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启示录——解密中华文明的峥嵘岁月(版权所有)

  首先要谢谢大家的支持与批评,我要特别跟大家再次声明一个观点:我从来没有说我说的是对的,也从来不要求大家一定要支持我,我只是抛砖引玉,给大家搭建一个平台大家互相交流互通有无,给大家打打下手。本帖欢迎任何有理有据的真知灼见,欢迎中肯有见地的批评和指教,但绝不欢迎任何带有唯主观情绪宣泄的行为,相会于天涯,相忘于天涯就好,不必为一些事情费神,无畏消耗精力,让我们把重心放在该放在的事情上,本帖真诚欢迎真正的历史爱好者,欢迎愿意分享交流的朋友!
  贴内朋友大都告诫我不要走学术一道,没有多少意义,其实我开始真没想过走学术道路,学术上的东西我也不是很懂,我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做一些陈述和解释,很多历史缺环都是自己补上的。也有很多朋友建议好好讲故事,不要去谈论考古学术,这些领域没有我们插话的余地......
  谢谢大家的建议,你们的见解和提议是中肯的,谢谢大家,我会好好反思慎重选择。
  拜托大家不要为无谓的事情耗费心神,把重心放在应该放在的事情上,不必纠结于当下眼前,抬头看天,上面有星辰大海。也请大家不必为我鸣不平而糟了你们的情绪,俗话说,人不敬我,是我无才;我不敬人,是我无德;说到底是我水平不够,我应该反思。
  @天山望月 2022-06-08 22:01:12
  楼主好,有一个问题想听听您的意见,现在考古界和学术界隐藏着一股风,考古和学术研究似乎都在朝着改变历史的方向去,改天换地变新颜,民间就更不要说了动不动就要颠覆历史,语不惊人死不休,盼复!
  -----------------------------
  望月兄,这个话题有点难,难在怎么说都不对的,考古界和学术界里面的工作人员和其他行业的人员一样,各有各的追求,各有各的难处,更不要说那里面的生态并不像其表现的那么波澜不惊,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坐冷板凳吃冷猪头肉,人之常情可以理解的......如果说没有过人“发现”和不一样的“创新”,知名期刊杂志上没有文章发表没有积分,很难在学界内立足的,更不要说往前走一走往上提一提,这或许可以解释近些年来出现不少“专家学者”的与人民群众朴素认知相差甚远的“惊人之语”,多的不好说,理想很丰满VS现实很骨感。
  民间爱好者的言论更多的是个人表达、话语索取和认知交流,我应该属于第三种,动不动就要颠覆历史这一点更多的是情绪导向和现实诉求,正如任何一部历史都是当代史一样,难免没有个人情感和诉求的输入,我其实也有,做到完全理性理智真的很难。大家都别苛责太多,相互理解一点,相互宽容一点,包容一点!
  这段时间在关注三星堆的情况,加之个人时间有限,所以有些懈怠,在此给大家告个罪,对不住了朋友们,你们的问题我看到后,我会认真思考后作出答复的。
  三星堆文明在中华史前文明中的地位,非“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涵盖,考古界和学术界终将对其重新认识和定位!
  有师友问我解读三星堆的关键是什么?这个问题我前面其实有提到过,不论是三星堆的考古表现,还是三星堆的正式和非正式文献记载,给出的线索虽然很模糊但并非无迹可寻,唯一的难点是,三星堆长久的时间跨度跨过了夏商周三代,甚至更长,而且还与三代有着各种联系,所以三星堆的解读关键不是解读三星堆的器物表现形式和艺术内涵,而是把夏商周三代说清楚,尤其是要把夏的来来去去说清楚。
  若夏商周三代说不清楚,三星堆是不太可能解释清楚的,目前我们传世文献中的夏商周跟历史上的“夏商周”差异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历代的理解误差,夏最大,商其次,周再次,我个人不成熟的意见是,目前以考古为主的方式可能很难把夏商周说清楚,有且只有走“文献结合考古”的二元论证方式可能才行得通,虽然文献典籍有修饰损益的成分,但能传袭几千年而不衰必有缘由,我们要做的就是抽丝剥茧找出相对合理的真实。
  霍巍教授观察三星堆的“三个维度”说法是可以参考的,我个人认为也是可取的,只是实行起来会很难很难,尤其是对普通爱好者而言更是难上加难,它涉及到大量的考古和文献资料,需要付出很多精力和时间去分析、整合和梳理。在把考古和历史的基本要素梳理清楚后,把资料夯实后,一切会水到渠成合情合理。我认为最后出来的三星堆解读乃至古蜀文化的解读应该是与考古表现和历史文献相契合的,符合历史发展逻辑的,能解释清楚历史上看似不合理的记述,不仅能贯通四川历史发展,还能有机的融合进中华历史发展进程,乃至世界文明进程,或许人类文明进程本就如此,交汇、融合、分化、发展......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