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听了两遍樊登读书推荐的一本书《THE TALENT CODE》(中文名叫《人才守则》),在听到“髓磷脂”一词的时候,脑袋中蹦出了诸如“卵磷脂”、“内啡肽”这类词,在我的意识里面,这些词的出现都和人的行为都有一定的关系,或者说人的有一种行为会见到这些词的出现。
髓磷脂是大脑白质中的一种脂肪组织,可以让大脑神经细胞之间的电信号传递得更快。所谓的脑子灵光,脑袋转得快也与此物有关系了,此物却是可以通过自身行为来增加或者减少的,比如对某一领域的持续关注和坚持,时间一久便会促进髓磷脂的形成,包裹那个领域反应的神经细胞的髓磷脂随之增多,电信号传递更快。这一切的前提是要做到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指在免除其他干扰因素的同时持续刻意的学习一种知识。
不难理解什么是深度学习,而髓磷脂除了通过良好的随眠来增加,也可以通过深度学习来实现。一万小时定律,二十一天养成一个习惯都可以与之联系起来。一个习惯的形成和加强并不那么容易,很多是在没有形成之前就已经夭折了。
与深度学习形成鲜明对比的行为之一就是玩手机。用手机刷视频,反复的看朋友圈,看微信消息,其实一天中并没有那么多的人会和你联系(业务繁忙的人自己排在)。吃饭睡觉都离不开手机,吃饭刷视频,上厕所还刷手机,离开手机不过十分钟便坐立不安,开始烦躁情绪激动,这样的表现并不是简单的手机上瘾,而是一种疾病,叫做“心智残疾”,看到了吧,是心智上的一种残疾,这是一种畸形的存在,人死亡后通过解剖会发现这种人的大脑结构是改变的。又比如长期看小黄片的人大脑结构也是会改变的,长期游戏不能自拔的人大脑也是改变的,大脑改变从而控制着人的整个身体,大脑一个很坑的一个特点就是它会选择容易做到且简单的事情去做,难以做到和困难做到的事就会抵触,让你自己都放弃。如同网络小说修仙聚气的人一般,通过修炼让自己的身体逐渐的强大,从而适应拥有更强健的经脉去适应更高的能量。那深度学习就是让大脑中的髓磷脂越来越多,处理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快,而越来越多的髓磷脂又帮助你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知乎上有个回复我觉得很贴切:他以前用双手把你按在地上摩擦,过了一段时间他便能动一动眼神直接把你秒杀。你以为别人展示能力的时候已经到极限了,以为结束了,其实人家是结束了吗?不,才开始。据大多数据展示你背单词背到5000个以上的时候,就会越来越快。突破“头难”之后便是一帆风顺,越来越强,对此我的上级老师,就知道,他的医学知识是在越来越远,越来越深,而我连头难都没有突破,所以差距会越来越大。
王阳明大人曾说过一句话:“乘间功用觉纷扰,则静坐,懒觉看书则且看书”。大概意思是,你觉得日常空闲时候烦躁不安,那你就静坐,非常的不想看书,那你就硬着头皮去看书。与现在的髓磷脂相关知识联系起来,阳明大人真的是令我佩服至极,几百年前他就掌握了这个行为特点,就是无形中与髓磷脂的形成不谋而合。那是一种怎样的智慧,和拥有怎样艰难的修行才会这般细致入微的说出修行过程的这一困苦来。
又联系阳明大人说的另外一句话:“人人都可成为圣人”,只因为良知被蒙蔽了,所以成为圣人的前提也就没有了。现在想想所谓明心见性,圆明觉厉也不过如此。大道至简,真正高深的智慧却是这般清淡和平常。
通过深刻学习得到的知识和技能还不容易忘记。如果我有什么值得说的那就是写字这件事,不停的写用了几年时间,有一年每天看一篇古人的字帖,大概坚持了100天,之后对各种字帖的好坏便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可以说那种自信游畅期间的感觉,是平平常常,又特别实在,看见别人看不见的那个方面我可能需要一分钟,而你可能还没读完一行字。吸收和获得变得更加容易,但同时之前养成的坏习惯同样很难再去纠正,利弊双刃,各自把握。
樊登说到一个人一天中能够进行深度学习的时间大概有四个小时,若有恒,何必五更起三更眠,每天两小时的某一方面的深度学习就足够令人突出了。
虽然与自己斗争的日子非常的痛苦,可能身心俱疲,断舍不了已有的诱惑,但那种圆明觉厉的感觉你又何尝体会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