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


      正是因为我写的字比较丑,所以从小学开始我写过很多年的字,说来也是巧合,在这途中刚好能遇见一些教你写字的人,好像走一段长途高速一般,到了相应的地点就有特定的服务区,可以加油,加餐及释放旅途疲劳。
      即使在旁人看来我写的是书法,可我一直坚信我写的依然是字,书法和写字之间的差距,就好像甲鱼伸长的脖子和长颈鹿有三层下巴的脖子那样悬殊。在我心里一直有一个标准的界线,没有达到标准之前我是无法从内而外承认这是某一种高度的。
      或许练习好书法就仿佛掌握了一种神奇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有足够的文化内涵,在使用该项技能时就显得与众不同。拥有该能力的人就和文静、文艺、有内涵等挂钩了,其实任何领域都存在真小人和假君子,不身处其中就很难辨别其中真伪。我见过真正的大书法家,当然古代的历史人物更多一些,也见过所谓的当代书法家如狗屎一般的造诣和修为,字还没写好就打着书法的旗号招摇撞骗和自欺欺人,但历史总是很神奇的,是垃圾就自动会被历史扔入垃圾桶,是艺术自然可以流传永久。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今天毕竟不是书法存在的最好时代,如唐诗宋词元曲都在特定的时代达到高峰,今天我所写的不是写字和书法的历史,而是以写字来说明如何通过这种行为方式改变那些浮躁的表现,从而达到所谓“修身养性”的目的。
      写字是一件简单又需要耐心的事,既需要大胆,又需要谨慎。从认识笔、墨、纸、砚开始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比如说毛笔,会涉及到笔的型号,什么型号的笔用来写什么样的字,大楷、中楷、小楷还有蝇头小字(用毛笔写出苍蝇头大小的字,有诗为说:灯前目力虽犹尽,仍课果蝇二万言。意识是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了,仍每天写二万字的蝇头小字,侧面反映出蝇头小字很难写。)所用之笔都不一样;再者使用毛笔的每个部位不同写出的字也不一样,用笔尖可以写小字,用到笔腹可以写大一些的字,用到笔根写字那很少,这在书法书写中有一个规定就可以证明古人很少用笔根写字。古人规定:可以用大笔写小字,不可以用小笔写大字。大概是因为小笔写大字就不能很好的运用毛笔,和用一根木棍写没什么区别。会选笔的大小之后,笔的保养也很细节,用之前得用温水泡开,开水烫开使用时掉毛非常严重,写几个字就得揪一下脱落的毛;使用完之后还得清水洗干净把笔尖捋顺了,不然墨汁干燥之后毛笔就粘连在一起了,如果不捋顺笔尖,下次便再也捋不顺了,这支笔也就报废了。
       从认识笔的过程就很繁琐,脾起稍微暴躁一些便摔纸弃笔而去,谁还会慢悠悠的去做。

(赵孟頫 跋)
      要我说不是因为写字会心气平和,而是心气烦躁之时,通过写字这一方式把烦躁的心气转移了出去。越是烦躁就越应去写,真如王阳明所说:“懒觉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意思是说,懒惰的不想看书就去看书,这也是因病而治的一种方法。
      开始你只能坚持写五分钟就坐立不安,多磨炼一段时间后就能坚持十分钟才出现坐立不安的状况,继续磨炼,直到出现坐立不安的时间越来越长,最后在你练习完一整篇字帖还不出现坐立不安时,恭喜你达到了修身养性的目的。这和练习长跑相似,逐渐增加路程,最后完全适应。而对于生活之下所做的每一项工作,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开始的不知所措,再慢慢的适应,到最后的得心应手甚至烂熟于心,我们要做的只是攻克开始的困难而已。

(中亢写的字)
      意识里写字犹如铸剑的基础,等到这把剑铸好了,捏在手里,不管你是提、插、撩、拨还是刺、砍、劈、挡,任你自在,用你最喜欢的动作练就你独特的招式,正如王羲之、赵孟頫一般有自己独特的招式。
      写字是一件既简单又繁琐的事,能进入其中的人自行体会,不能进入其中的人也要有看穿一副好的作品背后招式的慧眼。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