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那点事:一人一梦一生不悔,揭秘王莽篡汉真相

  “必也是为了王莽的事儿。”成帝猜测着,有心不见,但王商不仅是他的舅父,还是首辅大臣,他迟疑了一会儿,还是无精打采地上了殿。待王商行过君臣大礼,成帝道:“不知爱卿有何事要奏?”
  王商道:“校尉王莽忠勇可嘉,不知该如何嘉奖?”
  “果然也是为了王莽的事儿。”想着,成帝道:“奏折朕已看过了,王校尉确是忠勇可嘉,朕即下诏,记功嘉奖。”
  王商意不在此,又问道:“王校尉家境贫寒,为让他一心尽忠大汉,臣建议给以皇封。”
  “皇封?”成帝反问了一句,道:“皇封的事儿还是搁搁再说吧。”
  “皇上怎么又变了卦?”王商不解地看着成帝,稽首道:“为啥?”
  成帝知王商快要退休,竟变得固执,若是让他说下去,他不知要说到什么时候。因此,成帝懒得再说,起了身。
  王商不好再说,只得告退。但王商不甘心,转身又去了皇太后的宫里。太后倒是热情,只是绝口不提王莽的事儿。王商不想再虚与委蛇,道:“巨君立了功,原说要加封,咋又变了卦?”
  太后也还没弄懂,道:“还是先听皇上的吧。”
  太后这样说,王商别无他法。
  时光转眼就到了永始元年(公元前一十六年),王商退休了,王根如愿做了大司马、首辅大臣。期间,王莽虽说又立过几次功劳,但都实在太小,又没人刻意推荐,皇上自然也没有加封他。
  这成了王商唯一的未了心愿,再三向王根交待过之后,他还是不放心,他决定最后再向皇上陈述一次,他在等机会。
  机会说来就来了,皇上给他举办的告别宴会就安排在今天。
  “可是,该怎么向皇上开口呢?直接为王莽讨封?或许皇上也能卖咱这张老脸一个面子,但咱不能做这等名不正言不顺的事儿。对了,索性把咱的食邑分封给巨君。这应该是个不错的办法,纵使皇上不能有感于咱的真诚而加封于巨君,把咱的食邑分一些给他,也算尽到了咱的心意。
  啥时候跟皇上说合适呢?宴会开始前不合适,因为成帝最忌有人在用膳前向他汇报工作;宴会结束后更不合适,这个时候,他通常都会醉了酒,说话做不得数;宴会中呢,似乎也不合适,他会认为你在故意扫他的兴。”
  胡思乱想着,直到宴会开始,王商还没有拿定主意。
  不过,能够看得出来,成帝今天的心情奇好:“对了,就选择他宴会中心情最好的时候。”拿定了主意,王商耐心地观察着。
  其实,成帝举行这次告别宴会,除了表彰王商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要拢络人心。成帝认为,只要自己不惜利益肯屈尊,就不愁拢络不了人心。所以,他一直乐呵呵的。
  王商却不知道,总以为没到最佳时机。眼瞅着成帝渐渐有了些酒意,王商不敢再等下去,抓住了一个空档跪倒在地道:“启禀皇上,老臣有本要奏。”
  成帝一愣,旋即想:“必又是为了王莽的事儿,这个王商,竟不知朕的心意,朕又何尝不想加封于他,只是朕必须要把他拢到朕的身边,方不致于白白浪费了这个人才。罢了,倘若王商这次还是为他求情,朕不妨就卖个人情给他。只是该怎么让王莽懂朕的心思呢?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当场考较当场加封。”
  拿定了主意,成帝一笑道:“老爱卿为社稷操劳了一辈子,劳苦功高,有事只管奏来。”
  王商清了清嗓子道:“家侄王莽,因家兄王曼早逝,家境凄凉,家侄竟不肯堕志,少有才情,蒙皇上厚恩,赐为射声校尉,也曾立过一些功劳。为让他能一心报国,老臣愿将自己的食邑分出一半封给家侄,恳请皇上恩准。”
  “这岂不是在逼宫吗?”成帝心中不悦,一时间又不知该如何回应,正沉吟,又有一人跪倒在地。
  谁呀?长乐少府戴崇。
  戴崇虽是名士,但按官阶还是不足以参加今天这样的宴会。亏得成帝旨在拢络人心,邀请参加宴会者全然不按官阶,只要他心目中认定的人才一概请了来。
  见是他,成帝问道:“戴爱卿也有事要奏?”
  戴崇道:“启禀皇上,微臣以为前任大司马王商所奏万万不可应允。”
  成帝看了一眼王商,问道:“为啥?且说说你的道理。”
  戴崇道:“前任大司马王商一生忠君爱国,劳苦功高,若是分了他的食邑,岂不要寒了后来者的心?再说了,王莽王巨君为人谦恭,注重品行,志向远大又有才能,正是忠君报国的干才,这样的人如果都得不到皇封,试问这天下还有谁有资格去享皇封呢?”
  王商见戴崇居然在这个时候指名道姓地反驳他,正自不满,不料他竟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心里高兴,忙道:“启禀皇上,戴少府所言过多赞誉,老臣叔侄实在愧不敢当。”
  “愧不敢当?这岂不正是你想要的吗?哼,你以为朕还差这点儿钱财吗?朕不差钱,朕要的是你们绝对忠于朕,而不是其他的任何人。你们能做到吗?朕自然要考较,任你巧舌如簧,朕也决不更改。”暗想着,成帝便欲说话。
  这时,侍中金涉、胡骑校尉箕闳、上谷都尉阳并、中郎陈汤等一干名士官员一齐跪倒在地。
  成帝奇道:“众位爱卿莫非也有本奏?”
  几个齐声道:“是,皇上,臣等附议戴少府所奏,请皇上加封王莽王巨君,若是皇上多有不便,臣等愿跟前任大司马王商一样分出一些俸禄给他,以让他全力忠君报国,请皇上定夺。”
  “王莽这个小子,居然有这么多人护着!而且都是名人。何谓名人,不就是知道的人多的人吗?这些人的影响力肯定大,若要拢络人才,这些人可驳不得。还有,王莽这小子既然有这么多名人护着,是个人才肯定是不假的了,咱不妨就按既定方针办。”
  想到这里,成帝哈哈一笑道:“众位爱卿平身。”说罢,待见各位纷纷归座,又道:“既然各位爱卿众口一词地夸这个王莽王巨君,今天朕就见识见识他,来人哪,速传射声校尉王莽觐见。”
  王莽正亲自操演兵马——王莽虽是个外行,但他肯钻研,很快便创出了一套训练方法,训练成绩斐然——累了一身臭汗。闻得皇上召见,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慌忙跟着宣旨太监进了宫。
  但见皇上脸上虽然冷冷地,却没有怒意,忙跪倒磕头道“射声校尉王莽奉旨觐见,给皇上请安,愿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成帝咳了一声,故意板紧了脸,道:“知道朕今天为什么召见你吗?”
  王莽不由一愣:“是啊,为什么呢?肯定有原因,不然,他召见我一个小小的校尉干吗?会是什么呢?管他呢,我与其去猜,倒不如静观其变。”想着,王莽道:“微臣乃大汉之臣,皇上之奴才,皇上传召,微臣无权也勿需知道原因。”
  “好个王莽,果然不同凡响,朕且再考你一考。”想着,成帝道:“好,朕且问你,为人之根本是什么?”
  “他这是在考咱呀,他不会平白无故,指定有事,指不定还是好事。”王莽思忖着,道:“为人之根本,当首重品行,有了品行,方能贫贱不移持之以恒。”
  成帝感到满意,再问:“为人子之根本是什么?”
  王莽不假思考道:“为人子者,当重孝,百善孝为先,孝之不为,何以为人?”
  成帝暗竖大拇指,他的话音刚落,立即又问:“那么,为人臣之根本又是什么?”
  王莽稍稍迟疑了一下,道:“为人臣者,该忠字当头,忠君爱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听王莽对答如流,应对得体,众人悄悄瞄了瞄成帝,但见成帝的脸上渐渐舒展开来,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但听成帝又道:“射声校尉王莽听封,即日起,朕封你为新都侯,封地为南阳新野的都乡,食邑一千五百户;升任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
  皇封终于来了!王莽做梦一样,但王莽没有让自己丧失理智,忙磕头道:“臣王莽谢主隆恩,愿为皇上鞠躬尽瘁,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出了皇宫,王莽想捋一捋自己在朝堂上的应答,大脑里竟是一片空白。王莽急起来,可是,越急越得了魔症似地啥也记不起。
  许久,王莽才感觉自己脊背凉凉的,他意识到自己刚才必是出了一身冷汗:“对啊,自己肯定慌得过了头。”
  意识到这点儿,王莽如梦初醒,一幕一幕清清楚楚地记了起来。他强按住心里的喜悦,想了整整三遍。
  “紧张成了那个样子,居然还能应答如流!”王莽不由自得起来:“真是奇了怪,只要见了比自己官大的或者名望高的,咱就会不由自主地紧张,紧张得连话都说不利索。
  这怪不得别人,要怪只能怪自己想法太多。想法太多是好事,人若是连想法都没有了,活着还有啥意思?
  紧张也是好事,岂不正说明自己恭敬?恭敬又应对得体,岂不正是有从政天才的表现吗?从政的人不少,有天才的却少。”
  自得着,王莽记起,自己居然又升了官,不仅升了官,连久违的皇封也到手了,忍不住又想:“见了谁都恭敬的人是啥?那是孙子。没办法,要想做老爷爷,必须先从小孙子开始做起。咱可是有天才的人,不能见了谁都做孙子。”
  于是,王莽的思想又跳到了皇封上:“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除却了还债,一家人豁出命去花,恐怕也花不完。钱这东西就是王八蛋,花不完可不成。”
  想着,他的眼前闪出一个人影来。谁呀,小桃红。
  小桃红是一个红衣女子,不,准确地说,应该是赵家的一个侍婢。小桃红这个名字是王莽取的,至于真名真姓,王莽也不知道,王莽也不想知道,他就喜欢这样叫她。
  那天,送走访客之后,王莽突然感到了累。对于王莽来说,休息最好的方式不是睡觉,而是一个人漫步,任思想雾一样飘。
  他和他的家人都节俭,却债台高筑,不是因为他的俸禄比别人少,而是因为他花销太大——他不仅要疏通上下级关系,还要结交名士。
  上下级关系疏通了,让他工作起来如鱼得水;结交名士,让他有了声誉又眼界大开。
  眼界是什么,眼界就是一个人的格局,格局有多大,人的作为就会有多大。
  蓦然,一红衣女子迎面而来。这个女子,竟是长发飘飘,散发着阵阵异香。王莽忍不住细看,但见这女子丰乳肥臀、肤如凝脂、明媚皓齿……
  王莽一时间词穷,反正,她的身上居然找不出丝毫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地方,尤其是双眼皮下面的那双眼,直如暗夜里的星星,仿佛一直都在说着话。
  王莽一时间词穷,反正,她的身上居然找不出丝毫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地方,尤其是双眼皮下面的那双眼,直如暗夜里的星星,仿佛一直都在说着话。
  王莽不觉着了迷,一路跟着想着,眼瞅着她进了一座宅院。王莽待要跟进去,突然有个声音在喊:“疯子——疯子——为了一副臭皮囊,你肯自毁声誉自毁前程吗?”
  赵员外扑腾一声跪倒在地,磕头不止道:“都怪小人瞎了狗眼,不知王老爷驾到,乞请恕罪。”
  王莽忙过来扶起他,道:“您不见我穿着便服吗?穿着便服就是跟您一样的平民,您不必多礼。”
  赵员外道:“岂敢跟王老爷一样?”说着,让了座,又转向家奴道:“快,快,还不快给王老爷上茶?没有眼力劲儿的东西。”
  家奴闻言,忙不迭地把茶端了上来。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