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吟》——三国周郎赤壁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6-22 10:36:45
  陆议是陆议,不是陆逊;
  陆逊是陆逊,不是陆议;
  谁要把陆议说成陆逊,也行;
  谁要把陆逊说成陆议,也行。
  临时整了个顺口溜。
  -----------------------------
  哈哈,“议”和“伯言”才更般配一些嘛!
  很多年前不记得在哪里看过一个说法,说是因为江东四督的前三位都短命,孙权很怕陆议也和他们一样,于是找术士为他改了个名“逊”。虽然没有什么史料依据,不过这个故事很温馨。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6-22 10:36:45
  陆议是陆议,不是陆逊;
  陆逊是陆逊,不是陆议;
  谁要把陆议说成陆逊,也行;
  谁要把陆逊说成陆议,也行。
  临时整了个顺口溜。
  -----------------------------
  @源原_ 2015-06-22 16:19:56
  哈哈,“议”和“伯言”才更般配一些嘛!
  很多年前不记得在哪里看过一个说法,说是因为江东四督的前三位都短命,孙权很怕陆议也和他们一样,于是找术士为他改了个名“逊”。虽然没有什么史料依据,不过这个故事很温馨。
  -----------------------------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6-22 18:05:31
  陆逊就是孙权给逼死的。。。。。。。。。。。
  -----------------------------
  可君臣二人也有过“蜜月期”啊,而且很“蜜”。O(∩_∩)O哈哈~

  《太平御览》卷六百八十七引《吴书》云:陆逊破曹休于石亭还,上(孙权)脱翠帽以遗逊。
  卷六百九十四引《吴志》曰:陆逊破曹休,上为郡僚大会酒,与逊对舞,解所嘴畴军(疑误字)子裘赐逊。
  卷六百九十六引《吴书》云:上脱御金校带以赐逊,又亲以带之为钩络带。
  卷七百七十引《吴书》云:逊破休,当还西陵,公卿并为祖道,上赐御船一舫,缯彩舟也。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6-22 10:36:45
  陆议是陆议,不是陆逊;
  陆逊是陆逊,不是陆议;
  谁要把陆议说成陆逊,也行;
  谁要把陆逊说成陆议,也行。
  临时整了个顺口溜。
  -----------------------------
  @源原_ 2015-06-22 16:19:56
  哈哈,“议”和“伯言”才更般配一些嘛!
  很多年前不记得在哪里看过一个说法,说是因为江东四督的前三位都短命,孙权很怕陆议也和他们一样,于是找术士为他改了个名“逊”。虽然没有什么史料依据,不过这个故事很温馨。
  -----------------------------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6-22 18:05:31
  陆逊就是孙权给逼死的。。。。。。。。。。。
  -----------------------------
  @源原_ 2015-06-22 21:05:54
  可君臣二人也有过“蜜月期”啊,而且很“蜜”。O(∩_∩)O哈哈~
  《太平御览》卷六百八十七引《吴书》云:陆逊破曹休于石亭还,上(孙权)脱翠帽以遗逊。
  卷六百九十四引《吴志》曰:陆逊破曹休,上为郡僚大会酒,与逊对舞,解所嘴畴军(疑误字)子裘赐逊。
  卷六百九十六引《吴书》云:上脱御金校带以赐逊,又亲以带之为钩络带。
  卷七百七十引《吴书》云:逊破休,当还西陵,公卿并为祖道,上赐御船一舫,缯......
  -----------------------------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6-22 22:49:51
  那是孙权的政治手腕而已。
  -----------------------------
  呵呵,这个么,我不这么认为。我想英雄之所以区别于政客成为英雄,是英雄们除了具有城府和机心,更有理想和情怀。而英雄的君臣之间除了有权谋算计和政治手腕,更有真情流露和惺惺相惜。
  :-P
  @乡中农夫 2015-06-22 23:07:42
  源原笔下的文字太美了!
  -----------------------------
  谢谢农夫兄~
  @施原 2015-06-22 17:03:21
  @源原_
  赶回来,雨停了,心情舒畅,看赤壁~
  -----------------------------
  施原老师好~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6-22 10:36:45
  陆议是陆议,不是陆逊;
  陆逊是陆逊,不是陆议;
  谁要把陆议说成陆逊,也行;
  谁要把陆逊说成陆议,也行。
  临时整了个顺口溜。
  -----------------------------
  @源原_ 2015-06-22 16:19:56
  哈哈,“议”和“伯言”才更般配一些嘛!
  很多年前不记得在哪里看过一个说法,说是因为江东四督的前三位都短命,孙权很怕陆议也和他们一样,于是找术士为他改了个名“逊”。虽然没有什么史料依据,不过这个故事很温馨。
  -----------------------------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6-22 18:05:31
  陆逊就是孙权给逼死的。。。。。。。。。。。
  -----------------------------
  @源原_ 2015-06-22 21:05:54
  可君臣二人也有过“蜜月期”啊,而且很“蜜”。O(∩_∩)O哈哈~
  《太平御览》卷六百八十七引《吴书》云:陆逊破曹休于石亭还,上(孙权)脱翠帽以遗逊。
  卷六百九十四引《吴志》曰:陆逊破曹休,上为郡僚大会酒,与逊对舞,解所嘴畴军(疑误字)子裘赐逊。
  卷六百九十六引《吴书》云:上脱御金校带以赐逊,又亲以带之为钩络带。
  卷七百七十引《吴书》云:逊破休,当还西陵,公卿并为祖道,上赐御船一舫,缯......
  -----------------------------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6-22 22:49:51
  那是孙权的政治手腕而已。
  -----------------------------
  @源原_ 2015-06-23 08:25:37
  呵呵,这个么,我不这么认为。我想英雄之所以区别于政客成为英雄,是英雄们除了具有城府和机心,更有理想和情怀。而英雄的君臣之间除了有权谋算计和政治手腕,更有真情流露和惺惺相惜。
  :-P
  -----------------------------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6-23 08:57:00
  媛媛总是把事情做美好化想象。
  呵呵,当然,这也不算错。
  可我想起孙权连自己的儿子都可以痛下杀手。。。。。。有道是虎毒不食子呀。
  -----------------------------
  呵呵,这也不算单纯做美好化想象吧,或者可以勉强算作辩证地看问题?噗哈哈~

  因为我粉的是周瑜,所以多关注前三国时代,后三国时代只大概知道一点点脉络,冒着让大家笑话的风险我想说,二宫之争这事似乎也不能简单归结为孙权残忍好杀,连亲生儿子都不放过,他似乎更多地是在借着这场储位之争打击江东大族,免得江东也出现一个司马家,让自己一生基业付诸流水。为了保护更大的利益不得不牺牲一部分人,也不能说他就是彻彻底底地错吧,谁让他是一个皇帝,而不单纯是一个父亲呢?而且我想孙权一开始也未必就想杀孙霸,只是事情一旦开了口子就不一定能够完全处于他的掌控之下了,或许在这个过程中孙霸的一些表现真的伤了老父亲的心。一个一生英雄的年老的皇帝的心态是很敏感很容易被刺激到的,因为他发现自己不再强大了,不再强大到能掌控一切了,这让他倍感沮丧的同时也很容易激起他的暴戾,似乎汉武帝晚年也嗜杀,或许多多少少是受这种心态影响吧。历史上杀儿子的皇帝不止孙权一个是不是?


  @谷小中 2015-06-23 10:12:08
  这作品文艺味挺高的,但真不该用第一人称写, 历史 小说用第一人称写容易给读者以穿越的感觉
  -----------------------------
  @河北赵二 2015-06-23 12:59:56
  是啊,第一人称写,想要掌控好不容易
  -----------------------------
  既然已经这么写了,只好努力尽量写好咯~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6-22 10:36:45
  陆议是陆议,不是陆逊;
  陆逊是陆逊,不是陆议;
  谁要把陆议说成陆逊,也行;
  谁要把陆逊说成陆议,也行。
  临时整了个顺口溜。
  -----------------------------
  @源原_ 2015-06-22 16:19:56
  哈哈,“议”和“伯言”才更般配一些嘛!
  很多年前不记得在哪里看过一个说法,说是因为江东四督的前三位都短命,孙权很怕陆议也和他们一样,于是找术士为他改了个名“逊”。虽然没有什么史料依据,不过这个故事很温馨。
  -----------------------------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6-22 18:05:31
  陆逊就是孙权给逼死的。。。。。。。。。。。
  -----------------------------
  @源原_ 2015-06-22 21:05:54
  可君臣二人也有过“蜜月期”啊,而且很“蜜”。O(∩_∩)O哈哈~
  《太平御览》卷六百八十七引《吴书》云:陆逊破曹休于石亭还,上(孙权)脱翠帽以遗逊。
  卷六百九十四引《吴志》曰:陆逊破曹休,上为郡僚大会酒,与逊对舞,解所嘴畴军(疑误字)子裘赐逊。
  卷六百九十六引《吴书》云:上脱御金校带以赐逊,又亲以带之为钩络带。
  卷七百七十引《吴书》云:逊破休,当还西陵,公卿并为祖道,上赐御船一舫,缯......
  -----------------------------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6-22 22:49:51
  那是孙权的政治手腕而已。
  -----------------------------
  @源原_ 2015-06-23 08:25:37
  呵呵,这个么,我不这么认为。我想英雄之所以区别于政客成为英雄,是英雄们除了具有城府和机心,更有理想和情怀。而英雄的君臣之间除了有权谋算计和政治手腕,更有真情流露和惺惺相惜。
  :-P
  -----------------------------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6-23 08:57:00
  媛媛总是把事情做美好化想象。
  呵呵,当然,这也不算错。
  可我想起孙权连自己的儿子都可以痛下杀手。。。。。。有道是虎毒不食子呀。
  -----------------------------
  @源原_ 2015-06-23 09:31:58
  呵呵,这也不算单纯做美好化想象吧,或者可以勉强算作辩证地看问题?噗哈哈~
  因为我粉的是周瑜,所以多关注前三国时代,后三国时代只大概知道一点点脉络,冒着让大家笑话的风险我想说,二宫之争这事似乎也不能简单归结为孙权残忍好杀,连亲生儿子都不放过,他似乎更多地是在借着这场储位之争打击江东大族,免得江东也出现一个司马家,让自己一生基业付诸流水。为了保护更大的利益不得不牺牲一部分人,也不能说他就是彻......
  -----------------------------
  @施原 2015-06-23 12:32:57
  这儿的讨论挺热闹...
  老孙恐怕是不得已了,他的后代太文弱的接不了班,残暴的不适合接班,末代皇帝孙皓就相当暴戾.
  -----------------------------
  感觉孙皓是从小受刺激了,性格扭曲,长大以后报复社会。。。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6-22 10:36:45
  陆议是陆议,不是陆逊;
  陆逊是陆逊,不是陆议;
  谁要把陆议说成陆逊,也行;
  谁要把陆逊说成陆议,也行。
  临时整了个顺口溜。
  -----------------------------
  @源原_ 2015-06-22 16:19:56
  哈哈,“议”和“伯言”才更般配一些嘛!
  很多年前不记得在哪里看过一个说法,说是因为江东四督的前三位都短命,孙权很怕陆议也和他们一样,于是找术士为他改了个名“逊”。虽然没有什么史料依据,不过这个故事很温馨。
  -----------------------------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6-22 18:05:31
  陆逊就是孙权给逼死的。。。。。。。。。。。
  -----------------------------
  @源原_ 2015-06-22 21:05:54
  可君臣二人也有过“蜜月期”啊,而且很“蜜”。O(∩_∩)O哈哈~
  《太平御览》卷六百八十七引《吴书》云:陆逊破曹休于石亭还,上(孙权)脱翠帽以遗逊。
  卷六百九十四引《吴志》曰:陆逊破曹休,上为郡僚大会酒,与逊对舞,解所嘴畴军(疑误字)子裘赐逊。
  卷六百九十六引《吴书》云:上脱御金校带以赐逊,又亲以带之为钩络带。
  卷七百七十引《吴书》云:逊破休,当还西陵,公卿并为祖道,上赐御船一舫,缯......
  -----------------------------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6-22 22:49:51
  那是孙权的政治手腕而已。
  -----------------------------
  @源原_ 2015-06-23 08:25:37
  呵呵,这个么,我不这么认为。我想英雄之所以区别于政客成为英雄,是英雄们除了具有城府和机心,更有理想和情怀。而英雄的君臣之间除了有权谋算计和政治手腕,更有真情流露和惺惺相惜。
  :-P
  -----------------------------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6-23 08:57:00
  媛媛总是把事情做美好化想象。
  呵呵,当然,这也不算错。
  可我想起孙权连自己的儿子都可以痛下杀手。。。。。。有道是虎毒不食子呀。
  -----------------------------
  @源原_ 2015-06-23 09:31:58
  呵呵,这也不算单纯做美好化想象吧,或者可以勉强算作辩证地看问题?噗哈哈~
  因为我粉的是周瑜,所以多关注前三国时代,后三国时代只大概知道一点点脉络,冒着让大家笑话的风险我想说,二宫之争这事似乎也不能简单归结为孙权残忍好杀,连亲生儿子都不放过,他似乎更多地是在借着这场储位之争打击江东大族,免得江东也出现一个司马家,让自己一生基业付诸流水。为了保护更大的利益不得不牺牲一部分人,也不能说他就是彻......
  -----------------------------
  @施原 2015-06-23 12:32:57
  这儿的讨论挺热闹...
  老孙恐怕是不得已了,他的后代太文弱的接不了班,残暴的不适合接班,末代皇帝孙皓就相当暴戾.
  -----------------------------
  @源原_ 2015-06-23 14:51:25
  感觉孙皓是从小受刺激了,性格扭曲,长大以后报复社会。。。
  -----------------------------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6-23 15:35:04
  不是的,孙皓从小是个神童,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为人处事也是少年老成,不然濮阳兴这些重臣们也不会看好他,最终力排众议把他扶上位,而他为什么做皇帝后会成为一个暴君,得从大环境看问题,孙皓和孙权的心思一样,都一直对江东的本土世家大族抱有深深的忧虑,担心这些人对孙氏的统治构成致命威胁,既要用他们,又要时刻防着他们,打压是少不了的,这也是为什么到最后,宁可冒着被晋国入侵消灭的危险,孙皓也要进行大清洗的......
  -----------------------------
  可以提防可以打压可以杀戮,但孙皓的一些处置手段实在太过残酷变态了一些,比如那个被他用烧红的锯一点一点锯断脖子的陈声,被他先用木棒锤死之后因为思念又刻制木像天天放在身边的张美人,我实在觉得这不是一个性格正常的人的所作所为。私以为他的性格早期和后期反差大也不难理解,作为废太子孙和的儿子,父亲被杀,嫡母自杀,整个少年时期差不多都处于一个随时可能丧命的环境中,惶惶不可终日。出于自我保护,他必然得在表面上做个人们眼中的乖孩子,而把自己的怨恨和恐惧都深深地隐藏起来。压抑往往造成扭曲,当他自己终于成为掌握权力的人而不必再担惊受怕,被压抑了太久的东西就释放出来,以一种变态的形式。
  @谷小中 2015-06-23 10:12:08
  这作品文艺味挺高的,但真不该用第一人称写, 历史 小说用第一人称写容易给读者以穿越的感觉
  -----------------------------
  @河北赵二 2015-06-23 12:59:56
  是啊,第一人称写,想要掌控好不容易
  -----------------------------
  @源原_ 2015-06-23 14:50:17
  既然已经这么写了,只好努力尽量写好咯~
  -----------------------------
  @谷小中 2015-06-23 14:56:46
  历史 已经远去,而第一人称中的我就让人感觉不真实,以后定稿的时候我建议你不要再用第一人称
  -----------------------------
  谢谢小中老师建议~
  第十九章 生灭


  袁术死了,死在建安四年六月,与这个消息同时传来的,还有族兄孙香的死讯。

  经过一连串以“正义”为名的讨伐及旱蝗灾害的袭击,袁术的“帝国”分崩离析,加之天灾人祸之下,袁术依然骄奢淫逸,不恤百姓,在称帝不过短短两个年头后,终于资实空尽,不能自立,而一步步走向灭亡。

  这虽然是意料之中的结局,却仍是有一些感慨的,听说袁术在弥留之际想饮一碗蜜水而不可得,对于一生骄奢的他来说,这是怎样一种讽刺啊?

  “代汉者,当涂高。”他一生笃信这则预言,也终于成为毁灭在这则预言下的又一个人牲。

  族兄孙香的死讯是由李术带来的,他是汝南人李旻的族子。在讨伐董卓的一场战役中,时任豫州刺史的父亲与辖下时任颍川太守的李旻并肩作战,不意李旻被董卓部下擒获,残忍烹杀。李家在汝南当地亦属望族,无论是策在寿春为袁术效力期间,还是族兄孙香在汝南做太守期间,一直与之联络密切。族兄孙香是在寿春突发急病而死的,之后李术便带着他残余的部曲渡江来到江东。

  袁术一死,其从弟袁胤、女婿黄猗等畏惧曹操,不敢守寿春,便载袁术棺柩,扶其妻子及部曲男女数万,前往庐江投奔太守刘勋。袁胤、刘勋,都是熟悉的名字,前者当年抢占周尚丹杨太守之位时是多么不可一世,虽说袁术称帝伊始,他便被策驱逐出丹杨,可如今,看着他如丧家之犬般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心中却一时滋味莫辨。后者似乎与策更具渊源,当年袁术以庐江太守之位为诱饵驱使策攻打陆康,策苦战近两年拿下庐江后,却被袁术戏耍,将太守位给了别人,这白白抢夺了策胜利果实的人正是刘勋。

  与此同时,袁术手下长史杨弘、大将张勋因一向与策友善,便率部众欲来江东投奔,谁知半路竟遭刘勋拦击,张勋被杀,部曲被俘,所携物资亦尽数被抢去。之后刘勋更将郡治由舒城迁至濒临长江的皖城【1】,显然意在防范策。消息传到吴县,众将群情激奋,策却隐忍不发,反修书一封与刘勋交好,同时,他与周瑜的书信往来变得更加频繁。几个月前,因周瑜恩信著于庐江——他曾救了那么多庐江的灾民,策命周瑜出备牛渚,后领春谷长,春谷与庐江隔江相望,可随时监视刘勋动向。

  ——他们究竟打的什么鬼主意?

  周瑜是在满城尽菊香的九月返回吴县的,骑马踏过红尘,他见到策的第一句话便是——

  “机会来了。”

  原来刘勋因收纳袁术部曲众多,粮谷吃紧,派从弟刘偕向豫章太守华歆买米,可华歆的豫章郡素来少谷,只得派人带刘偕前往海昏【2】上缭,欲使诸宗帅出三万斛米与之。海昏的上缭壁,有山越五六千家聚在一起结成宗伍,他们以山险为依托,自铸兵甲,自给自足,向来不服华歆管辖,不过输租布于郡而已,可想而知宗帅们根本不买账。刘偕奔走了一个多月才得了几千斛米,愤恨之下遂鼓动刘勋征讨上缭,只是刘勋尚举棋不定。

  “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样快,”挑起一边眉毛,策朝周瑜挤挤眼,“我本想先收拾黄祖的。”

  “且容黄祖再逍遥几日吧,”周瑜扬起下颌,“也不过几日而已。”

  “当务之急,倒是我要多筹备一些粮谷了。”策摸着下巴,“这一下至少要多出两三万张嘴吧?”

  “何止?还有刘繇那一万多部曲呢。”周瑜挑唇微笑,“先征庐江刘勋,进伐江夏黄祖,回军时顺路平定豫章,难道伯符不是这样打算的?”

  擂了周瑜肩膀一拳,策终于长笑出声,“知我者,公瑾也!”

  荆州七郡,南郡、南阳两郡在江北,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四郡在江南,最东端的江夏郡地跨长江南北,其江北、江南部分分别与扬州的庐江郡和豫章郡接壤。江夏太守正是当年害死父亲的刘表大将黄祖。

  豫章郡与庐江郡隔江相望,除江夏郡,还与荆州的长沙郡和桂阳郡接壤。刘繇兵败后便逃奔豫章,欲与刘表联合。豫章太守原是周术,周术病卒后,其时虎踞淮南的袁术表荐琅邪阳都【3】人诸葛玄继任太守,朝廷则任命名臣朱儁之子朱皓为太守,朱皓向扬州刺史刘繇借兵赶走诸葛玄,不久后同样逃到豫章的笮融又杀朱皓,刘繇复进讨笮融,笮融被当地百姓所杀,此后朝廷遂任命华歆为豫章太守。

  不久前刘繇在豫章病逝的消息传到吴县,听闻其部曲万余人无人可附,策便命太史慈前往豫章抚安。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4】人,猿臂善射,弦不虚发,曾因单骑突围搬救兵,解救被黄巾军围困的北海相孔融而名噪海内——其搬来的救兵正是刘备。此后太史慈来扬州看望同乡刘繇,恰逢策进击江东,有人劝刘繇任用太史慈为大将,刘繇却只让他充当斥候,侦察军情。就这样,在曲阿城外的神亭,策与太史慈狭路相逢,酣战中策揽得太史慈项上手戟,太史慈夺下策头上兜鍪,恰逢两家兵骑同时到来,于是罢战各自离去。后来策攻占曲阿,太史慈遁走芜湖,逃入山中,自称丹杨太守,大为山越所附。其时因怨恨策离叛,袁术暗地里遣使赍印绶笼络丹杨宗帅祖郎等,使之鼓动山越,大合兵众,共同向策发起进攻。策亲自率军征讨之,先擒祖郎,再擒太史慈,很快予以平定。见到被囚执的太史慈时,策立刻为他解缚,执着他的双手道:“尚记得神亭一战否?若卿当日将我生获,将如何处置?”太史慈十分坦诚地道:“未可量也。”策于是大笑道:“今后之路,当与卿共闯!”即任命他为门下督,还吴授兵,拜折冲中郎将。此次策派太史慈前往豫章,议者纷纭,都说他必北去不还,策却自信满满地道:“子义舍我,当复从谁!”而太史慈果如期而返,并带来华歆不善治郡的消息,策遂有兼并豫章之志。

  与此同时,自从去年冬曹操擒吕布,今年四月,袁绍又灭公孙瓒,如今中原群雄,惟存袁、曹二人。袁绍据有青、幽、冀、并四州之地,曹操据兖、豫、徐三州,双方形成沿黄河下游南北对峙的局面。袁绍的实力远胜曹操,自然不甘屈居其下。何况“代汉”自立,似乎对每一个黄色土德的袁氏成员都有着致命的诱惑。克灭公孙瓒伊始,袁绍便隐隐有称帝之意;袁术走投无路之际,提出袁氏受命当王,愿归帝号于他,他更深以为然。于是,几乎与袁术之死同时,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意欲南下进攻许都。作为应对,曹操一面派兵入青州以扞东方,一面遣将扼守黄河渡口以阻滞袁军渡河,同时以主力在官渡【5】筑垒固守,以阻挡袁军从正面进攻,一场大战的序幕已徐徐拉开。

  注释:

  【1】皖城,今安徽潜山。

  【2】海昏,今江西永修县西北。

  【3】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

  【4】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

  【5】官渡,今河南郑州市中牟县城东北官渡镇一带。
  @源原_ 2015-06-24 13:42:59
  第十九章 生灭
  袁术死了,死在建安四年六月,与这个消息同时传来的,还有族兄孙香的死讯。
  经过一连串以“正义”为名的讨伐及旱蝗灾害的袭击,袁术的“帝国”分崩离析,加之天灾人祸之下,袁术依然骄奢淫逸,不恤百姓,在称帝不过短短两个年头后,终于资实空尽,不能自立,而一步步走向灭亡。
  这虽然是意料之中的结局,却仍是有一些感慨的,听说袁术在弥留之际想饮一碗蜜水而不可得,对于一......
  -----------------------------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6-24 16:21:36
  媛媛,李术不是个好鸟哦,孙策死后便叛了,结果让孙权组织兵力给灭了。
  另外,孙策发动的沙羡之战,是他生平亲自指挥的规模最大的一场会战,战时他的指挥才华,战术特点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至于周瑜等人皆沦为了陪衬,这一仗难道你不重墨一下?
  -----------------------------
  噗,李术不服孙权,不代表他和孙策关系就差啊,孙策可是把庐江郡给了他。何况孙策死后叛孙权的也不止李术一个啊,连他自家人孙暠不是都不服孙权想要夺下会稽?大约只能说站在孙权的角度他不是个好鸟~

  至于沙羡之战,我还没写到啊,虽然写到了也不会详写。:-P我这毕竟是写小说,不像吴钩兄写历史,小说总要分主次的,这文的主角是周瑜,写战争的笔墨我要留到赤壁和南郡。^O^





  @宝木笑 2015-06-24 14:30:12
  @源原_
  
  -----------------------------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源原_ 2015-06-24 13:42:59
  第十九章 生灭
  袁术死了,死在建安四年六月,与这个消息同时传来的,还有族兄孙香的死讯。
  经过一连串以“正义”为名的讨伐及旱蝗灾害的袭击,袁术的“帝国”分崩离析,加之天灾人祸之下,袁术依然骄奢淫逸,不恤百姓,在称帝不过短短两个年头后,终于资实空尽,不能自立,而一步步走向灭亡。
  这虽然是意料之中的结局,却仍是有一些感慨的,听说袁术在弥留之际想饮一碗蜜水而不可得,对于一......
  -----------------------------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6-24 16:21:36
  媛媛,李术不是个好鸟哦,孙策死后便叛了,结果让孙权组织兵力给灭了。
  另外,孙策发动的沙羡之战,是他生平亲自指挥的规模最大的一场会战,战时他的指挥才华,战术特点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至于周瑜等人皆沦为了陪衬,这一仗难道你不重墨一下?
  -----------------------------
  @源原_ 2015-06-24 17:30:29
  噗,李术不服孙权,不代表他和孙策关系就差啊,孙策可是把庐江郡给了他。何况孙策死后叛孙权的也不止李术一个啊,连他自家人孙暠不是都不服孙权想要夺下会稽?大约只能说站在孙权的角度他不是个好鸟~
  至于沙羡之战,我还没写到啊,虽然写到了也不会详写。:-P我这毕竟是写小说,不像吴钩兄写 历史 ,小说总要分主次的,这文的主角是周瑜,写战争的笔墨我要留到赤壁和南郡。^O^
  -----------------------------
  呃,应该说是还没发到,写是写完了的。:-D
  @施原 2015-06-25 07:49:26
  @源原_
  这里集合了一批三国通!
  问候!
  -----------------------------
  施原老师好~
  @源原_ 2015-06-24 13:42:59
  第十九章 生灭
  袁术死了,死在建安四年六月,与这个消息同时传来的,还有族兄孙香的死讯。
  经过一连串以“正义”为名的讨伐及旱蝗灾害的袭击,袁术的“帝国”分崩离析,加之天灾人祸之下,袁术依然骄奢淫逸,不恤百姓,在称帝不过短短两个年头后,终于资实空尽,不能自立,而一步步走向灭亡。
  这虽然是意料之中的结局,却仍是有一些感慨的,听说袁术在弥留之际想饮一碗蜜水而不可得,对于一生骄奢的他来说,......
  -----------------------------
  @萧烟 2015-06-25 10:39:03
  袁术最早称王,抢打出头鸟啊。
  -----------------------------
  @河北赵二 2015-06-25 11:56:53
  称帝没半点好处,反成众矢之的
  -----------------------------
  @三国战唐宋 2015-06-25 12:30:58
  来支持好友!
  -----------------------------
  也许人家袁公路追求的就是过把瘾就死的快意人生~哈哈哈~
  @月在中庭 2015-06-25 10:20:25
  改成周瑜传可好
  -----------------------------
  等我把这稿捋顺眼了,写个第三人称的周瑜传~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