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她,改变了人们对一个职业的看法,造福全人类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作为现代护理教育的创始人和护理学的奠基人,弗劳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穷尽一生为病患服务,让人不由想起英国作家王尔德《夜莺与玫瑰》(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中,那个为爱牺牲生命,以鲜血换来玫瑰,无私成全他人的夜莺形象。

1820年5月12日,弗劳伦斯·南丁格尔出生于意大利中部名城佛罗伦萨,是家中的次女。父亲威毕业于剑桥大学圣三一学院,博学多闻,是英国知名的社会活动家和富商;母亲芬妮亦出生于英国名门望族。南丁格尔一家在英国拥有茵幽别墅和恩布利庄园,两处别墅。每年夏天,全家会到“茵幽别墅”避暑;其余时光则会在恩布利庄园度过。

南丁格尔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习得法语,意大利语,拉丁文,希腊语等各国语言,还有深厚的数学,政治,历史,宗教的基础。父母希望南丁格尔和她姐姐,日后都能与同阶层的男性结合,成为上流社会的贵妇人,而南丁格尔对此却全无兴趣。1837年2月,17岁的南丁格尔觉得听到了上帝的呼唤,决定将一生投入到为上帝的服务之中。之后的日子,南丁格尔就力所能及地照顾身边的病患“在我眼中,他们是人,是兄弟,他们受伤了,应该得到护理和安慰。我要去帮助他们,去减轻他们的痛苦,这才是我生命的意义。”
在维多利亚时代,只有贫苦卑贱的妇人才会去当护士。初次听到南丁格尔的“理想”,母亲芬妮犹如晴天霹雳。为了打消女儿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母亲遂提议全家出游散心。于是,南丁格尔举家环游欧洲旅行。可欧洲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并没有让南丁格尔停下脚步,而她每到一处必到慈善机构打卡,例如养老院、孤儿院、以及有关的医疗救济机构等,南丁格尔详细记录了医院管理、卫生、建筑、病房设计和医生工作等多方面的信息。
南丁格尔想当护士,为此不惜拒绝爱慕者的求婚。剑桥高材生理查德·米尔尼斯对南丁格尔一见钟情,曾向她求婚。南丁格尔考虑良久,还是婉拒,信中是这样写的:我注定是个漂泊者。为了我的使命,我宁可不要婚姻,不要社交,不要金钱。为了让父母放松戒备,南丁格尔每天在家里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可心里想的还是如何能逃出去。
1850年南丁格尔来到德国凯撒维塞斯,参加了护理培训。1853年,南丁格尔回到了伦敦,受聘担任伦敦患病妇女护理会(Hospital for Invalid Gentlewomen)的监督。为改善病人的医护环境,南丁格尔向慈善机构提出过许多建设性建议,例如在病床边设置摇铃,让病人可以随时随地呼叫护士,在厨房设置绞盘以运送膳食给病人,南丁格尔强调最多的是“任何妇女,不分信仰、贫富,只要生病,就可收容……”

同年8月12日,南丁格尔在慈善委员会的资助下,在伦敦哈雷街一号成立了看护所,迈出了护理事业的第一步。父亲答应给南丁格尔每年 500 英镑(约相当于现在 4 万英镑)的巨额补贴,让她能放手去做自己的事业。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1854年3月,英法为援助土耳其,正式对俄国宣战。同年9月,英法联军登陆克里米亚,在前方发回的报道中,对伤兵没人照顾颇有意见。报道中说,法国伤兵有修女照顾,俄国伤兵有修女慈悲团照护,英国为何没有修女去照顾伤兵!况且英军的医疗救护条件非常低劣。伤员死亡率竟高达42%。
当这些事实经报界披露后,英国举国哗然。南丁格尔闻知,当即给作战部长海伯特的夫人写了一封信,表示愿自费率领四十名护士赴战地救伤。10月15日,海伯特部长同意了南丁格尔的请求,并给予回信,邀请她率领护士团前往斯库塔里,由政府任命并给经费支援。护士团包括三十八名团员,其中十四位是由各医院选送的职业护士,另二十四位则是由各宗教团体选派的。10月21日,她们即匆匆装束上路。11月4日到达斯库塔里,就立即投入救援工作。

英军战地医院原址是土耳其的驻军营房,建筑肮脏破乱不说,医疗设备还奇缺。伤患被塞得满满当当,连走廊里都改成了病房,许多伤病号只能打地铺,拿军用帆布裹着。医院环境相当恶劣,晴天沙土侵袭,雨天满地污泥,通风不畅臭气熏天老鼠乱串,病人缺食少药,每天只能分配到500毫升的水,大批伤兵感染了痢疾与霍乱。
南丁格尔拿出自己的3万英镑,为医院添置了药物和医疗设备,改善伤员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条件,整顿了手术室和化验室,很快改变了战地医院的面貌。护士清理了医院病房的各个角落,洗净了士兵们的脏衣服,向卫生委员会发出呼吁改善通风以及排水环境。英国政府随后派人清理了下水道,改善了通风设施。

南丁格尔还率先建立护士巡视制度,她不顾白天工作的劳累,夜晚还要提灯去巡查病房,在4英里之遥的营区里,逐床查看伤病员。士兵们亲切地称南丁格尔为“提灯女士”、“克里米亚的天使”。

南丁格尔在斯库台救治伤者,杰瑞·巴雷特,1856
1855年11月29日,伦敦社会名流共同发起成立了南丁格尔基金会,捐款源源不断,英国维多利亚女皇捐了幅威灵顿公爵的画像,还特地送给南丁格尔一个金质钻石胸针,胸针上镌刻着《圣经》里的名言:怜恤他人的人有福了!
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南丁格尔成为民族英雄。1860年,南丁格尔以伦敦圣托马斯医院为基地,用政府奖励给她的4000英镑,再加之父亲的帮助,建立了世上第一个正规的护士学校,南丁格尔护士培训学校(Nightingale Nursing School)。这个学院如今属于伦敦国王学院的一部分,护士学校开学时有15名女子,年龄在25至35岁之间,训练时间为一年。学生的食、宿、制服、学费全部免费,每年并给10英镑助学金。此后40年内学校一直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实行精英式教学。

南丁格尔一生培训护士1000多人。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守时、守信、安静、整洁、自律”,都会骄傲地称自己为“南丁格尔的孩子”。其中包括开创了美国和日本护理学的琳达·理查兹、为澳洲护理学奠基的露西·奥斯本以及中国近代护理学的先驱伊丽莎·麦克奇尼。
护士的行为、气质和思想,决定了护理事业的未来。经过多年的办学经验以及对护理教育的思考,南丁格尔总结道:护士不是护理疾病而是护理病人,护士培养需要在病人的床边进行,听课和读书只是护理教学的一种辅导,不是全部。只有把护理工作提高到专业水准,护理工作才能受到尊重。
南丁格尔还提出“家庭护理”的概念,指出护理不应该只局限在医院,要通过社区组织预防医学的工作,开创了公共卫生范畴的家庭护理,丰富了现代护理学的内容。主要著作《医院笔记》、《护理笔记》等成为了医院管理、护士教育的基础教材。推动了西欧各国乃至世界各地护理工作和护士教育的发展。由于南丁格尔的努力,护理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1901年,南丁格尔因操劳过度,双目失明。1907年,南丁格尔获得英王授予的功绩勋章,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个接受这一最高荣誉的妇女,其后南丁格尔还发起组织国际红十字会。1908年3月16日,南丁格尔被授予伦敦城自由奖。南丁格尔终身未嫁,1910年8月13日在睡眠中溘然长逝,享年90岁。

为了纪念她,1912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设立了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奖章,每两年颁发一次,奖励那些有着杰出服务的护士或护理人员;为了纪念她,国际护士理事会还将每年的5月12日,南丁格尔的生日,设立为“国际护士节”。当新冠疫情还在全球肆虐,医护工作者还奋斗在危险的最前线时,我们理应向“白衣天使”们致敬,同时向开创这一事业的南丁格尔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