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了!加加林帮助人类,征服宇宙的全过程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曾几何时,人类只能睁大双眼,仰望星空,想象宇宙的未知奥秘。1961年4月12日,苏联第一位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激动地大喊“Поехали!”(出发了!),“东方号”号载人宇宙飞船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升空,人类才实现了遨游太空的梦想,开始了征服宇宙的新纪元。

幸运的红星
1934年,加加林出生于苏联斯摩棱斯克州的一个集体农场(兄妹四人,排行老三),父亲是木匠,母亲是挤奶工。1941年冬,德国侵略者来了,法西斯分子把加加林一家从房子里赶到土窑里生活,屈辱、饥饿,寒冷磨练了小加加林的意志,也成为其日后参军的一个出发点。
1949年,15岁的加加林中止了中学学业,进厂工作,以减轻父母的负担。他白天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晚上还要坚持去夜校学习充电。1951年,加加林加入了萨拉托夫工业技术学校的一个航空俱乐部,忙时他是名工厂冶炼车间的工人,业余时间学习一些飞行知识。1955年,加加林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奥伦堡航空军事学校。1957年,加加林毕业正式参军,成为苏联北海舰队航空军团的一名歼击机飞行员,并同年与恋人瓦连京娜瓦连京娜结婚。
在俄罗斯,男子身高普遍高大威猛,170厘米的男子在当地,即便是名人也会有自卑感,比如大诗人普希金,还有天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开飞机不要高度,而是要加速度,矮小敏捷反而成为加加林最大的优势,哪怕加加林身高仅有159厘米。
1959年10月,苏联在全国选拔宇航员。当飞行员难,想当选苏联的宇航员难上加难。有一些硬核条件如下:必须是歼击机驾驶员、身体和心理各项指标均要合乎标准、还必须是苏共党员。加加林从3400多名35岁以下的空军飞行员中脱颖而出,成为20名入选者中的一员(同批入选的还有季托夫、乌克兰人波波维奇、楚瓦什人尼古拉耶夫、列昂诺夫等),并于1960年3月送往莫斯科,在苏联宇航员训练中心接受培训。
还有一些拿不到桌面上的条件:1.这个宇航员必须是俄罗斯人;2.这个宇航员的姓名念起来要响亮,听起来好听。显然,加加林的名字读起来比季托夫响亮、好听。于是,加加林成为首选,季托夫成为第一替补。还有一种传说,西伯利亚的宇航员阿尼可耶夫、聂柳波夫、菲拉季耶夫在“东方1号”发射前几天违反了宇航纪律,被从第一梯队中拿掉了。当然了,理论上第一梯队最后六人谁都可能当选。
还有加加林不知道的是,他的祖国苏联为了能和美国在“太空争霸”一决雌雄,已下了重注。帮助纳粹德国研发V2火箭科学家威赫·冯布劳恩,被认命为美国太空计划的首席科学家。苏联政府则把天才火箭设计师科罗廖夫,从劳改营中接了回来。1957年10月,苏联用R-7火箭成功将一颗重达83公斤的人造卫星第一次送上太空,拔得头筹。同年,11月3日,苏联又成功将一只叫“莱卡”的流浪犬送上了太空(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当时还是路人甲的加加林,曾对他的同学开玩笑:“接下来就该送人上去了吧?”。不过还轮不到人,在载人航天之前,苏联还发射了一个叫做“伊万.伊万诺维奇”的人体模型上天)。之后,科罗廖夫创造性地发明了“捆绑式火箭”,使得苏联在太空竞赛中占得先机,这才有了1959年海选宇航员。

1960年年末,美国人忽然宣布:他们将在1961年春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这个宣布急坏了苏联人,总书记赫鲁晓夫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抢在美国人之前,登上太空。1961年4月3日,苏共中央主席团做出决议:立刻进行载人飞行。4月9日,加加林忽然接到通知:被选定为上太空的宇航员。
在接到通知后,加加林给妻子和孩子写了一封信,那是一封类似“遗嘱”的家书,他关照友人“只有发射失败后才能交给家人”。后来人们打开看,里面的内容是关照妻子的:“你可以自己选择是否改嫁”,“我的信就像是遗言一样,但我不认为这将是遗言。我希望你永远收不到这封信,我今后会为这一刻的胆怯感到害羞。”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7分,在苏联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高耸入云的火箭屹立在广袤的大地上,27岁的苏联空军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将乘坐由它携带的“东方”1号宇宙飞船,伴随着一声“Поехали!”(出发了!)飞向太空。9时21分,宇宙飞船进入了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加加林俯视着地球的壮观景象,他品尝了从一个软管里挤出的食物,还喝了一点水,心情十分激动。10点15分,制动火箭被点燃,宇宙飞船的速度放慢到每小时将近564千米,使它足以脱离轨道,再入大气层。加加林向舷窗外望了最后一眼,伏尔加河和萨拉托夫城扑面而来,仿佛在欢迎他归来。太空舱的降落伞首先打开了,下降速度降低到每小时725千米。


按照当时苏联掌握的太空技术,其实是无法让宇航员乘坐着陆舱返回地面进行“软着陆”,但根据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的命令:苏联的宇航员返回时必须落在苏联的领土,为此,总设计师科罗廖夫只能想出一种取巧的方法——在离地面7000米左右时,将宇航员从着陆舱中弹射出来,用降落伞进行着陆。在8万米的高度,太空舱的舱盖打开,两枚火箭将宇航员连同座椅一起弹射出去。加加林在330千米的高空以每小时27 200千米的速度环绕地球飞行一周,在10:55安全返回,整个航程历时108分钟,最后安全返回地面。

10时57分,背着降落伞的加加林在距离返回舱3公里处的伏尔加河畔着陆。最早发现加加林的是一名当地农妇和她的孙女。她俩亲眼看见一个穿着亮橙色奇异服装、戴着白色钢盔的“外星人”从天而降,惊慌失措,连牵着的牛都不要了就准备逃跑。“嘿!你们往哪儿跑,我是自己人!”加加林喊道。据农妇事后回忆:她以为是外星人入侵地球了。当他被问道是否来自太空时,加加林微笑着说:“是的,我是来自太空。” 加加林发现周围没有搜救人员接应他,于是用通讯设备与指挥控制中心联系,报告自己的位置。一小时后搜救人员发现了他。
1960年10月24日,P-16导弹爆炸事故的阴影在赫鲁晓夫心头还挥之不去。那次事故导致,包括陆军元帅米特鲁番·尼德林在内的苏联54名国防航天精英葬身火海,被认为是人类航天史上最大的事故。而且在1961年3月23日(距加加林飞天仅三周),苏联宇航员梯队中25岁的邦达连科在压力隔离舱内进行试验时,因突发火灾受烧伤而死。
1961年4月12日那天,赫鲁晓夫焦虑不安地在电话旁守候了一个半小时。铃声一响,他慌忙抓起电话,一听是科罗廖夫的声音,总书记几乎是喊着问总设计师:先告诉我,他是否活着?直到发射前,媒体和公众还不知道,加加林这个人的存在。塔斯社当时准备了三份新闻稿,一份是宇航员成功返回,另两份分别是飞船未进入轨道以及飞船失事、宇航员罹难。赫鲁晓夫其实已经做好面对坏消息的准备。
据说,为了避免宇航员落入敌对国家领土进而发生叛逃事件,“东方”1号飞船上安装了遥控炸弹,科罗廖夫和加加林各掌握两段炸弹引信触发密码中的一半。出于对加加林的信任,科罗廖夫在飞船发射前把自己知道的那一半密码告诉了加加林。不过这一切此刻都没必要了,为嘉奖勇敢完成任务的宇航员,国防部长马利洛夫斯基建议,提前授予加加林上尉以大尉军衔和“苏联英雄”称号。赫鲁晓夫则出于对这位优秀小伙子的欣赏与厚爱,说“让他高兴高兴吧”,让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通知刚刚着陆的加加林,他已经是“苏联英雄”,军衔则是连升两级的少校。得知苏联载人成功返回的美国人,觉得再送宇航员上天争第一已失去了意义,美国总统肯尼迪只得发表了一项鼓舞人心的声明:美国将在10年之内将人类送上月球!


尤里·加加林一举成名,成为全苏联人的骄傲和仰慕的英雄,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下令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欢迎第一位宇航员的凯旋:豪华的护送队,轰鸣的礼炮,欢腾的人群,欢迎的笑脸……加加林荣获列宁勋章,并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他的名字命名了许多街道,建立了许多纪念碑。1961年4月末,加加林开始出国访问,目的地既包括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芬兰在内的苏联的卫星国,也包括被视为“敌人”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日本等。

出访英国时,加加林受到英国民众的近乎歇斯底里的欢迎“欢迎队伍排列在从机场进入城区的每一处街道”。在白金汉宫和英国女王喝茶时,农家小子加加林,顺带把茶里的柠檬片都吃掉了。女王为了圆场,不得不带着大家也这么做。


出访日本时,加加林除了受到了日本民众的追捧,还有刁钻的记者。有位记者就追着问加加林:你为什么给孩子买了一大堆日本的毛绒玩具,是因为在苏联这些东西不能带回家吗?加加林回答,“我经常带礼物回家给我的女儿们,这次想用日本的娃娃给她们惊喜,但现在这件事明天就会登满所有报纸,你毁掉了两个小女孩的惊喜。”
加加林出访过27个国家,成为22个城市的“荣誉市民”。从此后,宇航员成为众多青年的人生理想。曾有人问太空归来后的加加林:“你看见上帝了吗?”加加林的回答是:“我差点自己去见上帝了。”


回到地球后的加加林,他的健康和安全对于苏联来说十分重要,他不被允许重返太空。但在加加林的战友科马洛夫殒命蓝天之后。为提振人们对于苏联航天的信心,加加林重披战袍,被选为下次太空飞行的宇航员。这时加加林已好几个月没飞过飞机了。为此,他开始进行恢复性飞行训练,直到1968年3月27日,加加林和飞行教练员谢廖金在一次例行的飞行训练中,意外坠机身亡。为纪念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的壮举,俄罗斯把每年的4月12日定为宇航节。加加林的胆略、勇气和机敏,将像历史上那些著名开拓者一样,激励人们继续探索未知与前沿领域。

补充阅读:加加林的家人
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员后,蜂拥而至的除了记者,新闻摄影师,还有很多崇拜女粉丝。但加加林的爱不能分给她们,他的妻子瓦连京娜(Valya)和两个可爱的女儿,都在等他回家。
加加林和瓦连京娜,是在飞行学校俱乐部的舞会上相识的。20岁的瓦连京娜,当时是一名电报员。起初,瓦连京娜根本看不上加加林:”他的个头很矮,也很单薄。头很大,短短的头发像个刺猬一样,耳朵还很突出。”
但加加林看上了瓦连京娜,舞会散场时,加加林突然以一种不容异议的语气宣布:“下一个星期日。我们去滑雪吧。”回到家后,瓦连京娜开始自责自己,没有一口回绝这个傲慢的家伙。尽管如此,约会还是如期进行。不过两人没去滑雪,而是去看了电影院,俩人还为电影的内容争论不休,甚至还为此生气。加加林默默地送瓦连京娜回家,不出意外他又提议:“那,下周日,我们去博物馆吧。”瓦连京娜这回坚决拒绝了,可是有什么用呢?1957年10月27日,瓦连京娜嫁给了这位星期日先生。
瓦连京娜本来打算做名护理人员,可加加林想去北方发展。瓦连京娜毕业后,就和加加林租了个小房间,这时大女儿莉娜(Lena)出生了。后来,加加林被召集到莫斯科,瓦连京娜就不知道丈夫去哪了,干什么工作,什么时候回来?后来,得知丈夫是入选了宇航员梯队,将有幸代表苏联上太空,瓦连京娜也为丈夫自豪。

1961年3月,二个女儿加利亚(Galya)出生。仅一个月,加加林告诉他的妻子,首次进入太空的航班定于4月14日,他可能被选上。4月12日这一天,早上瓦连京娜把加利亚送到托儿所,突然听到了敲门声。打开门,邻居满脸通红从门口大喊:“ 瓦连京娜,快打开收音机!加加林在太空中!”1968年3月27日,加加林与他的搭档一起在飞机训练中失事死亡。加加林去世后,瓦连京娜不再结婚,而是献身于女儿和对她心爱的加加林的记忆。
加加林的母亲叫安娜·季莫菲耶夫娜,也是一名伟大的女性。年轻人,家里孩子多,没有时间专门教育孩子,只是用实际行动来教导他们诚实做人。儿子成为苏联民族偶像和世界著名人士后,安娜替儿子高兴,但生活方式从未改变。

1962年,苏联多地曾发生过灾荒,连买面包的地方也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有人认出了是加加林的母亲,建议她排到前面,但被安娜断然拒绝。她说:如果我先买了那个面包,那么后面要是有谁买不到,他肯定会责骂我的,我不需要特殊照顾。
1968年3月27日,加加林罹难了。葬礼后,安娜很长时间都没摘掉黑头巾,而在此之前她从未蒙过头。65岁的时候,安娜失去了二儿子。70岁“金婚”之前,丈夫也去世了。加加林遇难10年后,母亲的心开始略微好转,但难以治愈的疾病又夺走了她的小儿子。

1984年6月12日,亲人和朋友们送走了安娜·季莫菲耶夫娜·加加林娜。2001年,当首次太空飞行40周年之际,在加加林家附近竖起了纪念碑。青铜椅子上是首位航天员母亲的铜像。在她的脚下,是她钟爱的波比克狗,一切如生前一样。

喜剧之王,拍的电影人人都爱看,成功背后却都是辛酸泪
埃及往事,尼罗河儿女
西班牙往事,斗牛士之歌
日本往事,东看看西瞧瞧
巴基斯坦往事,找呀找朋友
切尔诺贝利的尘土与福岛的核废水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