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2009年1月“天涯论坛”
作者占红沣
周小平老师照片(周小川老师提供)
深更半夜,思念周小平老师,难以酣眠,不得不裹着棉被起床缅怀,周老师的地位,不得不放在蹭课史中才能够凸显其崇高。
前文拉拉扯扯简述了1998年蹭课史,不是跑了题,而是为了证明我确实是周老师课堂的学生。你没有亲身感受当年蹭课过程的血雨腥风刀光剑影场景,没有使用过各种坑蒙拐骗鸡鸣狗盗的伎俩,你能够写出这段经历,能够感受周老师的魅力及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声望?
此段历史,我等老生如果不详细叙述,扩招的后辈更不知中南政法学院有此等敬业之老师也、中南之精气与神韵更难长存于南湖畔也。
至今,依然记得周小平老师给我们自我介绍的时候,略微谦虚地说,她是周恩来的周,邓小平的小平。我后来才发现,她不仅是集两个伟人姓名与一身,而且实际上还是集两大伟人品行与美德于一身。
宣传栏常贴满英语课程广告
毫不夸张的说,我在当年同学的群中发布周老师去世的消息时,好几个人连忙表示惋惜,并补充,“当时周老师对我特别好”!这真是大言不惭欺世盗名,周老师是对你一个人特别好吗?真是不要过于高估自己的稀松平常的三脚猫形象了。周老师是对所有的学生都很好,绝不会对某个学生特别好。
原中南政法学院官方网站报道,周老师“使班上的同学四、六级的通过率大幅度提高。周老师有效的教学总结和讲授方式,一时间有了不小的名气,还吸引了不少为扎实自己的英语基础的老师去她的课堂上听课。”
“她就像妈妈般关爱着自己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周老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在工作繁忙的同时,也很好地充当了作为女儿、妻子、母亲的角色,家庭氛围非常融洽宽松。她被全国“三奖”评选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敬老好儿女金榜奖。”
尽管我对新闻媒体报道经常持怀疑与批判的态度,但我敢以我的一切为保证,这些评论绝对是千真万确的,而且还不够概况周老师的全部。
周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是类似润物细无声的好。你说不出她好在哪里,但每个学生都会觉得上她的课很舒服,每个学生事后想起她来都感觉很温馨,来有位绰号“旷课”的兄弟也无法否认这一点。教师能做到这一点,已经是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了,尤其是在蹭课制度极端发达的原中南政法学院。
就像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的行业龙头比存在行业壁垒的计划经济中的行业大佬更有生命力一样,就像华山论剑中胜出的高手比朝廷册封的大侠武功更高一样,在本科生看来,在蹭课史中脱颖而出的老师无疑不亚于教育部认定的名师或者享受国家特别津贴的教授。
再走情人路
我对蹭课的全面认识,就是从周老师的课堂上得到深化与实践的,这也是我后来顺利通过四六级、准备不到三个月就混进武大法学院读研的深层原因。
我们当时在周老师的英语课堂上,经常发现在角落里面有一个奇诡的学生,他非常认真却始终不与我们交流。后来听周老师说,他是大三的师兄,在听周老师给大三开的课程同时,觉得自己基础没有学好,再来回头蹭周老师大一与大二的英语课程。
我当时非常震惊,想不到周老师的课程居然有如何高的质量,可以让师兄回头重新再学一遍。进而想到,既然你可以来蹭我们的课程,那我为什么不去先蹭蹭周老师给大三开的课程?
于是于是,我英语的学习方法特别有意思,我是大英三与大英五同时学,接下来是大英四与大英六同时学。(大学英语分为1-6册,普通本科生要求学完第四册并通过四级考试)这当然难度很大,甚至有点滑稽,但实践证明,该方法效果是极好的。
赵金龙老师“四无”课堂
大二之后,自认为自己能第一批顺利通过了六级,英语基础不错,然后就忘却了周老师的教诲,经常沉迷与图书馆的古旧书架面前,或者在外文阅览室的漂亮姐姐前发呆做深思装,因此英语一直难有实质性的进步,到现在托福还不一定能考到100分(新托福120制)。不过,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英语确实没有占用我太多的时间,而且在考研的时候还确实救了我一次,我的英语居然是我们专业中分数最高的。
周老师对学生们一视同仁,在她的眼里没有差生。我们班当时绰号“旷课”的兄弟,经常逃课,据说后来毕业时至少挂了五门课。他家庭条件很好,而且城府深有谋略,应该高中外语基础比我好,但大学以来外语一直不太好。他准备四级时,有一个经典的理论,”一些单词是六级单词,考四级的时候不用背”。
我和他是很好的朋友,也是外语课上两人一组中的partner,还有一次专门去拜访过周老师。当时周老师住在顶楼一个大概是两室一厅的并装修得很朴素的房子里面。周老师很热情地接待我们,和我们谈学习方法,还推荐我们看疯狂英语。她说她买了一期,一口气把里面的所有文章都听完了,觉得不仅语言很美、发音标准而且一些很多励志的文章可以激励我们上进。
我清楚地记得周老师一直很惦记他的学习,接下来几年,在学校路上碰到周老师几次,她还和我问起了“旷课”同学的学期情况。应该来说,该同学是一直想努力上进的,但苦于寻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与心态,有点自卑。在大四的时候,他终于通过长期的努力过了四级,并考了70多分。他告诉我,他向父母汇报成绩的时候,他那复员军人专业异常坚强的父亲,居然也流下了热泪。
后来该同学也鼓起勇气来考研了。我不知道他当时是否知道,当初的英语老师在几年后一直在惦记着他,但他内心一定清楚,如果坚持去听周老师的课程,学英语不会费如此大的力气。
再回校园
周老师很关心我们的人格培养与全面发展。她经常用自己儿子的经历激励我们,她告诉我们他的儿子独立性非常强,高考一结束就自己在电脑城找了一份装配电脑的工作,尽管很幸苦,也只能挣最少的钱,但他自己很高兴,愿意这样来锻炼自己。周老师还说,她看到儿子如此积极上进,内心里面更是特别高兴。
听到这个故事时,我当时就想到了我自己的父母。我来自于湖北某贫困的老区县城,父母是乡村中学教师,为了姐姐和我上大学,不惜勒紧裤腰带节衣缩食,常年操劳。如果我不能做出一些成绩出来,让他们为我感到自豪,那真是太失败了。(可喜的是,现在姐姐和我都成国内一流学校博士毕业了,我现在的妻子也快博士毕业了,姐夫也是很早就才复旦的硕士毕业了,这在我们当地还是颇为罕见的事情。)
长期以来,我一直想去拜访周老师,但我没有勇气去,我英语一直不太好,口语的问题到现在还没有解决,见到周老师我很惭愧。当我终于有勇气去拜访周老师,向她表示我多年来的祝福与怀念的时候,她却因为长期兢兢业业操劳过度而离我们远去了。
只是,看到讣告时,我非常疑惑:教学科研突出、历来受学生欢迎、并长期担任研究生英语教研室主任的56岁的周小平老师,为什么一直是副教授?
大英部是个特殊的部门,承担全校本科生、硕士生的基础英语教学,但由于这不是硕士点与博士点的专业,因此自然很难评选硕导与博导了,教授的指标也就特别的少。在大学里,各项待遇与支撑挂钩,这种体制性的不公正,对于承担公共课教学的老师是极端不公平了。你即使把教学工作搞得再好以至于累死,还是评不上教授,还是住在顶楼两室一厅的简陋房间里。我期待这种制度的不公平能够得到根本改变。
本公众号邮箱:
29763335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