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头条号:德哥劳动法在线
感谢授权转载
一
今儿看了并转发了一篇同期校友的帖子《1998年的中南政法学院》,一下子唤起了二十几年前(94—98年)的点点回忆:
1、大一大二课程不多,于是与床为伴的时间不少,这也许是‘睡在政院’的写照(而大三课程就跟填鸭似的,上午四节,下午四节,晚上两节,所以,当时的学时制下的课程设置很不合理哦);
2、教室分布忒散,一门课结束后,赶紧赶往下一教室所在区(南教、北教、平教、电教、图书馆教室、体育馆地下教室、平房教室、电教、刑侦楼教室、服务中心楼教室);
3、武汉冬天贼冷,无暖气,被窝里一层水汽,冰冰凉,用酒精炉取暖,怕一氧化碳中毒,又开窗,那个爽;夏天那个热哦,四点半晚饭后不久就拎个破席子到楼顶占地儿,记忆中96年暑假结束返校,秋老虎持续至国庆节后,某天仍在楼顶睡觉,晚上突然变天了,得,第二天医院打点滴的排起长队……嗯嗯,旁边的三号楼是女生楼,夏天在楼顶睡的也不在少数……嘿嘿……
4、好像是一班还是四班的几个北方哥们儿,大一因刚到武汉水土不服,大腿内侧长了一些湿疹啥的,医生建议多晒太阳,这几个家伙穿个短裤,两腿搭桌子上晒大腿(阳面,可不幸的是也对着女生楼),于是乎,第一次‘’外交‘’事件产生了……
5、大二寝室从一楼搬到三楼,由阴面变到阳面了……隔壁寝室得几个火拿小镜子反射阳光到对面女生楼(3号楼),被几个女生推开我们宿舍,骂了我们几个那个莫名其妙,嗯嗯,找错对象了……
6、单教、3号楼是当时的女生楼,每逢周末,天刚擦黑儿则‘天苍苍夜茫茫,单教(或3号)楼下一群狼’,嗯,不止一群狼才对。
二
1、自大三开始,翘课好像成了常态(非不学习,而是自己看书),某天早晨,宿舍的兄弟们呼呼大睡中,楼道里有女生喊:六班的上课啦,今儿老师点名(该老师的课属于那种听还不如不听的类型)……呼啦啦全班就到教室了。原来该课全班56人只去了一人,老师让该女同学回去喊人上课,而第一节课后,又呼啦啦逃掉一半多人……
2、外语课,正青春靓丽的英语老师让某哥们儿回答问题,这哥们儿吧憋着劲儿捣乱,老师急了:你不尊重你的人格……呵呵……这哥们儿一急:老师呀,你不能给我带这么大的套子(估计是一着急把帽子说成套子了)……
3、大一(94年)期末考试前夕,班级的几个哥们儿去女生楼传话还是送东西,楼管大妈不让进,这几个货‘’一怒为红颜,勇闯单教楼‘’,后被年级办主任(顾老师)点名批评;
4、说到单教楼,系政院的两栋女生楼之一。大三在系学生会时迎大一新生,某家长问:单身女生楼在哪儿?我们几个愣了下:这儿的学生都是单身儿……
5、记忆中大一刚开学时班会上,顾老师说:大一时,谈恋爱,学习不好的,一律不发展党员……现在想起来:到底是谈恋爱或学习不好,还是谈恋爱和学习不好,拟或者是谈恋爱导致学习不好,好像老师没说清楚哦。
三
1、大一时,班里发起“扫舞盲”行动,学交谊舞,什么快三快四、恰恰、伦巴啥的,好像记忆中还给个寝室下了扫舞盲指标……后到学校的地下舞厅去跳舞时,被同班女同学说:你跳舞咋跟踏步似的,且还是前后前后的踏步,这不是军训!晕!当时很难为情哦。
2、还是大一,好像是检查“扫舞盲”行动的结果还是搞啥班级舞会活动(记不清楚了),当时与五班的班长沟通借女生做舞伴(94级的男女比例是标准的4:1,班里女生12个,根本不够舞伴数量,而且这次借人好像还贡献了一包还是一颗红塔山?好贵哦)、、、舞会前两天,又再次找之确认,那哥们儿也挺逗:不就是借女孩子吗,没问题!呵呵、、、嗯嗯,那天的班级舞会算是很成功哦
3、大二,从宿舍的一层搬到三层,硬板床也换成了棕榈编的床底儿,江西的哥们居下铺,担心上铺的湖北兄弟尿床漏水,可湖北的兄弟搞笑的说:给你免费醍醐灌顶,你还不乐意?这是开发你的智商!
4、同宿舍某哥们儿与女同学的社交贼厉害,有次同宿舍的几个兄弟出去吃饭小聚,到饭店所在的小市场大门前,遇到几个我们除了这小子认识但其他人都不认识的女生、、、、、、我们几个都开吃且酒过两巡了,这小子还没过来,没办法,只好回去找丫的,惊异的是:这次与他聊天的女生已不是上一拨了,后来才知道,这拨儿女生是这小子遇到的第五拨儿、、、不过,呵呵、、、等毕业时,这小王八蛋还是单身狗(我们宿舍除某一哥们儿外,好像毕业时都是单身那啥)
四
1、在政院上学时,香烟是可以按根卖的(记忆中,每根单价:红塔山六毛,白沙两毛,长城两毛,武汉红双喜两毛。在使用金龙卡饭卡钱,用的还是政院的硬通货—菜票,可以在政院当人民币用。至于饭票,不成的);
2、晚上临睡前,班里有一两个烟瘾特大的老烟枪因宿舍楼大门已锁无法去买烟导致断粮,好像约好了似的跑我这儿找粮(可俺这儿也没余粮呀),只好从抽屉里摸出最后的一或两只香烟,掰开分之;
3、宿舍里的某兄弟是宿舍八个兄弟中唯一的一个成功勾搭上女朋友且保持至毕业的,天儿一擦黑,只要看到这小子穿得“人模人样”、仔细打上一脑袋摩丝,好像还抹郁美净啥的吧,嗯嗯,就知道丫该出去“活动”了(至于啥活动,脑补喽)。且记忆中出去前,问我来一句:思个瑞特(大爷的,开始说得我一愣,后来才知道是要烟呢)。逗之:去找女朋友,还抽烟呀?一会儿到小卖部再整片口香糖呗。答曰:难道你不觉得在女朋友面前抽烟是很潇洒吗?能凸现男人气质吗?(哈,没觉得,你个衰货);
4、大四住公寓楼时,和某哥们儿(忘是谁了)蹲楼北侧路边啃包子,成为当天被关注的一景儿。前些天,与同宿舍的兄弟电话聊,提到过些日子来京时咋招待之,嗯嗯,等你小子来北京,我去天桥陈整几只卤猪蹄儿肘子啥的,咱家俩路边啃喽(呵呵……估计如这么做,俺俩闹不好成”网红俩二货”啦,所以,还是想想就算啦
五
1、大一时,住4号楼的310宿舍,7个兄弟来自7个省份(河北、河南、山东、江西、湖北、广西、海南。大二时搬到301宿舍,增加了一个来自河南的兄弟,自此,301的8人组直至毕业),也许是为了显示特色,还是因为刚入学不久各位兄弟的名字相互之间暂时记不住等等,便提议以省份简称各位兄弟、、、、、、约半年后,除了小山东的名号继续保留外,其余兄弟的名字被绰号、老(+姓)、名字简称、阿某等等代替了。一晃距离毕业已过23年,兄弟们两个在法院、一个在检察院、两个在监委、一个在税务局、一个在公司已成中坚、顶梁柱,至于我,成了自由职业大军中的一员;
2、大一时,晚上熄灯后,各宿舍的卧谈会的争论是此起彼伏、激烈异常。我们301宿舍也不例外,但更多时候跑题严重,一不留神就串路了,到最后,哈、、、今晚讨论的内容涉及了天文地理、历史神话、伦理道德、交往礼仪、处世为人等等,嗯嗯,好像没咋涉及专业课哦(也很正常,大一的专业课只开了法理、宪法、民法)。因睡得晚,第二天又顶着熊猫眼很没精神的去上课(大一还没有逃课的胆量,逃课胆量是自大二开始练出来的)。
3、大一大二有外语课,全班56人分为两个英语小班,俩小班的英语老师都应是刚从华师毕业。当时正18、9岁的我们,感觉老师比现在的被各种化妆品涂抹的那些网红美女靓得不是一点儿半儿,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感、、、、、、于是乎,两位英语老师哪位更漂亮更靓丽等,则成了男生宿舍里卧谈会的争论内容,其争论激烈程度虽不如狮城辩论赛,但也算奇观之一啦、、、、、、之后,短期内,两个英语班的学生开始串班啦,然后晚上根据实际调查结论又开始一轮新的争论;
4、94-98年时,当时的英语四级考试成绩还与学位、入党等挂钩儿,于是,通过四级考试是很值得自豪的事情,因此,通过四级考试者的庆功宴必不可少的。湖北的兄弟大一下学期通过四级后,在四号楼西侧水房旁边的一家小餐馆里,平生第一次喝醉;大二上学期宿舍里又有五个兄弟通过四级(俺也是这次通过的,属于典型的多一分浪费、少一分残废的成绩),嗯嗯,又一次醉了、、、、、、至此,英语被丢到了犄角旮旯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