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宋朝,必谈宋朝学风,宋学形成于宋仁宗统治期间,宋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宋儒对儒经提出了大胆的怀疑,认为有的经典并非出自孔子之手…
而在宋学建立阶段,范仲淹有着不可磨灭的重大作用。范仲淹不仅是庆历新政的核心人物,而且也是宋学建立阶段的组织者和带头人。范仲淹门下多贤士,如胡瑗、孙复、石介等等;除了这几位学者外,理学家关派的创始者张载,“少喜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之地”,曾上书范文正公,公一见知其器远,欲成就之,乃责之曰:“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再范仲淹的诱导启蒙之下,张载走上了学术道路,并在理学中独树一帜。范仲淹不仅对许多学者予以汲引、援助,而且以独有的行谊和风范,给当时士大夫以极大的影响。
而且范仲淹自己在学术上也有其个人出色的成就。欧阳修在其所撰写的范仲淹神道碑上称,范仲淹“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于仁义。”保留下来,有关范仲淹经学探索方面的著作,还有《易义》。同其它宋朝学建立者一样,范仲淹也是摆脱此前的注疏,径直地从《易》义理方面进行阐发的。范仲淹阐发《易》的义理,同李觏探索《周礼》一样,用于对社会现实的变革上。在给宋仁宗《答手诏条陈十事》这一庆历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中,范仲淹指出:“历代之政,久皆有弊,弊而不救,祸乱丛生”;而“救乱”就需要“变”。因而他引《易经》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教导,来进行政治改革,从而充分体现了通经致用的实践意义。宋学的特色是什么?是宋学与政治变革结合起来,而范仲淹则在这一结合中起着带头人的重要作用。
结语:朱熹曾经这样评价范仲淹:“范仲淹大厉名节,方厉廉耻、振作士气,故振作士大夫之功为多”……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范文正公不愧是士大夫中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