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眸,“日不落帝国”是如何崛起的?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欧洲人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奥地利、英国、德国、俄罗斯等强权国家纷纷崛起,世界格局瞬息万变。英国地处欧洲大陆的西部,是个四面环海,物产贫瘠的岛国。那是什么原因,让这个远离欧洲大陆的岛国,一跃成为主宰全球的霸主呢?

说起帝国,人们首先想到的大多是古罗马帝国。罗马作为一个大陆帝国的巅峰,承载着古希腊文明、基督教文明与东方阿拉伯文明的火种,塑造了西方诸如共和、主权,宪法等价值观和游戏规则。相比之下,英国从来都不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青铜玩家能逆袭成为“日不落帝国”,确实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14世纪早期的英国,在法国还拥有领地,还是个地跨英吉利海峡的国家。1337年,英王爱德华三世要求继承法国的王位,对法国发动了“百年战争”。经过大陆扩张遭受惨败,让英国人清醒地意识到,身为岛国的自己,跨过英吉利海峡去欧洲大陆作战成本高代价大,根本没有优势可言。
 
问题来了,既然无法征服欧洲,又有来自欧大陆入侵的风险,英国人决定主动出击,搅乱欧洲以保持欧洲大陆势力平衡,让他们没有能力威胁到自己的发展。英国“大陆均势”的政策,目的只有一个:维护欧洲的现状,避免大陆上出现最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
 
大陆均势政策1.0时代
1558年英国在欧洲大陆的最后一片领土加莱被法国占领,英国从此成为一个完全的岛国。
1588年,英国被动迎战西班牙“无敌舰队”,并大获全胜,从此赢得海上霸主地位。开启了大英帝国迄今为止428年在主要战争中不败的神话。
1666年,第一次英荷战争,英国最终获胜。
1756-1763年,英法进行争夺印度和北美殖民地的最后较量,英国获胜。
1815年,英国联合普鲁士在滑铁卢击败拿破仑。
1853-1855年,英国联合法国、奥斯曼土耳其,在克里米亚击败俄国。逼得沙俄为筹措军费卖掉了阿拉斯加,让美国这个暴发户捡了个大便宜。
1914-1918年,英国联合法国、俄国、美国,击败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
1939-1945年,英国联合法国、苏联、美国,在欧洲击败德国、意大利。
 
大陆均势政策2.0时代
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标志着冷战开始。早在1942年二战期间丘吉尔就提出“欧罗巴合众国”,支持德国重建,推动欧洲一体化。目标都是为了遏制欧洲头号强国苏联。
1952年,法德意荷比卢六国成立欧洲煤钢工业共同体,邀请英国加入,但被英国议会否决。
195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升级为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
1960年,英国联合瑞典、挪威、瑞士、奥地利、丹麦和葡萄牙七国组成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以抗衡欧共体。
1961年英国首次申请加入欧共体,被法国总统戴高乐拒绝。
1967年英国第二次申请,再次被戴高乐拒绝。
1973年,戴高乐下台后,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同时退出自己组建的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大陆均势政策,使得英国脱离了欧洲大陆霸权战争的泥潭,又防止了欧大陆一国的过分强大,英国对外扩张更游刃有余。一旦欧洲国家陷入争霸战争,英国便会趁机在海外大肆扩张。特别是在“七年战争”期间,英国支持普鲁士对抗法奥,自己则大规模夺取法国的殖民地。此外,英国多年坚持“重商主义”,不惜实行“海盗政策”,利凡特公司、几内亚公司、摩洛哥公司、东印度公司等股份制垄断公司相继成立,使得英国成为当时“商业革命”的中心。 
海外贸易的成功,使得财富源源不断流入英国,刺激了英国国内手工业的迅速发展。177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1765年,哈格里弗斯发明了“珍妮机”;1769年,阿克莱特又发明了水力纺纱机;1779年,克朗普顿发明了骡机。随着技术的进步,棉纺织量的产量提高了几十倍,棉纺织品的出口占据英国出口总额的一半,英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的经济强国。
 
英国经济能够持续稳步地发展,与其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是分不开的,相比欧洲战事的炮火连天,英伦三岛对资本吸引的魅力与日俱增。英国内阁制度从18世纪开始形成,国王的行政权转移到了内阁,王权衰落国家却更富强。而欧洲大陆的法国为了推翻王权,发动了长达八十载的法国大革命(1789—1870),导致国家实力严重受损。
 
为保障庞大的殖民体系,英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打造出一支强大的帝国海军,将军事的触角伸全球各个角落。英国没预料到二战后殖民地的独立运动风起云涌,如此之快就丧失了殖民地的经济来源和政治影响力,仅靠本土举步维艰。1956年,英法联合以色列占领苏伊士运河。美苏两国强势外交介入,迫使英法撤军。“落单”的英国只好退而求其次,心不甘情不愿地申请加入欧共体。
 
二战后欧洲长时间和平繁荣,法德强力推进欧洲一体化,国内政治日益福利化、民粹化。英国自身的竞争力不足,也没有捞到太多油水。欧盟的移民政策和内部人口流动,反而严重冲击着英国的治安和就业。格林威治时间12月31日23时(欧洲中部时间31日24时),英国正式宣布正式脱离欧盟共同市场。脱欧看似是英国政府难以做出重大决策,交给全民公投的一次意外黑天鹅事件,不如说是英政府精英人士一致的共识,为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大陆均势政策3.0时代
英国退出欧盟后,必然会更加专注英联邦的事务,回归英联邦。英联邦是日不落帝国的遗产,拥有53个主权国家(含属地),人口21亿,领土3300多万平方公里,GDP总量13万亿美元,通行英语,共同元首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成员国在许多领域进行合作,享受贸易协议和资本投资配置带来的经济效用。贸易上有英联邦特惠制。
 
随着中国正从东方崛起,世界主要双边矛盾变成了中美利益对冲。英国3.0大陆均势,势必会从欧洲大陆拓展,调整到整个欧亚大陆再平衡。依托英联邦,利用与欧美的关系,介入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博弈,为英联邦成员国和英国自身攫取利益。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