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厌学、网络成瘾、早恋…背后原因都离不开一个共同点


10月19日晚上8点,团长将在视频号直播间,和你交流《升级你的思想维度》,助力你脱离贫穷匮乏,寒门逆袭,变得由内而外地富足,并且关系和谐幸福。通俗地说,就是变得有钱、有朋友。立即点击预约



梁文
团长,我是个护士。孩子高二,对上学没热情,不想进校门,总说自己是为了家长学,没目标,根本不知道自己未来想干什么。我想知道怎么让他调整状态。
 
A:你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已经高二了,你要把他的人生交回给他自己了,现在再给他更多压迫,只会适得其反。
为什么这么说呢?
试想,如果你每天上班,老板只给你压力、批评、打击,你就会上班如上坟。但如果你每天上班都能收到赞美、鼓励,是不是你一早起来就想去到单位。如果你救了一个病人,即使很辛苦,即使不拿工资,你也会有成就感,因为人会愿意去让自己有成就感的地方。
孩子为什么不愿去学校,首先学校是有压力的,压力给孩子带来了挫败感,而非成就感。
但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在有压力的地方也能坚持,并且获得成就感呢?这就是“抗挫力”的问题了。
给你讲个故事。
有一年清明我回乡扫墓,清明时节雨纷纷,乡下山路难行。我开着车在坎坷的泥路上慢慢前进时,发现前面的小车纷纷掉头往回走,其中一位乡亲叫停了我的车,跟我说:
“前面的路由于下雨天的缘故,过不去了,回去吧。”
清明拜祭先人是我们的习惯,我不想放弃。于是我下车步行往前走了一段,发现别的车之所以过不去,是因为路滑坡陡,车动力不足。而我知道乡下的路难走,特别从朋友处借了一台动力强劲的越野车回乡。我判断了一下我的车没问题,决定继续前行。果然,它没让我失望,轻松越过山丘,到达目的地。
这是不是很像生活中在困难面前:
有些人知难而上,越挫越勇;而有些人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放弃;
有些人总是精力充沛、神采奕奕;而有些人却无精打采,萎靡不振。
两种人的差别在哪里?
我的车因为动力强劲,所以能轻松越过陡坡;而其他车因为动力不足,只能中途放弃。
那些越挫越勇的人,一定是动力十足的人;而那些容易躺平的人,通常都是动力不足的人。
你的孩子不愿意面对这个挫折,是因为他内在的动力不足。而内在的动力来自于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就是一种自我认知: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经常被肯定、欣赏、鼓励,我就会觉得我这个人是有价值的。
自我价值就是人生的剧本。
以名字为例,如果我问你你是谁,你一般都会回答,我叫某某某。但某某某是你吗?在你没叫某某某之前呢?比如说我叫黄启团,如果你问我:你是谁,我说我叫黄启团,可是如果你再问我,你在叫黄启团之前,你是谁呢?
黄启团只是我的一个标签。再比如养过宠物的朋友,你买了一个小猫、小狗回来,比如说我是广东人,通常为小狗取名为旺财,图个吉利。
当你为小狗取名为旺财之后,这个小狗是不知道它叫旺财的。但是随着你不断叫它旺财,大概叫了一个礼拜之后,并且特别在喂食的时候叫它,慢慢它就开始意识到,原来旺财就是我。这个过程叫做自我认同。我们的人生一步一步就是在不断地建立自我认同。
再拓展到名字之外的东西。
假设有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不断跟他说:你很棒,你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你未来一定成就大事。
这话说多了,这个孩子就会内化:我很棒,我未来可能会成就大事,我不是一般的人,我是个做大事的人。
这个过程就跟小狗认同自己叫旺财是一模一样的,这个叫做自我认同,自我认同的结果就是自我价值。
有另外一些父母会说自己的孩子:笨蛋,你脑子进水了,怎么这点事都做不好,你未来能做什么事呢?窝囊废。这个孩子听多了之后,也渐渐认同自己就是一个笨蛋,一个脑子进水的人。
因为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是很信任的人,当父母不断给孩子认同后,他就开始建立了自己人生的剧本,带着这个剧本演绎他的人生。
一个不断被父母当年写下:你很棒,你是一个做大事的人的孩子,未来遇到挫折时,就能一笑而过,因为他的内心有一个剧本:我是一个很棒的人,我有能力完成人生的使命。
所以,你的孩子是因为动力不足,才没办法面对学校的压力。那怎么办呢?方法在你那里。这时候是你给他注入新动力的时候,而不是打压他的时候,如果还再给他批评、责骂,他的动力只会更加不足。
换位思考下,当父母退休后,很多儿女以为的孝顺,是让父母“什么都别操心了”、“孩子的事你就不用费心了”、“您该吃吃、该喝喝,家里的事不需要你管”……但这样实则会让老人觉得自己活得很没价值、是个累赘,严重的甚至会觉得早点去另一个世界比较好。
一个人没有价值感,他是没有活下去的动力的,我们要学会给到孩子动力。除了厌学,包括沉迷网络游戏、早恋,都和自我价值有关。
退一万步说,如果孩子实在承受不了压力,要休学一年,也不是什么大事,我也休学过一年。相反你如果把他逼到学校,就像你把一辆动力不足的车,硬要让它往泥路里开一样,它只能越陷越深。
希望能帮到你,祝福!


晓峰
团长,如何选择谋生的城市?城市重要吗?大城市就业机会多,但买不起房子,小城市没就业机会,但买得起房子。
A:这是个好问题。
几年前网上有个话题叫“逃离北上广”,因为一线城市生存成本高。我当时留意了这个帖子发出的后续,后续就是,很多逃离的人,最后又“逃回”了北上广。
原因除了你说的小城市就业机会少,更重要的是像我上期问答说的,我们的祖先已经在我们的基因里置入了追求成就、甚至是自我实现的基因。
小城市朝九晚五、三点一线的生活容易让人慢慢丧失热情、激情,大城市虽然压力大,但是你每天面对的东西都是新的,新的人、事,会让你感到有意义。
所以这是不同人生的不同取向,如果你喜欢安定,可以回到小城市让自己完全享受人生,但你如果想要更大作为,大城市会让你有更多机会接触更多的人。
如果你愿意面对压力、挑战困难,我相信房子不是问题,因为我也是从乡下来广州的,原来我也觉得广州房价很贵,房价是3K,但我工资才2.5K/月,我那时就觉得我买不起。随着我从打工到创业再到成为老板,直至成为多家公司的投资人,房子对我来说就不是那么大的问题了。
所以我们不要一步到位地看问题,要把目光放长远。如果只是因为房价太高,就放弃了自己人生的可能性,那才真是人间不值得。
祝好!

孩子叛逆怎么办?
👇👇👇
关注黄启团视频号,
看更多有趣有爱的心理学视频~

如何提问
在我的公众号后台留言:
提问+问题描述:
像这样

如果你向我提问,我会默认这个问题我可以发表在公众号每周六中午12:00的问答栏目中,为保护你的隐私,发表的时候一律会用化名代替。(如果还是不希望自己的问题在问答栏目展示,在提问时请记得说明)


“离婚”指南 |许愿的秘密
儿童教育心理学 | 讨厌别人|NLP 
问答栏目 |内卷躺平| 关系秘籍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