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末路:历史上那些大人物之死

  这个当然当事人杨恽也难脱干系,谁叫你像你外祖父司马迁一样IQ爆棚EQ零蛋呢?把无关紧要的人得罪就算了,居然皇帝的铁哥们你也敢得罪,没死过啊,当然是要把你往死里整大卸八块才解恨了。
  所以,经过与皇帝“好得像一个人一样”的戴长乐喋喋不休的极力添油加醋、煽风点火,把杨恽平日里对汉宣帝不满的许多坏话一古脑儿全抖了出来,这一下原本脾气很好的汉宣帝也火大了,因为再有修养的人、再谦虚的人也是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的,你不赞扬我就算了,还坏话讲尽,居然还把我和古代昏君视为“一丘之貉”,这他娘的也太不给面子了吧?
  所以怒不可遏也有点失去理智的汉宣帝,甚至于不顾给自己的“历史分数”减分的危险,不管三七二十一立马就把“历史冤大头” 杨恽(和他的外祖父司马迁凑起来简直就是“冤大头世家”)革职查办,很是吃了几天极不好吃的牢饭,后来予以释放,贬为庶民。
  好
  于是,“一丘之貉”这一有点性感也有点贬义的成语,因了敢言的太史公倒霉外孙的故事流传至今,始料不及,谁叫他们家都是善于创造成语的历史牛人呢。

  这还没完,屋漏偏逢连阴雨的杨恽,后来还因为写文章讽刺时政直接丢了卿卿性命,果然是祸不单行。

  
  2

  而杨恽写的这篇文章非同小可,据说就是能和史圣司马迁《报任安书》媲美的《报孙会宗书》。

  关于此信出笼的背景,源于杨恽贬为庶民后还不知收敛,高调“治产业,起室宅,以财自娱”来示威,而被其好友安定太守西河孙会宗写信劝说,让他低调以避祸所致。

  这本身就是一种性格悲剧,换句话说,就是杨恽的桀骜不驯给自己惹来的杀身之祸,正所谓那句被现代人用滥了的“性格即命运”的真实写照,现实生活中EQ确实也是一种能体现个人修养的重要立身要素。

  何况,自恃才高八斗的杨恽又是那么的眼角高,好夸夸其谈,十分张扬,史曰:“然恽伐其行治(也就是好夸耀自己的节行和政治才能),又性刻害,好发人阴伏,同位有忤己者,必欲害之,以其能高人。由是多怨于朝廷。”一付目中无人、老子天下第一的德性,别人也早已想他死了。
  ok
  晚安
  也正是此种刻薄少恩、目空一切的性格,当他接到好友孙会宗充满居高临下的训诫口气的书信时,已经失侯多时心理十分不平衡的杨恽,当然心里也十分不服,什么要闭门思过夹着尾巴做人,不要整天高朋满座灯红酒绿,以免给人以口实阴告之,那就得不偿失了,以前你就是吃了这种哑巴亏的,还不学聪明点,作为朋友,我不想你在同一地方跌倒两次,云云。
  总之,一接到充满好心的友人的信,从来都是心高气傲的太史公外孙,立马就有点儿狂性发作,于是用一种充满反唇相讥的口吻回信,信中把以前自己所受的一切委屈和不平,以及对朝廷“政治黑暗”的极大不满像竹筒爆豆一样,一古脑儿地全发泄了出来,以消除这段时间被朝廷打压的怨气,可谓是慷慨激昂、嬉笑怒骂语多讥讽,颇有其祖司马迁的风采。

  
  来
  好
  什么“怀禄贪势,不能自退,遭遇变故,横被口语,身幽北阙,妻子满狱。”就是对皇帝的深深怨恨。而“‘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故道不同,不相为谋,今子尚安得以卿大夫之制而责仆哉!”就是赤裸裸的对好友的冷嘲热讽和对其“横加指责”的极大不满,最后一句“方当盛汉之隆,愿勉旃,毋多谈。”大意就是说,如今正当大汉盛世,也愿你紧跟好皇帝从此飞黄腾达,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别再来烦我,咱们井水不犯河水,极尽挖苦之能事,也从此窥见了其对人刻薄的一面。
  好
  晚安
  至此,好心相劝的孙会宗可谓是碰了一鼻子灰,自讨没趣。

  这样一种发泄私愤的锋芒毕露的檄文,虽然是快意恩仇,我手写我心,行文也很得分,甚至于惹清人余诚大赞道:“行文之法,字字翻腾,段段收束,平直处皆曲折,疏散处皆紧炼,则酷肖其外祖。”(《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六)却也因此埋下了被杀的祸根。
  晚安

  尽管这样的一种桀骜不驯的张扬性格,也不是什么大罪过,甚至于换一种角度来考量,还是一种敢说敢干的磊落样,但在酱缸式的官场中,却又是容易授人以柄,把自己推入险恶的政治情境中,至少给人的印象是自己不够大度,没有容人之心,有点小题大做、锱铢必较。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这封信落入自己得罪过的官场诸公中,那么灭顶之灾立现。

  更新了
  晚安
  好
  晚安
  ok
  晚安
  最重要的是,杨恽的运气还特别的差,注定他在劫难逃,用现代人最潮的话来表述,那就是“躺着也中枪”,你还只能吃哑巴亏。

  这事说来还令人有点哭笑不得,因为居然古代的一次普通的“日食”,居然就能和他发生了一点关系,这本来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翻版,这“剽悍的理由”原本就是捕风捉影的,是很多他得罪过的人用一种十分牵强附会的借口让他去送死。
  晚安
  关于此事,据说是汉宣帝五凤四年(公元前54年)夏四月朔日食,而出现日食这种令古代人恐慌的天象之后(古代科技不发达,认为“天狗吃日”是灾祸的预兆吧),他的仇人趁机上书皇帝,说是杨恽“骄奢不悔过,日食之咎,此人所致”(《汉书•杨敞传》),这八竿子不沾边的理由荒唐之极,却也是炸死政敌的重型炮弹,果然杨恽也因此获罪,再度被捕入狱。
  汉宣帝本来对他就有成见,既然如此,那么就叫廷尉彻底查一查这个给帝国带来灾难的“灾星”吧。而这一查居然就查出了杨恽写给孙会宗的这封口水花喷喷的“大不敬”之信。宣帝见了此种充满挖苦和怨恨的信,更加怒不可遏,最终很会察颜观色的最高法官判杨恽一个大逆不道罪,腰斩处死,妻儿均被流放酒泉,杨恽为自己的多嘴多舌付出了惨重代价。而他的朋友孙会宗也是“躺着中枪”,被贬官了事。
  晚安
  好
  晚安
  对于西汉期间此种令人有点啼笑皆非的政治案件,历史学家也认为这不是“平地起风雷”式的偶然事件,而是“汉宣帝时期统治*阶级 内部矛盾的结果,是皇族、外戚集团打击、迫*害士大夫集团,也是汉朝开始衰败的转折。”是预谋已久的政治 迫*害行为。
  ok
  因为就在杨恽莫名其妙地死了之后,西汉政&府就掀起了一轮政治*大*清洗,很多人被株连。不仅与杨恽性格相仿非常耿直敢言的好友韩延寿、盖宽饶被害,其他人如张敞、韦玄成、杨谭等也像孙会宗一样被免职。


  当然,杨恽之死既有其性格悲剧的一面,也有汉宣帝偏听偏信造成的错误。
  第二十四篇 故剑情深:草根皇帝汉宣帝最宠爱的许皇后之死


  在中国皇帝当中,刘询虽然也是最著名的“政治皇帝”,却算不上著名的“生活皇帝”,与其他风流皇帝相比,包括同是英主的李隆基等,妻儿人数和家庭规模就无法媲美,甚至于可以用寒碜来形容,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不是一个量级上的。

  据史书记载,汉宣帝有3位皇后、6位嫔妃和5个儿子(而女儿有史可查的仅2个),这样的简单数字,与动不动就上万嫔妃宫女的隋炀帝、唐明皇相比,那简直就是拿不出手,万元户与亿万富翁的级数,同样是皇帝,差别啥就这么大呢?

  晚安
  哈
  晚安
  那么,你一定会对此发生浓厚兴趣了吧?想不想一探到底?难道草根皇帝就只是“只爱江山不爱美人?”

  以下我们来八卦八卦一探究竟,那么让我们现在轻松进入草根皇帝的特别生活频道吧。

  关于汉宣帝的妻儿,我们在以前的章节也插播了一些,比如他对糟糠之妻许皇后的不离不弃、故剑情深,就是一幅十分和谐的生活图景,那么现在我们再深入下去,来个全景式专题报道。
  更新了
  前文我们已经知道了汉宣帝是废太子刘据和史良娣的亲孙子。据史料显示,汉代皇太子的妻妾称号分为三级:正妻曰太子妃、有子妾曰良娣、无子妾曰孺子。所以刘询的奶奶便被称为史良娣。

  在那场轰轰烈烈的“巫蛊之祸”中,卫太子的家眷几乎全都死于非命,好在卫太子的后人刘询福大命大,虽然从小就坐牢,但在一班有识之士的联手保护之下,不仅顽强地活了下来,还幸运地成长为西汉最有为的皇帝之一,于是才有了以后的幸福家庭。

  那么,我们就先来详细讲讲汉宣帝的第一位皇后许平君吧。
  大家也知道,草根皇帝刘询曾有一个惊心动魄、九死一生的不幸童年,而且少年时代也是一个没有多少人关注的“神龙教主”,经常神龙见首不见尾“玩失踪”(据说是体察民情去了),所以在他时来运转当上皇帝之前(他登基时也只有17、18岁),却已经草草在民间完婚,且是不大顺利、一波三折的那种。

  刘询在民间完婚的这位大老婆,正是他的一往情深的结发妻子许平君,以后的许皇后。

  晚安
  而且,在刘询做皇帝之前,这对恩爱夫妻就已经育有一子,此子就是后来送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出塞肠子都悔青了的汉元帝刘奭(长子是也)。

  虽然刘询和许平君的情路有点坎坷,最后许平君还因“阻人发达”而被残忍谋杀,不过许平君也还算是皇帝后妃中比较好运的一个,至少她是有史记载的获得过皇帝真正爱情的为数不多的幸运皇后之一,所以在此有必要进行比较大篇幅和全方位的深度报道,关键词就是“故剑情深”。
  哈
  晚安
  说起来,许平君也是和刘询一样的“苦大仇深”的孩子,就因为她也出生于一个横祸不断的境遇凄惨的家庭里,他父亲许广汉的大起大落、充满变数的悲苦人生,绝对是可以单独拍成一部精彩异常的“人生灾难片”。

  许广汉是一个山东汉子,大约在20岁的青春年华,有幸成为汉武帝和有“倾国倾城”美貌的李夫人所生之子昌邑王刘髆的郎官,由于刘髆英年早逝,所以汉武大帝很怜惜刘髆的儿子刘贺(后来的汉废帝,继承了父亲的昌邑王位),经常让他跟随左右。

  有一次,汉武帝出游,即从长安到甘泉宫,刘贺也是跟随者之一。而作为昌邑王府的郎官,许广汉有幸也成为了随驾人员之一。跟着皇帝出游,原本这是一件很拉风的事,可谓是祖上显灵是也,居然就因为许广汉自己的疏忽大意而惹来了杀身之祸,始料不及,福兮祸所伏啊。
  那么,途中发生什么大事了呢?
  晚安
  2

  原来是能面见圣主兴奋得有点失常的许广汉,在备马时居然糊涂起来拿错了皇帝的马鞍。

  在常人看来,这本是小事一桩,不就是拿错了马鞍吗?还回来不就结了?这算是摊上大事了?小题大做还差不多。

  且慢,这在现代社会可能是小事一桩,但在那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却是犯了“从驾而盗”的大罪,是要杀头的那种。所以当倒霉透顶的许广汉被皇帝的侍卫官抓个现行时,立马就要把他往死整,也就是弹劾他故意盗窃皇帝的圣物,一定要赐死,而很快也定了死罪。但不知道后来汉武帝是怎样想的,居然就饶了许广汉一命,而且居然就由此和后来的“草根皇帝”汉宣帝发生了那么一点家庭关系,成了炙手可热的国丈,又应了那句古语:“祸兮福所倚”是也,简直就是万花筒般变幻的人生啊,晃花了咱们小屁民的眼。
  晚安
  来
  当然,许广汉是死罪可恕、活罪难饶。汉武帝虽然是饶了他一命,却让他生不如死,被下蚕室受了宫刑。不知道汉武帝是不是喜欢玩这样的酷刑,反正伟大的太史公司马迁也是曾经受过此种刑罚,简直是有点残忍。

  后来,生不如死的许广汉还改判为三年徒刑,监外执行,被“强行结扎”的他到掖庭(即宫中旁舍)来居住。刑满之后,成了一个正式的宦官,又由于他有才,别人也知道他被冤枉,很快他就当上了掖庭丞(掖庭也是宫中官署名,主要掌管后宫贵人采女诸事,以宦官为令丞。掖庭丞是掖庭令的副手)。

  眼看着命运有了转机,居然许广汉此时又惹了祸,不然的话能叫“人生灾难片”吗?

  那么许广汉又出哪些乱子了呢?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