不少投资失败的案例“浮出水面”,成了日本对美国投资的“泡沫”。但是,日本对美国的大多数投资都是相对安全的,到今天日本人仍然拥有大量美国资产,尤其是房地产。 可以说,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破裂,也跟日本购买美国房地产有着相关的关系。 因为,购买美国房地产的钱多了,买日本国内房地产的钱就少了。而且,当人们买美国的房地产多了以后,从心理上也觉得日本的房价太贵了,当人们不去“凑热闹”买高价房,房地产的需求降低,也打压了日本的房价。
还有一点很重要,真正的富人都是“没钱”的富人。美国房价低不仅仅在于地域广大,更重要的是美国人“没钱”。就像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 沃尔顿,有一次出差竟然没带钱,还跟自己的雇员借了20美元。而大多数美国人一方面属于“月光”,赚的钱不多,花的钱不少,平时大手大脚惯了,剩下买房的钱就很少;另一方面,买房之后还要付房产税、按揭贷款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绝大多数美国人都是以自己最低的消费比例来付房屋的账,房价稍微贵一些,或者利率高一些,人们就不买房,改租房过日子。 而因为美国人因为看上去“没钱”,所以房地产也要不起价来,只能在较低的位置徘徊。当然,美国人的消费很多都用到了提升自己的能力上。 而且,个人所得税和房地产税,都变成了大量的免费市政服务。 所以,美国人看上去“没钱”的背后,是内在赚钱能力和实际上的有钱。而日本人作为一个整体,也经历了一个从“有钱”到“没钱”的过程。日本人虽然经济有所衰退,但是毕竟产业升级实现了,科技实力更加雄厚,所以还在持续保持着高额的贸易顺差。因此,日本金融业积累的资金越来越雄厚,实力极为强大。 但是,1990年代美国重新夺回竞争优势,而且“房地产泡沫”破裂后,让日本人经历了巨大的心态转变。 日本虽然还在持续赚钱,但是不再显得“财大气粗”,而是更加低调保守。同时,日本依靠强大的金融实力,逐步实现在世界的扩张。 尤其在美国经济中,更多地进行多方面、深层次的长期渗透。 从这个意义上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只不过是金融资产从国内大量向海外转移,从控制本国经济,向渗透与影响美国经济转变的过程。 除了购买美国资产之外,日本还大量购买澳洲、南美、非洲的土地和矿产资源,形成日本对资源和能源、粮食输出地的影响力。 通过这些“大量花钱”的举措,日本也从“有钱”开始变得“没钱”,同时日本从一个“富有的孤岛”,变成了拥有巨大海外战略资源的“八爪鱼”。 现在,很多人在叫嚣,因为“广场协议”的“阴谋”,美国迫使日元升值而导致日本经济衰退十几年。 可以说,相信日本被“阴谋”的人们,都是从小农意识出发,以最肤浅、最狭隘的视角看问题。 而事实上,日本十几年的“经济停滞”(以后可能还会持续很长时间),是从“大暴发户”向“超级富豪”转型的过程,从“露富”经济向“涵富”经济升级,从“土财主”向“贵族”升级,从“本岛经济”向“世界经济”扩张。 而日本城市房价“泡沫”的破裂,本身也是日本人的财富观、财富使用方式的转型过程。 更重要的是,日本房价还能够维持比较高的位置,跟这样的转型有着重大的关系。 如果没有这些大规模海外战略资产的支持,日本的经济可能更加脆弱。 因为,人们有钱之后,就很容易挥霍掉。 而这种从“有钱”到“没钱”的过程,就是让国家和民众保持持久财富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也保障了日本的国民生活水平,这又为日本房价提供了基础保障,让日本的房价没有下跌90%以上。
与此同时,中国人的钱都摆到了台面上,成为“山寨富人”。 山寨手机是看上去像手机,但是用起来不是手机的性能和质量;那么,“山寨富人”看上去有钱,但实际上不是富人过的生活。 中国人在过去二十年,表面上看上去有钱了,但是绝大多数人实际上已经非常穷困。而从2000年左右开始,中国的房地产价格逐步“异军突起”,逐渐实现了“超美赶日”的态势。 就是因为大量中国人成了“山寨富人”,手里有了不少钱。 比如说,中国的“中产阶级”就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词汇,让人们觉得自己也像美国的中产阶级那样有了钱。 然后,人们用手里的钱加上银行贷款买房子,感觉自己也有了房子。 但实际上,中国的“富人们”朝不保夕,随时可能会因为一件“小事”就成了穷人。 而且,大多数人在经历了个人经济从经济危机到经济萧条之后,下一步就是全面的个人经济崩溃。 当大多数人的个人经济崩溃的时候,“房地产气球”也就开始了破裂的过程。 而且,这个过程将非常快,房地产就会变得接近“一钱不值”。而中国“房地产气球”的膨胀和破裂,背后的机制就是个人经济的“山寨化”,以及“山寨”的终结。 看清楚中国个人经济的变化的过程,也就能够看到中国房地产“气球”膨胀的过程和破裂的方向。
1990年代之后,在人们不经意之间,中国的个人经济就开始变得贫穷。 中国从计划经济开始,就对城市的工人们实施的低工资、低福利政策(农民没份)。 然后,国家告诉工人们,虽然大家收入低,但是国家承诺免费看病、孩子免费上学、国家给房子、工作有保障、将来国家养老。 但是,到了1990年代,国家说自己陷入了困境,因此要打破自己的承诺。 于是就开始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改革”行动:先是忽悠人们下海,然后强迫工人下岗,中小企业卖的卖、关的关,另外教育产业化、住房商品化、医疗“社会化”、资源垄断化。 通过这一系列的大动作,国家成功地实现了“甩下包袱”、“轻装前进”的目标。 那么,中国人普遍短视,因为人们看到自己手里的钱变得多了起来,因此往往会忽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问题。而政策就是利用人们的短视,通过做出其它的承诺,让工人们看不到后来的一系列后果。而且,通过一些口号和新的承诺,让人们感觉到有利可图,然后人们就顺从了。比如说,1990年代中后期,大量中小国有企业陷入困境,甚至是资不抵债的状况。 那么,当时的措施就是卖给私人或者外资。这时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些企业的工人怎么办? 于是,当时朱想出了主意,让工人“下岗”,然后买断工龄,而买断工龄意味着“一笔勾销”。 对于在工厂里工作了二三十年的工人们,企业经常给几万元就打发让下岗了,个人就跟企业(国家)没有任何关系了。 而这些人本来一个月能够挣400、500元,看上去比较穷,必须节衣缩食才能够生存下去;而给了3-5万元之后,看上去这些人似乎有钱了,因为这是这些人十年的收入,还不包括费用。 但是,这3-5万元意味着,国家把曾经给这些人的所有承诺都用这些钱解决了,包括曾经承诺的住房、医疗、养老、孩子上学等等。这样的结果是,“山寨富人”出现了。 在1990年代中期,5万元是个不小的数字。 下岗的人们拿着这些钱,看上去是富了。但是,人们都知道自己实际上变穷,就剩下点钱。 人们在工厂里干了二三十年,所有的技能都没有更新。 人变成“螺丝钉”,缺乏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而有些企业的工人工作了十几年,连1万元都得不到,就被下岗了。
英国在工党上台之后,将大量企业的进行国有化。 结果,导致英国的国际竞争力严重下降,大量企业亏损,经济陷入严重的停滞。 而撒切尔夫人则重新大力进行国企的私有化,让企业自己在市场中竞争。 英国的企业私有化,是将企业分配给企业中员工。 对于不少看上去陷入严重困境的企业,国家对企业进行补贴,帮助工人们度过困难。 对于少数毫无希望的企业,直接关掉企业,然后通过社会保障系统来让这些工人有生存的空间,并且培训再就业。结果,绝大多数企业在私有化之后,一两年内就扭亏为盈,英国的私有化也成为 “free市场经济”的典范。英国的经验在于,充分发挥原有的企业运作系统的能力,让大家通过团队协作共度难关。 而在原来的企业和原来的工作氛围之下,通过私有化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也减少市场竞争对工人工人的巨大冲击。 结果,工人们因为有企业的股票,必须靠企业吃饭,没有了企业就没有了饭碗,因此真正具有了“主人翁”精神。 工人们拥有最大的动力把事情做好,并且约束其他人。于是,这些工人通过齐心协力,将企业做好,实现扭亏。而且,这样的方式,让工人们以平顺的方式应对市场化的竞争,以“抱团”的方式,学会在市场化竞争中的生存之道。但是在中国,这样的私有化是不存在的。相关部门只想着把这些“包袱企业”卖给外资或者私人。 因为,卖给外资,可以体现出招商引资的政绩。 把比较好的企业卖给私人,大家可以在私下里分成。如果把差的企业卖给私人,那么正好可以甩掉包袱。 在这个过程中,相关部门想尽办法卖掉企业,但就是不采用英国“员工持股”的私有化方式。 也就是说,大家就要下河摸石头,而不选择已经修好的桥,这就是制度以及文化对于经济发展路径的作用。 那么,为什么不选择英国的道路?这并不是地方部门的决策,而是中央的决策。 中央这样的决策是有其内在的根本逻辑的,其基本逻辑并不是着眼于经济,而是着眼于“维护制度”,要把人们的力量打散,防止自己的垄断权力被分化。 地方则正好利用中央的政策,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于是,大量的企业被贱卖,同时大量企业想卖都没人买,只能“关停并转”。同时,不少人利用这次机会,低价收购企业,实现了对企业的拥有,成了潜在的富人。然后,大量工人下岗,自谋生路,自己去面对市场的冲击。于是,轰轰烈烈的“趟雷区”终于完成,国家成功地实现了“甩包袱”的目标,地方的一些人完成了财富分割的“盛宴狂欢”。 而代价就是绝大多数在国企老老实实工作的一二十年的工人们,拿着几万元被扔到市场的“大海”里。而“孤零零”的下岗工人们只能跟农民去竞争“血汗工厂”的位置。另外,大量具有良好基础的工厂就这样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小农们开办的“血汗工厂”,只能生产质劣价廉的产品。
工人下岗是中国“财富山寨化”的关键一步。 在这个过程中,工人拿到了“买断工龄”的下岗遣散费,国家甩掉了包袱,一些个人因此发财致富。 看上去社会的里的钱更多了,但是如果看看工人手里的钱的含金量,就知道人们实际上变得更穷了。 而工人下岗不仅仅是“国企改制”的问题,更是整个国家政策转向的关键转折点。 在此之前,国家是通过“农业剪刀差”,依靠农民来维持整个经济;然后,以农业供养着城市中的低效工厂和懒散工人,并且依靠城市和工人来维持自己的地位。21年前,上海成为当时中国最“稳定”的主要城市,主要原因就是工人们组织起来“维持秩序”。 而1990年代中期之后,因为农业问题导致的粮食价格上涨,以及国企的低效,国家终于决定抛弃工人,把工人扔到市场上“自谋生路”。 而这样的抛弃在国家甩包袱的同时,告诉人们,以后不能再指望国家。 国家不再提供人们教育、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等各种曾经承诺过的所有福利。这时候,最有意思的情况发生了:虽然国家背信弃义,但是广大民众情绪非常稳定。 为什么呢? 因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从来就没有享受过这些福利,农民们不仅要向国家交钱交粮,还得负责自己孩子的教育,自己的住房、医疗和养老。 也就是说,农民们早就已经在1950年代经历了背信弃义,习惯了后来的生活。 因此,工人们的状况仍然只是少数人的问题,农民并不关心。而且,农民在心理上也平衡了很多,因为要穷大家一起穷。 而以工人下岗为“里程碑”,中国人完成了“一切向钱看”关键转型。 从这个时候开始,城市的人们开始深切体会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需要钱。 有钱走遍天下,没钱寸步难行。 而且,人们的钱完全表面化,除了钱之外就没有了任何财富。 而大量的国企工人们的个人经济则从经济危机开始陷入经济萧条,开始迅速走向经济崩溃。 另外,粮食垄断经营,让刚刚富裕一些的农民又开始回归贫困,同样经历个人经济的经济危机和经济萧条。 虽然人们手里还有一些钱,但是已经不敢花了,因为人们知道这些可怜的储蓄无法抵挡未来任何一项大的开支,包括教育、医疗、养老、买房等等。
“财富山寨化”的结果,是开启了中国另外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 1997年之后,国家开启了“拉动内需”的大规模刺激政策。 当时,因为“趟雷区”而受到影响的一些工业城市,一方面因为大部分税收收归中央;另一方面因为下岗人员过多,已经陷入经济崩溃的边缘。 而 这样的情况,让中央很“着急”。 而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似乎让中国经济“雪上加霜”,所以国家通过财政赤字和央行“印钞票”,再加上教育、医疗的价格上涨,以及批准“按揭贷款买房”,希望把人们手里的钱“逼”出来。但是,人们没有注意到的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关键原因是来自中国的竞争。 从1980年代开始,大量的农民工开始涌向广东福建等地,开始与东南亚的出口加工厂抢生意。而到了1990年代中期,中国的出口加工已经形成规模,让东南亚经济模式无法持续。 而1997年是个“分水岭”,通过东南亚金融和经济危机,正式确立中国出口加工主导国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下岗工人作为工资较高的熟练工人和大量农民工作为工资较低的体力工人,形成了无可比拟的“廉价劳工”大军。而且,随着中国进入WTO,这个“廉价劳工”大军抢夺了世界主要的低端、廉价产品市场,创造了大量的收入。 与此同时,国家的投资规模也在快速扩大,外商投资也在加速进入。 因此,出口贸易、国家投资(印刷钞票+垄断企业)和外商投资三股力量合流,让中国的钱迅速多起来。 那么,就形成了新的人群,为这三股力量而服务。 这个新的人群就是所谓的“中产阶级”。中国的“中产阶级”或者为外资企业服务,或者为出口加工服务,或者为 zf及垄断企业服务。而“中产阶级”看上去赚钱不少,表面上很光鲜,但实际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中产阶级”这个字眼刺激了很多人的眼球,而且媒体包装出“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比如说汽车、住房、名牌衣服、存款、股票、孩子上私立学校、国外旅游、在保险公司进行的养老保险等等。这样的生活方式让无数人为之向往,于是朝着这个目标而努力。 那么,一个社会经济的基本模式是“衣食住行”,当“中产阶级”解决了“衣食”之后,就需要解决“住行”的问题,就要开始花钱买房子、买汽车。 而“中产阶级”的消费引发了中国“消费升级”的热潮。 而房子和汽车都是大宗产品,拉动上游和附属的几百上千个行业。 因此,国家看到这个趋势,适时提出了将房地产和汽车作为“支柱产业”的经济政策。 同时,媒体强调人们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引导人们进行“按揭贷款”买房,并且讲了“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故事。而在此之前,媒体大量鼓吹“享乐消费”比如说将“月光族”看作潮流时尚,为“按揭买房”的负债消费行为提供了铺垫。于是,“贷款买房”开始成为时尚,大量“中产阶级”和以中产阶级为目的人们开始了“贷款买房”的风潮。 而大量的“中产阶级”贷款买房的行为,创造出了大量的货币。 打个比方,本来社会中有100亿元的货币,只能全款买房的话,就只能买100亿元的房子。 但是,可以首付20%买房后,这100亿元加上银行放出的400亿元,就成了500亿元买房。 而房地产业在得到500亿元之后,又要把这些钱花出去。 于是,仅仅需要通过“按揭贷款”一项,就在社会中增加了巨额的货币。 “中产阶级”的买房只是社会资金增加的一个部分,更多的部分来自于更大的力量。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就成为主要的投资目的地,吸引了大量的外资。 而外商投资进来的钱要换成人民币,zf也在贷款进行建设,外贸出口赚得的外汇也要通过强制结汇换成人民币。 而且,2005年之后,大量的国际游资进入中国,赌人民币升值,增加了人民币供应。 这些游资又贷款买房,将杠杆增加到了5倍,增加了人民币的供应。 于是,社会中似乎到处都是钱,大量的楼房盖起来,大量的汽车拥堵在街道上,大量的宾馆、饭店、洗浴、KTV建了起来,并且充满了大量消费的人流。 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甚至从2005开始的5年时间,中国似乎就成为一个富裕的经济大国。
當社會中“金錢橫流”的時候,人們往往不會注意,中國個人經濟正在從危機走向深度蕭條。 面對快速的“經濟增長”,整個社會媒體就像洪水一樣,鋪天蓋地淹沒了人們的意識。 社會媒體主要體現出兩大特點:1、正規媒體:不遺餘力地宣傳著經濟增長、經濟熱點、財富故事,似乎經濟的成功如彎腰撿錢包那樣簡單;2、八卦媒體:不遺餘力地宣傳拜金主義,不論是休閒、娛樂、花邊新聞,都在反復強調金錢崇拜。 幾乎所有的新聞都可以讓人感覺到,有了錢就有了一切。 在這樣的媒體宣傳下,加上中國的教育系統,讓人們失去了對整個社會的正常判斷。 人們都在為“經濟增長”、“大國崛起”而歡欣鼓舞,卻忽視了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 在過去十多年,中國的民眾真正開始為1990年代的“改革”吃盡苦頭,而“財富山寨化”滲透到社會經濟的各個環節。 在整個“金錢氾濫”的過程中,獲利的主要是外資和壟斷企業。 外資進入中國是為了賺錢的,不是來做慈善的。 而且,不論是“實業投資”還是遊資,都將中國視作短暫的利潤獲取地。比如說,國外汽車巨頭在中國設立眾多汽車工廠,看上去是實業投資。但實際上,這些企業只是以設備入股,將設備的價值提到很高,然後讓中國的合資方提供配套的資金、土地、廉價而無保障的勞工。然後,把總部的核心部件以高價賣給合資工廠,賺一道錢;然後,通過合資工廠高價把汽車賣掉,賺第二道錢。 不僅如此,這些工廠還通過合資工廠,從銀行獲得大量的低息貸款,支持自己的業務發展,並且通過汽車金融服務,賺第三道錢。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些“實業投資”的獲利方式,比進入中國的遊資更加安全、更加豐厚。 因為,遊資進入中國的時候,還需要承擔外匯管制風險、匯率風險、盈利風險、退出風險等多重風險。 而“實業投資”則只需要弄點設備,就可以通過合資和銀行貸款啟動生意,並且通過高價零件銷售,隨意將利潤匯回到母公司。 而不論實業投資還是遊資,在精英集團的操控下,在中國“中產階級”的輔助下,在中國賺取了巨額利潤。 而且,他們雖然坐擁大量的資金,但是花任何一分錢都經過精明的計算。 所以,社會上似乎“金錢氾濫”,但是都牢牢控制在少數人手中,絕大多數人根本沒有機會“分羹”。 另外,zf、銀行和壟斷國企更是“吃肉不吐骨頭”,zf徵收了各種稅費,銀行印刷和放出來巨額的貸款,壟斷國企在水電油氣上賺足了錢,但是這些錢仍然進入了少數人的手中。 這就像當年處於困境中的國企私有化一樣,不會讓工人們什麼好處。
當整個社會被媒體鋪天蓋地的“經濟增長”鼓吹“消費”的時候,大多數人的個人經濟狀況正在走向深刻的蕭條。 不論是外資、zf、銀行還是壟斷國企,在創造出大量“經濟繁榮”的表像的時候,實質上將整個社會的財富吸幹榨光。在這樣的情況下,絕大多數人追逐的財富實際上只是“水中花,鏡中月”。 人們天天在看著別人住上了大房子,開著豪華車子,找到了漂亮妻子,另外還有小三給生孩子。 但是,輪到絕大多數人自己,人們卻發現自己的日子越來越難過。工十幾年,M2增長了5倍以上,也就是錢多了五倍,但是珠三角的農民基本上沒有漲工資。 而且,大量低成本的農民工成為工廠、礦山、服務業的廉價勞動力,因此整個社會的一般技能勞動者工資也都被死死地拴在最底層。 可以說,絕大多數在1990年代經歷個人經濟危機的工人和農民們,長期處於個人經濟蕭條之中。 在1990年代後期,國企和國家經濟處於“困境”之中的時候,人們就經歷過接近於崩潰的狀況。 一些人為了省錢,到晚上去菜場撿菜葉子吃。 後來,情況有所好轉,但是人們也無法回到經濟上升的軌道,只能維持自己最基本的生存。這意味著,人們的經濟承受能力已經達到了極限,任何一件“小事”都會讓個人經濟崩潰。 比如說,教育產業化之後,大學學費持續上漲。 這讓無數“窮二代”的子弟根本無力升學,還有一些家庭因為孩子上學的負擔過重,無法承擔孩子上大學的費用,導致家庭成員自殺。 自此,占中國相當一部分人口的窮困人群家的孩子上大學的道路基本上被堵死。 另外,上醫院看病做手術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同樣是“催命符”,可能比人們得的病對人們的生命威脅更大。 不僅如此,就連藥價也在過去十幾年,普遍上漲了十幾倍到幾十倍。 對於絕大多數人收入很低的工人和農民來說,甚至買藥都會導致個人經濟的崩潰。 2007年之後,通貨膨脹加劇,讓一些人的生活水準繼續下降。 到了2010年,通貨膨脹又明顯上了一個巨大的臺階,就像番茄、土豆這些“平民蔬菜”的價格都翻了幾倍。而這些蔬菜價格上漲,已經讓不少居民感覺到生活非常吃力。 如果,這時候主糧價格再上漲的話,然後引發食品價格上漲的話,絕大多人將連吃飽的問題都解決不了了,也就是大面積個人經濟蕭條。
另外,2000年之後,大學畢業生的收入也沒有明顯的提升,並且從2005年開始下降。 到2010年,在北京就業的應屆大學生,很多人的工資僅為1500多元甚至更低,甚至連很多農民工的收入都不如,這還不包括很多根本連工作都找不到的。在高樓大廈的背後,是大量的“蟻族”大學畢業生,生活在條件極為惡劣的環境中。 2006年,一個北京北五環之外,不錯的兩居室還能以月租1500元左右租到;到了2010年中,這樣的房子已經漲到3000-3500。 如果按照大學生收入為2500的話,5年前大學生的收入還能夠租房,然後夠基本的生活費;到了2010年用工資租房子都要倒貼,更不要說吃飯了。而大學生是“中產階級”的後備軍,大學生們的處境說明,“中產階級”在中國已經窮途末路,沒有後續的支持力。 不僅如此,從2005開始,很多被定義為“中產階級”的人們,收入也開始停滯,不少也在下降之中。而且,因為大量的貨幣印刷,人們的生活費用暴增。中國的“中產階級”現在大都在30歲以上,在有了房子和車子之後,開始有了孩子。 當有了孩子之後,“中產階級”們才發現自己看上去富裕的生活,實際上有多麼貧困。 接二連三的牛奶和奶粉迫使“中產階級”從國產品牌奶粉改為進口品牌奶粉,再改成純進口奶粉。中國的大學在收取了高昂的學費之後,已經完全“山寨化”、“垃圾化”,又迫使“中產階級”準備把孩子送出國上大學。問題是,孩子還需要上中小學、幼稚園。 而孩子上學更讓“中產階級”體會到什麼叫做物價上漲。 好的幼稚園和學校資源是有數的幾個,貨幣可以頃刻之間印刷出來,但是一個好的中小學校最少需要一二十年的積累。而且,大部分的資源還被特\權階層所佔據,“中產階級”只能托關係、花更高的價錢去爭取剩下很少的資源。 不僅如此,很多人為了孩子還需要買“學區房”,而這些房子往往是既貴又差。 孩子只是“中產階級”的一部分負擔,而老人同樣是負擔。 家裏老人年紀大了,需要看病,還需要陪護。 那麼,看病花錢是個大問題,現在老人得腦溢血的不少,而花錢搶救腦裏大出血的話,一般沒個二十萬下不來,而且成功率還不高。 另外,老人住院看病的過程同樣是大問題,從找醫院、掛號、住院、做手術、陪護、結賬,不僅耗費大量的金錢,還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當孩子和老人的壓力同時來的時候,“中產階級”才發現自己多麼窮困,既窮又困。 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中產階級”才發現,自己雖然在年齡上開始步入中年,但是在身體、知識和技能透支的情況下,整個人已經開始步入老年。 拼命了半天,才發現自己實際上“一無所有”,只剩下對未來的負債:房債、孩子的債、老人的債、自己的債。 更重要的是,2009年之後通貨膨脹加速,負重前行的“中產階級”開始陷入絕望,也就是經濟崩潰的前兆。 而當“中產階級”都面臨經濟崩潰的時候,那麼社會絕大多數人的經濟崩潰已經開始了。
中國的“中產階級”神話,反映出中國實際上貧困的狀況。 在中國,所謂的“中產階級”的概念,主要是由相對高學歷的人群組成。 而當這些人成為“中產階級”的時候,註定了他們的個人經濟要崩潰,帶動整個社會經濟走向“粉碎性瓦解”。 在任何一個發達國家,高學歷的人群都是社會的領導者,而不是所謂的“中產階級”。 在西方,“中產階級”更多的是貶義詞,是享受社會發展成果的人們。 就像福特汽車開始,培養起來的工人“中產階級”,只是社會發展的支持者,而不是發展的帶動者。 而歐美日的大學教育思維,是培養學生朝著精英領導者的方向發展。 精英領導者的特徵有兩點:1、對外競爭:帶領整個國家或者地區進行全球化競爭,然後獲得高利潤的收入;2、對內防禦:將整個機制做好,防止人們的財富(包括自己的財富)被他人以不正當的方式掠奪。 2010年9月份,美國經濟又有迅速下降的趨勢,讓奧巴馬非常著急。 於是,奧巴馬出臺了一個500億美元的投資計畫,要提振經濟。 這個新聞在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都替奧巴馬感覺到丟人。 作為堂堂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總統,弄個經濟刺激才區區500億美元,合3500億人民幣。 在中國,光湖北就弄出12萬億的經濟刺激計畫,比美國好35倍! 奧巴馬表面上光鮮,強調了很長時間經濟刺激,但是還不如一個中國的市長,甚至還不如開個SB會的錢。 那麼,奧巴馬之所以陷入目前的窘境,是因為從國會(律師為主)到經濟界(學者為主),再到企業界和社會組織,都在防止大眾的錢(包括自己的錢)被zf弄走搞通脹,防止大家的血汗錢被無理的通脹所吞噬。 這是這樣的機制,保障了美元的購買力一直比較穩定,長期通貨膨脹的係數很小。 那麼,中國的高學歷階層甘於做“中產階級”,為外國資本、壟斷國企和zf服務,然後得到一點眼前的利益還沾沾自喜。 大家都在說“人口紅利”,都在說“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二十年(五十年)”,都想搭這些概念的“順風車”,都想從中分一杯羹。那麼,買房子就成了“中產階級”們分享“經濟成長”的方式。 另外,高學歷階層雖然不是社會經濟的高級階層,但是社會文化的高級階層。當大量中產階級都在積極買房、買車,追求物質財富和享受的時候,必然會影響到學歷比較低的中國企業老闆。 而中國老闆從自己到學校進修,到觀察高學歷人群的反應,都得到的資訊是房價要漲。於是,生意越來越難做的企業老闆們,紛紛開始轉行“房地產”,大量購買房子。而當大量私企老闆把房子看做財富,紛紛退出經營而買房子的時候,也讓“財富山寨化”達到一個新的階段。
當“中產”和企業老闆的“財富山寨化”的時候,中國絕大多數的個人經濟從深度蕭條走向崩潰。 在美國、日本的發展過程中,高知識、高技術、高能力的人們充當社會發展的“火車頭”,拉動或者推動社會發展,實現社會的財富創造和可持續性。 但是在中國,都是在想方設法“搭順風車”,也就是深度壓榨農民和農民工利益,然後外資、zf和壟斷企業等食利階層吃肉,私企老闆和“中產階級”喝湯。在這個過程中, “中產階級”作為食利階層的幫兇,並不是依靠自身的能力獲得財富,而是依靠依附於食利階層而生存。 中國的高學歷階層,本來應該通過持續的學 和提升,精進自己的能力和技術,然後通過自己的技術,提升整個社會的財富。 但是,他們並沒有成為財富的創造者,而是成為中國的財富毀滅者的一部分。 而大多數的私企老闆,除了靠關係、或者靠“血汗工廠”賺錢之外,更是缺乏自身的獲利能力。 那麼,大家都“搭順風車”的結果,就是“車子”停下了,大家都變得窮困。 至此,不論是“中產階級”,還是大量的企業老闆,都已經失去了賺錢的能力。 在美國,IBM的數十萬人、微軟的差不多十萬人、Google的一萬多人,都是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發展,在全球獲得大量的收入。 這些企業的發展,是在企業管理者和技術工作者共同努力下,經過全球市場中的激烈競爭實現的。現在中國只能生產缺乏技術含量的“山寨產品”,也就是說中國絕大多數的高學歷階層缺乏過硬的技術,企業缺乏過硬的產品,根本無法與國際產品進行競爭。所以,“中產階級”和企業老闆在出口利潤越來越低、賺錢越來越少的情況下,開始依靠房子升值而獲取收益。 房子收益只是心理上的收益,根本不能創造產出。 那麼,房子升值的本質就是“擊鼓傳花”,一旦後續資金跟不上,整個樓市就因為房價下跌而垮掉。 而樓市垮掉,這些人的財富也就煙消雲散。 而且,這些“中產階級”和企業老闆已經失去了創造財富的能力,一旦他們的房子“紙上富貴”被打破,他們中間的絕大多數人就沒有機會翻身了。因為,他們能夠在社會上生存,能夠讓其他人跟自己保持關係,能夠讓自己的孩子上學,能夠讓父母看病,讓妻子跟自己生活等等,都是因為自己還有錢。 如果沒有了錢,自己所有的都“灰飛煙滅”,然後陷入極度的生活困境,失去所有的社會關係和家庭聯繫。 因為,他們缺乏基本的社會競爭能力,即使有的有社會競爭能力,但是多年的依附型生活,也讓這些人的能力退化。 再加上自己失去了學 能力,在社會發展進化中隨時會被淘汰 。而通貨膨脹加劇就是一個“導火索”,讓失去基本競爭力的“中產階級”和企業老闆隨時變成窮人,毫無社會競爭能力的窮人。
另外,“貧困文化”加速中國的個人經濟崩潰。 一個社會貧窮或者富裕首先反映到文化上,而文化又影響社會經濟。直到1990年代,日本都被稱為“經濟動物”,意思是說日本只有經濟,沒有文化。 而這樣的比喻,對於日本人來說是可以理解的。 二戰結束後,日本已經變成一片廢墟,人們過著極其窮困的生活。從二戰中和二戰後成長起來的日本年輕群體,從小就深受貧困之苦。 日本經濟的“騰飛”是從1950年開始,中國在朝鮮戰場與美國為敵。 美國放棄與大陸建交的幻想,從二戰後壓制日本發展轉而扶持日本發展。 而這些從小在貧困中長大的日本年輕群體,則成為日本經濟騰飛的主要力量。 人們為了過上好日子,就通過齊心協力,共同創造出物質財富,然後提升自己的生活水準。 這樣的結果是,在美國軍事力量的保護下、在美國管理思想、專業技術和社會文化的支援下,日本人埋頭於積極學 模仿,並且通過持續提高產品品質實現經濟增長,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濟發展。不過,日本這一代人從小已經被局限在物質利益為導向的思維中,他們最為缺乏的是思想文化的創新能力。 當日本經濟發展到了一定階段,他們反而變成阻礙社會發展的因素。 1970年代之後,在相對富裕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日本人,在文化上開始表現得開放與活躍。 日本年輕人被美國文化所吸引,要求進行自己的個性化發展。 在這樣的基礎上,日本企業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創新發展之路,任天堂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創新公司。 再比如說,索尼公司裏年輕人們認為索尼的產品在迅速過時,也要求進行更多的產品創新。但是,創造日本經濟奇跡的一代人因為出生的局限,再加上年齡已經老去、思想已經僵化,他們無法理解新一代年輕人的個性與創新需求,更無法理解這些需求對於日本新階段發展的關鍵意義。 而日本的老一代人仍然控制著整個日本經濟:日本zf仍然執行著過去的產業扶植政策模式,日本企業仍然按照老式的思維進行運作,日本的社會文化仍然按照老人 慣的方式進行規範。 這樣的結果是,老一代試圖讓新一代也按照自己的思維模式進行成長,然後通過自己手中對於社會經濟文化權力的控制,壓抑了新一代的個人創新動能。 而在1990年代中期,美國通過創新改變整個世界的時候,日本的產業政策、企業戰略和社會模式立刻變得過時,成為典型的“恐龍”。 再加上日本的房地產泡沫破裂,讓日本陷入長期的衰退。 在這個過程中,日本出現了年輕人“失落的一代”、“垮掉的一代”。但實際上,所謂“垮掉”並非年輕人自己放棄,而是日本的老人們牢牢控制住社會經濟,不給這些年輕人發展空間。而年輕人對老人們只注重物質、不注重精神的低水準智力嗤之以鼻,因此寧願自暴自棄也不仿效老人們的思維和行為。 當然,日本經濟衰退和企業困境也迫使老人們退位,為年輕人的成長騰出空間。 尤其是進入2000年,戰後的老一代逐漸退休,成為被社會遺忘的群體。而富裕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年輕人開始成為社會的主流,日本文化從極端強調集體開始向個性化的方向轉型,日本文化也開始變得豐富多彩。日本的文學、影視、音樂、美術等領域展現出勃勃生機。 而在文化的支持下,日本本土的高端奢侈品行業得到快速發展,日本食品在歐美國家的中高端站穩了腳。
與之相對比,從199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在表面上經濟發展的同時,顯示出越來越強的“貧困文化”特點。在近二十年,人們在表面上錢多了的時候,實際感受到自己在變窮,然後這種從心理上的變窮反映到人們的行為上,就形成了“貧困文化”的特點。 2009年之後,中國更是表現出高度的“貧困文化”,甚至更達到非常極端的狀態,反映出中國絕大多數的個人經濟已經開始崩潰。 那麼,什麼是“貧困文化”? “貧困文化”的主要特點是,大家只看眼前、只關注錢,只考慮眼前的物質財富,不關注精神、不關注長遠。 1980年代中後期,中國社會開始朝著“富裕文化”的發展。 當時,雖然人們表面上並沒有2010年有錢,但是人們已經開始富裕,開始形成“富裕心態”。當時,“文學熱”開始萌芽,不少人開始如饑似渴地閱讀文學等作品,“文學青年”成為人們青睞的對象;以《少林寺》為標誌的“電影熱”席捲社會,同時本土電影開始發展、進口電影開始增多,讓人們觀賞到越來越多的電影;另外,港臺和歐美音樂大量進入大陸,大陸的本地音樂開始萌芽。 而這樣的情況延續到了1990年代中期,當時人們還對音樂人、作家或者詩人等比較青睞。 當時,深受港臺影響的廣東,成為大陸流行歌曲的主導者;上海則大力傳播歐美和日本的音樂;而北京則在搖滾和校園樂曲上表現得非常突出。 在大學裏,女生們很願意與有才華的男生交往,讓這些男生經常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很漂亮的女友。 不過,從1990年代後期開始,這些文化現象快速衰落,真正喜歡音樂的人們或者\和文筆較好的人們也迅速減少。 而2005年之後,越來越強的“拜金主義”開始大規模摧垮各種文化藝術形式。 在北京,一度興旺的搖滾已經成為遺跡。 仍然堅持自己理想的極少數青年,只能混跡於酒吧唱著別人的歌,有的則流落街頭唱歌,似乎成為社會中的典型失敗者。 同時,不論音樂、影視還是書籍的盜版橫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放棄電視頻道,轉而大量欣賞在電視臺無法播出的美劇。而且,中國的特點是,強調什麼的時候就說明社會缺什麼。 社會上的人們都在強調“文化”,但是人們本身並不知道什麼是文化。而這種強調有反映出中國已經變成“文化沙漠”,處於典型的“沒文化”的社會氛圍。 最近兩三年,有錢人甚至比較有錢的“中產階級”到大學裏花錢“包”女大學生甚至成為一種“時尚”;同時,很多家庭經濟條件一般、又得承受高昂的學費和生活費、未來就業非常難的女大學生也甘願被“包”。到了2010年的SB會,竟公然抄襲日本歌手的樂曲,讓日本歌手進行巨額的索賠。這些社會變遷,反映出中國的“貧困文化”已經到達了一個“新階段”。
“貧困文化”反映到個人經濟上,就是人們對於自我潛力的“竭澤而漁”,加速個人走向經濟崩潰的過程。 當人們只注重利益,只看到眼前的物質的時候,就會失去對於精神文化的追求。 人們的生活歸根結底是糧食,就是古代所說的“倉廩實而知禮節”。 實際上,糧食分兩種:物質食糧和精神食糧。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當人們關注物質食糧的時候,就會忽略精神食糧;反之亦然。 而“貧困文化”就是通過扼殺社會精神文化的發展,將人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到物質上。近幾年,媒體上鋪天蓋地都在鼓吹消費,渲染物質消費給人帶來的“快樂”,然後不遺餘力地誇大各種消費品(尤其是奢侈消費品)的細節,比如說汽車豪華與性能、服裝的時尚與個性、家居的品味與舒適、美食的口味與刺激等等等等。然後,“順便 ”“輕描淡寫”地說某種豪華汽車幾十萬、上百萬元,服裝或者皮包上萬元、一套進口真皮沙發數萬元…… 通過這樣的媒體“教育”,引導社會形成對於物質消費的瘋狂態度。 人們喜歡一起吃飯、KTV等等,過著“快樂消費”的生活。 同時,有權有錢的人們開著豪華車、穿著名牌服裝、住在“豪宅”裏,而沒錢的人們只能擠公車地鐵、吃著不安全的食品,“蝸居”或者“蟻族“在大城市的邊緣地帶。 對於女人來說,很容易受到外界氛圍的影響,容易受到表面現象的影響。 當整個社會都強調物質消費的時候,大多數女人也都將注意力轉到表面的物質上。 在尋找配偶的時候,男方的物質財富有多少,就成為女人們衡量的主要標誌。 尤其是近兩三年,房價持續暴漲,於是很多女人把房子看做是結婚的基本條件。 因為,在中國這個普通人沒有任何經濟保障的國家裏,持續漲價的房子,似乎就成為人們渴求的經濟保障。即使家庭條件較好的“80後”,也面臨著深刻的個人危機。我租的房子兩次售出,讓我被迫搬了兩次家。 這兩個房子的買主都是“80”後,確切地說是他們的父親,為他們結婚而買房。 其中,一個父親是教授,因為技術比較強,在過去賺了不少錢,另外一個父親是南方的私企老闆,他們都是用全款買房。 兩個父親的共同特點,就是面色憔悴,給人感覺非常疲憊。 然後,他們給孩子買房的時候,孩子和女朋友一起看房子。 孩子們看到房子不錯,然後輕鬆地一點頭,說比較滿意。 然後,父親們辛苦賺來的120-150萬元就轉到了別人的名下。 我個人當時最深切的感受是,這些孩子的得到太容易了! 這些“溫室裏的花朵”正在很快榨幹他們父母的積蓄,讓他們的父母將來陷入“老無所依”的境地。 而這兩位“富二代”已經屬於這個社會中最幸運的群體,父母經濟條件差很多的“80後”們,拿著自己父母的所有積蓄付出首付的時候,然後自己再做“房奴”。 這就意味著,年輕人通過買房,將自己和父母都拖入經濟危機,並且隨時可能因為父母看病的問題,導致個人經濟的崩潰。
“富裕文化”和“貧窮文化”的主要差異是價值觀。 “富裕文化”主要關心的是精神食糧,認為精神食糧更有價值。 很多中國人到了美國、德國等國家,發現實際情況跟自己想像的完全不一樣。 到了晚上,很多中國人的生活才剛剛開始,人們開始吃飯唱歌;但是,到了美國、德國,除了核心商業區的少數娛樂場所之外,晚上基本是一片冷清。 這讓很多的中國人無法適應,中國作為一個窮國,晚上的夜生活還那麼多,到了美國德國反而沒有夜生活了。 這樣的發達國家的生活有什麼意思? 所以,很多中國人的孤獨感油然而生,即使這些國家再發達,也不願意在這些國家呆了,因為還是中國國內熱鬧。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差?因為“富裕文化”的特點,就是物質欲望的降低。越是富裕強大的國家,越是社會精英階層,生活也就越追求簡單。 人們可以忽視物質的貧富,同時將注意力集中在精神的貧富上。 不少大學教授收入並不高,比如說哲學、歷史這些專業的教授,經常也是生活緊張,不能大手大腳花錢。 但是,如果一個人說自己是哲學教授,那麼周圍的人們可能立刻肅然起敬,聆聽哲學教授對於人生、世界的觀點和分析。 而人們下班回家後,很多人也是在讀書、聽音樂,教育孩子,過家庭的生活。 這樣的生活並不需要花很多錢,但是能夠讓人的精神更加飽滿,更有幸福感。 同樣道理,很多中國的高學歷“中產階級”可以買二十多萬的汽車,上百萬的房子,而房子裏卻沒有什麼書。 然後人們哀歎,知識不能改變命運,自己學了很多知識,還得給小學畢業的私人老闆打工。 這些人從來不仔細思考,自己學 的是真正的知識嗎? 打個比方,很多正版的哲學、歷史、經濟等等書籍都在打折銷售,一本只需要二三十元。 一輛二十多萬的汽車可以購買1萬冊的書籍,一套100萬元的鋼筋水泥“窯洞”可以買5萬冊的書籍。 而一個人在1萬冊書籍的環境中,持續進行學 與思考,3-5年就有本質性的個人提高。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天天學 ,沒有時間進行消費,也會省下很多錢。 經過這樣的省錢和個人能力提升形成的賺錢潛力,個人的經濟發展潛力也就越強。 而美國、德國就是依靠社會精英甚至“中產”階層花費大量的時間讀書,同時沒時間過“夜生活”,讓社會形成“冷清”的社會文化。 而且,學 與思考讓這個國家的精英保持強大的知識競爭力,並且領導整個國家形成強大的世界競爭能力。 而這種內在的競爭力讓外來者感覺到融入的艱難。 比如說,很多中國人移民到一些發達國家,感覺自己無法適應當地環境,無法快速“出人頭地”,即使自我感覺良好,也被壓制在“打工階層”,所以抱怨當地人的歧視。 但實際上,主要原因並不是這些社會歧視,而是中國高學歷者普遍缺乏社會競爭能力。 因為,大多數中國的高學歷者在大學畢業後,就基本上失去了學 的 慣,缺乏在精神上的“糧食補充”,屬於精神上的饑民。所以,人們缺乏國際競爭能力,既沒有“獨門絕技”,又缺乏語言能力、更缺乏認識社會和適應社會的能力。於是,不少人懷念起中國的志得意滿、燈紅酒綠、犬馬聲色,紛紛回流中國。
“山寨富人”們最害怕的就是變化,尤其是外部形勢的惡化。 “山寨手機”和諾基亞手機最主要的區別就是抗擊打能力。 我用過幾個諾基亞手機,都是時常掉在地上。 但是,即使掉到地上很多次,這些手機都不壞。 其中有一個手機是翻蓋的,因為掉到地上的次數太多,兩個機體快散架了,還能夠正常使用。所以,我一直是諾基亞手機的忠實用戶(當然,諾基亞也因為技術的相對落後,其高端市場份額正在被RIM、蘋果、Google這些智慧手機快速蠶食)。 而山寨手機(包括一些所謂中國國產品牌的手機)的關鍵問題就是品質不穩定。 正常使用的狀態下,很多手機就會出現黑屏、自動關機等情況,給人們造成了無數的麻煩。那麼,像諾基亞這樣經過無數次掉在地上的考驗,山寨機更是無法承受。 同理,美國、德國、日本這些國家的強大,也是在於其“抗擊打”的能力。 其精英階層通過長期的競爭洗禮,形成百折不撓的精神,然後通過自身的實力和技能,引導著整個社會系統的發展。 只要這些國家的精英階層的個人能力不垮掉,他們的個人經濟就不會垮掉,那麼整個國家的經濟也將不會垮掉。 但是在中國,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惡化、國內通貨膨脹的加劇、稅收負擔的加重和壟斷國企收費的加大,中國的“山寨精英”們開始暴露出軟弱無能的狀態。 不論是“中產階級”還是私企老闆,已經開始看到自己的窮途末路。越來越表現出絕望的狀態。而當這些人開始絕望的時候,已經說明中國絕大多數中下層的個人經濟開始崩潰,所以他們再也無法依靠剝削中下層而獲得自己的經濟收入。在天涯網站的經濟論壇,一個關於肉、菜和水果價格上漲感慨型帖子,在短短3天時間裏,引發了24萬的點擊和將近2500的回復,說明經濟中下層的個人經濟已經到了崩潰的臨界點。隨著中下層的個人經濟開始大面積崩潰的時候,這些“中產階級”和私企老闆的個人經濟也將迅速崩潰。 這就意味著,只需要一個小小的海浪沖上沙灘,中國“經濟沙堡”就會迅速像沙子一樣瓦解。 而建立在“經濟沙堡”之上的房地產價格,也會像沙子一樣瓦解。 這個時間點在日益逼近,所以人們越來越體現出對於未來的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