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逝世21年,银行发现他名下一笔巨款,咋回事?真相令人感动


1997年,中国银行在进行内部账目统计的时候,突然发现已经去世多年的周恩来总理,名下竟然有一笔1.2万英镑的存款。这笔钱的存入时间是1967年,是以周恩来的名义存的,存入后再也没有动过。
按照当时的汇率计算,这笔钱折合成人民币是82308元。而周恩来当年每个月的工资也不过400元,这笔钱相当于周总理205个月(17年时间)的工资,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
这个发现让银行的工作人员感到困惑和惶恐。众所周知,周总理一生清廉如水,他一个月几百块的工资除了基本的用度之外,还省下很多钱用来接济别人了。现在他的名下突然冒出这么一笔巨款,实在是让人震惊。
这笔钱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银行的工作人员赶紧把情况上报。经过一番调查之后,谜底终于被揭开。

1967年6月,周恩来突然收到一封神秘的来信。信中的内容,让他大吃一惊:
“敬爱的周总理,我们今天通过银行给您汇了1.2万英镑。这些钱是我们多年从工资里节省下来的。我们早就打定了主意,要把这些积攒下来的钱交给国家,用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
但是由于我们还不很清楚应该通过何人将这笔钱交给国家才稳妥可靠。万不得已,我们才将此事交您处理,因为我们相信您。”
随信寄到的,还有一张 1.2万英镑的汇票。读完了这封信,周总理十分感动,但是他决定拒绝这笔汇款。他当即批示:个人存款,国家不能收。
周总理当然知道,这位热心的群众汇来这笔钱是出于好意,他应该是一位爱国人士,为了国家的建设在捐出这么多钱。
新中国立国未久,工业、农业、教育等各方面的建设都需要钱。尤其是外汇,对当时的国家建设能起到巨大的作用。虽然当时国家经济情况很困难,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老百姓的捐款。
这笔1.2万英镑的捐款人到底是谁?周总理叮嘱身边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抓紧时间查清楚,把钱给人家还回去。但是因为当年时局复杂混乱,最终对这笔捐款的查证也就不了了之。找不到捐款人,这笔钱怎么处理呢?
工作人员没办法,出于安全起见只得把这笔钱存入了银行。为了方便,他们以周恩来的名义开了一个户头。1.2万英镑的巨款就这样静静地躺在银行的账户上,再次被提起已经是30年之后的1997年。
周总理已经在1976年病逝,如今这笔钱再次浮出水面,银行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找到神秘捐款人,不仅是周总理的嘱托,也是为了让这笔钱能顺利“回家”,还给它原本的主人。
经过周密的走访和多方查证之后,真相终于被揭晓。原来这1.2万英镑的捐款人是一对夫妇:刘本昆和刘道蕊。在这笔捐款的背后,又是一段十分令人感动的跨国恋情和爱国故事。

刘道蕊原名多利,是一个英国姑娘。1918年,多利出生在英国伦敦的一个普通人家。等她长成一个20多岁的姑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弥漫着整个欧洲。
1940年,德军对英国伦敦进行了长达10个月的轰炸。整个英国时局混乱,伦敦也人心惶惶,这时多利所在的公司也因此停业。为了生计,多利需要一份工作养活自己,她来到中国银行伦敦分行应聘。
在上世纪的40年代,伦敦分行是中国银行三大海外机构之一。不仅负责英国本土的银行业务,还管辖整个欧洲与非洲大陆的银行业务。
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她很快就被聘用了。她伦敦分行除了担任柜台出纳应付日常业务,还要为在海外工作的上百名中国海员发放工资,办理汇款。这些中国海员离开家乡后,很快就沾染上了英国的坏风气。
他们完全忘记了国内的家人,在国外吃喝嫖赌,好不快活,把挣来的大部分钱都花光了。眼看着中国海员把刚刚领到的工资拿去随意挥霍,多利既气愤又同情。善良的多利劝说他们将工资寄回国内,而且在职权范围内帮他们减免汇款手续费。
多利在中国银行伦敦分行的工作一直很顺利,转眼间到了1944年,她在伦敦分行已经工作4年了,她的工作业绩赢得了经理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但是在这一年的冬天,她却因为自己的善良闯下大祸。

1944年,中国国内的抗日战争仍然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困境中的中国缺武器、缺粮食、缺物资,这些都要用钱去买。但是持续多年的战火重创了中国当时的经济,哪里来那么多钱呢?
于是在海外寻求捐款,成为重要的渠道之一。中国政府和红十字会都在中行伦敦分行设立了募捐箱,为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受害者募捐。伦敦分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鼓励华人华侨为祖国抗战踊跃捐款。
为了加大宣传效果,也为了大家捐款方便,伦敦分行直接在柜台上放了两个募捐箱。但是募捐箱里的钱,却成了人人都想咬上一口的“唐僧肉”。
其实,这两个募捐箱是有门道的。中国政府的官方募捐箱,收到的钱要交给国民政府。当时国民政府中的官员贪腐成风,有人就趁机发起了国难财。
这些募捐得来的大量善款,没有被用到抗日战场上,也没有被用到战争中流离失所的中国人民身上,而是被某些国民党官员放进了他们的腰包。多利就曾经亲眼看到,负责管理募捐箱的官员偷偷打开募捐箱,从里面拿钱。
而另一个红十字会设立的募捐箱,所得款项用于救助战争中受难的中国百姓。由于这笔钱官员没法动,放置的位置不太明显。但是人们捐款的时候,并不清楚其中的门道,纷纷把钱放在更方便的国民政府官方募捐箱里。
多利觉察到其中的猫腻,十分愤慨。在国家和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时,这些人竟然只想着中饱私囊。

为了保护捐款不被挪用,多利就将官方募捐箱放到了柜台底下,避免募捐箱的钱都被那些官员私自挪用。红十字会的募捐箱,则被她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这样一来,大部分人的捐款都会放在红十字会的募捐箱中。
然而多利的这一举动很快被发现,负责募捐的国民党官员恼羞成怒,勒令伦敦分行的经理解聘多利。虽然经理知道多利是冤枉的,但迫于压力也只好同意。
就在多利陷入无助之时,一位名叫刘本昆的中国员工站了出来,帮助多利与银行管理人员据理力争。在刘本昆的全力帮助下,多利没有被解聘。
刘本昆毕业于清华大学,原来是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雇员。1943年,他被派到伦敦分行工作。这次患难与共的经历,让两个年轻人有了接触。
多利的正直善良深深地吸引着刘本昆,而刘本昆的骑士风度也打动了姑娘的心,就这样他们相爱了。
1949年,在经历了长达五年时间的爱情长跑之后,多利与刘本昆在伦敦举行了婚礼。婚后,多利给自己起了一个中国名字——刘道蕊。
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在百废待兴之时,稳定全国金融市场,保护国家财产成了新政府的一件大事。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主持下,中国银行成立了总管理处,并立即通电旗下各个海外分行,冻结资产等待接收。
但是伦敦分行的经理却自作主张,拒绝接受中国银行新总处的领导,还准备把中行在欧洲储存的大量外汇转移到台湾。保卫当时伦敦中行持有的人民政府的财产,成为一个紧要的任务。

当时伦敦分行的大部分员工已被遣散,只有不到10个人留守,刘本昆夫妇就是其中的两人。刘本昆虽然长期在海外工作,但是他的家属都在国内,对新中国成立的情况也比较了解。
为了保护中国银行在欧洲的资产,经过反复考虑,刘本昆夫妇等5人决定起义,一致反对经理的主张。在刘本昆的带领下,5人起义小组成功保护了国家的财产,立下大功,刘本昆也被中国银行任命为伦敦分行的襄理。
新中国成立后,刘本昆一直想回到祖国工作,他给总行领导写了一封信:“我希望回国工作,我的夫人也极愿同我回到中国。”
作为一名英国人,刘道蕊很清楚刚刚建国的中国生活条件远不及英国,但是作为妻子她尊重丈夫的选择。为了能和丈夫一起回到中国,她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放弃英国国籍,加入中国国籍。
一个弱女子,能够在当时做出这样深明大义的决定,实在是令人敬佩!刘道蕊和刘本昆的跨国爱情,也让人感动。
当时中英两国并未建交,换国籍的事情并不容易。直到1957年,刘道蕊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成为一名中国公民。
但是夫妻俩,依然留在中国银行的伦敦分行开展工作。1967年年初,在刘本昆的一再申请下,中国银行总行的领导最终同意让他们夫妇回国工作。

接到回国工作的通知后,归心似箭的刘本昆在短时间内就变卖了全部家产。因为过于仓促,他们的很多东西都是半卖半送。就连他与妻子居住的一套品质很好的公寓,也只以1.2万英镑的低价出售了。
满怀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夫妇俩踏上了归程。回国后,夫妻俩依然从事他们的本职工作,刘本昆被分配到中国银行总行国际部工作,刘道蕊在总行进口部欧美组负责制作各种单据。
难能可贵的是,刘本昆夫妇看到当时祖国的经济建设急需资金,每一分钱都弥足珍贵,于是毫不犹豫地将他们卖房所得的1.2万英镑捐了出来。
因为找不到可以信任的捐款渠道,他们周恩来总理写了那封没有署名的信件。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个故事。
后来,刘本昆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国际部副总经理,刘道蕊负责培训银行的年轻职工,直到退休。刘道蕊说:“虽然我的面孔是外国的,但我的心是中国心。”她多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把大半生都献给了中国。
时间到了1997年,中国银行的工作人员发现那笔1.2万英镑的存款,刘本昆夫妇已经退休快10年了。按照汇率将英镑折合成人民币并加上利息,这笔钱在1997年价值46.7万元,同样是一笔巨款。
经过工作人员的反复调查,最终证实刘本昆夫妇就是30年前的神秘捐款人。然而当中国银行的代表找到了刘本昆夫妇,希望他们能收回这笔钱时,夫妻俩坚决表示:这笔钱已经捐出去了,不能再收回。

其实退休之后的刘本昆夫妇过得并不富裕。在很多老同事的眼中,他们一直过着非常清贫的生活。而且刘本昆因为长期患病,经常需要住院治疗,可两位老人坚决不肯收回捐款。
周恩来总理已经逝世21年时间,银行的工作人员也不知道如何处理这笔钱。最终,还是刘道蕊给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我提议以我丈夫的名义建立一个基金会,用来表彰银行的优秀员工。”
1997年,中国银行8名青年职工成了第一届刘本昆基金获得者。
到了这里,周恩来名下的“巨额外汇存款”一事真相大白。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一生清廉,用“无瑕无疵”这四个字来评价他,毫不为过。
一笔神秘的捐款,牵出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刘本昆和刘道蕊夫妇俩的爱国情怀让人感动;周恩来总理的清正廉洁,坚持国家建设不动用老百姓一分钱的大公无私,更是令人动容。
永远怀念,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他是人民的好总理!

END.
往期文章:
2001年,杜月笙女儿重游杜公馆后感慨:只有我回家,他们都走了
张灵甫要吃饺子,妻子亲自下地割韭菜,他趁机朝她的脑后开了一枪
童养媳不堪丈夫毒打怒参军,30年后成开国少将回乡,点名要见前夫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关注我的账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在看+分享三连啊~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