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短评:大控盘!土地饥饿时代,再次到来!




1
真没想到,当了多年楼市三好学生的湖南长沙,出了一个骚操作。
5月23日,湖南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印发通知,楼市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土地供应,发生重大变化。

文件不长,我把全文要点摘录一下(要点标黑)
当地政府是这样做出规定的。
1、要优先利用存量房地产用地,支持品质改善性、低碳绿色创新性需求,鼓励从详细规划指标调整、土地出让非重要条件修改、不动产预告登记、转移登记等方面给予适度支持。
2、对政府收回需重新招拍挂出让的地块,转为品质改善性、低碳绿色创新性项目,允许在制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在10%的幅度内适度支持,力争改变“高负债”“高杠杆”“高库存”房地产开发经营方式,为房地产经济转向高质量动态平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同时,防止房地产库存去化超标增加系统性风险,防止人口流失县城盲目建设。各市州、县市区商品房库存去化周期在13-36个月的,应严格控制新增房地产开发用地审批。
4、《通知》还明确,对商品住房去化周期超过24个月的市县,暂停新的商品住房用地审批,将商品住宅用地挂牌出让规模控制在上年度供应量的20%以内;
5、对非住宅商品房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的县市区,除省、市重点招商项目和物流、加油加气站用地外,暂停新的非住宅商品房用地审批和挂牌出让。
虽然,这份文件没有提楼市,但是我相信熟悉中国房地产运转规律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份文件将会对长沙、湖南、未来乃至整个中国楼市的发展,有可能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
2
长久以来,中国房地产开发市场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开发商喜欢囤地。

不管是招拍挂还是协议,城改,拿下大片土地,但是就是不开发。
虽然,政府有明文,两年不开发的土地,可以收回,但是纵观整个中国市场,真正执行下去的案例寥寥无几。
原因?无外乎还是升值,开发商手握土地,地价比房价涨的更快,炒地比炒房更能大赚特赚。
至于风险呢,有银行呢,因为钱差不多都是银行借出来的,这是造成中国房地产开发商普遍高杠杆、高风险的原因之一。
这一次,看来湖南政府开始真的要对于这个楼市开发顽疾动手了。
直接就拿出了处理方法——政府收回需重新招拍挂出让的地块。
而且目标说的也很明确——力争改变“高负债”“高杠杆”“高库存”房地产开发经营方式。
希望这一次,湖南政府能说到做到吧。
3
关于处理存量土地的问题,对于普通买房者影响不大。
然而第二条——改变土地控盘规则,则对于当地楼市将产生巨大影响。
2017年,国家出台动态调整土地出让的文件,规定一个地方出让多少土地和房地产库存进行挂钩。
消化周期在36个月以上的,应停止供地;
36至18个月的,要适当减少供地;
18至12个月的,维持供地持平水平;
12至6个月的,要增加供地;
6个月以下的,要显著增加并加快供地。
由于当时整个国家,从一线到四线,楼市如火如荼,所以整体库存偏少,所以从2017年,很多城市就开始天量的土地供应(当然,也有几个城市头铁,比如合肥)。
2022年,反溯问题,也会发现诸如天津、沈阳、青岛、郑州、武汉等楼市不振的城市,无一例外都是楼市极大供应土地的城市。
对于上面的国家规定,湖南地方政府很显然要收紧执行,因为在国家层面要求的是——
18至12个月的,维持供地持平水平;
然而,对于湖南地方,则马上开始——商品房库存去化周期在13-36个月的,应严格控制新增房地产开发用地审批。
而且,规定很细——对商品住房去化周期超过24个月的市县,商品住宅用地挂牌出让规模控制在上年度供应量的20%以内。
4
这一轮楼市宽松开始,全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动了起来。
然而,其手段无非是——降利率+购房补贴+多胎房票+降低首付+公积金额度+缩短限等。
从现在来看,这些招数虽然有用,但是却不能形成立竿见影的效果。
然而,一直以来国家却有一个终极大招没敢动——就是土地。
而土地大招则可以一招拆两招。
慢招——控制土地供应,让市场始终处于饥饿状态,开发商对于土地饥饿,买房者对于新房饥饿,从而达到市场火热。
快招——就是地王,一块土地拍卖,不规定溢价率上限,直接溢价率翻倍,楼面价超过周边次新房价。
三块这样的土地拍下来,保管客户冲进销售部抢房。

在2020年之前,地方政府这两招,尤其是南方政府玩的风生水起。
比如合肥政府,干脆N个月主城市场不供地,一旦市场萎靡,二手房下滑,马上开始抛出几个土拍,变身地王,挑逗整个市场情绪,把市场直接带火。
当然,国家也察觉到了问题,所以在去年也出台规定,消除地王影响。
第一、一个城市,三次集中供地,避免大家一拥而上去抢。
第二、土地溢价率规定,溢价率不能超过15%。
可以说,2021年,干翻整个中国楼市就是三条——
金融三道红线,二手直接指导价,土地集中土拍。
5
然而,让人始料未及的却是,这套方法在市场火爆时候可以去火,然而在市场萧条的情况下,却增加了楼市下行的风险。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很多城市土地流拍率直线上升,而且拿地的多是国企和地方城投平台,民企拿地大大减少。
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热度减少,开发商不愿意拿地。
一方面,是由于囤地多年,地主家余粮尚有。
还有最重要一个方面,土地这些年在一些城市放的确是有点多。
然而,问题在于,土地流拍率实际上是个反向地王作用,一次土拍一半流拍。
你让开发商怎么看?
你让买房人怎么看?
关键的是,你让县财政局怎么办,让市财政局怎么办?
所以,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减少供应量。
虽然,是个慢性药,一年两年没效果,但是你敢减少了三五年看看, 土地还能流拍,还能供大于求。
稳住了土拍,就稳住了新房,稳住了新房,就稳住了二手。

另外,也借着这个机会,消化一下各个开发商手中的存量地,毕竟政府可以没收一家两家的,但是你不能没收十家二十家的,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自我消化。
现在,湖南很典型是个试点,试点的效果好了,推广全国可能性很大。
这次,上面玩扑克,只是甩出了“小王”——控地控量控价,如果情况还在不断恶化,各个地方政府会不会甩出“大王”——控地控量不控价,我就不知道了。

米宅视频号开通啦!
财经知识、宏观分析、政策解读,精彩不断!
不定时直播!
▼点击关注视频号:米宅▼

转发,点赞,在看,安排一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