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易消沉意可回


 

 ‍非要在做一件事之前说出那怕一个理由,并以此作为做事的根据,在一段时间后多半会丧失做这件事的兴趣,至少会丧失原有的兴趣。
   在万人丛中,她蓦然回首,你怦然心动,你能说出其中的根据吗?怕是难以言说。即使她令你怦然心动,在未来一大段的日子里,你们之间还会遇到更多她暮然回首你又刚好目之所及的时刻,你能保证每一次都怦然心动吗?在那些个你不能怦然心动的日子里,你会忘记初心是什么,会忘记第一次的怦然心动,会把更多的无动于衷覆盖于第一次之上,甚至使之湮没。岁月流逝,你的意志和心力会逐渐消退、败落,甚至遗弃当初那个支撑起意志、信念的根据。
 

   到底是欲望变多了还是冲突多了?当然可以用一个又一个欲望支撑起一个又一个信念,就像珊瑚,不断死去新的躯壳,又长出新的躯壳,不断堆积,几万年后也能形成一片珊瑚礁,甚至岛屿。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一个又一个冲突并以此平衡生活的失衡。
   当初或许只是单纯的想学中医,学中医无非看书、看医案、跟师、总结,那么你就照着去做就好了,而结合我自身的感受来看,却并不那么容易。处在学校那种环境(学习的环境)能更多的看书和学习,等到工作以后,大多会因为疲于应付临床各种琐事,加之工作之外的各种应酬,又有多少时间和精力继续看医案、跟师以及总结。此时的学习就变成了干燥海绵里挤水,顶多能挤出一点润润口唇的量,换句话说,此时的学习基本能解决临床常见问题。对于不常见疾病和危急重症知识的构建是极其稀少的。没有学习时间,没有更好的指导,会变得无所谓,无所谓更好的学习,无所谓更精准的辩证,只求庸庸碌碌,无事小神仙。此时,自身的意志(当初拨云见日的意志)已经逐渐消沉,逐渐凋零,碎落成一把抓不起来的沙子。你想把它们重新捏在一起,却发现石头容易变成沙子,沙子捏成石头却非常的不容易。仿佛深陷泥潭,步伐越来越沉重,要跳出泥潭的方式之一可能是让时间去沉淀那些碎落的沙子,比如二十年后你自然可以医有所成,这也就成了大多数人口中所说的:中医越老越吃香。
 

   越老越吃香固然没错,但如果本来老5年就可以吃香的,你非要等老20年或者大半 辈子才吃香,这是为哪般?
   既然喜欢什么,就不该过多的去考虑随着时间流逝这个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自己诱惑。也许别人用40年达到的境界,你却想用20多岁的年纪去做成。那真的会看山跑死马。如此下去,意志一定会消沉,也会消耗殆尽,倒不如继续回到最初的初心,看书、看医案、跟师及总结。
   我丧失了最初的兴趣,并因此导致意志逐渐消沉,可我回想起夕阳下鱼儿游弋的光阴,我回来了,继续最初的兴趣,管他工作或生活生出如何花里胡哨的诱惑,哪一天没有认真读一个医案,就勿要言生活所拖。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