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黄启团”,看看有多少位朋友关注
作者:黄启团
来源:nlpteam
酒桌上,有朋友开玩笑:从猿进化到人要几百万年,而从人变成猿只需要一瓶酒。虽然是一句玩笑话,我却觉得很有深意。
对于人来说,改变有时候很难,可是有时候也很容易。世界上最难动摇的就是对方根深蒂固的认知逻辑。一个人深深的固执里,藏着他过往的人生和对世界的理解,短时间内很难修改。
可是,如果你掌握了其中的方法,有时候轻轻的几句话,你就能改变一个人。这就是设框的魅力所在,你不需要与对方唇枪舌剑,你只需要设定一些框架,让对方在你设定的框架内思考。
我会跟大家分享三个设框技巧,这三个技巧的组合,我们称其为“强有力的问题发生器”,也可以称为“思想健身室”,光看这些名字,你都能感受到它们的威力。今天分享第一个,其他精彩后续书摘栏目继续。
01
位置感知法:位置决定视角,视角影响观点
春秋时期,齐国君主齐景公有个特别的喜好——养鸟。他为了照顾好他的鸟,专门设了一个官——鸟官。鸟官的名字叫烛邹。
有一次齐景公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他非常喜欢,可是几天后,那只鸟飞跑了。齐景公气坏了,要杀烛邹。
因为一只鸟而砍杀一个人,大家都知道齐景公这么做过分了,但都不太敢站出来劝他,并且在君主大发雷霆的情况下,劝他是一件很可能掉脑袋的行为。“陛下不能为一只鸟而杀一个人,你这样的君主叫无良……”如果有人敢说出这样的话,十有八九会被拉出去一起砍了。
烛邹很幸运,他有一个智慧的同事叫晏子。众人都沉默的时候,晏子站了出来,他对齐景公请求道:“恳请陛下让我指出烛邹的罪状,然后您再杀了他,让他死得明白。”齐景公答应了。
晏子板着脸,严厉地对被捆绑起来的烛邹说:
“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条:大王叫你养鸟,你不留心让鸟飞了,这是第一条。你让咱们英明的君主,因为一只鸟而杀了一个人,这是第二条。全国的老百姓都会知道,咱们英明的君主,因为一只鸟儿而杀了一个人,老百姓会怎么议论我们的君主?他们会说我们的君主是重小鸟而轻士人的君主,你给咱们英明的君主戴上这样的污名,你的确该死,这是第三条。”
说完,晏子回身对齐景公说,“陛下,您可以杀他了。”听了晏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他干咳了一声,说:“算了,把他放了吧。”接着,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若不是您的开导,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
晏子这番话高明不高明?晏子并没有劝说齐景公改变主意,更没有跟他争论,可是,他轻松地让齐景公改变了主意。这实在是高明!可是高在哪里?
他列举的三条罪名,表达的其实是同一件事情,只不过用了三种完全不同的角度:第一个角度是鸟官本身,第二个角度是君主,第三个角度是老百姓。
这种引导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清楚同一件事情的方法,就叫“位置感知法”。
位置感知法有三个位置位置感知法通过设定“自我”、“对方”和“大众”三个框架,让当事人从三个不同的框架看问题,通过这三个框架,不断拉宽对方的视野,让其切换到更大维度去看问题,从而达到让对方自我觉察的效果。
位置感知法在说服别人时很有效。
比如,你的朋友遇到困难,自暴自弃,你要直接给他讲大道理,他肯定不听,这时,你可以先站在他的角度,给他分析问题;接着进一步问他:
“如果你的偶像碰到类似的困难,他会怎么想呢”?
“如果国家领导人遇到同样的困难,他会怎么想呢”?
最后再扎心地追问一句,“你的孩子看到爸爸是这样,你觉得你的孩子会有什么感受呢?孩子会从你身上学到什么?”
三个角度问完,他一般都会幡然醒悟。同样道理,你如果看到一个员工比较懒散,与其骂他,倒不如问他:“兄弟,你祖先在天之灵看到你这样工作,你觉得你祖先在天堂会怎样想?”或者问他,“你这样的工作态度,你妈知道吗?”
位置感知法的原理就是从现有的位置挪开,让对方从别的位置来看清楚现状。
每一个人站在自己的位置看问题,都会觉得自己是对的。这个时候不要急于跟他争对错,而是要通过设框让他抽离出来,换个位置重新审视自己。位置决定视角,视角影响观点,位置改变了,观点自然就会改变。
本文节选自黄启团《改变人生的谈话》一书,请点击下方小程序购买。
点击小程序购买此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