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的一系列文章,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学习中医,让大家跳出“只求方,不学医”的怪圈。我们会用生动有趣的文字和妙趣横生的现象来为您揭开中医神秘的面纱,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同时也让您对中医“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小便,这是一个正常人每天都要做个几次的事情,它太平常了,以至于平常到有时候我们很难注意到它的改变。
您肯定遇到过这种情况,某一天,一切都如往常一样井井有序,但唯一一点就是尿特别多,明明没有喝特别多的水,怎么还会有这么多尿呢?还有的时候,明明每晚睡眠很好的你,却突然被尿憋醒,您心想这一定是水喝多了。但您左想右想,可能怎么也想不到,这种情况,可能是跟尿频有关。
尿频?难道我是得前列腺炎了?您看,这就是对身体的不了解所产生的疑惑。我们平时总是把尿频和前列腺炎挂钩,这没错,但无论男女和病情都往这上面靠是不是就不太好了?所以,今天为了破除固有认知,就跟我一起来学习一下关于尿频的知识吧。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首先,什么是尿频?
书上的定义是: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次数明显增多称尿频。我说完这句话以后,肯定马上就有小伙伴对照自己,一旦自己排尿的次数超过上面的标准,就认为自己是尿频,出现了问题。其实,大可不必这么紧张。
要知道每个人身体对于水代谢的能力是不同的,有的人排得快,有的人排得慢,同样是喝一杯水,从体内排出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其实不必太过纠结排尿的时间间隔,如果每次排尿的尿量都还比较可观,一般是不存在特别严重的问题的。
这时候就有小伙伴就问了,那我怎么偶尔这么多尿呢?
1 ► 通常情况下,人体在饮水之后,在10分钟以内,水就会转变为原尿。不过并不是转变后,就及时排出体外,而是会被人体利用后,最终进入膀胱。当膀胱内积攒了一定量的尿液后,才会产生尿意,此时才会去厕所排尿。
2 ► 一般来说,当水进入体内后,在半小时到四十五分钟之内,会出现排尿的情况。若是你在这个时间段排尿,表明你的身体,并不存在异常的情况。
但如果您发现自己排尿异常了,有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尿频的原因
1、饮水又快又多。虽然常常叫大家多喝水,不过若是饮用的水,超出人体的储存量,自然就会被身体排出。并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天都不是自己主动饮水,而是在出现口渴的情况后,再大量饮水。不过若是突然饮水过多,就会出现身体还未吸收,就已经经过肾脏过滤,继而排出体外的现象。
2、膀胱括约肌松弛。这种肌肉的收缩能力,对于排尿频率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若是收缩能力强大,就能够长时间憋尿,也就是很长时间都不去厕所。不过,既然有这种“天赋异禀”之人,也有一些倒霉的人,他们天生这种肌肉的收缩能力就不够强,有点尿就想上厕所。
3、膀胱容量小。尿液产生之后,会流入到膀胱内,并在膀胱内积攒,一段时间后,身体就会出现尿意。有些人天生膀胱体积较大,所以能储存的尿液就相对较多,出现尿意的感觉就比较迟。而那些一喝水就想上厕所的人,可能就是因为膀胱体积比较小。
4、其他。比如药品,老年人常用的某些降压药,预防控制心衰的药物,以及一些中成药,都可能含有利尿的成分;还有心理因素,有些小伙伴对自己身体特别关注和敏感,可能总是认为自己会有这方面的问题,总是想,可能身体就会出现相应的反应。
什么样的尿频需要注意?
您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尿频是暂时的、几个小时内自己就缓解的?还是稳定持续几周甚至几个月了?如果过一会或者停止大量喝水之后小便就恢复正常了,那多是生理性的。尤其是明确诱因的情况下,比如饮酒、辛辣饮食、大便之后、房事之后。
但如果要是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了,那就要考虑病理因素。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排尿间隔非常短,小于 10 分钟,每次尿量不多,有一种总是想去小便,上完还想去的感觉;在没有明显增加饮水量的情况下,排尿次数增加,而且每次尿量都很多;排尿次数增多伴随其他不适,如血尿,腰痛,甚至是全身发热等。以上这几种情况如果持续发生,那么就需要小心了。
中医对于尿频的研究也历时已久,淋证,中医病名,是指以小便频数、淋沥涩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疾病。淋这个名称,始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称本病为“淋”、“淋閟”。《金匮要略》称其为“淋秘”,将其病机归为“热在下焦”,并对本病的症状作了描述:“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汉代华佗《中藏经》根据淋证临床表现不同,提出了淋有冷、热、气、劳、膏、砂、虚、实八种。总之,中医对尿频有着充分的认知。
01
热淋与尿频
就拿咱们最常见的前列腺炎来举例子,它的主要症状就是以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小便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伴随寒热、口苦、呕恶、腰痛拒按、大便秘结等为主。
从症状来看,前列腺炎对应着的是热淋,其实应该说,热淋对应着急慢性前列腺炎和急慢性尿路感染。
得热淋的人多是因为恣食辛热、肥甘或酗酒太过,酿成湿热;感受暑邪,且未及时清解,导致湿热注于下焦;还有下阴不洁,秽浊之邪侵入下焦,酿成湿热等;外感风寒风热也会导致体内湿热潴留,进而发展成热淋。
对于这种尿频,通常最广泛的方法是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八正散,此方含有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木通、大黄等八味药,能清热泻火,利尿通淋,主治湿热淋证,现在还有中成药八正颗粒。
这里再多说一句,现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对关木通及其制剂的研究后,取消了关木通的药用标准。现在《药典》中也已经明确中药木通的所属范围,大家担心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了。
02
肾与尿频
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热淋,也就是前列腺炎以外,其实大家也能想到,小便频肯定是跟肾有关系。
肾阳有温煦、蒸腾的作用,可以把膀胱里面的水湿蒸腾为津液,这些津液会被身体所利用。如果肾阳不足了,膀胱里面的水液也就多了,这些水湿就会成为废水,废水自然要排出去的,所以小便就多了;肾气有固摄、封藏的作用,这个气会管着小便,如果肾气虚了,小便就会变多起来,甚至小便失禁。
这种肾虚导致的尿频通常以尿频而清长,或兼尿遗失禁,伴面色晄白,头晕耳鸣,气短喘逆,腰膝无力,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弱等症状为主,适合使用缩泉丸。
缩泉丸的组成为益智仁、乌药、山药各10克,这个方子主要针对肾气不足、膀胱虚冷、气化不利、津液失约,导致的小便频数或遗尿。
方中益智仁是补肾阳、强壮肾气的,一方面可以让小便变得少,另一方面可以固摄住小便。此外,益智仁需要盐炒,炒过的益智仁温补肾阳的作用更强;因为寒邪会伤害肾阳,而乌药可以温肾散寒,所以乌药可以把肾与膀胱里面的寒气驱逐出去;山药能益肾涩精,补益脾胃。此外,山药是阴阳同补的,既可以滋阴又可以补阳。但大家记住山药最好选怀山药,否则可能会大打折扣。
03
肝脾与尿频
尿频再怎么说,不跟肾和前列腺有关,怎么也得跟膀胱有关吧。但有这么一人,却认为尿频最主要跟肝脾有关,那就是张锡纯。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张锡纯认为,脾居于中焦,是水饮上达下输的关键环节。正常情况下,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由肺来通调水道,最后下输膀胱。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小便不会有异常。
但是,如果脾气虚,不能上散精微于肺,反而直接下输给了膀胱,这就造成水液代谢的失常。我们的小便就会急迫、频繁,甚至尿失禁了。你说跟脾有关系我认了,但怎么跟肝会发生关系呢?脾属土,肝属木。如今脾虚,肝木必然不荣。因此,补肝很重要。
所以张锡纯在他的《医学衷中参西录》里面,说到一张方子,叫做醒脾升陷汤。组成生黄芪、白术、龙骨、牡蛎各12克,桑寄生、续断各9克,山茱萸、萆薢、炙甘草各6克,水煎服即可。
这个方子适用于尿频,或者尿色白浑浊。伴饮食减少、腹胀食后严重,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浮肿等症状。
最后,跟大家嘱咐一下,如果发现自己长时间有不正常的排尿情况,并且自己也拿不准是不是尿频,那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医院做个检查。好了,关于尿频咱们就先说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THE END —
相关文章回顾
☼放屁多?放屁臭?是时候注意了!
☼大棉袄还是薄外套?春天该怎么捂?
更多相关文章请在公众号内搜索
☼文章搜索指南
❀文章◎圆力
❀编辑◎圆力
❀审校◎紫叶
❀封面图◎包图网授权
❀文中图片均已注明来源,未经授权请勿擅用。
有奖征文
如果您也有与中医不得不说的缘分,可以将您的故事落笔成文随时投递给我们,文章请以word文档的格式投递至我们的邮箱
syyuandongli@sina.com
投稿的文章请保证原创,并附上您的微信昵称、姓名、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我们筛选后会向作者获取授权,刊登在频道的栏目中,一经刊载,将为您送上罗博士的亲笔签名书哦~
感谢大家的积极反馈,我们期待您能够将您与中医的故事分享给我们与更多的萝卜丝,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罗博士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有如下四个,大家可以扫描二维码关注,除此之外皆属仿冒,请大家切勿上当!
罗大伦频道
微信号:luodalunpd
大伦书院
微信号:Dalun_sy
大伦育儿说
微信号:dalun_yes
罗大伦博士
微信号:Drluodalun
🔹本公众号原创文章版权归本号所有,如需转载请给编辑留言,并标明出处。禁做商用。
🔹本公众号所转载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交流,均在合理使用范围内。若所引用的图片来源、数据来源、文字版权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其他权利,烦请告知编辑,编辑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本公众号拥有罗大伦博士之肖像权,如有未经允许,擅自使用者,本公众号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由北京市中喆(沈阳)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本号将对任何未经授权转载、乱作商用以及经警告拒不删帖等侵权行为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