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播发一则重要国家性文件: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可以说,这份文件就是中国中部——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六个省今后10年到20年发展的总纲要、总目标、总要求,值得我们非常认真的解读。
2
全文约8000字,分为8个部分。
一、总体要求
二、坚持创新发展,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坚持协调发展,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同性
四、坚持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部
五、坚持开放发展,形成内陆高水平开放新体制
六、坚持共享发展,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七、完善促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
八、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不能一一说清,作为一个房地产类专业公众号,我们把解读的重点放在第二、第三部分。
首先说一下第二部分,关于这六个省的产业发展重点,这是城市发展的最大基础。
在该部分的开头,国家就点出了这六个省重点产业的发展标杆。
他们分别是——在长江沿线建设中国(武汉)光谷、中国(合肥)声谷,在京广沿线建设郑州电子信息、长株潭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在京九沿线建设南昌、吉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大湛沿线建设太原新材料、洛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在这里,很明显有“平衡”的意思,每个省会一个。
其中全国比较著名的是武汉的光谷、合肥的声谷,这两个我都去过,确实建的不错,差不多也是所在城市的龙头。
不过,那个所谓“京广线沿线建设郑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郑州宣传的却不多,个人猜想是郑州港区和郑州高新区,只不过那里电子信息产业还比较分散,不能打出整体品牌,只有一个组装厂富士康比较有名,但是无法和光谷,声谷并称。
不过,这段话对于洛阳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一群省会产业集群中,唯一一个非省会的产业集群就是——洛阳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说明洛阳的产业重要性已经纳入了全国产业集群的大盘子中,从产业的角度讲,洛阳已经和那几个省会平起平坐。
而且,在后面专门又提了一句——加快武汉信息光电子、株洲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洛阳农机装备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新培育一批产业创新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
这里面只说了三个自主产业创新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又一次点了洛阳的名字,从这一点上洛阳甚至超过了郑州。
3
不过,在产业方面收获最大的还是武汉。
毕竟含金量最大的一句——加快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探索国家实验室建设运行模式,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化发展,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攻关。选择武汉等有条件城市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国家已经明确无误告诉所有人,中部科技的龙头是武汉,而不是中科大所在地的合肥,也不是人口已经名列中部第一的郑州,或者是发展势头较好的长沙。
虽然我是郑州人,但是我也必须承认,仅凭这一点,武汉毫无疑问的就是整个中部的产业龙头,而非其他。
对于郑州,国家仅仅给了一个——增加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产品的政策,仅从这一点上谁是中部老大,已经没有悬念。
4
甚至,在合肥和郑州的产业竞争中,郑州也已经落于下风。
毕竟对于合肥的定位,国家是这样说的:
——加快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探索国家实验室建设运行模式;
——支持安徽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
而对于郑州则更加强调了其枢纽和物流作用,包括:
——加快郑州、长沙、太原、宜昌、赣州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支持建设一批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
——加快推进郑州国际物流中心、湖北鄂州货运枢纽机场和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建设;
——提升郑州、武汉区域航空枢纽功能;
——加快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
对于郑州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有了一个郑州国际物流中心的称号,从国家级物流中心变成了国际物流中心。
而纵观整个中国,除了一个香港,似乎没有一个大城市能够依靠物流枢纽型转运业务,成为龙头城市。
5
说完了产业,我们再说城市发展。
对于城市发展,武汉和郑州当之无愧已经变成了整个中部的双龙头。
比如:
——加强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内城市间合作
——加快武汉、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增强长沙、合肥、南昌、太原等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这样表述,已经准确无误表现出中部城市发展,会以“两个国家级中心城市”为重点的规划。
与之对应的则是这两个城市将迎来一系列的发展机会,尤其是教育和医疗。
1、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国内一流科研机构在中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国外著名高校在中部地区开展合作办学。
2、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打造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支持中部省份共建共享一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3、支持建设若干区域医疗中心,鼓励国内外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依法依规在中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
以上的三条,文件并没有点名城市。按照一般来说,没有点名城市,一般资源会比较平均或者倾向于平均,而作为发展的龙头之一武汉,这两个方面本来就不弱。
而作为发展的另一个龙头郑州,则这两个方面显然却比较弱(211学校占比和全国百强医院占比),所以从这个文件中表述中更加会得到扶持,尤其是在高校教育和国外著名高校设立分校方面,从而使得这个高考困难户的教育资源情况得到一定的改观。
6
当然,这份文件很长,本文的解读不过九牛一毛。
综述这份文件。
对于武汉,是个绝对的大礼包,不管是产业和城市,从此奠定了其中部老大的绝对优势地位。
对于郑州,是个小礼包,会得到一定的政策实惠,但是产业竞争从此很可能和武汉拉开差距。
对于长沙,也是个小礼包,产业会得到加强,但是城市发展不会收益很多。
对于合肥,是个赠品,毕竟人家已经投入了长三角的怀抱,中部政策只是锦上添花的在作用。
至于太原和南昌,聊胜于无吧,竞争格局已经拉开,马太效应下,思考怎么不被甩的太远才是出发点。
2021米宅城市调研文章合集
南京&合肥:南京市场现状丨南京区域分析 丨南京新区模式 丨 南京置业建议丨调控后的合肥丨合肥小庙
青岛&济南:青岛主城 丨青岛置业建议丨即墨 丨济南市场
大连&厦门:厦门市场丨大连市场丨大连选筹丨厦门买房逻辑
京津冀:天津丨天津教育房丨北三县
长三角:无锡丨苏州 丨徐州 丨上海
其他:佛山 丨西安丨长沙
成都&武汉:成都市场 丨武汉市场丨武汉版块 丨分裂的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