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霞客游记
大火整整烧了一个晚上,到第二日黎明,方才扑灭。不过奇怪的是那香火鼎盛的佛堂没有被烧掉半分,僧人们住的禅房,却烧毁了不少间。
龙欢对医理所知不多,灰衣人稍微好转了点后,就被寺中高僧接到了别处医治。不过据僧人们讲,灰衣人有可能挺不了多久。至于寄宿于此的静闻和尚,却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活脱脱的消失不见了。
龙欢又在寺里打探了半天,可是只要说出静闻的名字,僧人们要么怒目圆瞪,不发一言。要么就是不住的哀嚎,口里稀奇古怪的说道:“灾星,他是灾星啊!定是静闻把二十年前的冤魂招来的”。
问了半圈,龙欢也没什么收获,只好又回到灰衣人身旁。此时灰衣人已然气若游丝,嘴里不停的说道:“包……包裹”。
“你的包裹在这里”龙欢把包裹拿了过来。
灰衣人把包裹放在胸口,脸上露出了满意笑容。
“这位老哥,你也是来找静闻师父的吗?我叫龙欢,静闻师父约我来地见面”
“龙……欢?”灰衣人眼中放光,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嗯,我是龙欢”
咳……咳,灰衣人呛出了一口黑血,手指了指胸前的包裹。
“你是让我看包裹里的东西吗?”
灰衣人眨了眨眼皮,又昏了过去。
龙欢接过了包裹,掀开了表面的黑布后,立马惊呆在原地。
那包裹中的藏的东西竟然是一本书,上面笔走龙蛇的写着五个大字‘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难道就是我在兰陵酒肆中见到的那人吗?这名灰衣人和徐霞客有什么关系?看样子好像是徐府的管家”。
龙欢翻开了这本游记,上面记叙的是这次出游的情形,首先写的就是徐霞客在兰陵酒肆中遇到的龙欢的场景。按书中记载,徐霞客对龙方颇为推崇,引为平生挚友。他还听从龙欢的建议,出游的第一站就是淮河北岸的花果山。
看到这里,龙欢暗暗感叹:“怪不得灰衣人听到我的名字后,会有这种眼神,原来徐兄的书中早写到我了”。
想明白此点,龙欢又接着看了下去。徐霞客到了花果山的时候,那道铁索桥又断开了。徐霞客不甘心,试图从龙欢走过的悬崖小路到对岸,可是到了谷底的时候,却始终找不到法子进入水帘洞中,这才作罢。
“徐兄的胆子也真大,他不会武功,竟敢深入险地,真乃是性情中人”龙欢赞了一声,又继续看了下去。徐霞客游玩了花果山后,归途之中,又顺道去看了看洪泽湖。可是就是在这部分游记中,徐霞客却一连在书中十九地方,用了‘咄咄怪事’四个大字。
“咄咄怪事?”龙欢皱起了眉头。按游记所言,某日清晨,徐霞客路过洪泽湖岸边,却见到一名小僧跪在湖边,对着远方的湖水不停的叩头,嘴边还念叨着超度亡魂的佛经。可是僧人看见了徐霞客后,就急忙起身,匆匆的离开了。
徐霞客虽然好奇,但是也不好上前想问。谁知道夜晚借宿普光寺的时候,却又见到了那名小僧人。当时他正在和寺中住持沐禅大师哭诉,恳求住持再做一场法事,超度二十年前的亡魂,还说自从从锡山回来后,他每日都会梦到恶鬼索命,不得安宁。不过住持听到小僧人的诉求后,直斥小僧人胡闹,还告诫他不要到处乱说此事。
徐霞客在寺中待了几日,打听到那名小和尚的法号是“静闻”。
“原来徐兄也见到了静闻?可是静闻口中所说的二十年前的冤魂又是什么?”龙欢顿了顿,又看了下去。其后几天,静闻每天早出晚归,都在湖边祷告,可是一见到有人靠近,就会起身离开。徐霞客甚感诧异,便和静闻攀谈。
聊了数日后,徐霞客大为振奋,原来静闻的志向是做一名苦行僧,看遍天下的大好山河。这一点和徐霞客颇为相似。渐渐的,两人越谈越投机,甚至还说起了龙欢。可是每当徐霞客有意无意的问起二十年前往事的时候,静闻就闭口不说话了。
又过了几天,傍晚时分,徐霞客要远行了。静闻从寺里一直送到了湖边。临别之时,静闻说道:“徐居士,我知道你一直好奇二十年前的事情。不过不是小僧不愿说此事,而是此事说出来的话,全寺中人都会人头落地的”。徐霞客听后颇为诧异,不过静闻也有苦衷,他就不好继续相问了。
龙欢看到这里,又是一惊,普光寺虽然不是什么大寺庙,但是它和少林寺渊源颇深,加上寺中高手如云,有什么人可以让寺中所有的僧人都人头落地呢?
就当徐霞客要到湖岸边的时候,洪泽湖中水雾蒸腾,不久之后,大雾弥漫,十步之外就看不到人影。静闻见到迷雾,惊慌不安,额头上涔涔的冒着冷汗。又过了一会,雾气之中隐隐出现了一道鬼火,忽隐忽现,好像船家的渔火一样。静闻再也经受不起刺激,扑通一声跪在了岸边,不住的痛哭,口中迷迷糊糊说道:“来了,又来了,他们要来索命了!”
徐霞客急忙扶起了静闻,可此时的静闻却静若寒蝉,再问什么,都不答话了。徐霞客没有法子,只好把静闻扶到了寺中,这才转身离去。他驻足于岸边,看着若隐若现的鬼火,好奇之心越越来越甚。便找了几户船家,计划到湖中一游。可是船家听到徐霞客看的是鬼火后,都震惊不已,任凭徐霞客出再多的银子,都无动于衷。
到了最后,徐霞客没有法子,他高价购得一艘渔船,不停旁人劝阻,自己驾着小船朝湖中划去。
不知不觉间,夜深了,湖面的雾气依旧没有散去,除了潮水的声音外,四周寂静无声。那盏远处的鬼火,却始终在前方闪耀。此时要是换做旁人,定然胆战心惊,可是徐霞客却一心想弄明白鬼火的虚实,因而仍然划着渔船前行。
鬼火越来越近了,身遭的景物却变得清晰起来。此时徐霞客惊讶的看到,雾气淡去了不少。又过了一会,小船到了湖面中央,徐霞客回头望去,却见四周几百步远的地方依旧雾气浓厚,只有自个所处的这个圆形湖面内,一点雾气也见不到。徐霞客又抬头看了看天空,一轮明月挂在了头顶上。到了此时,徐霞客方才明白,原来所谓的鬼火,就是月亮印在湖面上的倒影。
相通此点,徐霞客大为高兴,正要折返之时,却见过一道紫光从湖底突然钻出,直直的射向天空。
“好奇怪的景象”龙欢不由叹道:“由于有外边的大雾,所以湖岸边的人定然看不到这道紫光了”。
徐霞客是打破砂锅问到底之人,他见到紫光从湖底射出,就要过去一探究竟。湖水不停的拍打着小船,湖面下好像藏着什么东西,就在船儿要划到紫光解开谜底的那一刹那,船底传来一声巨响。霎时,铜铃声从四处传来。
徐霞客低头一看,一条铁索横在湖面之下,那艘刚买来的渔船,被撞开了一个大口子,湖水扑扑的冒了上来,一个大浪打来,徐霞客便被卷入了湖中。
“徐兄”看到这里,龙欢不由叫了起来。
就当徐霞客抓住船板在湖里挣扎之时,几艘大船从四处驶了过来。徐霞客急忙大喊,一番搏命之下,终于被救起。岂料徐霞客刚要道谢,一群人等就把徐霞客五花大绑。他抬头一看,桅杆上竟然打的是官府的旗号。到了湖边,官兵不待徐霞客辩解,便把打他入了凤阳府死牢之中。
“难道徐兄当下还在死牢里?”龙欢心中一惊,急忙翻看着游记后面的内容,可是片刻之间,又愣在了那里,口中自言自语道:“怎么会是这样?这怎么可能?”
大火整整烧了一个晚上,到第二日黎明,方才扑灭。不过奇怪的是那香火鼎盛的佛堂没有被烧掉半分,僧人们住的禅房,却烧毁了不少间。
龙欢对医理所知不多,灰衣人稍微好转了点后,就被寺中高僧接到了别处医治。不过据僧人们讲,灰衣人有可能挺不了多久。至于寄宿于此的静闻和尚,却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活脱脱的消失不见了。
龙欢又在寺里打探了半天,可是只要说出静闻的名字,僧人们要么怒目圆瞪,不发一言。要么就是不住的哀嚎,口里稀奇古怪的说道:“灾星,他是灾星啊!定是静闻把二十年前的冤魂招来的”。
问了半圈,龙欢也没什么收获,只好又回到灰衣人身旁。此时灰衣人已然气若游丝,嘴里不停的说道:“包……包裹”。
“你的包裹在这里”龙欢把包裹拿了过来。
灰衣人把包裹放在胸口,脸上露出了满意笑容。
“这位老哥,你也是来找静闻师父的吗?我叫龙欢,静闻师父约我来地见面”
“龙……欢?”灰衣人眼中放光,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嗯,我是龙欢”
咳……咳,灰衣人呛出了一口黑血,手指了指胸前的包裹。
“你是让我看包裹里的东西吗?”
灰衣人眨了眨眼皮,又昏了过去。
龙欢接过了包裹,掀开了表面的黑布后,立马惊呆在原地。
那包裹中的藏的东西竟然是一本书,上面笔走龙蛇的写着五个大字‘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难道就是我在兰陵酒肆中见到的那人吗?这名灰衣人和徐霞客有什么关系?看样子好像是徐府的管家”。
龙欢翻开了这本游记,上面记叙的是这次出游的情形,首先写的就是徐霞客在兰陵酒肆中遇到的龙欢的场景。按书中记载,徐霞客对龙方颇为推崇,引为平生挚友。他还听从龙欢的建议,出游的第一站就是淮河北岸的花果山。
看到这里,龙欢暗暗感叹:“怪不得灰衣人听到我的名字后,会有这种眼神,原来徐兄的书中早写到我了”。
想明白此点,龙欢又接着看了下去。徐霞客到了花果山的时候,那道铁索桥又断开了。徐霞客不甘心,试图从龙欢走过的悬崖小路到对岸,可是到了谷底的时候,却始终找不到法子进入水帘洞中,这才作罢。
“徐兄的胆子也真大,他不会武功,竟敢深入险地,真乃是性情中人”龙欢赞了一声,又继续看了下去。徐霞客游玩了花果山后,归途之中,又顺道去看了看洪泽湖。可是就是在这部分游记中,徐霞客却一连在书中十九地方,用了‘咄咄怪事’四个大字。
“咄咄怪事?”龙欢皱起了眉头。按游记所言,某日清晨,徐霞客路过洪泽湖岸边,却见到一名小僧跪在湖边,对着远方的湖水不停的叩头,嘴边还念叨着超度亡魂的佛经。可是僧人看见了徐霞客后,就急忙起身,匆匆的离开了。
徐霞客虽然好奇,但是也不好上前想问。谁知道夜晚借宿普光寺的时候,却又见到了那名小僧人。当时他正在和寺中住持沐禅大师哭诉,恳求住持再做一场法事,超度二十年前的亡魂,还说自从从锡山回来后,他每日都会梦到恶鬼索命,不得安宁。不过住持听到小僧人的诉求后,直斥小僧人胡闹,还告诫他不要到处乱说此事。
徐霞客在寺中待了几日,打听到那名小和尚的法号是“静闻”。
“原来徐兄也见到了静闻?可是静闻口中所说的二十年前的冤魂又是什么?”龙欢顿了顿,又看了下去。其后几天,静闻每天早出晚归,都在湖边祷告,可是一见到有人靠近,就会起身离开。徐霞客甚感诧异,便和静闻攀谈。
聊了数日后,徐霞客大为振奋,原来静闻的志向是做一名苦行僧,看遍天下的大好山河。这一点和徐霞客颇为相似。渐渐的,两人越谈越投机,甚至还说起了龙欢。可是每当徐霞客有意无意的问起二十年前往事的时候,静闻就闭口不说话了。
又过了几天,傍晚时分,徐霞客要远行了。静闻从寺里一直送到了湖边。临别之时,静闻说道:“徐居士,我知道你一直好奇二十年前的事情。不过不是小僧不愿说此事,而是此事说出来的话,全寺中人都会人头落地的”。徐霞客听后颇为诧异,不过静闻也有苦衷,他就不好继续相问了。
龙欢看到这里,又是一惊,普光寺虽然不是什么大寺庙,但是它和少林寺渊源颇深,加上寺中高手如云,有什么人可以让寺中所有的僧人都人头落地呢?
就当徐霞客要到湖岸边的时候,洪泽湖中水雾蒸腾,不久之后,大雾弥漫,十步之外就看不到人影。静闻见到迷雾,惊慌不安,额头上涔涔的冒着冷汗。又过了一会,雾气之中隐隐出现了一道鬼火,忽隐忽现,好像船家的渔火一样。静闻再也经受不起刺激,扑通一声跪在了岸边,不住的痛哭,口中迷迷糊糊说道:“来了,又来了,他们要来索命了!”
徐霞客急忙扶起了静闻,可此时的静闻却静若寒蝉,再问什么,都不答话了。徐霞客没有法子,只好把静闻扶到了寺中,这才转身离去。他驻足于岸边,看着若隐若现的鬼火,好奇之心越越来越甚。便找了几户船家,计划到湖中一游。可是船家听到徐霞客看的是鬼火后,都震惊不已,任凭徐霞客出再多的银子,都无动于衷。
到了最后,徐霞客没有法子,他高价购得一艘渔船,不停旁人劝阻,自己驾着小船朝湖中划去。
不知不觉间,夜深了,湖面的雾气依旧没有散去,除了潮水的声音外,四周寂静无声。那盏远处的鬼火,却始终在前方闪耀。此时要是换做旁人,定然胆战心惊,可是徐霞客却一心想弄明白鬼火的虚实,因而仍然划着渔船前行。
鬼火越来越近了,身遭的景物却变得清晰起来。此时徐霞客惊讶的看到,雾气淡去了不少。又过了一会,小船到了湖面中央,徐霞客回头望去,却见四周几百步远的地方依旧雾气浓厚,只有自个所处的这个圆形湖面内,一点雾气也见不到。徐霞客又抬头看了看天空,一轮明月挂在了头顶上。到了此时,徐霞客方才明白,原来所谓的鬼火,就是月亮印在湖面上的倒影。
相通此点,徐霞客大为高兴,正要折返之时,却见过一道紫光从湖底突然钻出,直直的射向天空。
“好奇怪的景象”龙欢不由叹道:“由于有外边的大雾,所以湖岸边的人定然看不到这道紫光了”。
徐霞客是打破砂锅问到底之人,他见到紫光从湖底射出,就要过去一探究竟。湖水不停的拍打着小船,湖面下好像藏着什么东西,就在船儿要划到紫光解开谜底的那一刹那,船底传来一声巨响。霎时,铜铃声从四处传来。
徐霞客低头一看,一条铁索横在湖面之下,那艘刚买来的渔船,被撞开了一个大口子,湖水扑扑的冒了上来,一个大浪打来,徐霞客便被卷入了湖中。
“徐兄”看到这里,龙欢不由叫了起来。
就当徐霞客抓住船板在湖里挣扎之时,几艘大船从四处驶了过来。徐霞客急忙大喊,一番搏命之下,终于被救起。岂料徐霞客刚要道谢,一群人等就把徐霞客五花大绑。他抬头一看,桅杆上竟然打的是官府的旗号。到了湖边,官兵不待徐霞客辩解,便把打他入了凤阳府死牢之中。
“难道徐兄当下还在死牢里?”龙欢心中一惊,急忙翻看着游记后面的内容,可是片刻之间,又愣在了那里,口中自言自语道:“怎么会是这样?这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