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在苏州城内一处酒楼热闹非凡,原来那天巡抚陈大人一行人来下面视察,当天刚好是中秋佳节,所以当地知府马大人在酒楼备了桌好菜,邀请陈大人一起饮酒赏月。
古人喝酒,少不了歌舞,于是马大人赶紧让酒楼老板找来几个舞女吹拉弹唱。
哪知陈大人毫无雅兴,打算离开,马大人怕得罪上司,赶紧让人撤下舞女。可就在此时,一个妙龄女子突然跪在地上,拉着陈大人的衣角,非要给他唱一段。
马大人非常生气,示意手下将此女子撵走,哪知被陈大人拦下。
陈大人在想,难道此女子有过人的造诣吗?抱着好奇的心态,他让女子唱歌跳舞。
一时酒楼鸦雀无声,女子开始唱着乐曲,只见歌声中夹杂着凄惨的味道,在座的各位无不感动。
就在大家听得入神时,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妇人的哭泣声。马知府见陈大人兴致正浓,所以他赶紧让人去阻止妇人哭泣。
很快派出打探的下属回来禀告,说酒楼对面绸缎店老板刘三刚刚身故,刚才是他妻子孙氏在哭泣。
此时马大人看了一眼上司,对于眼前发生的事,他居然丝毫不关心,只是全神贯注地听着戏曲。马大人一脸疑惑,这陈巡抚心思还真摸不透。
次日一大清早,陈大人传孙氏前来问话。不到半个时辰,衙役将孙氏带到公堂上。
陈大人上下打量着孙氏,虽然秋氏三十好几岁,还生过孩子,不过身材苗条,谈不上美若天仙,但颇有几分姿色。虽然孙氏两眼红肿,但陈大人感觉这不是过度哭泣所致,更重要的是他从孙氏身上看不出丝毫悲伤。
突然陈大人大声问道:“孙氏,你可知你丈夫为何身故?”
孙氏低头小声回答:大人,昨日我和丈夫在家一起赏月吃酒,哪知丈夫突然中风倒地,没一会就没了气息”
按理说中风是一般疾病,得了此病也不会丢性命,那孙氏为何当时没请郎中医治?
孙氏哭着说到,她说当时已是三更半夜,她一个弱女子怎敢独自出门?等到亲戚赶来时,丈夫早已……
孙氏刚说完,陈大人却说是孙氏谋杀亲夫,还警告孙氏若不老实交代,他必大刑伺候。
孙氏连连喊冤,她说自己和丈夫十分恩爱,街坊邻居都了解,她怎会对丈夫下杀手?为了证明清白,孙氏说夫家亲戚可以做证。
不管孙氏如何辩解,陈大人一口咬定孙氏是凶手,这是为何?难道陈大人手里有铁证?
等陈大人将孙氏收监后,他命知府马大人带着仵作去验尸,不过经过一番仔细检查后,死者身上并没有任何伤痕,也没有发现中毒迹象,因此不能够确定是谋杀。
马大人非常着急,因为这次检查没有发现线索,他如何向巡抚交差?
想来想去,马大人把责任归在仵作身上,他告诉仵作:“如果你查不出可疑之处,到时巡抚拿我问罪前,我会先拿你是问”
仵作觉得自己太可怜了,他不是没有仔细检查,可他就是没有发现线索。想着自己干了快20年仵作,经验非常丰富,如今却茫无头绪。
既然大人发话了,他只好再次检查,结果还是一无所获。就在仵作苦恼如何交差时,突然飞进来几个苍蝇,它们都停在死者发髻附近。
仵作一阵窃喜,他赶紧打开死者发髻一看,发现了一个一公分左右的细铁丝,直接插入大脑,这才是死者死亡的根本原因。
收到仵作的验尸报告后,马大人赶紧禀告巡抚,随后巡抚再次提审孙氏。
当陈大人说出死者头中铁丝时,孙氏愣了许久后坦白了经过:原来在外人看来,孙氏和死者恩爱无比,可实际上死者经常殴打孙氏,时间久了,孙氏的怨念越来越重,于是她趁着过节灌醉孙氏,然后用布带将他绑住,用袜子塞住他的嘴里,然后用铁锤将这铁丝打入他的头颅。
孙氏还主动交代了藏作案工具的地点,她还告诉陈大人,说杀夫是她一人所为,让大人尽快判处她死刑。
看着孙氏一心求死,陈巡抚感觉这案件并不简单,他断定孙氏肯定有同伙,这人对她很重要,所以孙氏才不惜求死来保护那个人。
陈巡抚在思考,孙氏拼死保护的这个人是谁?怎样才能找出此人?
冥思苦想片刻后,陈大人终于想出妙计。于是他对外宣布,三日后将孙氏问斩。
很快到了行刑的那天,可陈巡抚并没有坐在监斩台上,他在附近酒楼的二层雅间选择一处,站在二楼,正好可以俯视整个刑场。
孙氏押赴刑场的路上,乡亲们无不骂她蛇蝎心肠,有些人还拿着菜叶扔向孙氏。
突然人群中有一个年轻小伙拼命挤到前面,嘴里还不停念叨着,还流着泪;孙氏看了一眼男子,眼睛目视许久,随后露出了一丝笑容。
虽然当时人山人海,但陈巡抚还是捕捉到这二人的表情,此时他微笑一声,这案子马上要水落石出了。
很快衙役将那名男子带回衙门审问,得知此人叫赵亮,三十五六岁,之前在镇上靠卖药材为生。
陈巡抚让赵亮赶紧交代他与孙氏私会并合谋杀害刘三的罪行,哪知赵亮拒不承认。
见赵亮不认罪,陈巡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孙氏对你一片真心,宁死也要保护你;可你却薄情寡义。眼看着孙氏即将行刑,你却见死不救,若你主动认罪,那孙氏或许不会被死刑;你有自首情节,到时可减刑”
赵亮犹豫不决时,陈巡抚决定大刑伺候,从没吃过皮肉之苦的他立马认罪,交代了前后经过。原来有一日孙氏前来买药材,赵亮见她有几分姿色,于是动了歪心思。为了追到孙氏,赵亮经常给她送衣服,一来二去两人勾搭在一起。
自从跟了赵亮后,孙氏过得有滋有味,可丈夫却起了疑心,动不动就在家用皮鞭抽打;赵亮知道孙氏挨打,更加疼爱她,孙氏感动不已,想一辈子和赵亮在一起。
孙氏自知丈夫是拦路虎,为了自己的生活,再加上平时对丈夫的怨恨,所以她一狠心设计杀了丈夫,当然孙氏杀人的方法正是赵亮告诉她的。
在孙氏处决前,良心发现的赵亮想看恋人最后一眼,因为情不自禁,所以流泪,导致陈巡抚看出破绽。
最后陈大人判处赵亮,孙氏死刑,乡亲们无不夸陈大人断案如神。