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是吃不来茴香这种味道奇特的蔬菜的,每次闻见它的气味都会避而远之。在我眼里,我接受不了茴香,就像别人接受不了薄荷的清奇味道一样让人惊讶。薄荷这么清香,在别人眼里居然被叫做“臭薄荷”,可见对其味道有多厌恶。 不知某一天,我突然喜欢上了茴香的味道。或许是某个电视剧把吃茴香的美好说得天花乱坠的,于是我心理暗示自己茴香很好吃。 其实,根本原因是因为我妈妈。她在茴香发嫩叶的时候,常常用它来煎鸡蛋。越吃越上头,越上头越吃。会成瘾一般,于是吃各种方式制作的茴香,特别是骨头汤煮的茴香,它那密密麻麻的叶子非常适合储存汤汁,一口下去,茴香伴骨头汤的味道,直教人把腮帮子都嚼酸了,因为人在面对好吃的东西时,速度是很快的,不像食堂大叔炒的水炒茄子,简直难以下咽,半天嚼一块。 有一段时间茴香煎鸡蛋在我心里甚至超过了番茄炒鸡蛋。
我妈妈做的茴香煎鸡蛋,一块一块的,外表金光,里面也恰到好处,而且油不是特别多。我以为很简单,直到做过一次才知道,茴香少了吧没有太多味道;鸡蛋放少了吧又煎不黄;最难的是油量的控制,油少了吧,煎着煎着就糊了,最后熟倒是熟了,吃它的欲望也基本没啥了。油放多了吧,煎出来油滴滴的,太油腻。妈妈做茴香煎鸡蛋时,我看了不止十次,依然搞不定。最后尝试了也不下十次,基本能做到不糊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妈妈的火候是常年炒菜拿捏出的经验,关于茴香煎鸡蛋这菜,我还得在做个五六年吧。因为,总不能为了做好这道菜,天天打鸡蛋煎茴香吧,这样子操作下来,菜倒是可以了,估计再也不想吃茴香煎鸡蛋了。 今年春天都快过去了,倒春寒过去没多久,菜市场就有“香椿”买了,我也想吃吃“春天”。卖菜的老板娘就很贼,偏偏要在香椿旁边放两把茴香。完蛋了,是勾起回忆的感觉,体内的茴香之力又在蹦哒了,实际是想做茴香煎鸡蛋的那股菜鸟劲又犯了。这就是所谓的瘾大技术差。
我选了大概七八根茴香,切去根部稍老的部位,我也是稀奇,人家老点就老点,还切去一截,又不是吃不动,什么样的生活水平,居然吃茴香偏要切去一截,不能忍。放在小碗有一小半,鸡蛋选了两个,加上盐拌匀,茴香和鸡蛋的比例也还好。 技术菜,火候,油两掌握不好,只有放了更多的油,美其名曰“过油”,太油腻那就先吃一半,吃完再喝一口绿茶,据说绿茶可以刮油,反正我是信了。 昨天,今天做过一次。昨天出锅的时候,里面还有点流动的蛋液,安慰自己,生鸡蛋也可以吃,一口气吃了一半,剩下的蒸锅再造。
今天,油还是多了,但色泽还不错,控控油,还是能吃出酥脆甚至是嘎嘣脆的感觉。吃了三分之一我停下了,实在是油腻得很。
没办法,下次继续练习嘛,可我也不想到达妈妈的水平。长大了不愿意承认自己长大是真的,一直希望自己还是个孩子。只是在长大的路上要去多留存一些家人的气息在身上,多拥有一些家人的味道,真的长大了,我就是那个孩子眼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