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胡友松嫁76岁李宗仁遭非议,丈夫逝世后她做了3件事,让人佩服



01
196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安排下,原国民政府代总统、台儿庄会战的总指挥李宗仁先生携夫人郭德洁女士从海外归来。不幸的是,回国的第二年,李夫人因乳腺癌逝世,李宗仁先生为此悲痛不已。
为了让李先生早日从痛苦中走出来,周总理和中央统战部为他物色了60多位女士,希望找到一个人,照顾李先生的晚年生活。面对众多女士的资料和照片,李宗仁先生都婉言谢绝了。直到偶然间看到了胡友松的小相,他改变了主意。
照片上的胡友松扎着两根辫子,清纯靓丽,一下子吸引了胡友松的注意。李宗仁提出想要见一见照片上的小姑娘。
这一年, 27岁的胡友松还在一家医院里当护士,为迷茫的前途忧虑不已。在阶级斗争愈演愈烈的年代里,胡友松无论走到哪儿,头上都戴着一顶“国民党高官女儿”的帽子,得不到组织的认同。讽刺的是,她这辈子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生父是谁。
胡友松原名胡若梅,作为“民国影后”胡蝶的私生女,胡友松一直受尽非议。每当她好奇自己身世,母亲就告诉她:“谁要问你,你就说有妈妈,不要提爸爸。”
胡蝶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和丈夫潘有声已有两个孩子,平常不便带着身世不明的胡友松公开露面。因此,胡友松的童年只有保姆的陪伴。后来,胡蝶为了挣脱戴笠,也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决定去香港发展。
大约是造化弄人,胡友松在这个当口生了重病,医生建议她留下来修养。万不得已,胡蝶只好将女儿托付给奉系军阀头目张宗昌的姨太太沈文芝。临走前,胡蝶还给沈氏留了一箱珠宝作为教育经费。
然而,沈文芝毕竟是养尊处优的姨太太,一掷千金。胡蝶前脚刚走,这一箱金银细软就被她挥霍殆尽。养母沈文芝本就对这个孩子没有感情,胡蝶给的钱花光了之后,她更是视这个养女为自己的包袱。
根据胡友松的回忆,养母待她非常刻薄,经常无缘由地冲她发脾气,有时候甚至不给她饭吃。在这段寄人篱下的生活中,胡友松发誓要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为了激励自己,她将原名胡若梅改成胡友松,希望自己拥有像青松一样坚忍不拔的品格。

02
好在“苦心人天不负”,胡友松经过努力,顺利考入了一所医专,后来又进入了北京的一所护士学校。学校不但管吃住,而且还有保送大学的机会。如此一来,她摆脱了养母对自己的控制。
不过,因为出身问题,胡友松最终与大学失之交臂。中专毕业后,她留在协和医院上班。生活眼看着尘埃落定,可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很快接踵而至——她和初恋男友分手了。分手的原因还是因为阶级和出身问题。
事实证明,爱情的激荡终究敌不过时代的教条。胡友松的爱情和梦想一并被打了个稀巴烂。因为这场不顾阶级差距的恋爱,胡友松从协和医院被调往一所郊区的肺病医院。
简陋闭塞的工作环境以及无望的生活让她苦不堪言,她对生活的热情不复如初。不过,活法藏在死法里。困顿之中的胡友松很快迎来了生活的另一个选择。
在一个不寻常的周末下午,一辆灰蓝色的伏尔加牌轿车停在了胡友松面前。朋友向她招招手,对她说要带她去见一个神秘大人物。小车最终在门牌为“西总布胡同5号”的李公馆停了下来
这是胡友松第一次见到李宗仁,以前她只是在广播和报纸上了解过这位大人物。如今,这位年逾古稀的英雄就站在她眼前,热情而健谈。
李宗仁热心地招呼有点腼腆的胡友松,并询问她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谈话的最后,李宗仁笑着问她:“小胡姑娘,你愿意不愿意到我这儿来工作?”
胡友松没有多想便点了点头。李宗仁为此开心不已,特意派人开了自己的专车送胡友松回家,并送了一个红包作为二人的见面礼。胡友松回家打开纸包,发现里面一共是300元现金,震惊不已。

03
第一次见面后,李宗仁对胡友松已经有了好感,并很快安排了第二次见面。两人的第二次相见,李宗仁很直接,开门见山地说:
“小胡姑娘,我很喜欢你,希望你尽快到我这儿来工作。你的工作就是当我秘书,为了方便,你必须住在这里。”
胡友松听完以后一愣,这才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这一年,胡友松27岁,风华正茂,也没什么恋爱经历,这个突然又有点荒谬的表白把她的心搅得很乱。她下意识地对李宗仁说:
“到这儿工作当然好,住在这儿也可以,但我要交男朋友,要结婚。”
李宗仁明白胡友松的心思,他先是以退为进,满口应允,说完就直接抱住胡友松,吻了她一下,胡友松惊慌地避开了。她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个大了自己40几岁的人会如此直白地向自己示爱。
胡友松的心如乱麻,李宗仁看在眼里,他并没有强求,而是给了胡友松半个月时间,让她自己考虑。
连续好几天晚上,胡友松辗转反侧。嫁一个大自己49岁的男人,对她而言,更像是一场赌局。李先生是万民敬仰的英雄,也是他崇拜的英雄,女子不是都希望嫁给英雄吗?而且这桩婚姻还可以解决她的出身问题。但是,某种程度上她也不敢想,如果有一天李宗仁不在了,自己的下半生要如何度过?这桩婚姻对她而言,是幸运还是不幸,她不得而知。
不等她完全想通,三天后,那辆熟悉的红旗车再次将她接到了李公馆。饭桌上,李宗仁对她说:
“我们的事情,国管局已经向周总理做了汇报。我本来想请你做我的生活秘书,总理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私人不搞什么生活秘书或护理秘书,让我们名正言顺正式结婚。我看,我们就这么定了吧!”
胡友松认真地听着,她的心中没有像上次那般波澜起伏,只是平静地回答:
“既然是中央决定,周总理的安排,那我服从。”
李宗仁激动地吻了她,这一次,她没有慌乱躲避。

04
1966年7月26日,李宗仁和胡友松在北京的李公馆举行了一个简单的结婚仪式,这对红颜少女和白发将军终于走到一起了。
不过,新婚之初,这桩婚姻就引来了不小的争议,不少人误解胡友松爱慕虚荣,贪图李宗仁的家产。胡友松心性很高,不愿受人诽谤,一进李公馆,她就做了一纸声明:我不管钱,所有存折、钥匙都不管,也不继承财产,我只照顾李先生的起居。
婚后,在胡友松无微不至的照顾下,李宗仁的晚年感到莫大的安慰,两人的生活也和睦美满。
最初,两人的年纪差距成了交往的一大障碍,不过事实上,李宗仁虽然年纪大,他的体贴倒让胡友松心中对父爱的渴求得到了报偿。这些恩爱也都体现在两人生活的点滴之中。
婚后,两人虽不共眠,但是李宗仁每晚都要轻轻地来到胡友松的房间,看她是否掖好被子。因为担心吵醒她,他每次都光着脚来去。
有一次,胡友松夜里肚子疼,李宗仁告诉她吃四两南瓜子可以止痛。胡友松听完苦笑着说:“四两,将近半斤,这得嗑多久,肚子没痛死,人倒被嗑死了。”
李宗仁听完微笑不语。
第二天一早,胡友松醒来竟看到床头摆着一盘整整齐齐的瓜子仁。李宗仁温柔地说:“若梅啊,我把瓜子都给你磕出来了,你就这么吃吧。”
胡友松这才知道,李宗仁为她嗑了一夜瓜子,觉也没睡。胡友松那一颗原本绝望的心在李宗仁的温存之中,逐渐被暖化了,从此,她更加尽心地去照料他。可惜这样的美满生活仅仅持续了两年。
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因癌症溘然长逝。弥留之际,这位半生戎马的将军老泪纵横。他说,作为军人,他一生只流过两次泪,一次是母亲去世,这一次是对胡友松深情牵挂。
李宗仁去世后,很多记者来采访她,可是胡友松却不愿多说关于他辞世的细节。眼看着生命中唯一真心疼爱过她的人离世,这是何等的痛彻心扉,她如何承受得住一次次的回忆呢?
李宗仁去世了,胡友松从此失去了在这个世界上的保护伞,温存不复,往后余生,等待她的只是薄凉的现实世界。

05
李宗仁去世后,胡友松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她没有拿李家的一分财产。但是随着文革愈演愈烈,胡友松被赶出李公馆,随后又被扣上了港台特嫌的帽子,下放到武汉干校劳动。在这期间,胡友松只有微薄的薪水,生活过得很是清贫,但是她还是将丈夫生前的每一样物品都很好地保存了下来。
1969年-1982年间,她将李宗仁的遗产全部上缴国库。在余下的岁月里,她把李宗仁留下的遗物全部捐赠给中国历史档案馆、广西李宗仁官邸和山东台儿庄史料馆。1998年4月,在枣庄市台儿庄区人民的邀请下,胡友松到台儿庄定居,并出任李宗仁史料馆名誉馆长。
晚年的胡友松孑然一身,没有再嫁,直到2008年去世。她提出不要国家的任何照顾,自己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把微薄的退休金全部捐献了给希望小学。她说自己这么做是为了继承和发扬李宗仁先生的爱国精神。
不得不说,胡友松给予了李宗仁晚年生活短暂的慰藉,而李宗仁则彻底改变了胡友松的人生。
周总理曾说,李宗仁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回国,一件是台儿庄战役。而在胡友松心中,她这一生也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与李宗仁结婚,另一件就是继承李宗仁的遗志,定居台儿庄。
尽管胡友松和李宗仁的这段婚姻仅仅持续了3年,但这却是胡友松的生命中最为浓墨重彩、最为珍贵的一段时光。
在二人结婚之初,有人质疑胡友松为财,但是事实证明,她想要的不过是一个温存、安定的归宿。李宗仁逝世后,又有人说她亏了,可是感情这种东西岂是可以如此衡量的?
当一个人全身心投入一段感情并甘之如饴,你又何必问她值与不值?毕竟,感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END.
好书推荐:
往期文章:
张灵甫死后,19岁妻子为他守寡70多年,晚年写28字碑铭表白亡夫
苦等27年黄维终于获特赦,夫妻团聚后他一声“滚”,妻子投河自尽
看完文章,点击关注@博书,点亮右下角↘↘「看一看」分享更多人~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