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缅甸,全称缅甸联邦共和国,位于亚洲中南半岛西北部,三面环山,南临安达曼海,从事农业的人口超过60%。缅甸历史悠久,早在1044年就成为统一的国家,先后经历了蒲甘王朝、东吁王朝和贡榜王朝,直到19世纪英国占领缅甸,将其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948年重新获得独立。
历史上的缅甸崇尚武力,与古中国数次交锋胜多败少。除了被元朝击败过之外,缅甸曾囚禁南明永历皇帝,并献给了吴三桂。追随南明帝的军民逃到缅甸麻粟坝,其子孙便是缅甸今天的少数民族“果敢族”。到了乾隆时期,缅甸和中国再起冲突,进行了四次战争,清军均以失败告终。
19世纪,英国经过三次英缅战争,占领了缅甸。从此缅甸百姓便受到英、印的双重剥削。缅甸物产丰富,都知道其盛产翡翠,实际缅甸还出产,天然橡胶、油棕、剑麻、咖啡、胡椒、钨、金、铁、银,天然气和石油等重要资源。英国对于反抗的缅甸民众进行了疯狂镇压,亵渎缅甸的佛塔和佛像;殖民当局将缅甸出产的大米六成运向国外;禁止缅甸人手工织“隆基”(一种缠在腰上的布)。缅甸的民族势力伺机而动,这其中就包括了昂山领导的德钦党(昂山素季的父亲)。二战爆发后,深陷欧洲战场的英国,无暇东顾。在和平诉求不被接受的情况下,缅甸人迫切想寻求外界力量的支持,“谁反对我们的敌人,谁就是我们的朋友!”,编织着大东亚共荣圈的日本,就成了缅甸人的“大救星”。1941年12月27日组建了”缅甸独立军“(BIA),昂山任副总司令。
1942年1月,日本统帅部为切断滇缅路、打击英美军事力量,抢夺缅甸的铝矿、石油及大米等战略物资,发动缅甸战役。缅甸人做向导,供粮米、备饮料,竭诚协助日本军。英国在亚洲的军力有限,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请求中国出兵参加保卫缅甸。很快中国就发现,英国害怕武装缅甸军队,怕威胁到他们的殖民统治。所以,英国就找各种阻止中国出兵。直到日军攻占了马来西亚,英国才慌忙请国军派兵。中国远征军在没有布防和积极准备的前提下,国军第五军、第六军,六十六军仓促入缅作战,终导致了整个缅甸沦陷。日军1942年3月8日,顺利地攻克了首都仰光,中国唯一的国际交通线也被切断,之后只能依赖运输能力有限的驼峰航线来保障抗日物资的运输。
缅甸人痛恨英国人,这种情绪也连累到了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中国远征军所到之处很难得到当地百姓的理解和支持。缅甸人帮日本人侦察和传送军事情报,视日军为“解放英雄”。然而日本并不是真的想帮助缅甸独立,实行军事管制。1942年,日本解散独立军为“缅甸国防军”,昂山任总司令(日军授予大佐军衔)。1943年3月,昂山被日军提升为少将,“昂山将军”头衔由此得名。1945年3月,当盟军反攻兵临城下之时,缅甸国民军在昂山的指挥下,发动武装起义。缅甸人在关键时刻转到了盟军一边,对英国在日本战败后承认缅甸独立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战后,昂山前往伦敦,与英国首相艾德礼谈判,1947年1月,缅甸终于获得了真正的独立,昂山也成为缅甸人民自由联盟政府的领导人。
1947年7月19日昂山遇刺身亡,奈温成为缅甸争取独立斗争的重要领导人。1948年1月,缅甸获得独立。独立后奈温曾任,陆军副总司令、总司令、政府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和内政部长等职。1962年,奈温发动兵变夺取政权,成为缅甸一号人物,开启了长达26年的执政生涯。在执政期间,他推行的经济政策并不成功,缅甸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国家之一。60年代,中国支持缅共对抗军人政府。政治、历史的纠葛导致缅甸人将怨气撒到远征军墓地上,缅甸境内的远征军公墓几乎全部被捣。
1988年,缅甸出现了大规模的群众抗议活动,奈温被迫宣布下台。缅甸总参谋长苏貌上将接管政权,他将“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更名为“缅甸联邦”。1992年,丹瑞接替苏貌出任缅甸国防部长、晋升大将军衔。2011年,78岁的丹瑞宣布从军方高层职位退下,正式结束了他19年的执政生涯。2011年3月30日,敏昂莱就任缅甸联邦共和国国防军总司令(缅甸后面的政权变更,以后围绕着昂山素季单写一篇。昂山素季与丹瑞两人曾是近20年的政敌,当年昂山被软禁时,正是丹瑞在掌权)。
下面再聊下缅甸对中国的意义。中国与缅甸于1950年建交,一起走过了七十年的风风雨雨。1960年,两国政府签订了中缅边界条约,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看中国地图还不太清楚,看世界地图就一目了然。如果中国东南沿海受到攻击被封锁,那么缅甸就是我们获得物资补给的西南通道。相较巴基斯坦紧挨着的青藏高原,缅甸紧挨着中国的西南腹地,靠近中国人口稠密的地区。中国可从缅甸,直接进入印度洋,大大增强了对南亚、中东和非洲的影响力。
缅甸于1988年正式允许外资进入本国投资。中国对缅甸投资主要集中在油气开发、水电资源开发、矿业资源开发等领域。中国计划建立一条”中缅经济走廊“,由云南昆明起,贯穿缅甸国内,经过中部的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直通缅甸面对孟加拉湾的深水港皎漂(Kyaukpyu)。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但是原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高达70%和40%,且中国80%的进口石油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运输,保障能源安全的意义重大。2013年,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成,每年可向中国输送2200万吨原油和120亿立方米天然气。虽然不多,但这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我国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截至2020年6月,缅甸累积向中国输送了265.8亿立方米天然气以及3027万吨原油,总计获利数十亿美元。
2018年,中缅签署皎漂深水港项目框架协议,着力打造这个印度洋港口。皎漂是缅甸西边沿海城镇,也是中缅油气管道的起点。中国打算在皎漂兴建个深水港,从云南以铁路和公路穿梭缅甸北部,打开中国通往印度洋的陆路。该港口主要由中国出资,相应地中国将获得50年运营权。中缅铁路建成后,大批货物将可通过皎漂港经中缅铁路直达云南等西南区域,也而不必再长途跋涉绕经马六甲。
中国已是缅甸最大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来源国,其实对缅甸军方来说,搞个政变那真是家常便饭了,但与中国的关系基本保持和睦。中国互利互惠不干涉别国内政,但也不希望缅甸发生内乱(毕竟不想投资打水漂,现已发生37家中资企业遭打砸),有事好商量,各方坐下来慢慢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