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正在被“自我PUA”,你却浑然不知


点击上方↑ “团长说心理”,看看有多少位朋友关注



雨兮
团长您好!我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问题了。我感觉我常常活在自己与别人的嫌弃中,亲人常常说我不主动,没有竞争力,我自己也从来没有做过自感满意的事,毕业到现在三年了,无力感如旧未改过。27了还在艰难求职,还是生活无所稳定、恋爱空白。我学了很多课程,就是走不出那些嫌弃与纠结,因此我常常安慰自己估计这是未到时机,但生活的无力感让我无边的恐惧,别人都担心被别人PUA,但我感觉我是被自己PUA了。
A:雨兮你好!
一个人的状态会反应出他的模式。
外在表现是被人嫌弃,内在往往会存在着一种无价值感。这种无价值感可能源自童年的成长经历。
现代教育中,父母、老师往往将孩子的价值与他能否做好一件事情联系起来——孩子做得好某件事情,就是一个有用的人,做不好这件事,就没用。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的人格发展会受到严重的压制。
一个没有价值感的人,会处处表现出退缩、被动等行为,这种表现又会遭到身边人,尤其是父母老师的打击,这种打击会让他更无价值。这样循环下去,这个人成年之后,就会变得颓废,没有自信。
如果你是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一些心理手段进行疗愈,疗愈你童年形成的创伤。心理学家萨提亚说过:一切没有疗愈的都会传给我们的孩子。你如果不去疗愈,你的孩子也可能走你的老路。
如何疗愈呢?
心理治疗是一种方式,参加心灵成长课程也是一种方式。从你的描述中我看得出你也是一个好学的人,但你的好学可能仅限于一些书籍、知识。这是不够的,知识只能让我们的大脑记住,但是却没办法改变行为模式。
改变行为模式的唯一方式就是让情绪也参与进来,全身心的去体验这个过程。希望你能有勇气走进一些课程,通过课程中的体验,改变你现在的模式。
希望你走出自设的囚笼,活出精彩的人生。


努力
团长您好!我是个好失败的母亲,跟丈夫关系不好,不是冷战就是吵架,女儿在这样的环境长大当然孤僻,今年23岁了,去年大学毕业,工作不顺利。去年底我建议她回A市找工作,她非常生气,因为她不想回家见到我和她爸,她很纠结,后来还是从G市搬回来,却天天把自已关在房间。吃饭也是当父母不在家才出来吃一点。整天躺在床上,到现在大半年了。我请教过当地心理医师,她说父母改变女儿才会改变,让我制造和谐气氛,要快乐、自信。可是我丈夫很难改,他很轻易就发脾气,很大男人主义。
我知道女儿需要心理医生,可是她不愿出门。最近我父亲隔两三天就来看她,并带上美味的早餐,她现在只接受外公。我让他尽量说服她去看心理医生,让她明白看心理医生并不是很丢人的事,而是一种关爱自已的行为。我把一些心理学文章打印出来,让他给她讲,希望打动她,我非常希望她去看心理医生,如果他能说服她多好啊!其实我女儿最讨厌父母、憎恨父母,把一切不利的原因都推向父母。同一屋子下,我几个月没见过她了。她曾同她姑姐讲:一切都是老妈造成的,说我管她太多,不相信她,最反感我通过打电话给她同学了解她的情况,所以她所有电话都不接,她在封闭自已,求团长指点吧,麻烦您了。
A:这位妈妈,你好!
看了你的故事,我很难过。我能从文字中读到一位母亲对女儿深深的关怀和深深的爱。可惜这种爱的表现形式造成了一家人的困挠。
你让我想起了我亲戚。她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大女儿做律师,是一家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二女儿做生意,也做得非常成功,两个女儿都是她的骄傲。可是小儿子太不争气了,26岁的他什么也不干,白天睡觉夜里去玩,近一米八的身高,长得高大威猛,很快就为人父了,可是不管外表如何高大,他依然像个小男孩。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这位亲戚有自己的企业,算是个有钱人,晚年得子后一直把儿子当成掌上明珠,宝贝得不得了,在她细心严格的照顾下,这个小孩身体茁壮成长,但是心灵却永远是个孩子。她头疼不已时,孩子何尝不是一样的痛苦?他曾经流着泪说:“你们都以为我很幸福,可是我的痛苦又有谁懂?”
在你痛苦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的孩子一样痛苦呢?
真的很为你女儿难过,你说你是个失败的母亲,可从我的角度看,你已经很成功了,你成功地控制了你女儿,她那么不愿意回来,你都把她拽回来了,你还不够成功吗?你的成功是把别人看成弱者,把自己变成拯救者。你女儿已经大学毕业,你还把她当成一个小孩子,而且成功地让她永远长不大。
有没有可能,正是因为你的不信任、不放手、控制,她才永远也长不大,痛苦的当着一个小孩呢?前几天我跟那位亲戚的孩子说:离开你妈妈的保护,到外面去闯闯吧,是时候长大了。这句话,我也想送给你女儿。
最后,想和所有读者说一句话:光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爱的智慧。


跟着这家人纠结的好朋友
团长,你好!如果婚姻中出现第三者,男人在妻子孕期出轨却不承认,不愿意离婚,女方强烈要求离婚,双方父母也不希望离婚而悄悄收起户口本来,这个该怎么办呢?
A:跟着这家人纠结的好朋友,你好!
时常会有人替别人着急,可是,这是别人的问题,与你有什么关系?
很多人总有一副好心肠,为身边朋友焦急担心,所以在公众号也有很多人留言替朋友、亲戚、同事提问。
团长不是不愿意回答这样的问题,而是因为人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每个事件的成因都很复杂,除了当事人,没人能为别人的人生提问。
因为心理学发现,进入我们大脑中的信息其实根本不完整,已经被删减和扭曲了,这样残缺的信息再通过第三人复述整理,用第三人的角度去解读,被删减和扭曲的信息就更多,最后,再通过第三人将回答反馈给当事人,只会造成新的误解。
所以替别人提问,我一般不能回答。
希望你设立好边界,不会再为朋友纠结。


如何提问
在我的公众号后台留言:
提问+问题描述:
像这样
 

如果你向我提问,我会默认这个问题我可以发表在公众号每周六中午12:00的问答栏目中,为保护你的隐私,发表的时候一律会用化名代替。(如果还是不希望自己的问题在问答栏目展示,在提问时请记得说明)
星标团长,比别人更快读到优质心理学内容
按照下图,三步到位!



“离婚”指南 |无聊 | 乌合之众 
爱自己 | 拆掉恐惧的墙
问答栏目 |社交指南 | 逼孩子站队
想让资源和人脉主动来找你
来看【团长说心理】,跟团长一起成长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