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对于南方人来说,早早就体会到了什么是温暖如春的感觉。而在北方,依然有冷空气时不时侵袭,这段时间,甚至下起了大雪。好在春天的倒春寒只是暂时的,长久不了。等到下一轮升温,北方也该暖和起来了。
天暖之后,最让人期待的事莫过于去山林之中采摘野菜。在东北,住在离林区近的地方的人,年年都会准时去山里采摘野菜,享受大山的馈赠。山野菜的种类很多,今天介绍一种南方人很少吃过的山野菜,它的名字叫“山糜子”。
所谓冻人不冻地,虽然人们感觉很冷,但野菜一点不耽误长。看树还是光秃秃的,野菜们先冒出来了。现在已经是3月底了,到了4月份,山糜子就长出来了。山糜子生长在树林下,属于早春野菜,虽然一直到它长大了有花苞了都可以吃,但刚冒头的时候才是最好吃的。
树林下的山糜子小芽,像小竹笋一样,是东北一带非常不错的小蘸酱菜。4月份是它最嫩的时候,叶子还没展开,往上轻轻一拔,就能看到它白嫩嫩的茎秆,特别嫩。
山糜子好找,也好采,一碰到它就是一大片,过几天山里头漫山遍野都是,一窝一窝长。这野菜也是奇了,碰得到的地方到处都是,碰不到的地方是真没有。东北林区的土层上全是落叶,腐殖层厚,很适合山糜子生长。
一般只捡粗的拔,细的都不要,谁让它数量多,人们只往好的捡。基本上采一片能采一麻袋,想一下拿麻袋装的野菜,它的数量有多大。
山野菜是东北林区的重要资源之一,也给很多山民朋友带来了收入。不过,山糜子并不值钱,早采的山糜子大概能卖五六块钱一斤,过些天数量起来了,三四块钱一斤,越往后越不值钱。相比大叶芹来说,山糜子卖不上价,有时候还没人收,一般都是人们弄一些回去自己吃。
把山糜子用水焯一下,不用水焯的话不太好吃,焯完之后直接蘸酱吃,是比较典型的东北吃法。嫩芽似的山糜子,是公认非常好的小蘸酱菜,不仅闻上去特别好闻,有大山里的味道,白白的杆儿闻着也是有一股甜味,吃起来还甜丝丝的。
山糜子炒鸡蛋、做鸡蛋汤也好吃,熬汤也行,还可以冻起来,不变味儿。不管是嫩芽,还是长出叶子的山糜子,都可以多采点,焯水过后挤干水分,放冰箱冷冻室给它冻起来,以后想吃拿出来化冻了就可以炒、炖、包饺子等,都一样好吃,味道不变。
很多山野菜都可以用这种方法保存,也可以腌起来,用盐腌,但这个比较讲究技术,而且不是所有山野菜都能腌,所以这里就不推荐了。
注意区分山糜子和有毒的藜芦
上山是好事,整点野菜吃挺好的,但一定要确认了这个东西能吃,才去采来吃。千万不要说它长得太像某种野菜而采来尝尝,万一采到有毒的野菜就完了。
有一种叫藜芦的野菜和山糜子长得老像了,它喜欢和山糜子长在一起,很容易摘错了。在跑山人眼里,它和山糜子很容易区分开来,但是对于不常进山的人来说,那就容易混着采,不易分辨出来。那到底怎么看它是不是山糜子呢?
(图为山糜子)
山糜子叶片上有一层很明显的小白绒毛,而藜芦叶子上很光滑,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光发亮,看起来锃亮,而山糜子发暗。
另外,背面叶脉不一样,山糜子顺丝的,脉络纵向长,藜芦则不是。两颗野菜放在一起比对下,很明显就看出来了。它危险的地方在于,它和真正的山糜子长成一片了,有的时候采着采着一不小心把它采上了。
(图为藜芦)
跑山人老远就能把它俩区分出来,一个发暗,一个发亮。根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吃山野菜中毒的人不在少数,长得很像不代表它们是同一种野菜,一定要擦亮眼睛。好在它们只是冒芽的时候很像,等叶子长开就两个样子了,外行也能区分开。
朋友们,你们吃过山糜子吗?欢迎留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