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地摊经济?地摊经济由来已久,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属于一种自由经济形态,现代城市未给予完全的合法化,目前处于一种边缘经济。
中文名:地摊经济
性 质:一种自由经济形式
途 径: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
地 位:城市里的一种边缘经济
(八十年代地摊经济)
“地摊经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蓬勃发展,下岗职工、城市郊区菜农、失地农民、进城务工人员是主力军,在城乡繁华的地段,在人流量密集的空间,充斥着各类自由设摊的商贩,一件件廉价的商品往往被普通工薪阶层或低收入人群“争相抢购”,同时“地摊经济”也形成了当年的“夜经济”,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夜生活。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无序经营和有序整治之间矛盾日益加深,为了提高“城市形象”软实力和竞争力,各种城市创建应运而生,“地摊经济”也随之成为了“脏乱差”的代名词。因此,九十年代末以来,经过20多年的治理,一些流动摊位逐步地被取缔掉,个别城市甚至提出打造“无摊城市”,地摊经济零星存在于规范设置的疏导点内。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总理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提到,“西部有个城市,按照当地的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结果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这让“地摊经济”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
6月1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考察山东烟台一处老旧小区,称赞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人间的烟火,是中国的生机,把地摊经济推向高潮。
然而谁也没想到,众人拾柴用力过猛,这把火瞬间就烧起冲天架势。首当其冲的就是地摊收入,先是“摆地摊月入3万”出现了。后是“月入5万”火了。再后来有人收入十万、百万,这地摊赶上开公司了,疫情防控中的下岗失业人员收入越来越离谱了。
更没想到的是一个个更加豪横的是美女开豪车出来摆“地摊”,整得摆地摊成了美女车展了。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这更加惊呆了一些迫切需要摆摊生存下去的底层群众,都不好意思拉着破三轮去出摊了。
还有人向广大青年发出,“地摊经济”=“高大上”,摆摊吧!后浪,迎娶“白富美”,进阶“高大上”就在“地摊经济”。
说实话,城哥感觉“地摊经济”被娱乐过度消费了,倒不是说咱们没有点娱乐精神或玩不起怎样,但说到底地摊经济关系底层民生,也是总理为民生计着想做出的指示,是帮助失业人口或从农村来城里谋生或大学毕业暂时找不到工作的人再就业,结果大家就想偏了,给人一种大众创业万众摆地摊的错误信号,摆摊,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是权宜之计,或者是业余增加收入的途径。没有必要整的“高大上”,真正的白领也没有必要去与生活困难的底层群众去争摊位、抢地盘。
5月28日(星期四)下午16:00,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疫情过后民生为要。怎么样保障那些困难群众和受疫情影响新的困难群众的基本民生,我们应该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我们采取的纾困政策有相当一部分就是用于保障基本民生的。看看!看看!月收入千元有6亿人,他们才是国家推出“地摊经济”需要优先照顾的群体,城市的空间有限,请把有限的空间给真正需要的群体。美女、豪车,网红、大咖,请豪横一下,把空间让出来吧!
目前,全国各地城市管理部门响应国务院、住建部号召,正在推进“有序占道经营”,需要摆摊生存的6亿群众,请咨询当地政府或城市管理部门。
子规夜半犹啼血 不信东风唤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