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三国演义》讲的是乱世群雄争霸的故事,三国时期英杰辈出,三方鼎立都想一统天下,整本书各种勾心斗角,战争杀戮,权术、争斗、计策、杀戮,这些东西很对年轻人的胃口,不适合老年人。老人看了之后思考过虑,不利于老人颐养天年,身体健康。
《水浒传》讲的是梁山好汉杀富济贫,替天行道的故事。书中江湖义气太重,一言不合拔刀相助,往往是非曲直还没了解清楚,就毛毛躁躁行动,有些就是好心办了坏事。青少年心智发育不成熟,青春期喜欢模仿易冲动,叛逆之下就会做点出格的事情,所以说少不看水浒。
《西游记》讲的是一个修行的故事,里面的种种磨难都是修行人要克服的心魔。年少读西游,看的是神,腾云驾雾,波澜曲折,大战三百回合;中年才知道,看似满纸荒唐言的怪力乱神,字字是佛,句句为经。
《西游记》开篇写到: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通俗点讲:想知道人生的真谛,那就必须看西游记!西天取经的神话故事,是部成功学佛学著作,引领我们在人生路上不断地去克服内心、战胜心魔,最终取得真经、成就人生。孙悟空(人的心)、唐僧(人的身)、猪八戒(人的欲望)、沙和尚(人的本性)、白龙马(人的意志力)这师徒五人,其实描写的是一个人,第三十二回十分明确地指出:“师徒们一体同心”。
先说玄奘大师。三藏这个法号,本是佛教经典的总称,后指得道的高僧。历史上也赫赫有名,十岁时随哥哥在洛阳出家,出家受戒、闻法、参学,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各师所说不一,各种经典也不尽相同,因此产生了到印度「西天取经」的想法。
唐令严禁子民私自出关,所以玄奘大师是偷渡出去的。玉门关外,八百里流沙没有路,玄奘大师一人孤独地向西天竺进发。几乎丧身失命,终于到达古印度,在烂陀大学师从戒贤,为丰富中国古代文化,保护古印度佛教和学术成果作出了巨大贡献。玄奘用驼队把搜罗到的佛经原文驮回长安,而且把佛像也搬回来。
归国后,玄奘大师主要从事译经事业,十九年的时间,一共主持翻译了佛经四十七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这其中有的经卷,光一部就有百万字。他还将曾经游历印度各个国家、地区,口述了一部《大唐西域记》,数千年后,这本书依旧在发挥价值,帮助印度重建着古代史。《西游记》成书前,西游记的故事已经在民间广泛流传,吴承恩先生将之搜集,整理,完善,补充,规范成书。
法号
孙悟空叫心猿,性格特点属于佛教三毒中的“嗔”,没称心如意就发小孩子脾气。所以,菩提祖师给他取名悟空。“空”是佛家修炼的最高境界,不是与世界断绝一切关系,而是指一种大智慧,什么都看明白的意思。
猪八戒叫猪悟能,本是天宫的天蓬元帅,性格特点属于佛教三毒里面的“贪”看到喜欢的,非得到不可。悟能,“能”,其实是戒律的意思,没有戒律就没有佛法。佛教也有“八戒”,全称“八斋戒”,专为在家修行的善男信女量身定制的戒条: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不打扮及观听歌舞);七戒坐卧高广大床(不眠坐华丽之床);八戒非时食(正午过后不食) 。
沙僧叫沙悟净,原先是天宫的卷帘大将,性格特点代表了佛教三毒里的“痴”。善恶不分,是非不明。“不小心”打翻玻璃盏,惹怒了玉帝,被贬下凡。在流沙河,占河为妖。
菩提祖师是儒释道三教合流创造出来的一个神仙,悟空的法号是菩提老祖起的,观世音为唐僧选的每一个徒弟的名字上,都加着一个“悟”字,那就是说必须要经过心灵实践,悟道成佛、修成正果。
佛法
玉皇大帝,是道教的最高统治者,只会养尊处优,作威作福,心眼不大,气量狭小。固执的托塔李天王、虚张声势的巨灵神、老奸巨猾的太白金星等;乌鸡国国王迷信道教,却落得个落井伤生;车迟国国王势道爱贤,三个妖精仙长”权压当朝。作者对本土的道教是极力批判。
佛祖的如来,也不是完美的宗教领袖。他贪财,在妄天大会上,欣然领受神仙献上的奇珍异宝;佛教和道教共同创造出的神仙,观音菩萨也不能免俗。她的坐骑、池中金鱼都曾下界为妖,祸害一方;狮驼国的三个妖精,分别是三位菩萨所养之物;佛家强调“慈悲为怀”,唐僧将它发挥到了极致,以致善恶不辨。吴承恩对佛教批判,更多的是指向教义。对道教是极力贬低,对佛教是褒贬不一,道教始终矮佛教一头。
禅味
孙悟空一上路就打死了六个强盗,在原著中,六个强盗的名字分别是“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身本忧、意见欲”,这就是六根。孙悟空打死了六根,说明六根清净乃取经之本。
人的意志起初就像野马,只有确定了前进的目标,才能专心专意的取得真经。收伏小白龙,达到心意合一,长安是过程的起站,而灵山则是修心的终点,只要心意合一,志向坚定,没有到不了的西天。
后来又收了八戒和沙僧,“身、心、情、性、意”,就组成了最完美的团队。
孙悟空修成佛,由三部分组成:一,孙悟空大闹天宫;二,被压于五行山下;三,西行取经成正果。这实际上正是隐喻了放心、定心、修心的全过程。
孙悟空一共有六个名号,各有隐喻和启示:一,美猴王、弼马温,这是修行的起点;二,齐天大圣、斗战胜佛,入世为圣,出世为佛,这一组象征修行的终极目标;三,悟空、行者,解决一个修行的问题,光悟不行,还要去行动。
黄风怪会吹三昧神风,他代表社会风气,社会风气能使人心(悟空)迷失方向。
白骨精的原型是佛教的“白骨观”,三个形象分别代表一个人的情、爱、欲,心(悟空)将它们全部打死,说明要控制好自己的情感。
在小西天,冒充佛祖的那个黄眉怪用金铙把孙悟空封住了,金铙这个法宝也象征金钱,金钱能把心困住。
蝎子精代表美色,美色就像蝎子一样会勾人,所以师徒几个都敌不过她。
最难消受美人恩,雄关易闯,情关难过。这里没有妖魔作乱,也没有高山险滩,女儿国国王恰恰是最大的一次考验。因为要面对的敌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
师徒四人的心魔所生,孙悟空的“神狂之心”,唐僧不辨真假的“道昧之心”,猪八戒沙僧不肯说情的“嫉妒之心”,师徒师兄弟之间的“猜忌之心”。灵山再远也就是心的一个念头就到了!善恶只在一念之间,一念就可成佛,一念也可成魔。
最后的玉兔精,真假公主,求真去假之后,离真理也就不远了。
成佛
心(孙悟空)被封为斗战圣佛,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只要懂得约束自己的内心,终可成功。
身体(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做人要心身合一,才能得真经。
情欲(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情欲是戒不掉的,最终只被封为使者。
本性(沙和尚)被封为金身罗汉,因为本性像金一样珍贵。
意志力(白龙马)被封为八部天龙护法,我们要时刻捍卫自己的意念,所以被封为护法。
最后佛祖之所以给师徒无字经,是因为无字经才是真经,无字经的“经”是“经历”的意思,这一路上的“经历”才是更重要的“经”,远远胜过那些个文字。
一部《西游记》,少年看的是神,中年看的是佛。当你真正读懂了《西游记》,或许不再年轻。希望你在经历世事沧桑之后,依然能保持一颗真心。未经西游,心已成佛。
为什么中国是个吃货大国?其实就是想吃口饱饭
出发了!加加林帮助人类,征服宇宙的全过程
喜剧之王,拍的电影人人都爱看,成功背后却都是辛酸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